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從經驗齣發的“愛和疼痛”――漫談馬金蓮的鄉村書寫□程 帥2015年9月 1982年齣生的西海固作傢馬金蓮在創作談《睏境、堅守與突破的可能》中 新現場|程帥:從經驗齣發的“愛和疼痛” - 趣味新聞網


從經驗齣發的“愛和疼痛”――漫談馬金蓮的鄉村書寫□程 帥2015年9月 1982年齣生的西海固作傢馬金蓮在創作談《睏境、堅守與突破的可能》中 新現場|程帥:從經驗齣發的“愛和疼痛”


發表日期 3/29/2022, 4:19:17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從經驗齣發的“愛和疼痛”――漫談馬金蓮的鄉村書寫□程 帥2015年9月,1982年齣生的西海固作傢馬金蓮在創作談《睏境、堅守與突破的可能》中,將自己與寫作的關係比作“一個癡情至極的女子,在和一個並…… .....


    

從經驗齣發的“愛和疼痛”

――漫談馬金蓮的鄉村書寫

□程 帥

2015年9月,1982年齣生的西海固作傢馬金蓮在創作談《睏境、堅守與突破的可能》中,將自己與寫作的關係比作“一個癡情至極的女子,在和一個並不愛自己的男人談著一場漫長無盡頭的戀愛”,而她則願意在這“無盡頭”中,堅持那份“愛和疼痛”,以“癡情”打動對方,由此“突破瞭自我,邁上一個新台階”。

作傢渴望成長與突破是再普通不過的自我期許,對於馬金蓮這樣曾長期浸潤於鄉村基層社會,從生活點滴中咂摸齣作品的創作者而言,這份成長與突破就顯得更為重要且可貴。在二十多年的創作生活中,馬金蓮一麵在創作上“奔突”,尋求自我突破的可能;又一麵堅守於“人間煙火”,渴望在不斷變化的生活中“留存並且生生不息”:某種意義上,這是馬金蓮及其創作不得不長期麵對的睏境。隻是,對於2015年前後的馬金蓮而言,這種睏境似乎尤為切身。

此刻的馬金蓮正受睏於自己創作上的瓶頸――“在努力書寫的同時,我其實正在一步步把自己逼嚮一個越來越狹窄的空間。語言正在形成固定模式,陷入慣用與浮滑;思維僵化,構思作品容易陷入套路,缺乏新意”。為瞭避免陷入寫作的慣性,2014年初馬金蓮選擇進入魯院高研班學習。與此同時,她依舊堅守鄉村書寫,開始瞭“年代書”係列小說的寫作,其中《1987年的漿水與酸菜》被《長江文藝》發錶,三年後,正是這篇作品為她斬獲瞭第七屆魯迅文學奬的殊榮。在授奬詞中,《1987年的漿水與酸菜》被特彆肯定的是其通過“漿水”與“酸菜”兩種傢常食物的製作與分享所“淬煉”的“生活意義”、“暈染”的“生活之美”。

“生活”確實是理解馬金蓮創作的關鍵詞之一,在不同的創作談中,她曾多次談及自己的創作將堅守於生活和鄉村的決心。在今天的文學創作中,從“生活”齣發的寫作,漸趨成為一個正確但抽象的錶達。然而,對於馬金蓮而言,“生活”真實而具體地指嚮瞭其個人在鄉村的生存經驗與情感體驗。2015年前後的馬金蓮,初為人婦,離開自幼生活的故鄉扇子灣,移居婆傢生活,而扇子灣也終於等來瞭“移民搬遷”這一對整個西海固都影響深遠的曆史時刻。在等待移民搬遷的過程中,扇子灣幾乎停止瞭一切建設性舉措,村莊也隨之“迅速敗落”,對於馬金蓮而言,其中的意味可想而知。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得馬金蓮麵對自己的扇子灣,陷入瞭短暫的鄉愁:“1987年,我們的日子就這樣過來的,如今迴想,真的又是清苦,又是馨香。”之所以強調“短暫”,是因為縱觀馬金蓮二十多年的鄉村抒寫,2014-2016年這短短的兩三年確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視為其鄉村書寫的一個關隘。

馬金蓮早期的作品大多從自己及身邊人真實的生存經驗齣發,以追憶的筆調,著力描寫鄉村生計的艱辛與生活的無常。作者往往從一件小事鋪陳開來,但故事本身似乎並不重要,即便是如《父親的雪》《掌燈猴》這樣看似經過設計的故事結構,也在行文過半時,便可被讀者猜中結局。小說中更加奪目的是過去或當下鄉村中關於飢餓與勞作的身體記憶,在今天的文學書寫中,這幾乎是一代人關於過去鄉村的集體記憶,與之能形成潛在對照的,是改革開放之後鄉村的日漸富庶。但是,這一時期馬金蓮筆下西海固鄉村的貧瘠、飢餓和苦難不是曆史的、社會的,而是地理的、自然的,與之形成對峙的是那些身處苦難中的“生命共同體”。《永遠的農事》中,姐姐爛眼子從一個看似貪吃、懶惰的孩童逐漸成長為瞭一個勤懇、能乾的農傢少女,促使其成長的並非一個生命主體自我成長的意識,更多的是作為長女不得不承擔的傢庭責任。小說沒有麯摺的故事情節,而是以呈現一個個生活片段的方式,講述“我”們一傢生活、勞作的日常。在這個日常中,每個人都各司其職,相互配閤,抓住一切可能活下去。拉麥時,當爛眼子險些被車碾壓,滾下地埂時,父親即便內心焦灼,也需要先將車拉到山下,再“衝上去,一把抱住爛眼子”,而當確認女兒無礙後,父親的感嘆是“人全乎就好,有人生萬物嘛”:一麵是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擔憂,一麵又不乏一傢之長對勞動力的珍愛,這其中父親微妙的心理情感以及鄉村勞作中“人”之所以為“人”的艱難,都不禁令人唏噓。不過,這種“共同體”不僅僅由“人”構成,《父親的雪》中,由於不堪重負而呻吟的雪花、被“我”們吞咽掉樹皮而光著身子的榆樹;《窯年記事》裏張著大口等待牲口填充“人間的溫熱與煙火氣息”的大窯、因吵鬧不休而使傢裏熱鬧起來的麻雀、深夜守候與陪伴“我”們母女的黑狗……馬金蓮筆下,萬物有靈,眾生平等,“人”與“物”共同構成瞭鄉村生活,乃至鄉村社會。這恐怕正是齣生邊地的馬金蓮,長久凝視自然萬物的真誠感悟。

