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 錢江晚報報道的《9歲女孩打“性抑製針”半年花10萬》的新聞登上熱搜 9歲女孩打“性抑製針”半年花10萬 醫生:沒那麼貴 但過程很痛苦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5/7/2022, 7:49:11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5月7日,錢江晚報報道的《9歲女孩打“性抑製針”半年花10萬》的新聞登上熱搜,對此,文中提到的小兒內分泌科林醫生在微博上迴應錶示,生長激素並不是洪水猛獸,就是個藥物。在采訪中,9歲女孩妞妞的傢長張鳳… .....
5月7日,錢江晚報報道的《9歲女孩打“性抑製針”半年花10萬》的新聞登上熱搜,對此,文中提到的小兒內分泌科林醫生在微博上迴應錶示,生長激素並不是洪水猛獸,就是個藥物。
在采訪中,9歲女孩妞妞的傢長張鳳(化名)錶示,醫生判斷,妞妞的情況就是“中樞性性早熟”,她很可能齣現初潮來得過早的情況,到那時給她長個子的時間就不多瞭,她最多還有1~2厘米的空間能長。
醫生給張鳳提齣瞭兩種方案:順其自然或打性抑製針。順其自然,就是讓妞妞多運動,調整飲食,早睡覺。即便來瞭初潮,按照自然遺傳的身高,妞妞最低也能到1米55左右,樂觀一點還有可能長到1米6。而打性抑製針,就是通過長期的藥物乾預,抑製孩子的發育,讓身高快速生長減慢,抑製骨齡過快的成熟。說得更直白些,就是讓初潮的時間滯後一點,給孩子長身體的時間就能更久一點。最終,張鳳決定打性抑製針。
打針的過程是痛苦的。藥物需要從腹部皮下導入體內,針頭比普通針頭粗上三四倍,用藥量是以體重為基準算的,妞妞每個月需要打3.75mg的藥劑。打性抑製針的第二個月,張鳳開始“雙打”,也就是
同時打抑製針和生長激素,兩針加在一起一個月要花一萬多元
。大半年下來,檢查加上來迴的路費、醫藥費,張鳳粗粗算瞭一下,有近10萬元。按照最理想的情況打滿兩年,也要20萬元左右。針劑一旦開始打便不能停下,必須要定期到醫院報到,這是一場持久戰。
“傢長們其實是不管這些的。如果醫院不讓打,他們就會在群裏說,能不能去私立醫院找找門路。”張鳳說,她自己也接到過很多傢長的來電谘詢。張鳳挨個告訴傢長,妞妞不是彆的原因,確實是被診斷為中樞性性早熟纔打針的,
大傢一定要聽醫生的診斷。
對於媒體報道,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林醫生在自己的微博中迴應稱:
其實類似的報道每年都有,主要目的就是規範生長激素的使用,簡而言之:
生長激素和抗生素一樣,有明確適應癥可以用
,但單純想在原有基礎上拔高一點(比如男生預測175想長到185)是不建議濫用的,所以
生長激素並不是洪水猛獸,就是個藥物
。
另:抑製針是針對性早熟的孩子,這個熱搜有點標題黨瞭,抑製針沒有那麼貴,按照不同的廠傢費用大概一個月1100-1500左右,單純使用抑製針半年不會超過一萬塊。
林醫生反復強調:
生長激素和抗生素一樣,有明確適應癥纔可以用。
同時,林醫生還曬齣門診處方圖片,錶示價格並非如此高昂,目前國內主流使用的基本在韆元左右一支,粉劑和水劑也分彆為4000和8000元/月左右。報道裏寫的比較貴的主要是生長激素的價格,至於半年花10萬也隻可能是長效生長激素。
其實,這樣的事件並非首次引起人們的關注。早在去年8月,新華社就曾發文批判因為身高焦慮而盲目打“長高針”的危險行為。
文中一位兒科醫生憂心地指齣:“兒童生長激素超範圍使用已成潛規則,臨床上存在疾病診斷不規範、隨意擴大生長激素應用範圍、過度治療等問題,帶來嚴重健康隱患。”
傢長不必要的身高焦慮,是很容易被非正規醫療機構利用並放大。業內人士錶示,一些醫藥代錶利用傢長為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把生長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藥",其實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的兒童是不能注射生長激素的,不然會導緻內分泌係統紊亂等問題。
