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10:23:54 AM
文/陳玉琪
“說因為打呼嚕想離婚肯定是氣話,但那段時間每天都感覺沒法睡覺,日子沒法過瞭。”結婚兩年,黎娜發覺丈夫打呼嚕越來越嚴重瞭。
好多次黎娜都氣得坐起來,但丈夫巋然不動,怎麼摺騰也不醒。
戴耳塞、貼嘴帖、兩人頭腳相對、戴呼吸機、用止鼾枕……能用的方法黎娜都用過,但始終沒有找到徹底的解決辦法。分房睡是最後一招,但兩人感情上都不想用這一招。
曾有報告顯示,我國打鼾人群比例為52.4%,打鼾最高分貝達95,可與電鑽聲媲美,而25%以上的打鼾者有睡眠呼吸暫停,其中八成以上未曾就醫。
2019年,《柳葉刀-呼吸病學》發錶的一篇論文顯示,全球有13.61億名30~69歲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其中,中國患病人數居首,達1.76億人。
為瞭解決打鼾問題,越來越多人走進睡眠門診,買來呼吸機,戴上麵罩睡覺。
鼾聲如雷
同樣受打鼾睏擾的還有張梅和丈夫李揚。兩人結婚10多年,婚後,先生的體重每年以5公斤的速度飛速增長,體重直逼125公斤。再加上應酬不斷,喝酒以後,每晚睡覺都鼾聲如雷。
被呼嚕聲吵醒的夜晚,張梅觀察過丈夫的睡眠。“在一個呼嚕打完以後,聲音突然停瞭,他張著嘴巴,我隻能看到他的胸口在起伏,什麼聲音也沒有。”張梅把手放在先生的鼻子上,沒有感受到呼吸的氣流,她還給先生計過時,一次憋氣能持續40秒以上。
據她觀察,丈夫深睡眠的時間很短。“在旁邊稍微動他一下,他會睜眼看一下,要麼翻一下身,深睡眠頂多幾分鍾。”因此,到瞭白天,李揚變得特彆嗜睡,每天下班迴到傢感覺很疲勞,經常想睡覺。
除瞭枕邊人,這個問題也睏擾著打鼾者本人。鄭然的睡眠質量一直不好,正常人6個小時睡眠能恢復精力,對於鄭然來說隻能達到一半效果,白天容易忘事、反應變慢,“經常坐著坐著就睡著瞭”。
因為總是用嘴呼吸,鄭然半夜經常會口乾舌燥,時間一長,發展成瞭慢性咽炎,還會胃酸反流,嘴裏酸酸的,“就像是用白醋灌到鼻子裏一樣”。
根據某睡眠APP發布的《2018睡眠數據報告》,我國打鼾人群比例為52.4%,打鼾最高分貝達95,可與電鑽聲媲美。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教授曾錶示,25%以上的打鼾者有睡眠呼吸暫停,其中八成以上未曾就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韓芳曾指齣,睡眠呼吸障礙的確診率僅為1%。
圖片來源:生命時報
所謂睡眠呼吸暫停,全稱是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閤徵,指的是睡眠時上氣道狹窄阻塞或呼吸驅動異常等原因引發的呼吸紊亂,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俗稱鼾癥)最為常見。
彭煒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主治醫師,從醫10多年,他發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打鼾是一種疾病,就診的群體越來越年輕,經常能碰到20~30歲的患者。
彭煒指齣,當睡眠打鼾伴有呼吸暫停、缺氧與白天嗜睡的情況,就要考慮是否患上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閤徵。
他解釋,正常情況下,我們呼吸的氣體依次通過鼻腔、咽腔、喉腔,然後進入氣管和肺。各種原因導緻的鼻腔、咽腔、喉腔的狹窄都會導緻相應的氣道通氣量減小,吸入的氣流受阻形成渦流,衝擊氣道軟組織産生振動而發齣鼾聲,並且造成通氣不足和呼吸暫停。
彭煒的直觀感受是,齣現鼾癥的主要人群是肥胖群體,男性居多,有熬夜、抽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也更容易齣現鼾癥。
彭煒指齣,如果在睡眠過程中頻繁齣現呼吸暫停或通氣不足,會導緻血液中氧氣含量降低,破壞睡眠結構,導緻白天嗜睡,並引起全身多係統損害,包括高血壓、心律失常、糖尿病、誘發呼吸衰竭等。當睡眠暫停時間過長,還可能引發猝死。
“生化危機”式的睡眠
2010年,受鼾癥睏擾長達5年的鄭然在醫生的建議下走進睡眠門診,在醫院以一種極為科幻的形式睡瞭一覺。
鄭然的臉上、身上貼著記錄腦電圖、眼電圖、肌電圖等生理參數的各種導綫,手指上夾著監測血氧的儀器,床的上方有一堆攝像頭在盯著他。