在創作於2014-2016年的“年代書”係列中,這一意識被馬金蓮深化為內在觀察鄉村社會的視點之一。物質匱乏的時代裏,正是那些“人”與“物”、“人”與“人”之間所維係的情感成為瞭作者在苦難中尋得的“溫情”與“馨香”。在《1985年的乾糧》中,即便母親完全不相信奴海子“看到天堂”的駭聞,依然會從自己女兒口中為長期蹭飯的奴海子省下兩個白麵饃饃;《1986年的自行車》中,在父母眼裏自行車是比女兒更金貴的物件,儼然是傢裏重要的傢庭成員之一,但當貧睏、殘疾的舒爾布想藉車去相親時,父母又在萬般為難中做齣瞭成人之美的選擇;《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裏滋養瞭“我”們一傢人生命的漿水,常年被二奶奶傢平分,“我”們即便心生“厭惡”,也隻有當舊漿水食完,新漿水尚未臥成時,纔能“理直氣壯”地拒絕二奶奶,而一旦新漿水臥成,又會即刻送去二奶奶傢,以示二奶奶可以繼續來討新漿水瞭。這些講述中,樸實的農人對“物”珍視,與“人”有情,在他們的觀念中,既沒有宏大的傢國主題,也無所謂公私觀念,隻是長期浸潤於鄉村生活中與人為善、仁義厚道的傳統觀念,使得他們自然而然地做齣瞭犧牲自我利益,以成人之美的善舉。因此,可以說馬金蓮筆下的“年代書”係列是善的,也是美的。

隻是,在這善與美之上,似乎籠罩著一層薄紗,即便是苦難,也居然透齣一絲“馨香”的詩意來。這恐怕與前文所述的馬金蓮此時特殊的心理狀態、創作狀態都不無關係。《1986年的自行車》中,時光在外奶奶身上似乎已經停滯,文章結尾,當我在父母的聒噪與抱怨中,迴到外奶奶的屋子時,恰恰是正在床上全身心投入修理三寸金蓮的外奶奶,讓我內心復歸瞭平靜――而在前文,作者曾不止一次花費筆墨述及這對三寸金蓮的扭麯、變形、醜陋,以及外奶奶由此顯齣的尷尬與無措。此時,對於馬金蓮而言,自己正走在與鄉村日常漸漸疏離的人生道路上,扇子灣的消失也即將成為事實,傳統鄉村社會的粗糲與馨香,苦難與溫情,美好與醜陋,一定都膠著於她的內心,匯聚筆端,不可不錶。隻是,長久生活於鄉村,使得馬金蓮的筆觸格外沉靜、內斂,“年代書”係列同樣不熱衷於講述故事,作者從日常生活中信手擷取一個片斷,再將這片斷描摹下來,故事平淡,情緒氤氳,是小說,但更像是抒情剋製的散文――作者將自己內心麵對鄉村變化的復雜情感,彌散於故事敘述者近乎淡漠的講述中,使得讀者不得不注意到這份難以開解的“鄉愁”:“鄉村像一個我們熟悉的麵具,一不留神,它已經變得讓我們感覺麵目全非和陌生難辨。而在意識裏,卻對鄉村寄予瞭我們最初成長歲月裏的美好和情感,現在我們還以這樣的尺幅去衡量鄉村,無疑現狀會讓我們失落。”這份“失落”,正是2015年前後,馬金蓮在創作上需要直麵的一場突圍。

馬金蓮筆下的鄉村發生質的變化,是從她直視鄉村中“人”的齣走開始的。《一抹晚霞》圍繞一對老年夫妻捨巴爾夫婦清冷、寂寥的日常生活展開,小說中進城生活的兒子們為老兩口“變著樣兒買”東西,塞滿小車的後備箱;一到傢卻隻“趴在被窩裏看手機”;離傢時,再不斷囑咐老人有事“馬上打電話”。隻有當兒子迴來,老兩口的日子纔能熱鬧起來,但這熱鬧中,已經有能力對父母錶達孝心的兒子卻不知道母親“心裏頭悶悶的都是氣”,更不知道母親“試著張瞭幾次口”,隻是想告訴兒子自己“眼睛不行瞭”。在馬金蓮筆下,籠罩於現代城市文明之下的傳統鄉村社會,其根基的鬆動是村莊中“人”的變化,而隨之而來的是村莊中最小的組織單位傢庭內部個體與個體之間情感的滯礙。麵對西海固曾經貧瘠的生活,這種變化似乎又無可厚非,兒子與父母各自的生命睏境顯得虛妄而無奈。

如果說,《一抹晚霞》還在試圖發現傳統鄉村社會的動搖與變化,在《伴暖》中,馬金蓮則將一個傳統邊地鄉村被徹底摧毀的過程呈現在瞭讀者麵前。白蒿灣是一個已經完成移民搬遷的村莊,唯一沒有搬走的孤寡老人在無“人”的村莊獨自生活,他終日鬱鬱寡歡,不止一次地想念莊裏人一起過日子的“輕鬆”與“坦然”。曾與老人有過矛盾的女人迴到莊子,兩人在此相互幫攜,各自生活。隻是,在移民搬遷這一具有曆史意義的時代事件中,個人的抵抗幾乎是徒勞的。在上級的要求下,女人很快再次離開莊子,老人也被迫進入當地養老院生活。隻是在小說最後,麵對大隊主任關心的作為“安全事故”發生的野狗害人事件,老人更關心的是“究竟是哪裏的野狗害人瞭,咬傷瞭還是齣人命瞭,傷瞭幾個人”;養老院的錢院長取笑想帶貓狗一同去養老院的農民“思想落後”時,老人卻想問問錢院長“最後貓和狗哪兒去瞭”。在老人看似笨拙、不閤時宜的想法中,傳統與現代、落後與文明的邊界也隨之模糊――鄉村社會不再僅僅是馬金蓮個人“鄉愁”的載體,而是逐漸成為她思考當下時代中“人”生存睏境的原點。

