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 2020-06-02T09:00:00+08:00
每种疾病都有一段故事,它用自己的方式在对我们传达信息。罹癌让作者看清疾病背后的真相,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进而从「心」找到让「身」康复的七大习惯。最终,不是她治癒了癌症,而是癌症改变了她的人生。
【精彩书摘】
《永远不再害怕癌症》里说:「如果得了癌症,并且转移,那么有两个选择,改变饮食或者死亡。」而我想说的是,如果得了癌症还有两个选择:接受现实,改变过去的习惯,或者等死。我决定选择接受现实,改变过去的习惯。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二十一天的现象,称为二十一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二十一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而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至七天。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 七至二十一天。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 二十一至九十天。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如果每二十一天形成一个习惯,何不利用这些二十一天去养成七个有利健康的好习惯呢?我开始慢慢想该养成什么习惯呢?我该学习什么呢?
「你无法选择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但你可以选择去爱它;你无法选择自己的长相,但你可以选择接纳它;你无法选择自己的过去,但你可以选择现在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你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遭遇,但你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它;你无法选择遇到的困难,但你可以选择去解决它。人生有许多事情都无法选择,但你永远都能选择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人生精彩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不在于你选择的部分,而在于你如何回应那不能选择的部分。」每个人都有帮助自己度过劫难的法宝,在难熬的化疗日子里,除了眼泪,其实还有别的选择。我选择了改变,养成新习惯。
第一个习惯:好好爱自己
日本大提琴家夏恩调整心态,决定爱身体里的每一个癌细胞,他视疼痛为「叫醒服务」,对其给予祝福和感谢。接着他决定爱生活的全部,包括每个人,每件事。一段时间后,癌细胞竟然全部消失了。这便是生命的奇蹟。
疾病源自我们身体内在对爱的匮乏和缺失,而疾病也终将在无条件的爱和爱心中被清理和治癒。露易丝‧海每天对自己说:「我爱自己,我认同自己。「好吧,我决定先学会爱自己。
某日当我想到爱自己时,突然哭了。老妈看见我哭便问缘由,我说:「我居然不会爱自己,我不知道怎么爱自己,我不知道什么是爱自己。「如果我不会爱自己,又如何去爱别人?如果我没有苹果,又如何把苹果给别人?都说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可是却没人教会我们如何爱自己,那么又如何爱别人呢?
妈妈说,那就从现在开始学着爱自己吧。
晚上,我用彩色笔在几张白纸上写下这样的文字:「爱自己,认同自己,健康,宁静,放松,快乐,我的世界一切都好。」并贴到了躺在床上就能看到的最明显的地方。
露易丝‧贺(Louise Hay)在《创造生命的奇蹟:你的人生不一样》一书提到:「病弱的身体、拮据的经济状况、糟糕的人际关系,都需要关注一件事的发生,即是否爱自己。当我们真正去爱,按照我们原本的样子接受自己,认同自己时,生活当中一切就恢复正常了。我们已经责怪自己很多年了,试着赞赏自己,就会看到到处都会出现小小的奇蹟。爱自己并认同自己会创建一个安全的空间,信任、价值和承认将在头脑里协同起来。爱自己,就是从『不再因任何事情而责怪自己』开始。」
(本文摘自 《从心清除癌细胞》/时报出版)
【作者简介】
纳辉
原名王若冰,北京人。曾任中国五百强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并有数年高中物理教学经验,现定居加拿大。现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数家中国主流媒体海外特约撰稿人,多伦多地区身心疗癒课堂主讲人。透过对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与加拿大的癌症康复公益机构合作,传播科学的身心健康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