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繪圖 劉陽通訊員 劉姍姍 周珊夏天來臨 穿裙子的季節又到瞭 號稱七天能讓腿變直,真管用還是智商稅?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5/4/2022, 9:23:31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繪圖 劉陽通訊員 劉姍姍 周珊夏天來臨,穿裙子的季節又到瞭,女生們最渴望的就是擁有一雙又長又直的明星同款美腿,近日,一款號稱“直腿神器”的産品在網上迅速走紅。直腿神器真的能讓腿變… .....
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繪圖 劉陽
通訊員 劉姍姍 周珊
夏天來臨,穿裙子的季節又到瞭,女生們最渴望的就是擁有一雙又長又直的明星同款美腿,近日,一款號稱“直腿神器”的産品在網上迅速走紅。
直腿神器真的能讓腿變得又長又直嗎?是真管用還是“智商稅”?昨日,江城專傢錶示,成年人骨骼早已定型,通過所謂神器來矯正意義不大。想要擁有健康的美腿,少穿高跟鞋,均衡飲食,閤理運動配閤拉伸纔是關鍵。
用神器綁腿一個月,
女生連走路都睏難
22歲的大四女生瑩瑩(化名)青春靚麗,自覺唯一的敗筆就是長瞭雙“O型腿”,為此她從不敢穿著緊身褲和短裙。眼看畢業倒計時即將步入職場,為追求“筷子腿”速效,她不僅參加瞭美體塑形網課,還網購瞭某熱銷的綁帶型 “直腿神器”捆綁腿部。
看著捆綁後雙腿確實變得筆直不少,一個月以來她不僅將捆綁力度調到最大檔,連看書、聽課、鍛煉、甚至睡覺時都時刻攜帶,直到近日,瑩瑩雙膝關節疼痛不已,連正常行走都很睏難,這纔來到長江航運總醫院骨科就診。
經完善查體及檢查,接診專傢鄒凱主任發現瑩瑩的雙膝部內側壓痛明顯,外翻試驗亦呈陽性,經詳細詢問,診斷為雙膝內側副韌帶損傷,他推斷正是由於瑩瑩長時間、高強度捆綁下肢導緻的損傷。
為緩解病痛,避免損傷進一步加重引發骨摺等風險,鄒凱叮囑瑩瑩立即停止綁腿,充分製動休養,並為她製定瞭膝部物理治療的方案,經一周治療,瑩瑩的疼痛感消失,行走已恢復正常。
産品類型多種多樣,
效果宣傳極盡所能
在某購物網站輸入“直腿神器”四個字,立刻就彈齣瞭大量腿型矯正産品,號稱可以糾正X型腿、O型腿、不直腿等各種腿部問題。這些所謂的“直腿神器”在效果宣傳上都是極盡所能,打齣瞭“骨科醫師力薦”的名頭,有的號稱7天就能讓消費者改變,有的宣稱使用3次以內就能看齣變化,還有的則亮齣“專利證書”,甚至宣稱“科學驗證效果,數萬經驗案例”。
市麵上比較常見的“直腿神器”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是綁帶型産品,使用者需要用産品將自己的雙腿牢牢捆住,通過束縛雙腿的方式實現腿部矯正、腿型變化。另一種則是號稱具有熱感、紅外熱敷等功能的電動智能直腿儀器,這類儀器價格比綁帶型産品略貴一些,達到瞭幾韆元,但廣告中宣傳的功效也更強,號稱就算骨頭成型瞭,也能變直。
被幾韆元的價格勸退的部分愛美人士,很快將目光轉嚮瞭另一款同樣宣稱可以矯正X型腿、O型腿的矯正鞋墊。這些矯正鞋墊大多隻需要幾十元,因為價格較低銷量也很不錯,有些店鋪月銷售可達八韆多件。
直腿神器並不靠譜,
成人少年均不適用
在網上被熱捧的捆綁型“直腿神器”是否真的有用?對此,武漢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技師遊菲介紹,一般來說,人的腿變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膝關節軟骨磨損導緻的。軟骨一旦磨損,且人長期處於受力狀態,腿部就會傾斜變彎;第二種情況是先天性骨發育不良。用“直腿神器”通過捆綁束縛的方式給骨骼施加一定外力,當時看著確實直瞭一些,但這個外力一旦去除,骨骼又會迴到原來的狀態。
遊菲指齣,網上“直腿神器”的主要消費群體為成年女性,但眾所周知成年人的骨骼早已定型,試圖通過外力束縛、捆綁等方式來改變骨骼形狀,意義不大。對於14歲以下骨骼發育還未完全、骨骺沒有完全閉閤的青少年人群,也不適宜自行使用“直腿神器”。
遊菲介紹,她曾接診過一位13歲的女生,在朋友的推薦下購買瞭直腿神器,每天放學迴傢以後就將雙腿綁著,直到第二天早上上學前纔鬆綁,為瞭讓矯正效果更好,每次綁得都很緊,一周後,她的雙腿發麻發冷,傢長得知後帶她來醫院就診,經檢查和詳細詢問,她發現該名女生的腿部已齣現淤青,判斷是由於使用直腿神器時長時間綁得太緊,導緻腿部循環功能障礙,齣現神經受損的癥狀。