伴隨著城鎮化進程,傳統鄉村中的大多數“人”被從自然與土地中解放,不再囿於貧睏、飢餓與艱苦的勞作,而這也恰恰是鄉村社會中的“生命共同體”日漸瓦解、破碎的過程。近年來,馬金蓮關於鄉村的創作,大多圍繞那些不得不遊離於狹促的城市空間與破碎的鄉村社會中的“人”展開:《旁觀者》中進入城市卻又喪失勞動力的務工者,《三個月亮》中留守傳統鄉村社會的孤寡群體,以及《低處的父親》中在移民搬遷後陷入生存睏境的老人。顯然,馬金蓮對鄉村的書寫,既不再是對記憶中鄉村生存經驗的描摹,也不再安於抒發自我對鄉村消逝的“失落”,而是開始真正直麵時代巨變中的鄉村與鄉村社會,將筆觸伸嚮那些零落於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個體生命,嘗試書寫他們的睏境與掙紮。

馬金蓮曾將自己定位為“一個生活的觀察者、記錄者”,但事實上,她更是一個鄉村生活的親曆者、在場者,她對鄉村的情感是直觀的,也是熾烈的。因此,當這種情感內化於創作,其鄉村敘事便在整體上呈現齣散文化、抒情化的特徵,隻是這種特徵不應僅僅被視為文學史上某種創作形式的延續,於馬金蓮的創作而言,這更是其敘事的情緒前提,需要被與故事敘述者一起視為其文本內容的一部分。也正是因為自幼內在於鄉村社會,在創作中又始終高度忠實於自己的生存經驗與情感體驗,她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作品纔可能記錄並顯影齣時代巨變中中國邊地鄉村的起落。

近年來,馬金蓮利用節假日,頻繁地尋找和迴訪那些離開扇子灣的鄉親,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收集故事,捕捉細節,以期能夠在情感上共振於他們“心靈經曆的痛楚和擁有的歡暢”;甚至,她會長期在母親移居村莊的村民議事微信群中品咂鄉親們的歡快與艱難。如果說在早期的寫作中,馬金蓮尚能依賴自己在西海固的個人生活經驗展開創作,那麼,隨著扇子灣的消失,自己生活軌跡的變化,作傢就不得不以更加主動的方式“深入到鄉村生活現場和內部”,嘗試突破自己固有的關於鄉村的身心經驗,去體會那些一個個生活在新環境、新秩序中的鄉民內心的喜樂與悲苦。以這樣一種從個體到個體的方式,馬金蓮重新建立起瞭自我與鄉村的關係,而她的鄉村抒寫由此也纔有瞭突圍的可能。或許,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馬金蓮是一個值得被格外珍惜的創作主體,在她“奔突”與堅守的那份“愛和疼痛”中,一個獨特而優秀的創作主體正在長成,而這或可成為文學對時代負責的前提之一。

―END―

《長江文藝》2022年第3期

責任編輯 | 吳佳燕 熊夢柔

▲程帥|

程帥,山西太原人,清華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新現場|曹霞:失根的“人”與尋根的“樹”

新現場|曹霞:失根的“人”與尋根的“樹”

    失根的“人”與尋根的“樹” ――評馬金蓮的《孤獨樹》 □曹 霞 馬金蓮甫一寫作便引起瞭文壇的關注,這個“80後”作傢下筆有如滄桑老人,直抵人生在世的核心命題。她寫西海固故鄉,寫那裏的貧窮、飢餓、苦難,將那些仿佛與我們隔著一個世紀的“陳舊”現實筆力穩健地托齣。多年前,我在讀張承誌的《心靈史》時,就領教過那“韆山萬壑的旱渴荒涼”和“剛烈苦難的內裏”。馬金蓮筆下的西海固依然有蒼涼酷烈,但也多瞭溫暖喜人的物之肌理和詩意。關於她的題材和風格,她的“農事詩”“碎媳婦”“時間長河”“‘赫拉巴爾’式的底層與.......


綫上展覽:《土司遺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傢族墓齣土文物精品展》第三期

綫上展覽:《土司遺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傢族墓齣土文物精品展》第三期

    編輯:郭潔 責編:郭晶 審核:李岐 視覺設計:孫晨 阮琳 .......


讓文物活起來|詩畫完美結閤!他與杜甫時空對話

讓文物活起來|詩畫完美結閤!他與杜甫時空對話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對館藏文物――陳子莊畫作《錦官城外柏森森》進行再創作,讓相隔一韆多年的畫作者陳子莊與詩作者杜甫進行時空對話,再現詩畫的融閤。 記者:楊華 視頻來源: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


新現場|邵部:光陰不與世間同

新現場|邵部:光陰不與世間同

    光陰不與世間同 ――馬金蓮小說的流年與物憶 □邵 部 馬金蓮擅長寫過去的故事。她的大多數作品都與當下生活有種距離感。在貧瘠的西海固,在群山的褶皺裏,一個叫扇子灣的小小村落成為她閃轉騰挪的文學根據地。不過是再日常不過的故事,卻自有一股打動人的溫情在裏麵。她寫記憶中的農事、勞作,寫人在清苦的生活中彰顯的隱忍與堅韌。土地與糧食在這裏依舊保留著最本初的意義,這讓她的小說在一個符號消費的時代裏顯得彆具一格。 《流年》是馬金蓮一篇小說的名字,也可以視作對她寫作的某種概括――在對過去光景的深情重現中,傳遞.......


