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10:45:40 AM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
禪城“總部熱”繼續升溫,為城市發展帶來外溢效應
總部經濟如何提升城市能級?
今年一季度,禪城的“總部經濟熱”持續升溫。
在日前舉行的禪城區重點項目簽約暨灣區智港動工儀式上,海天味業總部及國際創研中心、中源企業集群總部及裝備研發生産基地、佛山農商行文華金融創新中心、佛山全流域環保産業總部等一批總部經濟項目簽約落地。這是繼去年第三季度一批總部項目落地後的又一波熱潮。
當前,禪城以優質的産業載體、貼心的企業服務引來瞭大批總部經濟項目進駐,今後,這些總部經濟項目也將“倒逼”著禪城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服務。
那麼,總部經濟將會帶來怎樣的“外溢效應”?禪城又可以怎樣承接這些“外溢效應”,讓禪城的“六最”(最佛山、最便捷、最中心、最活力、最平安、最幸福)越發顯現?
●南方日報記者 盧浩能
總部絡繹而至
中心城區産業新集群成勢
如今,由東往西沿著季華路行進,道路兩側的摩天大樓已然構成一幅摩登城市的風景畫,萬科金融中心、綠地中心以及一大批銀行、保險總部大樓,正在讓“畝産GDP”不斷推高――絡繹而至的總部,讓禪城的産業格局發生瞭深刻的變化。
這股“總部熱”自去年起便越燒越旺。2021年1月,廣州建築集團投資20億元,在禪城注冊設立佛山建築集團,發展建築業總部經濟。2021年3月,中築天佑科技有限公司搬遷到禪城的新總部正式啓用,打造涉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創新應用人纔培養、美學燈光研究、科技傳媒服務的綜閤研究中心。同月,青山控股――吉瑞科技集團總部大樓也在石灣鎮街道奠基,建成後的青山控股華南地區總部大樓將整閤産業鏈資源,打造年産值超500億元的區域總部。
2021年9月,佛山三龍灣CBD總部集聚區落子禪城,計劃打造平台承載保險、銀行、證券等金融企業總部或區域性總部。而位於石灣東平雲榖的廣東睿江雲計算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大樓也於去年拔地而起,進一步充實禪城數字經濟的實力。
在今年3月簽約落地的重點項目中,同樣有滿滿的總部經濟元素。海天味業總部及國際創研中心,將承載海天上市公司總部和海天國際創新研發中心兩大主體,打造成集上市企業總部、創新研發、曆史工業博覽等於一體的更新改造項目。
中源企業集群總部及裝備研發生産基地,計劃打造成集生産、研發、辦公、貿易、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現代總部經濟園區。落戶在張槎的英皇傢居産業總部,計劃打造集團營銷運營總部,滿足研發設計、市場推廣、産品展覽、信息技術服務以及客戶服務等配套服務需求。
佛山農商行文華金融創新中心項目,計劃在環文華公園創新活力區高標準高規格謀劃建設金融總部新地標,集聚金融保險産業總部經濟項目。四季文化藝術中心項目擬打造四季文化藝術中心、文化企業總部辦公和藝術生活區為一體的高端總部文化博覽綜閤體,構建文化産業鏈,吸引高端消費。
除瞭新引進的總部項目外,禪城本土製造業企業也在發力嚮“總部化”躍遷。例如,國星光電已成為禪城製造業總部的一張亮麗名片。不銹鋼行業龍頭泰裕達集團將總部及下屬關聯企業遷至瀾石不銹鋼總部大廈,重新擦亮瀾石不銹鋼的“金字招牌”。南莊商會大廈正在建設中,用於企業總部、機構迴歸,實現建陶産業優化提升。
總部的“倒逼”
為城市發展提齣更高要求
“這兩年我們明顯感覺到,隨著産業集聚度的不斷提升,禪城由此吸引瞭不少金融類總部的目光。”如佛山萬科金融中心項目負責人張澤霞所說,總部經濟已在禪城發展成勢。
既有研究指齣,總部經濟是企業資源與空間狀態的協調、配置和組閤的互動過程,是産業集群、企業集聚和城市經濟的混閤産物,其實質是規模經濟、外部經濟和範圍經濟共同作用的結果。總部經濟通過産業升級、轉型、轉移、淘汰實現城市産業結構高級化。而城市是承載總部經濟的空間載體,總部經濟是城市發展的高級錶現形式,兩者在發展中相互統一、不可分割。
當前,禪城就在城市産業高級化、城市發展高級化的道路上邁進。對於麵積僅有154平方公裏的中心城區而言,這是一條必由之路。
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趙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指齣,當一個區域的資源尤其是土地資源使用接近飽和,且效率無法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時候,將對本區域內現有的經濟單元提齣置換的要求,居於企業價值鏈高端的企業總部、研發中心就是置換的首選。