看起來物美價廉的矯正鞋墊的確能矯正腿型嗎?長江航運總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鄒凱錶示,矯形鞋墊主要用於足部或者下肢力量不平衡的患者,比如高弓足和平足,使用這類産品時能夠較好地緩解壓力不平衡所導緻的疼痛,而對於成年人下肢的形體矯正,比如“羅圈腿”或者“O型腿”等的糾正是沒有太大作用的。至於號稱具有熱感、紅外熱敷等功能的電動智能直腿儀器更不值一提瞭,原理等同於用毛巾熱敷。
想要腿型變得更好看,運動和拉伸都不可少
遊菲介紹,腿不直最常見的錶現為“O”型腿,O型腿一般可通過下述標準自測:相對自然的狀態下,雙側踝關節並攏,觀察雙膝關節之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是兩個橫指左右,小於等於兩個橫指是正常的。如果大於等於三個手指頭,就是O型腿的錶現瞭。
鄒凱錶示,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其實大多數人的腿並不是完全筆直的,因為一方麵骨骼有生理弧度,另一方麵,腿“直不直”還與肌肉、脂肪等軟組織有關。成年人要矯正腿變形隻有通過手術方式,但如果沒有疼痛、病變、功能障礙、影響生活質量等問題,單純為瞭美去做直腿手術,在醫學倫理上是不允許的。
怎樣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擁有一雙健康的美腿?遊菲建議,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來說,不主張女性長時間穿高跟鞋。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些騎自行車、遊泳、慢跑的運動。運動前後,一定要做一些適當的拉伸,包括自己的主動拉伸,或是采用器械的被動拉伸。拉伸不僅可以消除腿部的疲勞感和酸脹感,還可以讓腿部肌肉綫條自然,避免肌肉縴維變粗壯,讓腿型更好看一些。
鄒凱補充稱,因為腿的外形是否好看,跟肌肉和脂肪含量具有一定相關性,所以閤理飲食,注意營養均衡,不要過於瘦弱或肥胖,保持體重指數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對於塑造好看的腿型也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昨日全國新增本土“353+5075”
5月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6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9例(福建4例,上海3例,北京1例,山東1例),含3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福建2例,山東1例);本土病例353例(上海260例,北京46例,河南12例,廣東12例,黑龍江7例,吉林3例,江蘇3例,浙江3例,山東3例,江西2例,四川1例,新疆1例),含159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上海151例,廣東4例,浙江3例,吉林1例)。新增死亡病例16例,均為本土病例,均在上海;無新增疑.......
上海,260+4722
上海市衛健委4日通報:3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0和無癥狀感染者4722例,其中151例確診病例為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轉歸,108例確診病例和4660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例和無癥狀感染者1例,均在閉環管控中發現。 本土病例情況 2022年5月3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0例,含151例由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新增治愈齣院1869例。 病例1―病例33,居住於浦東新區, 病例34,居住於黃浦區, 病例35―病例39.......
送藥送指導,藥師誌願者在行動
隨著封控時間的延長,市民看病配藥問題成為各方關注焦點。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例,4月中旬以來,互聯網醫院的處方量,從600單激增至1000多單。原先,這些綫上處方,是由醫院藥房審方後,統一由藥企從倉庫發物流送到患者傢中,平均耗時2到3天。 但疫情以來,配送運能受影響,等待時間也延長瞭。一邊是焦急等藥的患者,一邊已經滿負荷的物流,如何破題?一支"藥師誌願者送藥先鋒隊"齣動瞭。藥師送藥與小區誌願者代配藥有什麼區彆?送藥對象又有什麼標準? 早上9點,第一人民醫院門診藥房窗口還未忙碌起來;但藥房內.......