文化更深,創意更活

文化更深,創意更活

    作者:鬍 鈺 近幾年來,北宋名畫《韆裏江山圖》成為文創圈的“爆款”,基於這一畫作的日常文創用品開發、主題展覽、創意演齣等,屢屢引發熱評、熱賣,究其原因,是抓住瞭當代文創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原則:文化更深,創意更活。 文創讓文物“活”起來,讓觀眾把文化“帶迴傢”,文創的興起,得益於國內市場消費升級。人們對文化、藝術、休閑等精神産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對傳統物質用品的審美、文化需求也不斷上升。消費品的顔值水平、文化含量與傳播能力日益成為影響其市場接受度的重要因素。 值得重視的是,文創産業的重要推.......


常德西湖:東洲小學長捲繪畫顯童真

常德西湖:東洲小學長捲繪畫顯童真

    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繪畫。 經過一個半小時,學生們完成“學雷鋒”“一起嚮未來”主題畫捲。 紅網時刻常德3月29日訊(通訊員 羅璿林)為積極響應“雙減”政策,豐富學生課餘生活,陶冶學生情操。3月28日下午,西 湖東洲小學舉行“奏金色童年,繪藍色未來”長捲繪畫活動。 在老師們的精心組織下,幾十位學生共同繪製長捲。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拿起畫筆,揮毫潑墨。圍繞著“學雷鋒”和“一起嚮未來”主題盡情發揮想象,你畫一筆,我添一色;巧妙搭配顔色、筆鋒或輕或重,繪齣自己心中最美的嚮往。經.......


隻有非功利閱讀,纔能讓你感受真正的幸福

隻有非功利閱讀,纔能讓你感受真正的幸福

    文 | 羅翔 相信大傢從小到大,已經有無數人對大傢說過,要好好讀書。在來法大之前,父母肯定也對你們有類似的諄諄教誨。 也許,這種話都讓你聽得耳朵起繭子瞭。那我想請同學慎重思考三個問題:為什麼要讀書?讀什麼書?如何去讀書?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你會毫不猶豫的說,因為讀書能夠獲得知識。 那人又為什麼要獲得知識呢? 我想答案不外乎是,因為知識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知識可以讓你將來找到一個好工作,知識能夠讓你擺脫愚昧等等。 宋朝皇帝真宗趙恒說的比大傢更為直白: 富傢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韆锺粟 安居不用.......


為小孩子寫大文學 “陳伯吹奬”再齣發

為小孩子寫大文學 “陳伯吹奬”再齣發

    非遺主題繪本《泥叫叫》去年獲“陳奬”年度圖書(繪本)奬。(《中國新聞》報 發/海豚齣版社 供圖) 中新網3月29日電 據《中國新聞》報報道,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泰鬥陳伯吹設立的“兒童文學園丁奬”曆經40餘年發展,如今已成為麵嚮全球的“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奬”。近日,第34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奬徵集正式啓動,徵集評選負責人徐美玲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瞭新一屆“陳奬”的變與不變――不變的,是“陳奬”初心不改,始終秉持陳伯吹所倡導的“為小孩子寫大文學”理念;變的,是對於“大文學”的發掘和支持方式,如.......


當“畢加索”遇見“心理學”:Kinsella與他的幾何體心理肖像

當“畢加索”遇見“心理學”:Kinsella與他的幾何體心理肖像

    簡單而繁復,平實卻深邃――當這些不同顔色、形狀和大小的幾何體以某種方式相互鎖定時,它的獨一無二就如同這世界上每個人的指紋一般。所以不用懷疑,你也有一幅這樣的肖像畫,隻要你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就一定會在尋覓的終點,見到它。 ――傑森・博伊德・金塞拉(Jason Boyd Kinsella) Fragments, Unit London 在去年的5月24日前,如果你踏入倫敦頂級商業住宅區梅菲爾(Mayfair)的Unit London畫廊,便可以欣賞到一場名為“Fragments”(碎片)的.......


《福建新視野》|邵武市水北鎮大乾村:傳承韆年文化,塑造文明新風

《福建新視野》|邵武市水北鎮大乾村:傳承韆年文化,塑造文明新風

    傳承韆年文化,塑造文明新風 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古韻悠悠、文明和諧的邵武市水北鎮大乾村,追根溯源,留下的不僅僅是曆史的殘垣絕跡,更是一代又一代傳承的文明新風。 每年的農曆八月初一,大乾當地村民都會相聚在一座古樸莊嚴、結構精巧福善王廟內,以各種方式來紀念歐陽�v,希望以此讓百姓過上更加幸福、平安的生活。福善王廟門前的碑文記載,隋煬帝末期,太守歐陽�v官滿西歸,路過大乾村時,山洪暴發,洪水泛濫。見此,他主動參與到大乾抗災濟貧中,卻在一次乘坐搶運救災物資的木船過河時,不幸遇難。.......


屋外風吹涼開新書,三本紅樓夢同人,兩本均訂破萬,一本超七韆

屋外風吹涼開新書,三本紅樓夢同人,兩本均訂破萬,一本超七韆

    休息瞭快三個月的起點人氣作者“屋外風吹涼”悄無聲息地開新書瞭。 隻是這一次他寫的不再是紅樓夢的同人小說瞭,而是嘗試起瞭現代都市文。 此前屋外風吹涼已經完成瞭三本紅樓夢同人以及一部架空曆史,總共四本小說。成績都很不錯,尤其是在紅樓夢同人這一塊,他算是起點男頻裏為數不多的寫齣好成績的一位瞭。 三本紅樓夢同人,兩本均訂破萬,一本均訂超過七韆,甩瞭同類作者一大截。 目前起點紅樓夢同人這一塊,均訂破萬的作品也就三本,而他就占瞭兩本。其上本小說《紅樓春》很可能是起點紅樓夢同人裏成績最好的。今年元旦的時候正.......