換言之,在有限的土地空間條件下,總部經濟由於其單位效益更高,將更符閤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事實上,總部經濟在禪城集聚、發展,正在讓禪城的城市結構和人口結構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禪城區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在“十三五”開局的2016年,禪城全區社會從業人員總數為627275人。至“十三五”收官之年2020年,這一數字增長至990696人,增幅達57.9%。其中,2016年製造業的從業人數為220890人,2020年為245802人,增幅僅為11.3%。
顯而易見,禪城的社會從業人員數量增長的主力在第三産業。而其中有數個行業的從業人數有較大增長。
數據顯示,在金融業,2016年從業人數為14368人,2020年為98550人,增幅高達585.8%。在房地産業,2016年從業人數為15112人,2020年為32585人,增長115.6%。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016年從業人數為35860人,2020年為68431人,增長90.8%。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2016年從業人數為5750人,2020年為32426人,增長達463.9%。在批發和零售業,2016年從業人數為145939人,2020年為230331人,增長57.8%。
顯然,這些第三産業行業的發展都與總部經濟的崛起息息相關。過去數年,禪城通過引入、建設總部經濟載體,讓房地産、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不斷發展;通過發展金融保險業,創建佛山市保險發展示範區,讓金融人口實現爆發式增長;通過打造高端製造業總部、科研機構,讓科技人口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批發零售業作為配套産業也在不斷發展。總部經濟所帶來的“外溢效應”,從中可以管窺。
大量湧入的金融人口、商業人口和科研人口,自然也對禪城城市發展提齣更高層次的要求。
“禪城是宜居之地,我在這裏工作生活的日子挺愉快的。”鍾靈煦來自佛山市公用事業控股有限公司,她在這傢總部位於禪城的企業工作瞭兩年多。在今年禪城區舉辦的高層次人纔新春茶話會上,她直言,禪城要吸引、留住人纔,需要考慮齣台優惠力度更大的人纔購房政策,以讓高纔放心留禪。事實上,座談會上,一眾高層次人纔都錶達瞭關於住房、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方麵的需求。
作為資源、資本、技術、人纔等要素集聚的載體,總部經濟是接住這些流動要素的載體,同時又在時刻倒逼著其所處的區域提升城市發展的能級。因此,總部經濟之於禪城,既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也在時刻鞭策禪城拿齣更優質的城市品質和服務以匹配高端資源要素。
-記者手記
“總部”來禪 定是“上賓”
有學者在研究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的專業鎮發展曆程時,總結地方政府經曆瞭“經營企業”“經營區域”以及“經營社會”的三個階段。
對於總部經濟蓬勃發展的禪城,經營區域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與經營社會推動公共服務完善、地方文化發展、環境風貌提升,兩者都是必要之舉。
那麼,禪城該如何在總部經濟的“倒逼”中主動承接、積極求變?
著名經濟學傢周其仁總結佛山製造“品質革命”的戰法值得參考。他在調研佛山製造業企業時發現,不少知名企業、“隱形冠軍”都在奉“最挑剔客戶”為上賓。以客戶的高標準作為産品品質優化的目標,用客戶要求反過來“教育”企業。
同理,禪城也可以把所引入的總部奉為“上賓”,來一場關於城市發展的“品質革命”。
2022年禪城區政府工作報告提齣,全域建設“四宜”(宜居、宜商、宜業、宜遊)城市中心區,推動功能做強、城市品質倍增,立足市民所需、社會所盼,精細化提升城市形態和功能品質,加快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建設人民滿意的精緻秀美之城,塑造市中心城市品質新形態。
禪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嚴冰錶示,禪城將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産業載體、更暖更全麵的企業服務、更優更品質的生活環境,打造大灣區投資熱土。
有瞭承諾與方嚮,禪城還需要有思考和行動。一眾總部項目為何選擇禪城?落地的總部在企業發展、企業服務、人纔服務和配套設施上有何需求?這些總部項目對未來禪城的城市發展有何建言?從總部經濟的需求側齣發,禪城可以獲得城市建設的“客戶聲音”,這也是建設人民滿意的精緻秀美之城的可行之道。
當下,總部經濟正在禪城茁壯成長,假以時日,一個總部林立的禪城,將會讓“最中心”之名更加厚重沉澱、更加美譽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