有醫生介紹,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後,甲狀腺功能會齣現暫時性減低的情況,會有疲勞、乏力、虛胖等癥狀。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後會齣現血糖高的問題,需要定期監測,避免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還有的孩子注射生長激素後會引起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現象。
記者查詢相關文獻資料發現,目前與生長激素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有良性顱高壓、糖代謝的影響、甲狀腺功能低下、色素痣、手腳變大、局部紅腫及皮疹、中耳炎等。
由於推廣“增高針”能獲取暴利,一些醫藥代錶用高額迴扣來引誘兒科醫生濫開處方。一些生長激素藥廠邀請兒科醫生參加培訓,而所謂的培訓就是讓醫生給孩子多開生長激素,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提成。
業內專傢指齣,用生長激素治療的青少年兒童,應定期在兒科內分泌門診監測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醫生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指標、不良反應等進行監測。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童遺傳與內分泌代謝科主任程昕然建議,傢長需要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明白
生長激素並不是想打就能打,真正有需要的人群,必須經過相關檢查由專業醫生開具處方後纔能用藥
。
【來源:九派新聞綜閤錢江晚報、新華社等】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細胞》發布長壽菜單:不好吃但可能活更久,你願意嗎?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吃飯可算得上吃貨們的頭等大事,是快樂至上的漢堡、炸雞、麻辣燙,還是偶爾下定決心來一份沙拉、輕食,甚至破天荒地選擇節食? 又要好吃,又要健康,成年人做選擇實在太難瞭。盡管我們沒法替你決定什麼好吃,但現在有一份長壽菜單擺在你麵前,你要不要考慮一下? 隻要選擇《細胞》綜述推薦菜單上的食物,好不好吃不知道,但是嚴格執行的話有可能會活得更久。 南加州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者最近基於多方麵飲食研究,發錶瞭一篇超詳細的飲食綜述。涉及的研究對象從果蠅到百歲老人,飲食方式上則囊括瞭當.......
技術打開感知世界:當感官數字化,會發生什麼?
文 | 腦極體 在佛教理論中,人有六根,分彆為: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也是我們紅塵人士對整個世界感知的通道。 舌是其中支持我們肉身得以存續的關鍵,飲食帶給我們的安慰也是所有人辛勤勞動後的犒賞。 不過現實告訴我們的道理似乎是:美味的食物與健康的身體之間的平衡太難把控,享用美食的結果總是會麵臨捨棄掉一部分健康的選擇。 那麼在飲食領域,技術能不能發揮所長,讓我們可以將美食與健康兼得呢?近日,日本的一項研究,將這個睏擾我們的難題解開瞭。 控鹽神筷 來自日本明治大學的教授宮下芳明(Homei M.......
26歲的她還沒結婚,就絕經瞭……醫生:女人齣現這些信號要當心!
2017年夏天,發生瞭一件令我如今想起仍有些許遺憾的事情。 那年,我醫科大學本科畢業,旅行途中經過成都,約瞭許久未見的錶姐見麵。 席間,身為白領的錶姐和我一起暢談工作、生活,可能因為我是醫學生,順便聊起她的月經。 錶姐說她以前月經規律,這兩年也不知道是工作壓力大還是什麼原因,兩三個月纔來一次,剛開始覺得不來也怪好,省去不少麻煩,也就沒當迴事。 可最近談瞭個男朋友,相處得不錯,準備要結婚瞭,擔心月經不正常影響生育。 於是去熟人推薦的老中醫那裏看瞭看,開始喝中藥瞭,效果還可以,每月都能來。.......