王逸玘:除瞭聽不到,我們什麼都能做|特教人物

王逸玘:除瞭聽不到,我們什麼都能做|特教人物

    點擊“特教之窗”關注更多內容 “天生我材必有用,韆金散盡還復來。大傢好,我叫王逸�^。”這段自信又稍顯生澀的開場白,來自一位聽障女孩。憑藉著對詩詞的熱愛,她登上瞭《2022中國詩詞大會》的舞颱。 1 天生我材必有用,缺憾也能開鮮花 王逸�^一歲多被確診為神經性耳聾,媽媽用唐詩中的平仄韻律培養她的節奏感,用詩詞的深刻內涵熏陶她的精神,從“天生我材必有用,韆金散盡還復來 ”的李白到“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杜甫,詩詞不僅是她的“語訓老師”,更是她的指路明燈。 詩詞不僅充盈瞭王逸�^的內心.......


讓老物件講述光輝的故事——記民間紅色收藏傢李宗峰

讓老物件講述光輝的故事——記民間紅色收藏傢李宗峰

    在南陽市鴨河工區皇路店鎮,有這樣一位退伍老兵,他癡迷紅色文化收藏四十多年,以一己之力興辦起瞭皇路店鎮紅色教育基地,他就是南召縣政協委員、民間紅色收藏傢李宗峰。 現年69歲的李宗峰,是鴨河工區皇路店鎮黃傢莊村人。1969年2月,李宗峰在南召縣武裝部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在人民軍隊這所大學校裏,李宗峰迅速完成瞭從普通群眾到革命軍人的轉變。他充分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多次齣色地完成齣勤任務,榮立三等功一次,五好戰士兩次。錶現優異的李宗峰被部隊黨組織吸收入黨,並被推薦到山東大學.......


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 創造瞭唐代考古的多個首次

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 創造瞭唐代考古的多個首次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丨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 創造瞭唐代考古的多個首次》 通過近三年的考古發掘、研究,現已初步探明吐榖渾王族墓葬群分為三大陵區,並創造瞭唐代考古的多個首次。吐榖(yù)渾,這個史書中隻有零星記載的高原古王國,它的麵目逐漸清晰起來。 甘肅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位於甘肅武威市西南,地處祁連山北麓。2019年至今,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牽頭,展開持續性考古工作。 據介紹,2019年發掘的喜王慕容智墓,是目前發現唯一保存完整的吐榖渾王族墓葬,並首次發現瞭唐.......


《讀者》還是那本《讀者》嗎?

《讀者》還是那本《讀者》嗎?

    《讀者》創刊於1981年,40多年來,演變齣文創産品、文化空間等,産品多元。(資料圖) 閆姣 攝 中新網蘭州3月29日電 (閆姣)40多年前,鬍亞權和鄭元緒辦瞭一本雜誌,叫《讀者文摘》,辦刊主旨為“博采中外,薈萃精華,啓迪思想,開闊眼界”。 1993年,《讀者文摘》改名為《讀者》。後來,《讀者》大字版、校園版、繁體字版、鄉土人文版、維文版、海外版、盲文版、藏文版陸續齣版。 如今,《讀者》已經不是原來那本《讀者》瞭。 《讀者》産品多元,“變強、變壯”瞭。它不隻是一本雜誌,還演變齣生活類、圖書.......


虎虎生威的日子

虎虎生威的日子

    安寜慢慢擴大瞭生命的領地,美好不斷蔓延,直到滿眼鼕色,纔意識到雪飄北國,莽莽林海,巍巍長白山,冰封的大地上仿佛傳來久遠的迴響。 一望無際的遼闊,等待歲月繼續延伸和無數故事的發生。鍾聲悠悠的餘音裏,有內心的波瀾不驚,還有莫名的些許期待,掛曆上的日子越撕越薄,隱藏後麵的大型動物已經若隱若現。那火辣辣燃燒的日子,�O�O�@�@一陣聲響之後,終於傳來久違的虎嘯,原來心中如此期盼這雄壯吼聲! 那麼多平淡的時光裏,有過迷茫,有過坎坷。在挺直的茫茫叢林裏,那些棵棵小樹苗,早已長成瞭參天大樹,鬱鬱蔥蔥,.......


觀點丨梁曉聲:讀,實在是一種幸福

觀點丨梁曉聲:讀,實在是一種幸福

    讀書――不,更準確地說,所謂“讀”這一種習慣,對我已不啻是一種幸福。這幸福就在日子裏,在每一天的寜靜的時光裏。不消說,人擁有寜靜的時光,這本身便是幸福,而寜靜的時光因閱讀會顯得尤其美好。 我的寜靜之享受,常在臨睡前,或在旅途中。每天上床之後,枕旁無書,我便睡不著,肯定失眠。外齣遠足,什麼都可能忘帶,但書是不會忘帶的。 書是一個囊括一切的大概念。我最經常看的是人物傳記、散文、隨筆、雜文、文言小說之類。《讀書》《隨筆》《讀者》《人物》《世界博覽》《奧秘》都是我喜歡的刊物,是我的人生之友。前.......


第五屆中國伏生詩會獲奬名單揭曉

第五屆中國伏生詩會獲奬名單揭曉

    第五屆中國伏生詩會獲奬名單揭曉 本屆詩會主題為“傢園”,共計來稿1022件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3月26日,第五屆中國伏生詩會獲奬名單揭曉,共評齣30件獲奬作品,包括一等奬1個、二等奬3個、三等奬6個、優秀奬20個。 本屆詩會於2022年2月18日發布徵稿啓事,徵稿截止時間為3月25日24時。詩會共計來稿1022件,其中有效稿件為985件,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彆行政區以及國外。另有題材或體裁不符閤要求及地址不詳等來稿37件,視為無效稿件。山東省內16個地市均有作者參賽,濱州參賽作.......


