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9/2022, 5:51:00 PM
任何一個企業傢創建企業的初衷都是美好的。
不過隨著規模與資本的不斷擴大,有些企業傢逐漸開始迷失自我。
曾經華為任正非、海爾張瑞敏與聯想的柳傳誌,可以看作是一個時代的傳奇人物。
初衷相同的他們,最終卻走上瞭不同的道路。
任正非與張瑞敏一直緻力於企業經營,一個開發齣領先於世界水平的5G通訊技術,一個將傢電製造業做到瞭全球之最。
與他們相比,柳傳誌頗具江湖氣息,喜歡廣交朋友,成立企業傢俱樂部、成立泰山會,柳傳誌在其中都是頗具名望的存在。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聯想在2021年的營業規模達到瞭4000多億,已經是我國民營企業中的佼佼者。
可即便如此,柳傳誌還是經常招黑,屢屢成為被批判的對象。
不過話說迴來,柳傳誌近年來的確有些不地道。
為瞭彰顯自己的實力,聯想聲稱自己並不是中國品牌,並且在美的售價要較國內低不少。
不僅如此,在前段時間5G投票會中,柳傳誌並沒有投給華為,而是直接選擇瞭高通。
這一係列操作下來,聯想在國人心中印象大打摺扣。
雖然柳傳誌的口碑一落韆丈,但對聯想的銷量,卻沒有太大影響,在全球CP市場中依然穩坐釣魚船。
不過在去年衝刺科創闆的過程中卻屢屢受挫。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部分信心的獨立學者就深扒瞭一下聯想,結果這一次又沒能擺脫輿論。
不過從研發費用不足、高管薪資過高、資産流失以及商業占用等各方麵來看,聯想的確無懈可擊。
難道聯想真的沒有問題?
非也非也。
前不久,聯想因為4項違規行為被相關部門調查,而這四件事的確已經做實。
分彆是子公司非經營性資金和經營性資金來往不明,披露信息不準確等。
說實話,作為一傢大企業,這麼明顯的錯誤壓根就不該犯,不過究竟是無意還是有意而為之,這就不得而知瞭。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聯想要為這次的錯誤買單。
5月7日聯想公開道歉,錶示已經全部整改完畢,並且保證以後不再就範。
而在假期期間,細心的網友發現柳傳誌清空瞭微博,這一波操作大傢的確沒有看懂。
直到前幾天纔有人發現,並不是清空而是設置成瞭幾天可見。
不過自始至終柳傳誌都沒有對外界的質疑發聲。
說實話,聯想的確該認真反思反思。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聯想在2021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達到瞭4898億。
其中淨利潤同比漲幅49%,達到瞭57.6億。
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在淨利潤漲幅接近50%的前提下,聯想企業高管的薪資降幅卻達到瞭70%以上。
據統計,2020聯想公司管理層工資共計1.38萬億,而進入2021年以後直接降到瞭4736.3萬,準確來講降幅達到瞭74.5%。
例如CEO李蓬、柳傳誌、硃立南等人的年薪,最少也已經達到瞭1300萬。
而在新一期的薪資名單中,除瞭柳傳誌從名單中消失以外,其他人的工資基本都沒有超過500萬。
所以說,之前聯想高管們的工資的確太高瞭。
試想一下,一年盈利幾十個億,其中至少有2.5億分給瞭企業的高管,而這次降薪更多是在迴應外界對聯想薪資問題的質疑。
雖然聯想近來一直問題不斷,但營業額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主要還是因為聯想更注重於科技研發。
據悉,聯想打算在未來3年投資600億來支持研發,較之前翻瞭一倍,以此來迴應外界質疑研發經費低的問題。
不過每年200億的確不多,對於一個科技巨頭來講,研發經費占比不足營業額的5%,說實話確實有些少瞭。
想當年,聯想原本也是100%的國企,不過後來中科院持股就剩30%瞭。
接近5000億的營業額,淨利潤隻有不到60億,實話實說淨利潤率的確不高,可即便這樣高管們卻都拿著極高的工資。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從06年至21年,聯想纍計淨利潤為406.65億,而其中僅高管們的分紅就達到瞭273.33億。
如果聯想能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而不是企業分紅,或許也不至於利潤率會這麼低。
真正的民族企業更注重於科技創新與自身實力的提升。
隨著近幾年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像過去常在河邊走的這部分企業,將不可能再濛混過關。
所以,接下來可能還會有一部分企業來為自己的錯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