國傢衛健委就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有關問題作齣解答
近期,多個國傢報告發生不明原因的兒童急性肝炎病例,引發廣泛關注。國傢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專傢進行分析研判。 有關情況如下: 1.我國是否有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病例齣現? 答:目前,我國尚未發現相關病例,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正在密切關注和持續監測相關情況。 2.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有哪些錶現?如何及時發現? 答:這種急性肝炎患兒的共性特徵是:年齡1月-16歲,大多在10歲以下;齣現黃疸、惡心、腹痛、乏力、嗜睡和胃腸道癥狀(包括腹瀉和嘔吐),大多數患兒無發熱;實驗室肝生化檢查.......
北京積水潭醫院迴龍觀院區發熱門診、腸道門診恢復開診
北京積水潭醫院剛剛發布消息,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經上級批準,北京積水潭醫院迴龍觀院區發熱門診、腸道門診,自2022年5月7日早上8時起,全麵恢復接診。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譚衛平 .......
經常做噩夢,究竟意味著什麼?
參考文獻 [1].ART Success Rates.https://www.cdc.gov/art/artdata/index.html [2].Faddy MJ, Gosden MD, Gosden RG. A demographic projec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to world population growth. Reprod B.......
全球首例豬心髒移植失敗倆月後 科學傢:不是排異,可能是潛伏病毒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3月9日,美國馬裏蘭大學醫學中心(UMMC)發布消息稱,接受全球首例豬心髒移植手術的病人於8日去世。當時院方並沒有公布確切的死亡原因。據報道,1月7日,57歲的戴維・貝內特在該中心接受瞭心髒移植手術。 近日,執行該手術的外科醫生在接受外媒采訪時錶示,豬心髒可能潛伏著一種豬巨細胞病毒,在移植前躲過瞭多次病毒篩查。移植術後,該病毒引發瞭患者體內的“風暴”免疫反應,最終導緻不可逆轉的舒張性心力衰竭。研究專傢強調稱,貝內特並沒有錶現齣排異或感染病毒的跡象。 報道指齣,專傢的這一說法再.......
一年10億美元!比爾·蓋茨希望建立3000人專傢團隊,預防大流行病
讓COVID-19成為最後的大流行病,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目標,但值得整個世界為此進行努力。 撰文 | 田棟梁 來源 | “醫學界”公眾號 比爾・蓋茨在近日發錶的TED演講中,描繪瞭一個美好的願景:“我們可以讓COVID-19成為最後的大流行病,我們可以為所有人建造一個更健康更公平的世界。” 圖片來自TED視頻截圖 實現這個美好願景的手段,是建立一個“全球流行病應對和動員團隊”(Global Epidemic Response and Mobilization Team,簡稱GERM),這是.......
HER2錶達乳腺癌研究進展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關注“HER2低錶達”乳腺癌 人錶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是一種由ERBB2基因編碼的受體酪氨酸激酶。ERBB2基因擴增導緻的HER2陽性乳腺癌侵襲性高,預後差,約占所有浸潤性乳腺癌的15%~20%。隨著麯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等抗HER2藥物的不斷齣現及廣泛應用,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預後齣現瞭非常顯著的改善。近年來,拉帕替尼等TKI以及T-DMI等抗體偶聯藥物(ADC)也陸續用於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中。 準確檢測及評估HER2狀態對於確定抗HER2治.......
圖說科普|疫情之下,如何自我心理調適?
央廣網南昌5月7日消息(記者 盛楊泳)居傢上網課,親子關係緊張該如何緩解?擔心感染病毒,焦慮恐慌夜夜失眠怎麼辦?待業宅傢,收入無著,如何安身立命? 當前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我們會在情緒、生理、思維和行為上發生許多改變,齣現各種情緒反應。疫情期間過度焦慮,如何自我調節? .......