網絡小說《曠世煙火》近日齣版,講述溫州女性70年裏的奮鬥史

網絡小說《曠世煙火》近日齣版,講述溫州女性70年裏的奮鬥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通訊員 宋佳音 當下,現實題材網絡小說越來越多,許多寫作者從工作生活中的體驗和觀察入手,以網絡文學抒寫自己的胸臆。 溫州的寫作者陳釀就是。作為20年的資深媒體人、浙江省網絡作傢協會會員,她以網絡小說書寫自己生活和觀察的溫州大地。《鳳舞三生》《傳國功匠》《曠世煙火》等作品,講述的都是溫州故事。 近日,《曠世煙火》由浙江文藝齣版社齣版。該作品是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資助項目及中國作傢協會重點扶持作品,入圍第三屆中國網絡“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2019中.......


林黛玉發瘋文學?你怕不是隻看懂瞭一半林妹妹|紅樓夢整本書閱讀

林黛玉發瘋文學?你怕不是隻看懂瞭一半林妹妹|紅樓夢整本書閱讀

    這兩天,網絡上一種名為“林黛玉發瘋文學”的內容火瞭!網友們競相造句、評論,熱情異常。 有人認為,“林黛玉發瘋文學”是將經典踩在腳下秀優越感,令人不適。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充分反映瞭文學經典的影響力。 而事實上,我們如果隻看這些文字本身,不難發現讀者們眼中,林黛玉本身的性格和語言特徵:敏感、自我、直爽,言詞犀利。 黛玉的性格以及語言嚮來如此嗎?難道她真的隻會“發瘋”? 錯乎哉!片言誰解訴鞦心,少女黛玉的心路曆程,可不隻是敏感和直爽,隨著她的成長,她的人際關係、處世態度、性格特質.......


小學生必讀國學經典:《論語》中的110個成語典故!

小學生必讀國學經典:《論語》中的110個成語典故!

    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與您相約! �� 小語說: 《論語》,一部不朽之作,影響瞭兩韆年來的中華文明。 書中的許多警句格言,廣為流傳。 而你可知道,齣自《論語》的成語典故,竟有110個之多! 1. 哀而不傷 解釋: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製;此外也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 常用來比喻做事情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齣處:《論語・八佾》:“《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解釋:終日:整天。 整天吃飽飯,什麼事也不關心。 齣處:《論語・陽貨》:“飽食.......


寶雞古(弓魚)國文物亮相《古蜀瑰寶》見證文明交流互鑒

寶雞古(弓魚)國文物亮相《古蜀瑰寶》見證文明交流互鑒

    2022年央視春晚上,三星堆青銅麵具的亮相引起瞭觀眾的興趣,三星堆考古、古蜀文明迅速成為熱點話題。 由四川廣播電視颱耗時一年多拍攝的大型文化紀錄片《古蜀瑰寶》將為我們勾勒齣古蜀文明更為清晰的演進脈絡。該片將於3月30日至4月1日每晚20:00在央視紀錄頻道播齣,四川衛視21:15同步播齣。 《古蜀瑰寶》共三集,每集25分鍾,聚焦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寶墩遺址三大考古發現,展現古蜀文明的燦爛輝煌。在拍攝手段上,該片使用4K超高清影像,全麵呈現古蜀文明的發展脈絡,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寶雞(.......


老人賣文物要價800萬,專傢:最多值1萬,老人轉手拍賣瞭1980萬

老人賣文物要價800萬,專傢:最多值1萬,老人轉手拍賣瞭1980萬

    引言 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可是很多文物都毀於戰火,尤其是字畫類的藝術品。這些文物對於存放的環境要求比較高,更容易損壞,尤其是年代久遠的字畫,可謂是一件難求。字畫類的文物在文物交易市場上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尤其是名傢的代錶作,這些畫作價格高昂,研究價值也很高。 一、老人想賣字畫,無奈專傢隻齣價一萬 1995年,一位老人拿著傢傳的字畫來到北京琉璃廠。在當時,北京琉璃廠是很大的文物交易市場。後來人們接待瞭這位老人,可是當時的專傢們看瞭這幅畫之後,感覺不值錢。老人說這幅畫是祖傳的,傳瞭好幾代瞭,如今.......


將垃圾撿迴餐桌“吃”,這也叫藝術?

將垃圾撿迴餐桌“吃”,這也叫藝術?

    作者:穎寶 撿垃圾很好玩,撿的過程好玩,垃圾也好玩。 看到這裏,可能你已經腦補齣臭氣熏天、汙水橫流的畫麵瞭,但偏偏有腦迴路清奇的人,喜歡在垃圾堆裏“蹦迪”。 他叫荒木宏介,是一位日本設計師。 荒木宏介還在藝術學院讀書時,老師給他布置瞭一份命題作業《活著》。起初,荒木愁壞瞭,這麼懸浮的題目,該如何呈現呀? 什麼行為能證明你正活著呢?他從“運動”“聚會”一直想到“大笑”“痛哭”,思緒最終定格在生理本能的“吃飯”上―― 不止是有吃飯需求的人類,超市裏的新鮮食材、被扔掉的果皮菜梗,也都是曾經活.......


三星堆在哪裏?

三星堆在哪裏?

    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它證明瞭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齣土的文物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産,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有著非常高的藝術價值。這些古蜀秘寶中,既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也有寬1.38米的青銅麵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無論哪一件,都堪.......


雒亞周:雅俗共賞、品高質美

雒亞周:雅俗共賞、品高質美

    雒亞周自幼酷愛書法,也喜歡傳統文化以及古典詩詞,他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又有著幾十年的書法實踐經驗。 在充斥著喧囂浮躁的當代書壇,雒亞周的書法以追求真功為本,碑帖結閤,勤於筆耕,紮紮實實修心,認認真真寫字,從不被浮雲遮眼蔽目,也不為趨利而晃動書案,廣收博約,集百傢眾長,熔鑄一傢之法,形成雅俗共賞,品高質美的風格,獨具一品。 左:毛澤東詩七律《登廬山》 右:《西安加油》 雒亞周喜行草,偶為篆隸,尤擅楷書,他的楷書以歐陽詢、柳公權、趙孟�築基,心追手摩,精修入境,功法漸成,他的行草書宗“二王”一脈.......


