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5/2022, 8:02:35 PM
選“不喜歡”的人,知妹第一個不信!
真的有不喜歡擁抱的人嗎?我不信你看完瞭這篇還不喜歡。
如果你選瞭“喜歡”或者“說不上”,也趕緊往下看。這種隻要有手就能收獲快樂的方法,值得讓每個人知道。
對擁抱的渴望,早已經“寫”進我們的身體裏:皮膚的接觸,本身就能帶給人愉悅的感覺。
我們的皮膚上,有一種特殊的傳入縴維叫C-T縴維(也叫觸覺縴維)。
當我們進行溫柔的、類似撫摸的皮膚接觸時,它能夠傳遞愉悅的觸覺刺激[1]。
(來源:Soogif.com)
因為這種感覺的存在,小嬰兒在被抱住時,能夠感受到來自世界的第一縷溫暖。
這種感覺還有助於嬰兒建立安全感和依戀關係,增強親子間的情感交流[2]。
WHO在2013年發布的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指南(EENC)中將“第一次擁抱”作為手冊的核心要點。
具體方法是, 嬰兒齣生之後,立即擦乾皮膚,然後盡快讓寶寶與母親來一個安全、長久的肌膚接觸。
現在,這一方法已在各國傢試行,而且效果還不錯[3]。
除瞭讓人感覺愉悅,擁抱還有超級多種好處!
好處一:錶達支持,減輕他人的痛苦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遇到睏境的時候,及時、閤適的社會支持是重要的,甚至非常關鍵。
但是支持的話語,因為含義復雜,很容易被人誤解,所以, 擁抱可能是一種更簡單、更容易奏效的錶達“支持”的方法 [4,5]。
想想看,在你心情低落到榖底的時候,有人在你耳邊大喊“加油啊!要振作起來!”和一個溫暖的擁抱,你更想要哪個呢?
(來源:Soogif.com)
好處二:幫助催産素分泌,緩解壓力
擁抱之後,人們的催産素增長,使得皮質醇水平降低、心血管反應下降。
假如你的壓力很大,那麼多幾個擁抱,或許就可能把你從重重社會應激事件中拯救齣來,甚至還能幫助你遠離高血壓[7,8]。
(來源:Soogif.com)
好處三:可能幫助增強免疫力
擁抱甚至還可能有減弱壓力、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2014年,科恩教授進行瞭一項有趣的試驗:
他將參與者暴露在容易感冒和感染上呼吸道疾病的環境裏,每晚記錄他們的社會支持、今天收到的擁抱數量與今天遭遇的衝突壓力。
結果顯示:擁抱個數與社會支持作用一緻,都可以降低日常衝突的壓力使一個人患上感冒的概率[9]。
(來源:Soogif.com)
擁抱不需要很復雜,也不需要很花時間。
有人對擁抱進行瞭研究,在對每個被試者進行六種不同的擁抱測試後,得齣瞭初步結論:
5~10秒內的交叉式擁抱,可能是最優的擁抱體驗姿勢[10]。
下圖左為交叉式擁抱
��
(來源:文獻[10])
就算不能和人擁抱,抱抱寵物,抱抱被子,也有點效果。
傢裏如果有寵物,也可以多抱抱自己的寵物。研究發現,狗狗會更喜歡你抱抱它而不隻是跟它講話哦[11]。
(來源:Soogif.com)
在睡覺的時候,讓溫暖柔軟而又帶有一定重量的毯子或者被子來“擁抱”你,也可以起到類似擁抱的“作用”:
不僅可以幫助你減輕沉積的焦慮抑鬱,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質量 [12]。
傢庭治療先驅Virginia Satir女士曾提齣:“我們每天需要4個擁抱來生存,8個擁抱來維持健康,12個擁抱來成長。”
(來源:Soogif.com)
在我國含蓄內斂的文化環境下,肢體接觸似乎沒有西方那樣受歡迎。
但鑒於擁抱有如此多的好處,還是多多去抱抱吧:
你可以主動去擁抱自己的父母、孩子、妻子&丈夫、好朋友――說不定他們也很享受你的抱抱,隻是不好意思說齣來。
當然,我們還要提醒一句: 並不是所有擁抱都可以緩解彆人的消極情緒,這份擁抱首先應當是主動的、自願的!
今天到現在為止,你收到瞭幾個抱抱?
如果還不夠,現在就去抱一下在你身邊的那個人吧,就算身邊沒有其他人,你也可以:
(來源:網絡)
或者要不要給知妹點個“ 在看 ”,再去留言區排隊領取知妹的擁抱呢?
審稿專傢
肖震宇 |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林偉成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精神科副主任
參考文獻
[1]Marshall AG, Sharma ML, Marley K, et al. Spinal signalling of C-fiber mediated pleasant touch in humans. Elife. 2019 Dec 24;8:e51642.
[2]Yoshida S, Funato H. Physical contact in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and its effect on fostering a feeling of safety. iScience. 2021 Jun 12;24(7):102721.
[3]Obara H, Sobel H. Quality maternal and newborn care to ensure a healthy start for every newborn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stern Pacific Region. BJOG. 2014 Sep;121 Suppl 4:154-9.
[4]Feeney BC, Collins NL. A new look at social support: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riving through relationships. Pers Soc Psychol Rev. 2015 May;19(2):113-47.
[5]Jakubiak, B. K. Providing support is easier done than said: Support providers’ perceptions of touch and verbal support provision reques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21 September ;96, 104168.
[6]Tang Y, Benusiglio D, Lefevre A, et al. Social touch promotes interfemale communication via activation of parvocellular oxytocin neurons. Nat Neurosci. 2020 Sep;23(9):1125-1137.
[7]Holt-Lunstad J, Birmingham WA, Light KC. Influence of a "warm touch" support enhancement intervention among married couples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oxytocin, alpha amylase, and cortisol. Psychosom Med. 2008 Nov;70(9):976-85.
[8]Heinrichs M, Baumgartner T, Kirschbaum C, et al. Social support and oxytocin interact to suppress cortisol and subjective responses to psychosocial stress. Biol Psychiatry. 2003 Dec 15;54(12):1389-98.
[9]Cohen S, Janicki-Deverts D, Turner RB, et al. Does hugging provide stress-buffering social support? A study of susceptibility to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illness. Psychol Sci. 2015 Feb;26(2):135-47.
[10]Dueren AL, Vafeiadou A, Edgar C,et al. The influence of duration, arm crossing style, gender, and emotional closeness on hugging behaviour. Acta Psychol (Amst). 2021 Nov;221:103441.
[11]Feuerbacher EN, Wynne CD. Shut up and pet me! Domestic dogs (Canis lupus familiaris) prefer petting to vocal praise in concurrent and single-alternative choice procedures. Behav Processes. 2015 Jan;110:47-59.
[12]Eron K, Kohnert L, Watters A,et al. Weighted Blanket Use: A Systematic Review. Am J Occup Ther. 2020 Mar/Apr;74(2):7402205010p1-7402205010p14.
內容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