這個病毒傳染性強危害大,且無特效藥,要這樣預防
有這麼一種病毒,它的傳染力超強,每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4年之內幾乎都會被它感染。 它每年會導緻1億左右的兒童腹瀉,其中近2韆萬孩子齣現中重度腹瀉,曾經每年有50―100萬的孩子因為它而死亡。 就算感染過,之後還可能反復感染。即便是成年人,也可能會中招,隻不過感染後癥狀比較輕而已。 它就是輪狀病毒。 每年除瞭春季,夏鞦鼕季都是它的的高發期,主要是病毒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 輪狀病毒總共有7種,人們用英文字母A、B、C、D、E、F、G為它們進行編號,最常見的是A類,也.......
國傢衛健委:我國尚未發現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相關病例
據國傢衛健委消息,近期,多個國傢報告發生不明原因的兒童急性肝炎病例,引發廣泛關注。國傢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專傢進行分析研判。 有關情況如下: 1.我國是否有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病例齣現? 答:目前,我國尚未發現相關病例,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正在密切關注和持續監測相關情況。 2.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有哪些錶現?如何及時發現? 答:這種急性肝炎患兒的共性特徵是:年齡1月-16歲,大多在10歲以下;齣現黃疸、惡心、腹痛、乏力、嗜睡和胃腸道癥狀(包括腹瀉和嘔吐),大多數患兒無發熱;實.......
上海本土新增“253+3961”,北京本土新增“45+8”
上海市衛健委5月7日通報,5月6日0時至24時,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3例和無癥狀感染者3961例,其中175例確診病例為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轉歸,78例確診病例和394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 5月6日0時至24時,上海新增本土死亡13例。平均年齡83.8歲,最小年齡62歲,最大年齡95歲。13位患者閤並有多種晚期惡性腫瘤和嚴重的急慢性基礎疾病,包括晚期直腸癌、肺癌、顱內惡性腫瘤、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腦血管意外、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3級(極高危)、帕金.......
【首發】茵絡醫療過億元C+輪融資首批資金到位,加速血管內植介入産品上市
動脈網第一時間獲悉,茵絡醫療近日將完成過億元C+輪融資,由創榖資本領投,目前首批資金已到位。 茵絡醫療成立於2013年1月,是一傢專注於血管內植介入醫療器械開發和製造的國傢高新技術企業,緻力於打造具有全球領先性的血管內植介入産品。 動脈網此前瞭解到,茵絡醫療主要布局外周血管、結構性心髒病及通路類高值耗材三大細分領域。其布局産品包括抗疲勞下肢動脈支架係統、髂靜脈支架、心髒瓣膜、導引導絲、造影導絲、大血管和介入瓣專用硬導絲、靜脈剝脫導管、三叉神經球囊等。 其中,截止目前,茵絡醫療的抗疲勞支架係統I.......
GUT:香港中文大學於君團隊破解吸煙緻腸癌之謎
結直腸癌(CRC)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癥之一,大量證據錶明,飲食、吸煙、肥胖和運動等生活習慣均與CRC的發病密切相關。 吸煙不僅會提高肺癌發病風險,也會促使結腸、腎髒和胰腺等器官發生癌變。研究錶明,吸煙會顯著增加人類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動物模型中也觀察到吸煙會增加結直腸癌發病的風險。 那麼一個非常直接的問題,吸煙究竟是如何促進CRC發生和發展的呢?這個目前尚不明瞭。 近日,由香港中文大學於君領銜的研究團隊,在Gut上發錶重要研究成果[1]。 她們發現吸煙導緻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的組成發生改變.......
上海昨日本土新增“253+3961”
5月6日0-24時,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3例和無癥狀感染者3961例,其中175例確診病例為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轉歸,78例確診病例和394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無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 本土病例情況 2022年5月6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3例,含175例由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新增治愈齣院1663例。 病例1―病例19,居住於浦東新區,病例20―病例35,居住於黃浦區,病例36―病例42,居住於徐匯區,病例43,居住於.......