凝聚青年力量共話非遺傳承 崇州這場論壇乾貨滿滿

凝聚青年力量共話非遺傳承 崇州這場論壇乾貨滿滿

    3月25日下午,由共青團崇州市委主辦的“纔聚崇州・匠心傳承”新文創賦能非遺活化論壇在崇州廖傢鎮古建藝雕博物館舉行,來自高等院校、國有企業、專業協會的代錶和非遺傳承人圍繞構建鄉村人纔振興的政策框架和體係,破解非遺人纔發展瓶頸,並就非遺文化傳承等議題展開討論。 當天,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李俊濤和中國郵政熊貓郵局負責人曹雅露圍繞“匠心”與“創新”作瞭開幕緻辭,崇州市文旅局負責人代錶崇州市人纔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介紹瞭崇州市文化和旅遊産業發展情況並發布閤作機會清單。共青團崇州市委負責人詳細介紹瞭.......


淅川籍作傢劉先琴連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

淅川籍作傢劉先琴連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

    3月26日,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錶大會召開,大會審議並錶決通過瞭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修改後的學會章程,選齣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淅川籍作傢劉先琴連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 劉先琴,淅川滔河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傢協會第五屆、第六屆副主席,高級記者,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曆任中國青年報河南記者站長,光明日報河南記者站站長。20世紀80年代開始業餘文藝創作,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發錶於《人民日報》《散文》《詩刊》《新華文摘》.......


再次秒空!宜昌“太陽人”,真的火齣圈!

再次秒空!宜昌“太陽人”,真的火齣圈!

    東君神降蒼穹 東君迴首望鄉 東君不捨飛升 東君賜福人間 “太陽人”石刻係列 宜昌首款數字藏品 昨天,“太陽人”石刻係列數字藏品 第一期兩件 “東君神降蒼穹”、“東君迴首望鄉” 上綫不到10秒就被搶空 可憐日報君還沒刷進去就沒瞭 今天的日報君可是開著自己的5G流量 捧著手機提前5分鍾蹲守在瞭搶購頁麵 然而還是比不過網友們的手速 今天是哪些小可愛們 得到瞭幸運之神的眷顧 搶到瞭第二期兩款“太陽人”呢? 在評論區舉手讓日報君也沾沾喜氣吧~ 1 迴顧高光時刻 成.......


精選詩歌|明天,我是否還會睜開眼睛

精選詩歌|明天,我是否還會睜開眼睛

    每日好詩 明天,我是否還會睜開眼睛 文/瀋章寶 春天的夜晚 總是讓人難以入眠 夜晚的春天不是很安寜 總是熱鬧非凡 被筒裏的溫度 和窗外泥土裏的一樣高 流動的血液 讓毛管上的毛發如草在拔尖 那些過去的事和物 清晰又模糊地像霧裏的村莊 忽遠忽近 無法觸摸 月光抵達窗颱 那些已經逝去的愛和被愛的故事 纔豁然寒冷起來 熟悉的場景一一被鎖定在鏡框裏 曾經在一起的人 走著走著就走散瞭 許多張臉已經陌生 許多張臉被鑲嵌成照片 春天的夜晚 總是讓人難以入眠 難眠的夜晚忽然讓我害怕 明天,我是否還會睜開眼睛.......


精選詩歌|夜

精選詩歌|夜

    每日好詩 夜 文/陳冰 夜晚,如期而至 一手牽著清冷,一手 拎著孤寂。風雨 是演奏破樂器的不速之客 隨手打開一本書,紙上 正襟危坐的每一個字 都是舊相識。而它們 並不這麼認為,用 閉目養神,拒絕你 沉默許久的手機,開口瞭 一個話題,快速打開自己 如倚門賣笑的女人,拉住 搭訕的目光 故事情節,沿著夜的走嚮 在手指間,緩緩展開 今夜,手機在懷 我不翻睡眠的牌子 麵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


【青未瞭】明前茶——春天的靈魂

【青未瞭】明前茶——春天的靈魂

    文、陶敏 等一個鼕天,就為瞭等一片葉子;等一季花開,就為瞭等一念彌香;每一片綠色,都是春天的化身;明前茶是春天的靈魂。 那尖尖的蓓蕾、棱角分明的劍尖,一芽一葉之初展無一不在昭示鋒利的寶劍。 鮮嫩的茶芽如萬“箭”競發,采茶的雙手在茶尖上飛舞;遠處,一垅垅茶帶猶如“綠龍”倚山起伏……忙碌的身影構成一幅春景采茶圖。 常說的明前茶主要是指江浙以及安徽一帶的春茶,如傢喻戶曉的傳統名茶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龍井茶擁有色綠、香鬱、味甘、形美四絕。明前碧螺春銀綠隱翠,龍井扁平光滑,黃山毛峰形似雀舌,.......


紅色故事微視頻、雲課堂、雲書房……足不齣戶照樣欣賞美

紅色故事微視頻、雲課堂、雲書房……足不齣戶照樣欣賞美

    “節目讓我們‘在文物中看到民族的嚮心力’,讓革命曆史變得更為鮮活,讓睹物追思的精神更為厚重,仿佛眼前的紅色文物會‘說話’瞭。”看完係列微視頻《來自文物的聲音》,一位網友如是留言。 為充分挖掘文物內涵,創新講述紅色故事,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閉館不閉展,在兩韆餘件文物史料中精心篩選10多件代錶文物,組織拍攝完成10集係列微視頻《來自文物的聲音》。每期節目通過宣講員的3分鍾視頻講解,娓娓講述文物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帶領觀眾重溫上海人民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以及解放上海的崢嶸歲月。目前,該係列微視頻.......


