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4:05:37 PM
元朝,是中國曆史上疆域最遼闊的朝代,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帝國之一,這個統一的大帝國,從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共98年的國祚。
如果將被追尊或者分裂成帝的包括在內,從忽必烈建立起元帝國開始算起,直到1368年硃元璋攻剋北京,元朝一共有15位皇帝。
在建立時麵積有1200萬平方公裏左右,隨著元世祖忽必烈滅南宋、元武宗獲得窩闊台汗國領土,巔峰時期的麵積達到瞭1400萬平方公裏。
1206年,濛古乞顔部可汗鐵木真統一濛古各部,建立大濛古國。之後通過戰爭一一徵服西夏、金朝、花剌子模、西遼等國。
至1259年時,除西歐、印度和南宋外,整個歐亞大陸已盡歸濛古帝國。彪悍的濛古人用50年的時間席捲瞭半個地球。
濛元建立
公元1227年,大濛古帝國的開拓者成吉思汗病逝。雖然他生前想將汗位讓自己的第三子窩闊台繼承,但因為濛古部落大會的影響,導緻窩闊台繼位推遲瞭兩年,在這兩年內,濛古帝國的軍政大事由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全權負責。
到瞭1229年,在察閤台、拖雷等兄弟的支持下,窩闊台成功登上汗位。在位期間他進一步完善父親所製定的濛古法律製度,但也齣現過諸如“滅種漢人”、“改耕為牧”的瘋狂想法,還好在大臣耶律楚材的製止下窩闊台纔放棄瞭實行。
在耶律楚材的主持下,濛古的新政開始瞭,在徵稅、軍事、外貿上展開全麵改製。使得濛古國在對外戰爭過程中,有瞭足夠的財力和人力支持。
公元1234年,濛軍一舉攻滅老東傢金國,在進攻南宋時遭到瞭南宋軍民的拼死抵抗,窩闊台在不得已之下,將矛頭指嚮瞭中亞和歐洲。他本人也在此期間開始酗酒享樂,不再親自領兵齣徵,隻派遣親信大將統兵。
1242年,窩闊台因飲酒中風死在瞭自己的軍營中。濛古國因為窩闊台妻子乃馬真乾涉朝政而進入瞭皇後專權的時代,乃馬真大封親貴、獨斷專權,搞得朝堂內烏煙瘴氣。
而她的兒子貴由即位後,繼續大開國庫,賞賜宗親。鬼迷心竅的他甚至領兵齣徵自己的親族拔都,結果死在瞭齣徵的路上。濛古自此齣現瞭長達三年的亂政時期。
到瞭公元1251年,濛古國部落大會纔共同推舉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長子濛哥為新大汗。
即位後的濛哥先是將窩闊台傢族的勢力悉數鏟除,之後又率軍攻滅大理國、波斯木剌夷國、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又逼迫朝鮮半島成為自己的藩屬國。
1259年,這位大汗的大軍卻被南宋小小的釣魚城阻擋住瞭,連攻八年不剋,濛哥在悲憤中暴斃。濛古國分裂為忽必烈和阿裏不哥兩個部落,彼此都自稱正統,展開長達四年的內戰。
終於在1264年,阿裏不哥投降,忽必烈正式成為濛古之主。但因為內戰期間,濛古的欽察汗國、察閤台汗國、窩闊台汗國都支持阿裏不哥,所以忽必烈繼位後,三大汗國紛紛脫離中央,濛古帝國由此分裂。
盛世一瞬
正式在四年之久的汗位繼承戰中,忽必烈徹底意識到中原地區對政權的重要性。於是,在漢臣劉秉忠的建議下,忽必烈於1271年稱帝建國,自稱“大元皇帝”,年號“中統”,定都“大都城”。
忽必烈改元稱製後,按照中原漢人的習俗追封瞭幾代先汗的帝位,鐵木真被尊奉為“元太祖”、窩闊台尊為“元太宗”、兄長濛哥被尊為“元憲宗”。為瞭爭奪中原“正統”,忽必烈加緊瞭對南宋的侵略。
在元軍強大的攻勢和朝中奸臣的指揮下,南宋軍隊屢戰屢敗,襄陽、樊城、臨安、建康相繼被攻陷,南宋朝廷隻得龜縮在海上漂泊。最終在公元1267年崖山海戰中,陸秀夫被宋末帝投海而死,元朝纔真正統一中國。
國傢平定後,為瞭彌補連年戰爭帶來的財政虧空,忽必烈將南宋的行政機構全部保留,重用漢人、漢法,控製糧食,發展齣口貿易,尤其是在西藏地區設立“宣政院”,標誌著西藏正式歸於中央政府管轄。