新冠疫苗進入你的身體後,都做瞭什麼“好事”?
最近,新冠疫情突襲北京,聚集性病例相繼發現=,讓大傢鬆弛的神經又緊綳起來。 傳染病就是這樣,隻要全世界有一個病人,全球其他人都是有風險的。 對於狡猾的病毒,我們能做的,是繼續做好曾讓我們戰勝病毒的事情: 戴口罩、勤洗手、少齣門。 還有新冠疫苗,能打就打。 參考文獻 [1]Baxter D. Active and passive immunity, vaccine types, excipients and licensing.Occup Med (Lond).......
米飯不能和什麼一起吃?這些“菜”真要避開,不是謠言!
每次吃米飯時,你最愛配著什麼吃? 有沒有酸辣土豆絲、乾煸四季豆、山藥炒木耳…… 注意,有些菜和米飯一起吃,真的不是很健康。 常見菜品:酸辣土豆絲、乾鍋土豆片、紅燒土豆土豆絲和米飯是絕配,但你可能想不到,這相當於吃瞭兩份主食。 因為土豆中碳水化閤物含量(15.3%)真的很高,是南瓜的近3倍(5.3%)[1]。 在能量上,土豆蒸熟之後的熱量(69韆卡/100剋)已經接近米飯(116韆卡/100剋)的60%瞭[1]。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從這個角度說:土豆絲和米飯≈米飯配米飯。吃瞭之後,不僅不.......
切除子宮的女人和普通人有什麼不一樣?醫生給齣真相!
審閱者: 硃筧青(浙江省腫瘤醫院) 作者: 吳婉莉(浙江省腫瘤醫院) 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女性朋友因為疾病不得不切除子宮。然而,一提到切除子宮,她們就非常焦慮:“醫生啊,聽說切瞭子宮,我就不是女人瞭,能不能不切啊?” 現在,就讓我們來科普一下吧。 1. 子宮和卵巢的功能 首先,我們來瞭解一下子宮和卵巢的具體功能有哪些? 子宮的主要功能是來月經和生育寶寶。從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宮的內膜會受到卵巢激素的影響,發生周期性的改變,並産生月經。此外,子宮還是孕育生命的搖籃,為胚胎的著床、發.......
喝酒臉紅的人和臉白的人,誰酒量更大?答案讓人意外!
在酒桌上,經常會遇到兩類人:一類人,一杯酒下肚,臉色騰地一下就變紅瞭;另一類,臉色越喝越白。有人說“喝酒臉紅的人酒量大“,也有人說”喝酒臉白的人纔是真的能喝“。 喝酒時候,為什麼有些人臉色會變?臉色跟酒量到底有怎樣的關係? 來源:站酷海洛 喝酒臉紅,那是中毒瞭! 想知道喝酒後臉色變化的原因,先要大緻瞭解一下酒裏的酒精(也就是“乙醇”)在進入身體後到底經曆瞭些什麼,我們的身體是如何處理這些乙醇的。 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會經曆三個代謝過程: 第一步,乙醇被代謝成乙醛; 第二步,乙醛被代謝成乙酸;.......
一個35歲胃癌晚期患者的自述:後悔沒有早點改掉這 5 個壞習慣……
審核專傢:硃誌|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陳孝平,汪建平,趙繼宗.外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齣版社,2018. [2]廖專,孫濤,吳浩,等.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 2014(7):408-427. [3]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齣版社,2018.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麵診,僅供參考。 *.......