立夏來瞭!願你生如夏花,永遠燦爛熱烈
(圖片來源:漫畫傢白茶) “小荷纔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櫻桃紅透 蛙聲蟬鳴 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 正嚮我們走來 《中國天文日曆》顯示 5月5日20點25分 立夏,來瞭! “立夏”的“夏” 有“大”的意思 萬物從此皆長大 讓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今朝夏日始 農時從此忙 小麥揚花 油菜結籽 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 於是有農諺 “立夏看夏” 辛勤勞作的春天孕育瞭希望 夏天仍需努力耕耘以期收獲 立夏之後 氣溫逐漸升高 在飲食調理上 應以清淡為主 多吃水果、蔬菜、粗糧等 在生活作息上.......
如何緩解焦慮癥狀:學會嚮自己服軟
如何緩解焦慮癥狀 文/唐婧 發於2022.5.2總第1042期《中國新聞周刊》 在當今社會,焦慮已成為患病率最高的心理障礙。2019年有研報顯示,中國每年焦慮相關的心理障礙患病率約為5%,每個人終生患病率平均為7.6%。事實上,在高壓與快節奏生活的影響下,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某段時期被焦慮所影響。 在我的谘詢室裏,來訪者們最常跟我提起的是焦慮引起的軀體癥狀。比如,焦慮發作時心慌心悸的感覺,呼吸睏難、頭暈、頭痛、腿軟,路都走不穩,擔心自己下一刻就會暈倒。更為嚴重的,會肢體發麻、眼前發黑、.......
看似健康的年輕人,為何會猝死?猝死的悲劇,做好哪些事來避免
內捲、加班、福報、房貸、生育....... 似乎近幾年,這些詞匯一而再,再而三不斷擊垮著人類的健康。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關於內捲的話題與爭議從未停止過,幾乎隔三差五,社會層麵就發生一起運動猝死事件。 一旦發生悲劇,便會一石激起韆層浪,引發社會輿論的廣泛性關注,但一陣陣熱議後,這一切又重歸於平靜,似乎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為瞭幾兩碎銀,有必要豁齣性命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如今已成為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猝死一詞在新聞報道中的頻率越來越高。 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快的工作節奏.......
肝炎種類多,並非都傳染!
愛護小心肝,關注不迷路。 老李和媳婦來醫院,我在門診遇到瞭他們。 老李是因為體檢,發現瞭丙肝,纔來醫院進一步檢查及治療的。 丙肝我們都知道,這是目前少有的可以徹底治愈的病毒性肝炎。 順便給老李的媳婦也查瞭一下肝功能。結果老李媳婦並沒有丙肝,但是依然有肝功能不正常。 對於老李,我給他做瞭丙肝的係統檢查,這樣方便給他申請特藥抗病毒治療。老李媳婦一臉懵,不停地問“我是怎麼有肝病的?傳染嗎?” 實際上老李媳婦的肝功能異常,主要考慮脂肪肝導緻的。患者身高158cm,體重快70kg,為瞭保險起見,我還.......
7000萬慢性乙肝患者?避免“乙肝盡頭是肝癌”,可得做好4件事
我國曾經是肝病大國,而肝病最多的類型,便是乙肝。 據世衛組織官方曾發布一則數據,中國每年大約有40萬人死於與肝炎有關的並發癥,目前我國大約有7000萬慢性乙肝患者,其中有2800萬人需要治療。 實際上,被稱為“無聲的疫情”的乙肝,多數人卻並不熟悉,很多感染者也都並不瞭解自身病情。 乙肝,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傳染 據資料顯示,肝病是我國排名第一的乙類傳染病。 乙肝病毒可以通過血液、母嬰以及性接觸等方式來進行傳播,我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數目大約有8600萬人次,其中有大部分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上海嘉定:社區醫院增開全科門診 配齊人手服務患者
5月1日0時起,上海市嘉定區華亭鎮、新成路街道在防範區實施“有限人員、有限區域、有限活動”管控要求,成為嘉定區首批有條件解封的街鎮。部分商超、藥店等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下開放綫下營業。解封後,社區醫院裏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 5月2日上午,記者在迎園醫院看到,入口處已經有患者在排隊就醫。齣示健康碼、核酸報告、測量體溫後,市民有序入院。70歲的秦老伯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小區解封後,他第一時間來復診配藥。“解封前備瞭很多藥,算算時間快要吃完瞭,今天來復診,讓醫生看看控製得怎麼樣,再配點藥.......
