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9:22:18 PM
自從杜月笙上次立下大功後,林桂生對他越發信任,甚至允許他抱著小腳丫修腳趾甲塗甲趾油,而且沒人敢說閑話。
據《杜月笙全傳》記載,自從單槍匹馬奪迴“芙蓉土”後,黃金榮開始對杜月笙颳目相看。林桂生更是得意洋洋,經常帶著杜月笙進進齣齣,炫耀她發現瞭一個好苗子。
林桂生掌控著黃公館的經濟大權,她看好的人,誰敢得罪呢?
桂生姐每頓飯後,杜月笙就送上削得滾圓雪白的水果;桂生姐抽“芙蓉土”,他就打齣恰到好處的煙泡;桂生姐搓麻將,他就在一邊齣主意使眼色;桂生姐睡前,他就會跑過來打水洗腳加按摩。
半年下來,杜月笙徹底博得桂生姐的歡心,好處漸漸也來瞭。
一天,桂生姐把杜月笙喊過來,黃金榮也在。當著黃金榮和眾弟子的麵,桂生姐吩咐他去收“共舞台”戲館的盤子錢。
什麼是盤子錢?民國時期,戲台前幾排都放著桌椅闆凳,供有錢人嗑瓜子吃水果用。
這上麵的瓜子水果是免費的,但位子卻是收費的。為瞭名聲好聽,就把這位子的錢喊做”盤子錢“。無論你坐在那裏消費不消費,這費用都是要給的。
這是杜月笙進入黃公館一年多來第一次被派齣去做事,他深知這是最重要的一次考驗。
得人器重而不得意忘形,受人之托必定全力以赴。
對初入江湖或者職場的人來說,常常把老闆的一時“器重”當作受寵的信號,得意忘形。豈不知,小利動人心,老闆們正是拿這種“小利”來考驗人心,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
在黃公館這個風雲變幻頻繁的小江湖,杜月笙早已學會瞭隱忍觀察、後發製人。所以,他知道林桂生的重用既有黃金榮的默許,也有林桂生建立心腹勢力的需要。在夫妻二人之間走鋼絲,杜月笙深知一不小心,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杜月笙白天在傢伺候桂生姐,晚上“興高采烈”地去收盤子錢,每次都是披星戴月纔迴來。
迴到黃公館後,他就會把當天收到的“盤子錢”一分不差地交給桂生姐,包括賬簿。有時候,桂生姐睡得迷迷糊糊厭煩瞭,杜月笙便找其他人一起對賬,務求分毫不差。
2個月後,桂生姐對黃金榮說:“當傢的,月笙這後生仔人品韆裏挑一。收瞭幾個月的帳,分毫不差,可以托付他重任瞭。”
在小利麵前不迷糊,不被誘惑,這是成大事者的基本素質。
杜月笙成功地通過第一個考驗,黃金榮決定讓他去參加“搶土”的生意,試試膽氣。
眾所周知,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列強傷天害理,用“芙蓉土”從中國掠奪走大量黃金白銀,“豢養”瞭一批又一批“癮君子”。很多人因此墮入吸食“芙蓉土”的漩渦,或傾傢蕩産,或鬻兒賣女,無法自拔。
上海作為民國時期最繁華的口岸,一個個租界就成瞭庇護“芙蓉土”齣入的吞吐地。很多洋人為瞭發財,便從土耳其、印度乃至英國運“土”入境,然後自上海分銷到全國各地。
不過,當時國際上已明令禁止販賣“芙蓉土”。為瞭不被揭穿,各租界的洋人便在夜裏把海船上的“芙蓉土”偷運上岸。岸上有租界的人接應,但從外海到岸邊這段路卻無人問津,便成瞭上海各大幫派爭搶的“黃金路段”。
杜月笙被黃金榮派去“搶土”,主要是從英租界的瀋杏山、季雲卿等人口中奪食,地點就是從外海到英租界這段路。
當時,上海灘各派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大傢在這段路上各顯神通,誰搶到就是誰的;如果有人敢揭露或壞瞭規矩,就會被各大幫派群起攻之。
一般情況下,其他幫派都是在貨物上岸後爭搶,大規模的械鬥雖然都發生在晚上,但影響很不好,且極易留下綫索被仇傢報復。杜月笙接到“任務”後,沒有立即動手,而是認真謀劃瞭一番。
幾日後,杜月笙帶著兩個從黃公館跟來的人,提前搖著小船來到黃浦江上,埋伏在水路上。瀋杏山的手下從外灘帶貨劃船過來,悄無聲息地落入杜月笙的圈套。
瀋杏山等人絕不會想到有人從這裏下手,屢次吃虧,卻找不到任何綫索。
杜月笙的做法不僅幫黃公館省瞭撫恤手下、打點上下的大筆費用,而且沒有任何成本,避免瞭和瀋杏山的“大八股黨”的摩擦,一舉三得!
連黃金榮都不得不佩服:這個白相仔硬是要得!
至此,杜月笙通過瞭黃金榮對他的“膽量和謀略”的考驗,正式成為黃公館內可以獨當一麵的人物。從此,人人見到杜月笙,都要恭恭敬敬地喊一聲“月笙哥”。
一開始,杜月笙很是沉迷於這種尊重和恭維之中。
但是,黃金榮接下來做的一件事卻讓他醒悟:哪怕立下天大的功勞,他還是一個“白相仔”,是一個沒有任何根基的小混混。
憑藉纔能讓老闆颳目相見,隻能贏得瞭對方的認可,遠沒達到可以平等對話、互相輸送利益的程度。而要想爭取更多屬於自己的利益,功勞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擁有實力!
這股實力既不能讓老闆忌憚,讓他以為仍在控製範圍,還要讓他承認你,從而生齣尊敬之心。那麼,杜月笙如何做纔能在夾縫中崛起呢?
思來想去,杜月笙認為還必須在桂生姐身上下功夫!
看著鏡子中不俗的麵龐,腦海中不時閃現齣桂生姐看他時的熾熱眼神,杜月笙暗下決心:要想成為人上人,必須不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