鴨脖全是淋巴結,髒死瞭?網傳最髒食物榜單,你吃過幾個……
“老公,我想吃草莓~” “吃什麼吃,我看你像個草莓!草莓最髒瞭,知道不?” “媽,幫我帶包鴨脖子!” “吃什麼鴨脖子,全是淋巴結,髒死瞭!” 為什麼! 我愛吃的,都是最髒的? 它們是真的髒還是假的髒?我們盤點9種大傢都在吃的食物,看看到底能吃嗎? 網上有個“最髒蔬果”榜單,草莓已連續5年排名榜首。 發布榜單的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WG)隻是一個民間組織,不是政府監管部門,也不是學術機構。 它依據的是美國農業部的“農産品農藥殘留數據”:草莓中檢測到的農殘種類最多。檢齣農殘種類多,不意味著一定超.......
為什麼眼鏡戴久瞭會變成金魚眼?眼鏡:這鍋我不背!
大傢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說法:眼鏡戴多瞭,眼睛就會前凸,俗稱金魚眼。 (圖源:giphy) 上學的時候,很多同學為瞭避免眼睛變凸,經常近視瞭也盡量不戴眼鏡,直到實在看不清黑闆瞭,纔會上課戴一會兒,下課就摘瞭,避免長時間戴眼鏡讓眼睛變形。 這樣做是正確的嗎? (圖源:giphy) 怎麼說嘞,如果眼鏡知道自己背瞭這麼大一個鍋,估計會把課桌都掀瞭。 為什麼眼球會外凸這件事,得從頭說起。 大傢都知道,人眼就像一個照相機,平行光綫從光圈(瞳孔)進入,通過鏡頭(角膜和晶狀體)的摺射,最終在底片(視網.......
打宮頸癌疫苗前,這些“副作用”,你一定要提前知道!
現在有關宮頸癌和HPV疫苗的相關科普越來越深入人心,也令許多女性越來越注重宮頸癌的篩查和預防。但隨著HPV疫苗的熱度持續上升,一些關於疫苗“副作用”的傳言和疑問也接踵而至。 比如打完HPV疫苗後會月經不調、閉經,卵巢早衰,發燒、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等,嚴重的甚至會癱瘓、死亡,導緻不少女生被嚇到勸退,或者部分人打完第一針後齣現副作用,由於害怕而不敢再去打第二針。 (來源:網絡) 需要明確的是,我們要科學地看待疫苗的副作用,而不用“我自己”或“我身邊”“我聽說”這樣的個例來作為判斷的依據。所.......
臨死前,人真的會有迴光返照嗎?
提起死亡,這永遠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親眼目睹鮮活的生命漸漸消失,是一件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而沒能陪伴至親至愛之人走過生命的最後一段旅途,更讓人遺憾。 麵對親人的離去,你是否心中有過遺憾?又是否曾見過“迴光返照”呢? 審稿專傢:王春雪|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與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毛伯根,陳琪,嚴勤,謝懿珍,施永興,馮美芬,馬傢芳,鄭宏芳,蔔春萍,李永渝.97例臨終機體應激現象及病理機製初步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4,5.......
降血脂“新武器”怎麼用?華西牽頭國際指南重磅發布|作者解讀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2022年5月4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郝鞦奎副教授、李捨予副教授聯閤國內外學者起草的《新型降膽固醇藥物國際臨床實踐指南》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以封麵文章的形式發錶。 研究團隊基於當前最佳臨床實踐證據和係統評價,對降脂治療中“他汀類藥物治療後不達標或他汀不耐受的患者”是否需額外應用PCSK9抑製劑、依摺麥布的情況進行瞭推薦,為臨床醫師作齣閤理治療決策、進一步降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提供瞭有益參考。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指南牽頭單位,四川大.......
人類已知最痛的體驗不是生孩子,而是這種“自殺病”
撰文 七君 你可能不知道,世界上最疼的並不是生孩子,也不是下體被踢,而是一種至今病因不明的頭痛,這種頭痛也被叫做“自殺病”,全世界每一韆人裏就有1人被這種“自殺病”睏擾。 這種頭痛就叫做叢集性頭痛(cluster headache)。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齣,全世界一半的成年人在過去的一年裏都有過頭痛的經曆。但是在所有頭痛裏,叢集性頭痛無疑是最可怕的。 Peter Goadsby 是倫敦大學學院的臨床神經病學教授,也是該校神經病學研究所的所長,是頭疼方麵的權威。根據他和同事 Manjit .......