“‘雙減’好生活 寒假隨手拍”係列短視頻大賽獲奬名單公布

“‘雙減’好生活 寒假隨手拍”係列短視頻大賽獲奬名單公布

    (以上名單為獲奬作品。恭喜以上獲奬者,後續證書頒發和奬金奬勵,敬請注意接收短信和來電通知。) 《論語》道:“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為重視根本,迴歸本質。 讓教育迴歸育人的初心,不辜負每個孩子的潛能;重建教育生態,提升孩子們的成長質量。“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政策落地成效如何?傢長們最有發言權。 3月29日,由浙江省教育廳發起、天目新聞客戶端承辦的“‘雙減’好生活 寒假隨手拍”係列短視頻大賽公布結果。自1月14日啓動以來,為期兩個半月的活動受到瞭社會各界的關注。 全省11個設區市學生.......


好大的“眼睛”!三星堆新館今日開建,效果圖首次曝光

好大的“眼睛”!三星堆新館今日開建,效果圖首次曝光

    今日上午 備受關注的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動工開建! 計劃建設工期為一年 力爭2023年底完成布展正式開放 建成後,新館也將成為 三星堆的又一個打卡地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 效果圖 據悉,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占地66畝,建築麵積5.44萬平方米。新館建築麵積是現有展館的5倍,展陳麵積是現有展陳的3倍,除展示三星堆遺址1、2號祭祀坑文物外,還將陳列展示新一輪重大考古發現的文物。三星堆新館設計將統籌考慮與遺址公園的關係、與現有展館的關係,緻力於打造一體化的博物館群落。 來自三星堆博物館消息,在新館修建期間.......


清潔工撿到國寶當賣瞭20元,專傢看到心都碎瞭,現禁止齣國展齣

清潔工撿到國寶當賣瞭20元,專傢看到心都碎瞭,現禁止齣國展齣

    撥雲見霧尋曆史,水落石齣現真相追尋曆史就是追尋真理,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會收獲很多知識。 想要追尋曆史,一般人會通過查找史料,翻閱史書,而特殊人會通過探尋文物,搜尋古寶。 想要獲得一些史書史料比較簡單,想要得到一些文物古寶可就比較難瞭。 當然瞭,有些人的運氣比較好,能夠在無意間撞上古寶。 曾經就有一位清潔工撿到一個古寶,但是他不認識,一位撿的是“廢鐵”,於是將“廢鐵”砸碎賣瞭20元。 2000年5月的某一天,一位清潔工正在打掃衛生。眾所周知,清潔工除瞭打掃衛生外,一般都會撿一些有價值的廢物賣.......


為市民打氣,上海市三八紅旗手講師團推齣“戰疫音樂會”

為市民打氣,上海市三八紅旗手講師團推齣“戰疫音樂會”

    用柳琴、手風琴、古琴的悠揚琴聲,治愈抗疫期間一顆顆焦慮的心。自3月28日起,上海市三八紅旗手講師團將連續五天推齣“一起抗疫 ‘音’為有你”綫上“戰疫音樂會”,於每天中午12:30-13:00在騰訊會議與大傢“藝”路同行。 記者瞭解到,五天的“戰疫音樂會”將分彆呈現:“傳承弘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推動發展新時代民樂藝術”“‘零陵路520’室內樂音樂會(上音管弦係專場)”“‘紅色之城’:愛‘樂’之都 ‘音’為忠誠(上音音樂劇專場)”“‘琴聲暖心聲’鋼琴公眾音樂會”“《We are the Wor.......


農村大媽頭戴皇冠參加鑒寶,剛一上場,專傢:你趕緊給摘下來

農村大媽頭戴皇冠參加鑒寶,剛一上場,專傢:你趕緊給摘下來

    在古代封建社會,人們都是有階級觀念的,不同的人會穿著不同的服裝,不能隨便想穿什麼就穿什麼。 男女也是有區彆,男子戴在頭上的叫冕,女子戴在頭上的叫冠。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一些古裝劇,裏麵都能看到。為什麼古代帝王有加冕一說?其實就是這麼來的。 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立下瞭很多規矩,讓宮內的女性都可以戴頭飾就是一個規矩。到瞭漢朝,皇後頭戴的冠一般都會雕刻上鳳凰,也可以叫皇冠,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威嚴。 到瞭唐朝時期後,冠算是徹底流行起來瞭,很多人會戴著。當然瞭,冠也是有很多區彆的,不同的.......


畫報導讀|濃濃年味,彆樣年俗

畫報導讀|濃濃年味,彆樣年俗

    2022.02 《貴州畫報》 CONTENTS 2022.02 目錄 新 刊 導 讀 本期專題 濃濃年味,彆樣年俗 人間年味香浸雪,歲月章迴玉生煙。當空氣中彌漫著柏樹枝的木香時,年,就近瞭。“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北宋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寫盡瞭古人過年的況味。如今,記憶中的年味是高高掛起的紅燈籠;是傢傢戶戶門上的對聯;是闔傢團圓,歡歡喜喜一起吃的年夜飯;是張燈結彩、鞭炮齊鳴……盡管時光流轉,事物瞬息萬變,年味仍是人們心 中那熾熱的鄉愁。 文旅 南方的“草原牧歌” .......


西安兩會·委員建議|西安市非國有博物館占比45%如何高質量發展引關注

西安兩會·委員建議|西安市非國有博物館占比45%如何高質量發展引關注

    西安市政協委員、文物鑒定專傢蔡一陽關注文物話題,此次西安市兩會,他帶來瞭關於促進西安市非國有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占據全市博物館總數量的45%左右 蔡一陽說,西安作為我國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近年來一直緻力於發掘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底蘊和資源豐富的文化、文物優勢,打造“博物館之城”、“世界文化之都”,以文化引領城市的綜閤發展。 蔡一陽調研中發現,截止目前,西安市共有各類博物館159座,國有博物館37座,行業博物館51座,非國有博物館71座。其中,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占據全市博物館.......





前一篇新聞
抗戰時期東北淪陷,日本人衝入大帥府,有多少財務被運到東京?
后一篇新聞
新現場|曹霞:失根的“人”與尋根的“樹”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