尿酸高,不喝啤酒不吃海鮮,最多讓尿酸降20%!醫生說:這還不夠
對健康有關注的朋友,都會感覺到,現在身邊尿酸高的人實在是太多瞭。《中國高尿酸和痛風診療指南》指齣,中國現階段高尿酸的總體患病率是13.3%。簡單這麼一算,中國現在大約有1.8億人尿酸高。可以說,高尿酸已經成為繼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之後,中國人的“第四高”。 提到高尿酸,好多人還會滿不在乎地說:“不就是尿酸升高瞭嘛!沒事,少喝點啤酒,少吃點海鮮就行瞭,沒事!” 張大夫特意在此給大傢闢個謠:尿酸高瞭,還真的不是少喝啤酒,少吃海鮮就能夠解決的。這個事大傢需要好好認識一下。#頭條抗疫科普# 一.......
全球20多國發現奧密剋戎毒株新亞型!南非病例激增
近來南非新冠病例激增,在此前的4月,南非科研人員報告發現瞭奧密剋戎毒株的新亞型BA.4和BA.5。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乾事譚德塞4日在記者會上錶示,受奧密剋戎亞型毒株的影響,美洲和非洲報告的病例在增加。BA.4和BA.5這兩種新亞型,是造成南非病例激增的原因。這兩種新亞型已在全球二十多國發現。 南非是非洲國傢報告新冠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傢。去年11月,南非率先報告發現瞭奧密剋戎毒株。如今南半球國傢正進入鼕季,新亞型在這一時節點齣現,讓不少專傢擔憂瞭起來。 南非金山大學醫學部臨床微生物學.......
“抗疫心理療愈站”上綫,專傢支招紓解隔離情緒
日前,據南方+記者獲悉,今日頭條聯閤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發起瞭“抗疫心理療愈站”活動。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的10位專傢學者受邀發布瞭心理科普視頻,為青少年、老年、一綫抗疫人員、應屆畢業生等不同類型群體解答心理睏惑。據悉,上述視頻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陸續上綫。 據南方+記者瞭解到,針對青少年居傢學習問題,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利剛給齣建議: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傢長應該區彆對待。比如對0-6歲的兒童,傢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觀看優質動畫片.......
5分鍾做好一道營養餐!免煮健康食物大推薦
本文約 2600 字,閱讀約需 4 分鍾 做一頓飯最讓人疲憊的部分是什麼?不是下鍋炒的幾分鍾,而是之前的摘、洗、切和吃完後洗刷鍋碗瓢盆,不知不覺就耗費瞭很長時間。 所以今天就給大傢推薦一些能用在正餐裏但不開火、不洗鍋的健康方便食品,尤其適閤懶得做飯但又吃膩瞭外賣的時候,以及沒有烹飪設備的宿捨黨。 主食 免煮蕎麥方便麵/蕎麥涼皮 大傢之所以覺得方便麵是垃圾食品,是因為它是精製碳水,營養單一,熱量密度高,加上油炸過,含有不健康油脂,而非油炸的雜糧方便麵就解決瞭這些問題。 比如現在市麵上有賣.......
澳大利亞新研究發現與兒童新冠重癥相關蛋白質
新華社悉尼5月5日電(記者郝亞琳 劉詩月)澳大利亞一個研究團隊近日發布公報說,他們通過對兒童新冠重癥患者血液樣本的分析,發現瞭分彆與兩種常見的新冠感染嚴重綜閤徵相關的一些特定蛋白質。新研究揭示瞭新冠感染導緻的嚴重病癥給兒童的凝血和免疫通路帶來的影響,將有助於研發診療手段和靶嚮藥物等。 2022年3月30日,在澳大利亞悉尼,一名佩戴口罩的男子乘船齣行。(新華社記者白雪飛攝) 澳大利亞默多剋兒童研究所和墨爾本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從法國內剋爾兒童醫院獲取33名兒童新冠重癥患者的血液樣本,並與20名.......
沒感冒卻狂打噴嚏?到底“誰”在想你……
打1個噴嚏,錶示我在想你 打2個噴嚏,錶示我在愛你 打3個噴嚏,錶示我在戀你…… 呃,那打20個噴嚏 那是不是得恭喜你 你的愛情已經修成正果 可以幸福一生瞭? 然鵝,非也,自作多情就像打噴嚏,明明是鼻子在作怪,卻騙自己說TA在想你。 那咱們來聊聊打噴嚏和鼻子之間的愛情魔力咒~過敏性鼻炎那些事兒。 疫情當前,戴著口罩連環噴嚏打起來更是難受,一個大噴嚏,口罩可能就得換瞭,紙巾也是一包接一包。 專傢解讀 看似小隱患,卻可能發生“大麻煩”。過敏性鼻炎典型癥狀是陣發性噴嚏連續性發作,大量水樣清涕,其.......
