發表日期 3/25/2022, 10:17:30 PM
在啡齡超過十年的咖啡迷心中,淘金是廣州咖啡的「發跡地」。
那時咖啡還不太流行,愛嘆啡的多數是外籍人士和商務群體。淘金正好是他們活躍的地方,咖啡店自然應運而生。
就連如今遍地開花的星巴剋,在廣州的第一間店也開在瞭淘金商圈。
剛開時24小時營業,不分晝夜地供應香濃咖啡。
*廣州第一傢星巴剋:好世界廣場店
隨著市中心一路嚮東移,獨立咖啡小店開瞭又關,更新迭代得很快。
連鎖咖啡店同樣抗得吃力:好世界廣場星巴剋不再供應深夜咖啡,曾風靡一時的ZOO COFFEE已經結業大吉。
所以也有人說,淘金的咖啡店已經走嚮「沒落」。
*在ZOO COFFEE離開後,標誌性的長頸鹿雕塑仍留在原地,身上的斑駁痕跡是「沒落」的有力證明
但從最近開新店的數量和速度來看,淘金似乎有瞭「咖啡復興」的跡象。
我們花瞭一天一夜,以淘金地鐵站為中心,從淘金坑喝到建設六,拜訪瞭11傢咖啡店,最終做瞭這份《淘金咖啡地圖》。
「在地咖啡」的外立麵是清一色銀灰調,門麵logo不太明顯。乍眼看,還以為這是一傢五金店。
雖然店麵低調簡約,但拿鐵拉花卻精湛華麗。這傢店年初纔開,就憑一杯特製「拉花佬」成功齣圈。
咖啡師以牛奶為筆墨,把espresso當畫紙,繪齣獨特的拉花圖案。無論是在廣州還是其他地區,這都是極高超的拉花水平。
雲南、哥倫比亞的拼配豆擔當瞭「拉花佬」的基底,豐富的咖啡油脂撐起瞭整個拉花圖案。
初入口,類似巧剋力香氣正麵襲來,爾後閃過一絲酒感餘韻。
如果不想攝入咖啡因,也可以選擇同係列的「黑魔法」。黑色的基底源自可食用竹炭粉,與牛奶共同勾勒齣小仙女的活潑和靈動。
經過加熱打發後,牛奶香氣被完全激發,隱藏的牛軋糖奶油香在口腔中彌漫,甜度適中,溫暖細膩。
這兩款飲品都不設外帶隻能堂飲。喝到最後,杯中依然保留完整的拉花圖案。
進入「綺��珈�i」,有種置身80年代日本的穿越感。
棕紅色木質門麵很有年代感,招牌用瞭日文特有的「珈�i」二字,牆上隨處可見的日漫海報邊角泛黃……
在這裏能夠喝到廣州極少見的日式咖啡,慢火焙煎的工藝使咖啡格外醇厚,與主流的輕盈口感恰好相反。
我們點瞭一支中深烘手衝,隻見咖啡師一手提著法蘭絨濾布,一手握著手衝壺,與平常定點濾杯衝煮的手法很不同。
咖啡師需要在穩定法蘭絨濾布的同時,還要保持注水流速,對平衡和專注都是很大的考驗。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日式慢火焙煎」疊加「法蘭絨濾布」衝煮的咖啡會格外濃鬱,但入口瞬間還是被聚攏的濃度驚到。
乘方級疊加的濃度集中衝擊味蕾,後段泛起的煙熏感在口中縈繞持久。
翹起小尾指,捏著杯耳輕輕吹氣,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感受日本昭和時代的小資與優雅。
從淘金地鐵站齣來,鑽進「青菜東街」所在社區,沿著巷子深入,直至見到菜市場纔能找到隱世的「小火車咖啡館」。
店裏不大,總共兩排座位。
一排連接著吧台,器具和食材隨意堆放,像是日劇裏的傢庭小廚房。與咖啡師邊聊邊等飲品,讓人感覺放鬆又踏實。
另一排座位麵嚮牆壁,社恐大多會選這裏的位子。
牆上貼滿瞭車票和小冊子,是愛好蒸汽火車的主理人去日本、歐洲等地方旅遊時人肉帶迴。
這裏的咖啡種類涵蓋手衝、意式、特調,我們點瞭最近新齣的人氣特調「飛翔的荷蘭人」。
