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12:53:25 PM
文/拾遺君
作為棚改規模居於全國前列的城市,鄭州明文鼓勵支持推行棚改貨幣化安置,預計能夠釋放齣比其他任何城市都更多的購房需求。
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地區的房地産調控政策都開始陸續 鬆綁 。
而近期 大範圍 、 大尺度 放鬆調控的省會城市裏, 鄭州 無疑是其中之一。
3月初,鄭州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瞭一份文件――《 關於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 》,對於購買二套房嚮銀行申請貸款的傢庭,實行“ 認貸不認房 ”,隻要結清瞭首套房貸款,就可以首付30%。
而之前,在鄭州購買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不得低於60%。
這讓鄭州成為瞭2016年房地産調控收緊以來首個鬆綁“認房又認貸”的省會城市,對全國其他重點城市的示範效應不言而喻。
除瞭鬆綁“認房又認貸”政策,鄭州在文件裏明確鼓勵支持推行“ 貨幣化安置 ”――
結閤房地産市場形勢,堅持以貨幣化安置為主。對未開工建設的安置房, 鼓勵拆遷群眾選擇貨幣化安置 。
在全國棚改已經漸入尾聲、貨幣化安置偃旗息鼓的當下,鄭州反而大張旗鼓地明文鼓勵支持推行棚改貨幣化安置。
對於鄭州的房地産市場,當地政府有著清醒的認識。政策鬆綁的半個月前,鄭州代市長何雄給齣瞭分析判斷――
鄭州的房地産市場現在遇到一些小睏難 ,將來不會有大問題。
據統計,目前鄭州的新房庫存規模接近1500萬平方米,消化周期超過 20個月 。其中2021年2月份,由於成交量很低,鄭州的新房庫存消化周期更是躍升至 31個月 。
“ 棚改貨幣化安置 ”,曾經被視作地方樓市快速消化庫存的 有效手段 。但到瞭後來,也被認為是許多城市房價上漲的 罪魁禍首 。
尤其是在2014~2017年期間,一些城市針對商品房庫存壓力較大、去化周期較長的情況,采取瞭鼓勵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政策,通過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帶動購房需求。
如今,鄭州決定繼續用它來支撐樓市需求,幫助消化商品房庫存。
作為棚改規模居於全國前列的城市,鄭州明文鼓勵支持推行棚改貨幣化安置,預計能夠釋放齣比其他任何城市都更多的購房需求。
以2020年為例,在數據可得的11個二綫城市中, 鄭州的棚改規模排名第一 。
不過,由於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的兩麵性,在2018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監管層一度明確提齣――
要因地製宜調整完善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市縣,要盡快 取消 貨幣化安置優惠政策。
在國內房地産曆史上,棚改貨幣化安置一直是商品房市場去庫存的重要需求,也是啓動三四綫城市居民購房需求的手段。
當前房地産市場所麵臨的諸多睏難, 銷售復蘇 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起點。
房地産業普遍麵臨的流動性緊張、融資受限、房價下跌、交付睏難、拿地意願不高的睏境,單純依靠房企、供應商、債權人等供給側的優化調整,恐怕難以解決問題。
最根本的是 恢復銷售 、 復工復産 ,讓房企恢復正常的“ 造血 ”、“ 供血 ”功能,從而支撐房地産鏈條的循環、運轉。
那麼,接下來啓動房地産市場銷售復蘇、進一步消化城市商品房庫存的潛在購房需求在哪裏?
統領全局的監管層看到瞭擁有多達3億人口的“ 新市民 ”,就是那些城市裏麵臨著租房買房、安居樂業的群體,有的是個體工商戶,有的是農民工。
最近,央行和銀保監會已經聯閤發文,針對新市民在住房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支持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優化住房金融服務,滿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新市民”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4年,住建部門把“ 去庫存 ”作為房地産工作的重點時,各地就開始通過對“新市民”購房補貼、減免交易環節稅費等手段,將其作為商品房去庫存的 主力 。
現在,鄭州則直接瞄準瞭 拆遷戶 ,他們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手握大把拆遷補償款,在城市裏大量購買商品房。
對此,一傢券商的幾位分析師做瞭很有意思的分析和假設――
新市民對於各地房地産新增需求的貢獻程度不一樣(一綫1%,二綫10%,三四綫30%),其中因政策間接支持(信貸支持,公積金支持,補貼,稅費減免)與 棚改貨幣化支持 的影響占比分彆為33%、 67% 。
如果這個預測靠譜的話,相比其他城市,鄭州讓拆遷戶進場托底房地産市場,可能提前找到瞭讓商品房銷售復蘇的“ 一鍵啓動 ”按鈕。
看好看的真內容
有想告訴我們的話,加他
maoyefu_
人民日報、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看點快報
搜索“拾遺地”
同樣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