他還設立“司農司”等農業機構來推行農桑,並將農業收成與官員政績掛鈎,極大地提高瞭官員的工作積極性,元朝在忽必烈的統治下,一度齣現邊疆穩定、經濟繁榮、盛世初現的景象。
到瞭執政晚期,由於太子真金的死和一些政策難以推行,忽必烈患上瞭酗酒的習慣,最終在1294年撒手人寰。皇位由他的皇孫鐵穆耳繼承,是為元成祖,元朝由此進入瞭近半個世紀的內鬥中。
元成祖即位後,繼續推行強國改革,減免江南地區賦稅,限製宗族王室權力,同時修編律法,社會矛盾得到極大改善。
與此同時,大將海山率軍擊敗瞭昔日分裂齣去的窩闊台、察閤台兩大汗國,並重新獲得金帳汗國的支持,元朝實力大增,成為四大汗國之首。
可悲的是,元成宗的酗酒無度逐漸給他落下瞭病根,朝中大權逐漸落入到皇後蔔魯罕手中。1307年元成宗薨逝,蔔魯罕宣布攝政。
生於戰爭,亡於內鬥
蔔魯罕本意欲立阿難答為帝,這引起瞭元成宗侄子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不滿,他率部殺進阿難答宮內,見人就砍,阿難答當場斃命。愛育黎拔力八達還不解恨,將亂政的蔔魯罕逼死,完全控製瞭大都城。
政變成功後愛育黎拔力八達並沒有自己稱帝,而是擁立兄長海山登基,是為元武宗。為瞭鞏固統治,元武宗設立尚書省,並開始大範圍的封官進爵,發行銅錢,增加賦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瞭統治危機,但社會矛盾卻日益加強。
元武宗在位三年駕崩,兄終弟及,愛育黎拔力八達繼承瞭皇位,是為元仁宗。從小接受漢文化教育的仁宗皇帝登基後立即恢復瞭科舉考試,程硃理學在這一時期得到極大發展,大量儒學典籍得到保存和發展。
元仁宗晚年,違背瞭他與兄長武宗皇帝的誓言,將自己的兒子碩德立為新帝,是為元英宗,他不知道的是,這個舉措將把自己的兒子推嚮深淵……
元英宗即位後,開始任命自己的親信推行父親未完成的漢化改革,繼續以儒傢典籍為本,推行治國政策,編修法典、減免賦稅、減輕徭役、甚至想將朝鮮納入中央管轄,若不是大臣王約加以阻攔,如今的朝鮮、韓國將成為中國的固有領土。
元英宗的改革雖然有利於國傢興盛,但無疑觸及到瞭濛古舊貴族的利益。公元1323年8月,趁著元英宗避暑之際禦史大夫鐵失、也先帖木兒等人發動兵變殺害瞭年僅二十一歲的元英宗。
皇位由也孫鐵木兒繼承,史稱“泰定皇帝”,元朝的國政自此偏離正軌。泰定帝死後,元朝內部再度爆發皇位之爭,元武宗之子圖帖睦爾被權臣燕帖木兒擁立即位,是為元文宗。
而另一位權臣倒剌沙也立太子阿速吉八為帝,雙方爆發瞭針對皇位的“兩都之爭”,元朝又一次陷入內鬥之中。最終阿速吉兵敗被廢,元文宗取得勝利,可他卻假意將皇位讓給兄長和世,為元明宗。
為瞭實行權力的“平穩過渡”,文宗在哥哥南巡途中發動兵變將其殺死,以濛古傳統的“兄終弟及”原則繼承皇位。元文宗在位期間,丞相燕帖木兒開始居功自傲,腐化朝政,元朝吏治變得更加烏煙瘴氣。
1332年元文宗去世,之後的兩個皇帝又接連暴亡。次年,妥�滋�睦爾被立為新帝,為元惠宗。在權臣伯顔的輔佐下,又是一陣兵戈相嚮,惠宗皇帝纔結束瞭這40年的亂政,可此時曆史留給元王朝的時間已經不多瞭……
從武宗朝開始,元朝吏治便開始極度腐化,統治者為求享樂開始變本加厲地剝削漢人等其他少數民族,加上統治階級內部長期的內戰使得元朝民族矛盾、社會矛盾空前嚴重,各地起義不斷。
1350年,為解決財政危機元惠宗開始大量發行“交鈔”,造成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白蓮教起義、紅巾軍起義接連不斷,即使之後元軍在丞相脫脫帖木兒的率領下企圖力挽狂瀾,但終究無濟於事,大元王朝的喪鍾已經敲響。
元朝短短98年的國祚,卻能齣現十一位皇帝和數十次兵變,要說武德充沛的漢、唐皆不能與他匹敵;要說統治世係,沒有一個大一統王朝比它還亂,與其說元亡於農民起義,不如說元亡於血雨腥風的內鬥。
1356年一個叫硃元璋的人成為瞭郭子興義軍的首領,他相繼吞並瞭張士誠、陳友諒等勢力。元朝的半壁江山已易主,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冉冉升起的漢人王朝已經悄然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