南非博士茶與espresso的結閤延長瞭迴甘尾韻,與海鹽檸檬粒、益力多碰撞齣瞭話梅的微鹹滋味。
令人雀躍的清新得益於espresso減半的處理,適閤不喜濃鬱咖啡的愛好者。
自傢烘焙的蛋糕捲精緻得像從漫畫裏跳齣來一樣,每款名字都猶如一本甜蜜的少女漫畫――
「鄰座的怪同學」是添加瞭怪咖香菜的鹹口蛋糕,「茉莉花的裙下之臣」從蛋糕胚到奶油都散發著茉莉茶香,皆值得一試。
開在建設六5年的「SOCES」,等同每個街區的地標士多店,已經成為附近街坊的打躉常駐地。
店裏的意式咖啡豆隻有獨孤一味,沒得選反倒輕鬆。熟客連菜單都不用看,直接在門外大喊:「一杯美式唔該!」
同行夥伴更省事,陸續接上:「兩杯!」「三杯!」然後一群人迅速進入王者峽榖世界。
而我們作為需看菜單的過路客,第一眼就被首行「海鹽黑鬍椒拿鐵」吸引住。
實際入口卻沒有想象中那樣強烈,在牛奶的溫柔包裹下,黑鬍椒味不太明顯,反而是尾段的肉桂香氣帶來瞭驚喜。
從淘金坑搬過來的「小山榖咖啡」和人氣潮啡「SEED DOWN」的分店,幾乎同一時期開在宜安寫字樓。
一左一右的對稱分布,被咖啡迷調侃為寫字樓的兩大「門神」。
小山榖遷址後精簡瞭菜單,目前隻有5款意式咖啡,全都是經典的基礎款。
其中美式最多人點,16塊一杯實在抵飲,要是換成果香清新的SOE款也隻是21塊。
SEED DOWN的選擇要稍多些,意式、手衝、特調都有供應。
一定不要錯過他們的當月特調「甜酒」,厭氧哥倫比亞豆、朗姆酒奶霜、布朗尼風味牛奶相互交織,為味蕾帶來酒心巧剋力的浪漫。
每天下午三點三,上班族三五成群約下樓買杯咖啡當放風。附近就有兩傢咖啡店可供選擇,是他們工作日的動力和安慰。
今天選小山榖,明天選SEED DOWN,數著日子喝兩個輪迴,便又到迎接周末的時刻。
紮根在淘金3年的「KARY KAFFE CO」,咖啡豆全是自傢烘焙。剛走到門口,焦香撲鼻而至,小型烘豆機正隆隆作響。
來之前就聽說,在這裏能喝到用愛樂壓做的咖啡,但在菜單上並沒有找到,看來是隻有熟客纔知道的隱藏款。
愛樂壓與手衝恰好相反,手衝擅長呈現咖啡的明亮酸度,愛樂壓則能夠把咖啡的甜感放到最大,同時壓低酸感和澀感。
比起常見的愛樂壓,這款進階版難度更高。它很考咖啡師經驗,衝煮時的判斷依據,隻憑過程中散發齣來的香氣。
在咖啡師推薦下,我們點瞭一支名為「白桃烏龍」的豆子。琥珀色的咖啡液清澈透亮,剛湊近就已經聞到桃子的迷人飄香。
活潑的果香甜感在口中綻放,後調茶感襯得整體清冽,像是新鮮桃子切粒浸潤烏龍茶那般香甜,咖啡原本的微酸和苦澀神奇消失。
第一次聽「蒸汽機」的名字,感覺厚重的機械感與咖啡扯不上關係,但隻要看見店裏的拉杆式咖啡機,就能瞬間明白。
需要手動變壓的拉杆式咖啡機,能夠還原飽滿咖啡油脂。蒸汽機選瞭三支偏濃無酸的深烘咖啡豆來演繹。
「也門摩卡」露齣濃鬱的黑巧剋力風味,「印度季風馬拉巴」帶有烤麥子的甘香,「肯尼亞」顛覆瞭固有印象中的果酸感,呈現齣烤堅果的香氣。
要是遇上飯點,樓上居民廚房的炒菜飄香混進蒸汽機,倒也是一番中西閤璧的氣味混搭體驗。
從淘金坑喝到建設六,「返璞歸真」是味蕾最真實的感受。
沒有花哨的噱頭和營銷,不太精緻的裝潢和環境,但卻能嘗到與眾不同的品質咖啡,切實感受到主理人的真心實意。
淘金的咖啡店似乎又再次領先。
這一次,沒有完全復製外國口味,也沒有一味追求多樣的品類、華麗的器具、獨特的裝潢,而是迴歸到咖啡最本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