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7:23:21 AM
南京政府軍事中樞的“國防部大樓”,杜聿明注視著騎著自行車下班的“國防部中將廳長”郭汝瑰,對“總長”顧祝同談起瞭對這位作戰廳長的懷疑。顧祝同不太相信,並且談及郭汝瑰剛剛所擬定的,關於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救援黃百韜兵團的作戰計劃:“我跟何部長都審過,確實是目前情況下最佳的方案”。
這個所謂的何部長當然就是黃埔係二號人物何應欽,當時已經接替白崇禧齣任瞭“國防部長”。因為1948年4月李宗仁競選“副總統”成功以後,也要從北平(時為北平行轅主任)來南京上班,老蔣一琢磨,桂係老大老二如果同時在南京混,一個“副總統”一個“國防部長”,指不定搞齣什麼幺蛾子來,必須得拆分開纔放心。
於是老蔣把白崇禧從部長的位置上拽下來,一腳踢齣南京外放“華中剿總”總司令,去武漢上班去瞭。那麼由誰來接任“國防部長”一職呢?正是剛剛從美國迴來的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實際上,作為在黃埔係內部地位僅次於老蔣的何上將敬之,大抵在1944年就已經失寵,軍界老二的位置被後來者居上的陳誠所取代。
關於何應欽不見容於老蔣的曆史細節,之前多有介紹,總之在1944年底,老蔣以軍政部下屬兵役署嚴重腐敗為藉口,槍斃瞭中將署長,同時藉題發揮,把何應欽最具實權的軍事委員會軍政部長職務給拿掉瞭,外放昆明擔任新設置的陸軍總部總司令。就此,軍政部長的職務落到陳誠手中,“土木係”掌握瞭軍隊中樞機構。
抗戰勝利後,何應欽又被解除瞭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的雙重職務,隻充任重慶行營主任這個不尷不尬的角色,再不久,老蔣乾脆任命其為國民政府駐聯閤國軍事代錶團團長,遠遠打發去瞭美國,可謂是眼不見心不煩。所以軍事委員會1946年改製為“國防部”時,部長賞給瞭白崇禧,參謀總長則繼續重用陳誠,沒有老何什麼事。
何應欽是1948年初纔迴國的,也就是說,在解放戰爭的頭兩年時間裏,他一沒有參贊軍機二也不在國內,而《大決戰》電視劇是從國共角逐東北的1946年為主要切入點的,當然不需要何應欽的戲份。此時老蔣重要的軍事幕僚,主要是參謀總長陳誠、次長劉斐、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總司令範漢傑等人,連作戰廳長郭汝瑰的戲份都增加瞭。
在三大戰役爆發前的1948年春夏,也是蔣軍高層人事變動的一個重要節點,由於陳誠在華東大敗、在東北大敗、整體軍事形勢搞得一團糟,在白崇禧等人的推波助瀾之下,陳誠不得不於5月初辭掉瞭參謀總長、海軍總司令、東北行轅主任等本兼各職,這也標誌著“土木係”遭受嚴重打擊。當然瞭,陳誠是老牌背鍋俠,主要責任人其實是老蔣,肯定會東山再起的。
於是顧祝同接替齣任“參謀總長”、劉峙齣任“徐州剿總”總司令,看齣貓膩瞭嗎?也就是說,在陳誠暫時失勢以後,輪到何應欽係統“揚眉吐氣”瞭,那顧祝同和劉峙還是何應欽的哼哈二將。既然重用何派的軍頭們,那麼老蔣必須給何應欽一個足夠的名分,正好白崇禧去瞭武漢,“國防部長”職務就由何應欽接手瞭。
理論上說,國防部長是老蔣以下軍界的二號人物,應該參與作戰和指揮瞭吧?非也,老蔣當初敢把這個位置交給桂係的白崇禧,就是因為部長沒有實權。根據章程,蔣軍的作戰、編製、人事和後勤等重要事宜,通通由參謀總長負責,然後總長再直接對老蔣負責,可以繞開“國防部長”。所以何應欽接過來的這個職務,其實是個虛位,位高而權不重。
參謀總長還直接指揮三個軍種司令部以及聯勤總部,以及下麵各剿總和綏署的作戰事宜,所以到三大戰役期間,軍權最大的是顧祝同,何應欽反而插不上什麼手。既然如此,《大決戰》裏麵也就乾脆省掉瞭何應欽的齣鏡,因為前麵不在場、後麵不管用,浪費個重量級演員乾嗎?至於何應欽幫助顧祝同給作戰計劃把關,那是黃埔係內部的私交,換成白崇禧的話,顧祝同肯定不給看。
電影版《大決戰》中是有何應欽鏡頭的,比如秘密拜訪日本戰犯岡村寜茨,跟老蔣一起與顧祝同、劉峙談話等等,但總體戲份也很少。有一點大傢要明白,何應欽跟老蔣的不愉快屬於內部矛盾,但是在對付西柏坡和解放軍的問題上,何應欽立場自始至終都是頑固的。而且“何婆婆”的黃埔門生和老部下遍布蔣軍各大係統,還是有些利用價值的。
《大決戰》所描繪的三大戰役期間,老蔣對何應欽的態度是“用,但不重用”,所以在戰役籌謀和作戰指揮等方麵,何應欽已經被完全邊緣化瞭,這個角色當然可有可無,完全看導演組的心情瞭,反正目前30集播完瞭,也沒看見何應欽露麵。至於後麵會不會有何應欽的鏡頭,最關鍵的是要看劇情在哪裏收尾,因為何應欽一年以後再次走到瞭前台,也很是風光瞭一陣子。
那就是1949年1月老蔣第三次宣布下野後,“代總統”李宗仁齣麵組閣,選擇何應欽齣任瞭“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在國民政府的五院製行政體係中,行政院是權力最大的單位,幾乎等於是“國務院”。如此何應欽的政治地位就更高瞭,如果《大決戰》未來有這一時期的劇情,那麼何應欽還得露麵。
依筆者個人看來,如果選擇用何應欽擔任參謀總長,恐怕對於蔣軍來說,效果要好於顧祝同,何應欽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東徵北伐皆為主將,軍事纔能遠在顧祝同之上,從軍閥混戰時期的中原大戰,到抗戰時期的湘西會戰,曆史已經證明瞭這一點。但是老蔣用人,喜歡用忠誠的“奴纔”而不是有能力的人纔,既然何應欽多次暴露齣政治野心,那麼老蔣寜可棄之不用。
《大決戰》電視劇有名有姓的主要演員就300多位,並且是以戰爭戲份為主,既然何應欽沒有軍權在手,有他沒他都不影響劇情發展,那演員就省一個是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