這項名為多導睡眠監測的檢查,是診斷睡眠呼吸暫停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鄭然還拍瞭X光片、做瞭肺部檢查,最終確診瞭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閤徵。
醫生告訴他,因為他的下巴比較短,加上肥胖,在睡著後由於身體放鬆,下巴和脖子的脂肪壓迫氣管,因此齣現打鼾。醫生建議,他的問題需要通過減肥與佩戴呼吸機來解決。
於是,鄭然買來呼吸機。他隻花瞭一個晚上就適應瞭佩戴呼吸機睡覺。“一覺醒來,有種重生的感覺,真的好久好久沒有睡過這麼好的覺瞭。”
在妻子的幾次催促下,今年3月,李揚也決定去看呼吸科。但和鄭然不同,他現在可以將監測設備帶迴傢中,在傢裏完成睡眠暫停監測。
檢測結果顯示,他的AHI(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即每小時睡眠時間內呼吸暫停加低通氣的次數)達到84,而AHI的標準值要小於5,最長的一次呼吸暫停持續瞭80秒。血氧飽和度隻有80%,而正常人血氧飽和度要大於95%。
李揚的睡眠監測報告(圖源:受訪者提供)
目前睡眠呼吸暫停的治療手段可以分為手術與非手術兩種。彭煒介紹,有明確手術指徵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但如果後期不注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鼾癥還是會再次齣現。
非手術的治療方式包括一般治療,即減重、戒煙戒酒等生活習慣的調整;其次是無創正壓通氣治療,也就是常說的呼吸機,這是目前成人鼾癥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呼吸機的原理,是將有壓力的氣流送進呼吸道,像吹風機一樣,把堵塞狹窄的軟組織吹開,從而保持呼吸道暢通。
確診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閤徵以後,張梅和李揚在醫生的建議下,花瞭近17000元,買瞭一台能自動調節壓力的傢用雙水平呼吸機,還帶加濕、加熱功能。
佩戴呼吸機睡覺的第一晚,李揚很興奮。他把鼻罩用鬆緊帶牢牢固定在口鼻處,調節好壓力值等參數,打開機器,強勁的氣流順著灰色的塑料管道,從鼻腔被送入咽喉,衝開呼吸道被阻塞的地方。
李揚想張嘴和妻子說話,一張嘴,氣流就跑瞭齣來,無法長時間正常講話。
李揚的呼吸機鼻罩(圖源:受訪者供圖)
這天夜裏,李揚基本“靜音”瞭,妻子偶爾能聽到呼吸聲和機器傳來的氣流聲。第二天的數據顯示,他的呼吸暫停次數迴到瞭正常值,血氧也達到瞭97%,精神狀態也改善瞭不少。
同樣給丈夫購買瞭呼吸機的黎娜形容,戴上呼吸機的老公“跟生化危機裏似的”。
多管齊下
像李揚、鄭然一樣,為瞭解決打鼾,戴上呼吸機睡覺的人越來越多。
《2021中國互聯網呼吸健康趨勢白皮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綫上呼吸機消費趨勢穩步增長,2020年新客占比達98%,80後、90後是主要購買人群。
圖片來源:《2021中國互聯網呼吸健康趨勢白皮書》
但是,彭煒錶示,盡管國內外鼾癥診療指南都認為呼吸機是治療鼾癥首選的手段,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耐受和習慣的。
李揚戴上呼吸機以後,半夜翻身時,鼻罩偶爾會漏氣。鼻罩使用期間,李楊覺得一邊的鼻孔被壓住,不夠舒適,又買來大號的鼻枕,和鼻罩交替使用。半個多月過去,李揚在慢慢適應與呼吸機的相處。
呼吸機的三種佩戴設備,從左至右分彆是鼻罩、麵罩、鼻枕(圖源:網絡)
一天中午,李揚在午休的時候沒有佩戴呼吸機,他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覺得自己喘不上來氣,“憋得慌”。張梅有點擔心,呼吸機用久瞭會産生依賴性,打算一個月後去醫院復查的時候問問醫生。
黎娜傢的呼吸機隻用瞭三個月就閑置瞭,丈夫始終沒有辦法適應戴著它睡覺。一開始黎娜還哄著丈夫,可能習慣幾天就好瞭,後來發現,丈夫半夜會偷偷把呼吸機摘掉。
銷量較高的傢用呼吸機的價格在3000元~2萬元不等(圖源:京東)
“呼吸機隻能治標,不能治本。”彭煒比喻,呼吸機對於鼾癥患者就如同眼鏡對於近視眼患者,隻是一種輔助治療的手段。
彭煒指齣,引起打鼾的原因往往很復雜,沒有一個治療方法能治療所有的鼾癥患者,也沒有哪個治療手段能完全根治鼾癥。對於由肥胖引起的鼾癥,減肥確實是最好、最健康的預防和治療手段。
為瞭“治本”,李揚也在努力減肥,戒糖、戒酒,規律作息。酒桌上,大傢知道瞭李楊的情況,也都不再勸酒。
(應受訪者要求,黎娜、張梅、李揚為化名)
(編輯:李丹 校對:顔京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