多國齣現不明病因兒童肝炎,英美最新報告提供詳細分析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近日,世界上多個國傢報告瞭起因不明的兒童急性嚴重肝炎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發錶通告,提醒全球的衛生機構關注兒童中齣現的嚴重肝炎病例,協助確認病例的起因。今日,英國衛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發布瞭英國急性肝炎兒童病例的報告,提供瞭對這些病例的詳細分析和正在接受檢驗的發病原因假說(working hypothesis)。點擊文末“閱讀全文/Read more”,即可下載報告全文。 急性肝炎患者特徵 截至2022年5月3日,在英.......
上海,253+3961
上海市衛健委7日通報:2022年5月6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3例和無癥狀感染者3961例,其中175例確診病例為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轉歸,78例確診病例和394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無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 本土病例情況 2022年5月6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3例,含175例由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新增治愈齣院1663例。 病例1―病例19,居住於浦東新區, 病例20―病例35,居住於黃浦區, 病例36―病例42,.......
蔣萬安深夜快篩陽性,正在醫院等待PCR檢測結果
中國國民黨“立委”蔣萬安7日淩晨錶示,他團隊內一名同仁快篩陽性消息,因此他立刻進行快篩,結果呈現陽性,因此前往醫院進行PCR(核算檢測),目前正在等待結果,7日開始團隊的所有行程都取消。 蔣萬安錶示,團隊內所有的同仁都進行快篩檢驗,並以最後接觸日起算,依照“3+4”居傢隔離方式,啓動預防性隔離,辦公室也會進行清消,“在隔離期間,我將通過視頻方式,持續進行“立法院”的問政工作。我也要特彆感謝第一綫醫療人員,日夜守護民眾健康,辛苦瞭!大傢都要持續注意自己及傢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戴好口罩、勤洗手,.......
女孩垃圾食品代替三餐,16歲患上胃癌
寜波十六歲女孩小劉,幾年前開始就不愛吃飯,一日三餐常常以垃圾食品代替,辣條、烤串、泡麵這些在其他人看來是調劑品的食物,在她卻是離不開的心頭好,前段時間,小劉開始自覺腹痛,集中在上腹部,還吃不下飯,平時能吃下去的辣條,吃瞭也沒那麼香瞭,反而會加重胃部不舒服,結果到醫院檢查胃鏡,取病理活檢確診胃癌,做瞭胃大部分切除,術後還要做化療,即使可以根治,一輩子也是加倍艱難瞭。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國傢癌癥中心發布2022年全國癌癥統計數據,胃癌是中國癌癥發病人數第三位的癌種,在406萬癌癥患者.......
全球首例豬心移植患者死因公布,或與感染豬病毒有關
今年1月7日,梅斯曾報道過一項轟動一時、極具開創性的手術――馬裏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醫學院的科學傢和臨床醫生成功地將豬的心髒移植到患有終末期心髒病的成年患者體內。 這是世界醫學史上,首次成功地將豬心移植到人體,是心髒異種移植領域的一項裏程碑。(詳情見:世界首次!美國成功將“豬心”移植給活人,異種移植為什麼選豬呢?) 可惜好景不長,當地時間3月9日,馬裏蘭大學醫學中心在官網上發布瞭訃告,宣告首位接受豬心移植手術的患者David Bennett於術後2個月去世。 .......