臉盲,真的是病嗎?
“你的朋友”榖愛淩來瞭,卡戴珊姐妹們來瞭,永遠的queen S來瞭,還有氣質超棒的賀聰楊紫瓊石頭姐 時尚奧斯卡不愧是你!美女多多服裝亮眼 但是講真,除瞭經常冒頭的那些,這些美女真的把羊看得眼花繚亂。 怕不是中國人常見病癥之一:歐美臉盲癥又犯瞭?? 臉盲,真的是病 咱先暫且不談歐美臉,放眼內娛,也總有那麼幾個讓人臉盲的組閤:白百閤王珞丹,李沁孫怡,章子怡童謠,陳好阿朵… 這幾對組閤是被人掰扯最多的,但實話實說,這種臉盲還相對正常,因為人物在輪廓、五官,或是眉眼上確實存.......
“打一針”治療肝癌,國內首例釔【90Y】樹脂微球精準治療落地天津
5月5日上午8點30分,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陸偉教授帶領治療團隊,率先開展中國內地正式準入釔[90Y]結直腸癌肝轉移樹脂微球精準治療。 68歲的王伯伯(化名)來自天津武清,2021年2月因為直腸癌做瞭手術,2022年4月前經復查發現齣現瞭肝轉移,因考慮到患者年齡,肝部腫瘤較大、位置不佳,不適閤進行腹部手術治療。王伯伯之前進行化療時,難以耐受化療副反應,患者本人也錶示不願意接受係統化療。考慮到王伯伯的病情較為復雜嚴重,由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腫瘤科、肝膽腫瘤內科、.......
上海成立專項基金助力實現基層醫院婦科腫瘤診療規範化、標準化
王育希望藉助社會各方力量,以公益慈善為助力,讓更多偏遠地區的醫院和患者受益。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5月5日電 (陳靜 高艷)卵巢癌一直被稱為“婦癌之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育愛同行”婦科腫瘤專項基金5日正式成立,將緻力於促進各方力量參與,提升更多基層醫療機構婦科醫生的診療水平,規範婦科腫瘤的診療路徑,實現標準化、精準化,以多種形式幫助包括卵巢癌在內的婦科腫瘤患者重拾對生命的希望。 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殺手”,盡管近年來基因檢測、靶嚮藥物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改變瞭很多腫.......
感染者說|一傢三口感染新冠母親心衰嚴重,醫護幫我重建信心
“我迴傢好多天瞭,但很想念華山醫院的醫護們,他們真的很偉大,救瞭我母親一命!”康復齣院一周多的戴女士錶示。 戴女士的父親最先被轉運去瞭嘉定一個方艙。 本文圖片均為 受訪者 供圖 戴女士傢住上海,她是一名新冠感染者,她和父母一傢三口人都陸續感染瞭新冠病毒,父親最先齣現癥狀,被送去瞭方艙醫院,而她和患有嚴重基礎疾病且齣現心衰癥狀的62歲母親,則在醫生的緊急協調幫助下,及時被收治在瞭市級新冠救治定點醫院――華山醫院寶山院區。如今,一傢人經曆過一段時期的治療,均已陸續康復齣院。 戴女士說,很難忘記.......
軍醫小茵|今日立夏
來源:解放軍報微信・中國軍號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2022年5月5日 我們迎來“立夏”節氣 炎暑將臨,雷雨增多 氣候交替,萬物生長 在這春夏相交的時節 快收下軍醫小茵為您帶來的 養生攻略吧! 立夏 常見健康問題 春夏之交,萬物繁茂。立夏節氣是夏天的開始,春夏交替時節,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小茵提醒大傢,立夏時節要更加注意以下健康小知識: (一)胃腸道健康小知識 夏季氣溫較高,蚊蟲較多,食物易汙染變質。因此人體的胃腸道極易受到影響,齣現發熱、嘔吐、腹瀉、腹痛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可能.......
徐州嬰兒因異物卡喉身亡,為何不及時用海姆立剋急救法?
近日,一段“一歲半嬰兒卡到喉嚨因無核酸證明被拒診後身亡”的視頻在網上流傳。5日淩晨,“徐州發布”微信公號發布通報稱,在就診、接診、轉診過程中,睢寜縣人民醫院和徐州新健康醫院均未要求患兒提供核酸檢測結果。 “無核酸證明被拒診”被闢謠瞭,但事件中被異物卡喉的患兒確實已經不幸夭摺。如果傢長或者其他醫護人員及時對患兒使用海姆立剋急救法,能否挽迴這條幼小的生命? 海姆立剋急救法是什麼? 官方通報透露,1歲5個月大的患兒石某遠是在4月29日晚上被姑奶奶石某葉送到睢寜縣人民醫院的。姑奶奶說,孩子是誤咽異物,.......
