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5:26:46 AM
近代以來新中國成立以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內有軍閥混戰,外有列強入侵,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個統一的政權,在那段時期內,人都活不下去,更何況是財物。
西方列強侵華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如何掠奪,圓明園、故宮、莫高窟等地的諸多國寶被那些強盜搶瞭去,導緻很多本來是我們的東西,我們現在想看還要花錢去外國博物館,這是一種極大的悲哀。
更悲哀的是,不光是外國人搶掠,很多流落海外的中國文物其實是被中國人倒賣齣去的,就為瞭自己的發財路,做齣這種堪稱“賣國”之事。
這批倒賣販子中,最齣名、危害最大的人叫做盧芹齋,有近半的文物都是經過他手賣到國外的,此外盧芹齋的私生活也是讓人嘆為觀止,他先與一名服裝店女老闆好上瞭,為瞭能跟她長期一起生活,竟娶瞭她15歲的女兒。
盧芹齋原名盧煥文,1880年齣生於浙江湖州,傢境非常不好,而且很小就失去瞭父親,母親無力照顧之下隻好將他寄養到瞭堂叔傢。在盧芹齋十多歲時,堂叔把他送到瞭南潯張傢做僕人,主要負責照顧張傢大少爺。
南潯張傢是巨富,主做外貿生意,這個張傢大少爺就是後來的“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的張靜江。要知道後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資金有大部分是來源於張靜江,由此可以想到張傢有多富裕瞭。
1902年張靜江擔任清廷駐法國商務參贊,盧芹齋已經與張靜江搞好瞭關係,所以也跟著齣國。
到瞭法國,盧芹齋發現瞭另一個世界,耳濡目染之下也學會瞭一些經商學問。他很明白想要齣人頭地光靠少爺提攜是沒用的,所以自己也積極地學習外語,沒多久就能用法語、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
當時張靜江在巴黎開設瞭“運通”公司,靠售賣中國的瓷器、字畫賺瞭很大一筆錢,盧芹齋由此接觸到瞭古董行業,認識瞭清末民初著名古玩商吳啓周。
盧芹齋從古董學徒做起,努力鑽研古董店的各項業務,在所有環節都熟練後,與吳啓周閤作在瑪德萊娜廣場開設瞭“東英公司”。吳啓周在中國挑選貨物,盧芹齋在法國銷售。
辛亥革命爆發後,張靜江把運通公司所賺的錢全部資助給瞭孫中山,並且迴國協助孫中山革命。
這對於盧芹齋而言是個極大的好消息,一是從此脫離瞭原來的大少爺,正式自己單乾,二是國內時局動蕩,古董就會貶值。
當時清廷那些落魄的王宮貴族為瞭維持自己的奢侈生活,紛紛把自傢的古董拿齣來低價變賣,就連末代皇帝溥儀也沒少做這事。
盧芹齋與吳啓周認為這是大好時機,又閤夥在上海成立瞭盧吳古玩公司,還是做的古玩倒賣生意,隻要是好東西他們都收。因為涉足此行業多年,所以極少看走眼,成功地低價收購到不少古稀珍品,然後以數百、數韆倍的價格賣到歐洲。
經盧芹齋之手,最齣名、性質最惡劣的國寶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墓中的“昭陵六駿”石刻。
這六匹戰馬名字是唐太宗所起,原型都是唐太宗的坐騎。浮雕上的字是書法傢歐陽詢先在紙上謄寫,形象是由畫傢閻立本所畫,再由石刻傢閻立德鎸刻於石雕之上,經手的都是名傢名人,曆史、藝術價值不可估量。
其中的“颯露紫”和“拳毛�m”就被盧芹齋以12.5萬美元的價格倒賣至國外,現藏於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這對於中國來說是極大的損失。
盧芹齋後來在歐洲又開設瞭多個公司,現在歐洲市場上的中國古董,有近一半都是他名下公司齣售的。為瞭謀取私利,就齣賣瞭國傢利益,這樣的行為放到現在槍斃一百次都不為過,可惜當年時局混亂,沒人能管他。
盧芹齋的事業讓國人唾棄,情感生活同樣也讓國人很難理解。他最開始在“東英公司”時沒有本錢,隻相當於一個掌櫃,這個時候又偏偏遇到瞭愛情。
他隔壁一傢服裝店店長是位美貌的婦女,叫奧爾佳。奧爾佳已經離異,但有一位富豪情人,這傢服裝店也是情人資助的,所以盧芹齋與奧爾佳交往必須要偷偷摸摸的。否則被奧爾佳的情人知道後會斷絕經濟上的支持。
當時的盧芹齋又沒錢來撫養這一傢,奧爾佳為瞭能與他光明正大的來往,就把15歲的女兒瑪麗.羅斯.盧嫁給瞭盧芹齋,這樣一來就算住在一起,情人也不會發現。奧爾佳可以一邊享受新歡,一遍又得到舊愛。盧芹齋同意瞭這個做法,後來與瑪麗生下瞭四個女兒。
不過盧芹齋思想很傳統,因為沒有兒子來傳宗接代,就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沒有子嗣,並且從沒跟女兒們說過漢語、說過自己傢鄉,從心底,還是有些抗拒女兒和妻子。
還有一點比較奇葩,就算結婚後,奧爾佳也一直存在於盧芹齋的生活中。在盧芹齋發達以後,奧爾佳還掌握著他保險櫃的鑰匙及密碼。
仔細想想,這關係真的很亂。
當然,要說盧芹齋一無是處那也不至於。他在巴黎的中心地帶8區建造瞭一棟著名的建築――巴黎紅樓,現在還被列為文化遺産。
裏麵全部是中國風格,並且曾經在某一段時間內,他還每天在紅樓資助中國留學生一頓午餐。這也算是他做過的善事吧。
到瞭1945年以後,他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瞭,曾栽在瞭民國最大書畫作僞團夥譚敬的手裏。一個販賣文物的卻連文物真僞都分辨不齣,這導緻盧芹齋的名聲大跌,彆人都怕從他手裏買到假貨,因此生意受到瞭嚴重影響。
新中國成立以後,對文物的管製非常重視,盧芹齋就此斷掉瞭,所以他隻能把手裏的古董全部處理掉從此轉行。
靠著之前的積纍,盧芹齋晚年生活也過得不錯,1957年死於瑞士,終年78歲。
盧芹齋這個人非常矛盾,販賣國傢文物,也建造紅樓宣揚中國文化、資助國傢人纔,後來他自認使很多國寶流落海外,這點是做錯瞭,另一麵卻也認為這種行為保護瞭國寶,避免瞭這些寶貝毀於戰亂。
就我感覺的話,評價他隻有一句話:有小利而無大義。你怎麼認為呢?
#盧芹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