體外人工心髒為嚴重心衰治療提供新選項
近日,山西心血管病醫院使用一款體外磁懸浮人工心髒(VAD ),成功幫助一名心源性休剋病人順利渡過危險期,目前患者已經齣院。 心源性休剋屬於嚴重的心衰,過去常規的治療方法是使用ECMO(體外人工膜肺)。據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張智彪主任介紹,雖然ECMO可以提供有力的生命支持,但它的操作難度和對術後護理的要求也相對較大。體外人工心髒可以針對僅心功能不全、但肺功能沒有問題的患者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最直接的好處是方便醫生操作,降低瞭ICU團隊對於設備的管理難度。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這款體外人工心髒由蘇州.......
醫生喊你來體檢——10種常見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你做瞭嗎?
說起腫瘤,很多人會感到懼怕或者是避而不談,然而身邊經常會有人因為它備受摺磨,甚至是離世。 麵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是不是應該積極麵對腫瘤,早早行動起來? 今年6月,由季加孚院長、杜鵬教授、代敏教授主編,來自兩所著名的全國頂級水準的腫瘤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67位知名專傢集體創作,全國百佳齣版單位、國傢衛健委中國人口齣版社齣版發行的《醫生喊你來體檢―10種常見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科普圖書即將齣版發行! 這是一本集健康知識與漫畫於一體的、生動有趣的癌癥早期篩查科.......
新青年說|王光鎖:深圳與青年人雙嚮奔赴、雙嚮促進
“我碩士畢業後就來到深圳工作。來之前,沒有想到自己可以有遇到這麼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一路走來,也是深圳這座城市給瞭我不斷上進、學習的動力。”王光鎖19年前來到深圳,剛好遇上瞭這座城市大力推進衛生醫療事業發展的時期。 “醫”海無涯,學無止境。王光鎖在就職於深圳市人民醫院期間,到武漢同濟協和醫院攻讀博士,又公派到不同的國傢求學,在德國、西班牙、美國等國傢研修時學習瞭西方先進的微創胸外科技術、單孔全胸腔鏡技術、氣管外科、肺移植等,進入國內掌握和推廣單孔全胸腔鏡技術的第一梯隊。 “迴想.......
5月6日遼寜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和98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央廣網瀋陽5月7日消息(見習記者 麥豐)來自遼寜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消息:5月6日0-24時,遼寜省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丹東市報告;新增98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其中瀋陽市報告1例、丹東市報告28例、營口市報告69例;新增1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為大連市報告。治愈齣院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解除醫學觀察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7例和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3例。 截至5月6日24時,全省纍計報告確診病例1656例(含境外輸入211例),治愈齣院1616例,死亡2例,在院治療38例(均為本.......
讓更多低位直腸腫瘤患者受益!廣東專傢領銜打造國內第一本taTME著作!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仁政 通訊員 簡文楊 戴希安 圖/視覺中國 近日,由廣東省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下簡稱“中山六院”)汪建平教授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杉教授主審,中山六院康亮主任醫師主編,凝聚全國12傢結直腸外科肛門中心共同打造的《經肛全直腸係膜切除術》在人民衛生齣版社齣版,該書是我國首部關於經肛全直腸係膜切除術(taTME)的中文著作,有助於廣大結直腸外科醫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經肛腔鏡手術的技術核心環節。 taTME能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活質量 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手術已在結直腸腫.......
為什麼有的人聞到煙味,會咳嗽、胸悶?彆再傷害彆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煙民11億人[1]。 他們不僅在傷害著自己的肺,也傷害著路人、同事、朋友、親人。 這些人中,有的隻是被煙味刺激不舒服,而有的卻會咳嗽、胸悶,這並不是人傢矯情,而是齣現瞭――過敏反應。 一縷香煙,在飄入他們身體後,發生瞭什麼? 香煙中,有一些誘發人過敏的物質:煙焦油、煙堿、刺激性化閤物[2]。 這些物質進入呼吸道後,機敏的免疫細胞會進化齣武器來對付它們,這個備戰過程就是免疫細胞的緻敏。 當類似的物質又一次入侵時,之前的武器雖然會攻擊外來入侵物質,但身體也會付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