居民常見惡性腫瘤高危人群早期篩查知識(一)
你知道嗎?我國每天超過一萬人罹患癌癥,每8秒有1人被確診為癌癥。中國人一生患癌的風險高達25%。世界衛生組織提齣,接近50%的癌癥可以預防,1/3 的癌癥可以通過篩查早期發現,從而獲得治愈的機會。2020年全球癌癥發病的前10位分彆為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宮頸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膀胱癌。因此,科學的篩查對常見惡性腫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著極其重要。現在給大傢介紹一下常見惡性腫瘤高危人群的篩查方法。 01 乳腺癌 符閤下列(A)、(B)和(C)任意條件的女性為乳腺癌.......
三歲孩子每天戴牙套12小時,誰在販賣焦慮?
一些機構甚至建議一歲半的兒童佩戴牙套 但中外許多研究顯示,所有種類 錯頜畸形的最佳矯治期均在8歲之後 盡管有一部分孩子4歲矯治和8歲矯治的效果相同 但齣於對幼兒的人道關懷 並不倡導過早矯治 2021年2月6日,一名小朋友在福建廈門科技館的口腔模型內玩耍。圖/新華 本刊記者/苑蘇文 實習生/餘皓晴 捲捲三歲四個月的時候,就戴上瞭牙套。那是一種可取下的活動牙套,學名叫雙麯舌簧頜墊矯治器。媽媽何彩憂心女兒的下牙覆住瞭上牙,這種癥狀通俗的叫法是“地包天”,學名叫“反頜”,她把矯治器卡在女兒上頜牙裏麵.......
今日立夏丨萬物繁茂迎夏來
紛紛紅紫已成塵 布榖聲中夏令新 2022年5月5日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 資料圖:在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泗水鄉泗水村小岩底屯,一位村民牽著馬前去勞作。 潘誌祥 攝 它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到來後 蚯蚓忙著翻鬆泥土 王瓜的蔓藤快速生長 正是風暖晝長的時節 “春爭日,夏爭時” 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 油菜接近成熟 人們在田間地頭不停忙碌 資料圖:農民駕駛拖拉機正在高標準農田裏翻耕整地,準備播種水稻。 鄧和平 攝 此時萬物繁茂 雷雨增多,炎暑將臨 孟夏時節正式開始 麵對即將到來的.......
比起火鍋、甜食,這4類纔是真正的“解壓食物”
對很多人來說,感到疲勞爆錶、心情低落時,最簡單的解壓方法就是「吃點好的」。炸雞配奶茶、火鍋串串香……好像沒有這些美食解決不瞭的煩惱。 高甜、高熱量的食物或許能讓你獲得短暫的快樂,但長期如此飲食,不僅起不到“解壓”的作用,還可能帶來諸多慢病。 如何科學的通過飲食調節情緒,一口一口“吃”齣健康?《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采訪專傢為你解答。 受訪專傢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阮光鋒 中國疾病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 何麗 中國注冊營養師 .......
姑娘們彆再被“無糖飲料”騙瞭!喝瞭它等於喝糖!
撰稿:王斌 | 責編:鈴蘭 | 圖片:黃仔 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水,尤其是飲用水。但白開水無色無味,雖然能解渴,卻達不到心理上的滿足感,這時候飲料應運而生。 市麵上的飲料多種多樣,碳酸飲料、茶飲料、功能飲料等等應有盡有,它們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已是生活必需品,有事沒事來一瓶,活力迴來~ 但大傢也知道,絕大多數飲料中的含糖量都遠遠高齣人體所需。由於攝入太多的糖分對健康無益,各大品牌廠商也在有意識地打健康牌,瓶身上「0糖」「無糖」的標識格外顯著。但「無糖」飲料真的就健康嗎? 今天我.......
半夜總是醒,背後原因竟然是這!想要調理,做好4點很重要
一覺睡到大天亮,這聽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對有些人來說卻非常睏難。因為他們不管晚上睡得多早,到瞭半夜總會突然醒來。 尤其是淩晨一到三點,醒來之後想入睡卻翻來覆去睡不著覺,一直到天亮也沒入睡,導緻第二天精力不足,影響第2天工作和學習效率,久而久之造成精神萎靡,降低抵抗力和免疫力,身體無法抵抗住外來緻病菌,從而誘發疾病。 為什麼半夜會突然醒來呢? 如果經常在1點到3:00之間突然驚醒,很可能是肝齣瞭問題。淩晨1:00~3:00這個時間段,身體的氣血從膽經灌注到肝經,正是進入深度睡眠的黃金時間.......
高福團隊重組蛋白疫苗三期臨床結果發錶,老年人保護效率達87.6%
5月4日,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團隊聯閤安徽智飛龍科馬製藥公司聯閤開發的新冠重組蛋白疫苗ZF2001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正式發錶,結果顯示,該疫苗能夠有效預防不同嚴重程度的新冠肺炎,且安全耐受性好。 這也是新冠疫情以來,國內首個發錶在全球頂級醫學期刊NEJM的疫苗臨床研究,標誌著國産疫苗開發取得重要進展。 這項研究采用隨機、雙盲和安慰劑對照的方法,在烏茲彆剋斯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厄瓜多爾4個海外國傢31個臨床中心和1個國內臨床中心共招募18周歲.......
年年體檢都正常,為何一查癌癥還是晚期?主要是你可能疏忽這2點
如今,癌癥還真是越來越常見。 經常隔三差五就能聽到這樣的問題--- 他看起來挺健康,咋就突然得癌? 年年體檢都正常,為何還是一發現還是癌癥晚期? 實際上,癌癥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它絕非是單一物質或者某一種外界因素而決定的疾病,更多是一種多方麵因素共同綜閤下的産物。 很多人就不太明白,自己每年都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得到結果也很正常,為何還是躲不過癌癥的“侵襲”? 難道是體檢項目不好,還是醫生能力有水分? 實際上,還真不是,這個鍋可不能隨便甩給他們兩。 本身我們每年進行的常規體檢,主.......
上海通報:防範區發現4例無癥狀!追蹤疫情動態趨勢
5月4日,上海市新增261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4390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61例本土確診病例中,75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1例在相關風險人員篩查中發現,185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4390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中,4357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33例在相關風險人員篩查中發現,其中21例在重點人群篩查中發現、7例在管控區篩查中發現、4例社區(防範區)篩查中發現、1例在主動核酸檢測中發現。 新增本土死亡病例13例,平均年齡82.77歲。13位患者均閤並有嚴重的急慢性基礎疾病,包括腸壞.......
27歲步入“更年期”?是什麼讓“絕經”提前到來?
27歲的小蘭沒想到 自己年紀輕輕 還沒步入婚姻 居然進入瞭“更年期”! 幾個月前,小蘭的“姨媽”突然不來瞭,因為小蘭的例假時常不準,所以並沒有在意,直到最近,小蘭纔覺得不妥,來醫院做檢查。 醫生為小蘭做瞭性激素檢測,結果顯示,小蘭的卵泡刺激素水平大於100U/L,而在臨床上,卵泡刺激素超過40U/L就提示卵巢功能比較低下,患者常常會齣現停經等錶現。 “更年期是指女性絕經前後的生理階段,是從生殖期到老年期的過渡階段,是衰老過程中的正常過程,大部分女性更年期有5-10年的時間,多見於46-50.......
(圖錶·漫畫)【二十四節氣·立夏】品嘗“樹三鮮”
新華社圖錶,北京,2022年5月5日 漫畫:品嘗“樹三鮮” “忽驚夏嚮明朝立,便恐春從此地更。”5月5日迎來立夏節氣。 立夏時節,人們常通過品嘗時鮮慶祝初夏的豐收。古語有“立夏嘗鮮”的說法,有的地方品嘗莧菜、蠶豆、豌豆米等“地三鮮”,有的地方品嘗櫻桃、杏子、枇杷等“樹三鮮”。 新華社發 硃慧卿 作 .......
台灣地區新增本地確診首度破3萬例
中國颱灣網5月5日訊 據颱灣《聯閤報》報道,颱灣地區今(5)日新增3010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分彆為30035例本地確診和71例境外輸入(36例為航班落地采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 颱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錶示,今日新增本地病例分彆為14634例男性、15386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 今日新增5例本地病例死亡案例,分彆為2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80多歲,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24日至4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
湖北疾控更新國內重點地區人員健康管理措施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曼英 湖北疾控發布國內重點地區人員健康管理措施(5月5日17時更新),全文如下: 一、對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鄂返鄂人員,實施“10天集中隔離+4天居傢健康監測”,直至離開當地滿14天。中高風險地區解除後,隔離措施自動解除。 二、對3月5日(含)以來有上海市;3月1日(含)以來有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長春市綠園區、寬城區、南關區;4月12日(含)以來有山東省濟南市濟南經濟開發區;4月16日(含)以來有北京市朝陽區潘傢園街道、十八裏店鄉、三間房鄉、南磨房鄉和垡頭街道;4月.......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39例 朝陽全區實行居傢辦公和“點對點”閉環管理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今日(5月5日)通報,5月5日0時至15時,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2例。自5月4日發布會後(5月4日15時至5日15時),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9例(感染者644至682)。 其中,朝陽區19例,通州區6例,房山區5例,豐颱區4例,昌平區和石景山區各2例,大興區1例;普通型3例、輕型31例、無癥狀感染者5例;管控人員38例,社區篩查1例。均已轉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相關風險點位及人員均已管控落位。 編輯 白爽 發布會其他要點: 北.......
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成功開展超聲造影引導下穿刺活檢術
紅網時刻新聞5月5日訊(通訊員 劉敏 肖紅梅)穿刺活檢進行病理學檢查被稱為腫瘤診斷的“金標準”。近日,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超聲科成功開展瞭超聲造影引導下穿刺活檢術,該技術具有微創、實時、精準、並發癥少等優勢,能夠為腫瘤患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案的製定提供依據,同時,也開創瞭該院超聲微創診療技術的新篇章。 37歲的謝某因持續腹脹、腹痛一月,來到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經彩超、CT等檢查後,發現其腹腔及腹膜後多發實性占位。經血液腫瘤科及超聲科討論研究後,一緻決定行超聲引導下腹腔包塊穿刺組織學活.......
上海的定點醫院,一邊迎接新生,一邊搶救重癥
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護人員正在照料新生兒。(受訪醫院供圖) 作者 | 尹海月 焦晶嫻 編輯 | 從玉華 作為上海第一傢定點醫院,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下簡稱“公衛中心”)最先感受到疫情的侵襲:3月中下旬,原本隻有1100張核定床位的醫院收治瞭2300多個陽性患者。 這裏一邊迎接新生,一邊搶救重癥。一個多月裏,100多個新生命降臨,100個重癥床位陸續開設,高峰期,醫院緊急采購瞭60颱營養泵、10颱CRRT、37颱有創呼吸機、50颱高流量氧療儀。 與此同時,幾十傢醫院相繼轉型為定點.......
為什麼說網紅“毽子操”不建議你盲目跟跳?
“你也劉�u宏瞭嗎”,最近發現大傢打招呼的方式都變瞭,隨著網紅“毽子操”的風靡,“劉�u宏”“毽子操”“本草綱目”成瞭各大平颱的熱詞,相關話題更是接連數日衝上熱搜。 看似簡單的動作,再配上律動感強的音樂,很難不讓人心動,但我們也看到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第一波“劉�u宏女孩們”受傷瞭…… 在我們采訪首都體育學院榮湘江教授時,他就講到,“踢毽子的活動在我國由來已久,現在這個毽子操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是有一定難度的,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全身運動,而是需要上下肢、左右側肢體相互配閤,尤其是下肢,髖.......
偷菜遊戲玩進三次元?這是病,得治!
近日,浙江颱州發生瞭一起很奇葩的事情:4名年輕女子為瞭追求刺激,竟然開著保時捷豪車在淩晨到鄉下去偷菜,其中一人當場被抓。 事後經審訊,這4名女子錶示,“那麼多菜肯定吃不完,我們就是想找點刺激,偷著好玩,吃不完就扔掉。”(偷東西還浪費糧食) (圖源:見水印) 所以這4名女子是以前校內網偷菜、QQ農場偷菜的忠實玩傢? 正經說,這種“偷竊物品不為經濟利益,也不為個人使用,隻為瞭獲取偷竊後的愉悅感”的行為,其實是一種精神障礙,名為病理性偷竊。 偷竊癖:不為現實需求,隻為追求刺激 病理性偷竊(pat.......
北京新增1例社區篩查感染者為小區保潔員,此前四次核酸均陰性
4月5日,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傢組成員龐星火通報,5月5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2例。自5月4日發布會後(即5月4日15時至5日15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39例(感染者644至682)。 感染者656:通過社區核酸篩查發現,現住豐颱區王佐鎮鑫湖傢園C區8號樓,小區保潔員。4月27日、28日、30日及5月2日報告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自述5月3日齣現乏力等癥狀,當日參加社區核酸篩查,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