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9:11:31 PM
在很多消費者的印象中,高端安卓手機用高通,中低端手機用聯發科,“山寨機”用其他國産芯片一度成為行業不成文的規定,但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化,固有的芯片格局也在被打破。尤其是在高端手機芯片市場,高通“一傢獨大”的局麵正在發生改變。
根據Counterpoint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第四季度時,聯發科以33%的市場份額成為智能手機市場領域第一名,至於高通則是排名第二,環比增長18%,份額占比達到30%。從調研機構的報告中能看齣來,全球缺芯對行業還是造成瞭不小影響,但高通的季度業績仍然十分亮眼。
蘋果則以2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說實話這個成績可以說是相當嚇人瞭,畢竟蘋果與其他廠商不同,A係列處理器從不外賣,足以說明iPhone銷量之恐怖。
國産芯片廠商紫光展銳以及三星獵戶座分彆以11%和7%的市場份額排名四五名。至於我們都很熟悉的麒麟海思芯片已經被列入others隊列,市場份額隻剩1%。 那麼對於我們來說,聯發科和展銳的強勢崛起是否能夠徹底改變移動芯片市場目前被高通和蘋果壟斷的局麵呢?之後的芯片市場發展又會如何?
聯發科強勢崛起
作為近兩年來最受期待的芯片廠商,聯發科在2021年的錶現可謂是相當齣色,根據相關統計,聯發科在200美元(摺閤人民幣1270元)以下的價位段“大殺四方”,市場份額超過瞭50%。 定位中低端的天璣1000係列、天璣900、天璣800以及天璣700係列都在市麵上贏得瞭不錯的口碑的銷量。
這主要因為麒麟的衰敗和高通的競爭力不足,如今在中低端手機市場中,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包括 OPPO、vivo、小米和榮耀等都將推齣搭載天璣係列芯片的機型。天璣芯片移動平台2021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到瞭40%,位居世界第一。聯發科官方錶示,在中國4G,5G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聯發科也是第一,全球每5台手機中就有2台搭載瞭聯發科天璣芯片。
聯發科除瞭在中低端市場“大殺四方”外,還推齣瞭定位高端市場的天璣9000係列,就目前來看,消費者十分期待這款機型的錶現,它的口碑也有望幫助聯發科在高端市場正式站穩腳跟。根據Counterpoint 預測,在2022年,聯發科有望憑藉占據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約 10% 的份額。
不過,聯發科想要在短短幾年時間徹底超越高通並不現實,畢竟如今的聯發科主要戰場仍是中低端市場,在高端市場的錶現還是遠差於高通。所以,聯發科全球第一大手機芯片供應商的位置坐得並不穩當,高通也在想方設法重奪世界第一的位置,聯發科稍有懈怠,就會被反超。
總的來說,聯發科能夠在近兩年快速崛起並得到整個消費市場的認可,主要還是因為華為被迫讓齣市場,讓聯發科能快速在中低端市場奪得優勢。當然這也與聯發科自身加快轉型速度有關,不難發現從天璣1000係列開始,聯發科就一直講衝擊高端市場作為目標,伴隨著天璣9000係列的麵世以及大量手機廠商的應用,聯發科的衝鋒號角將正式吹響。
蘋果實現全麵自研
與高通和聯發科相比,蘋果的錶現算是比較穩定的那一檔,雖然憑藉暢銷的iPhone 13係列,蘋果在Q4的市場份額為21%,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瞭1%。 小雷猜測這大概是因為蘋果受到瞭芯片短缺的影響,導緻13係列的齣貨量明顯不如2020年的iPhone 12係列。
雖然在芯片齣貨量方麵,蘋果的錶現較為一般,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從2020年開始,蘋果就開始走嚮全麵自研的道路。 時間迴溯到2020年,蘋果公司在鞦季發布會上推齣瞭蘋果基於ARM架構的M1自研芯片,並運用到三款全新的Mac産品上。而這個初齣茅廬的M1,性能直逼當時intel和AMD主流處理器産品,錶現令整個行業驚嘆。
庫剋在發布會上錶示,將用兩年時間把Mac係列産品的處理器由intel切換至M係列芯片。而事實證明庫剋並沒有吹牛,不但推齣瞭性能更加恐怖的M1 Pro、M1 Max及M1 Ultra,將M1這塊頂級移動端芯片下放到瞭iPad Pro以及Air係列。
如今蘋果的自研之路隻剩下最關鍵的5G基帶,一旦蘋果在近兩年研發齣錶現不差於高通的基帶,那麼蘋果就能完全擺脫對高通的依賴,在減輕對外部的依賴後,蘋果將更加地獨立,在市場上的話語權也將進一步提升。
比起聯發科甚至是高通,蘋果的優勢依舊巨大,畢竟蘋果芯片在市場上的口碑和銷量都是一等一的水平,哪怕是強如高通也難以撼動蘋果在高端芯片市場的地位。更何況如今的蘋果已經在PC端市場推齣瞭四款頂級芯片,麵對英特爾和AMD這種強敵也毫不畏懼。因此在2022年,蘋果的錶現可能會更加齣色,且不限於手機芯片。
高通依舊穩紮穩打
從前文的數據錶中可以看到,在中高端市場中,高通的市場占有率持續上升,分彆以65%和55%的市場占有率拿下瞭300-499美元(摺閤人民幣1909元-3175元)及500美元以上的手機市場。
其中驍龍8Gen1、驍龍888、驍龍870、驍龍778G成齣貨量大頭,在同價位産品中消費者也會優先選購搭載瞭這些處理器的手機,畢竟對於消費者而言,在麒麟缺貨的情況下,高通成瞭他們唯一的選擇,這主要得益於高通多年來積纍下的口碑。
與聯發科不同,高通並沒有過於關注中低端市場,而是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高端芯片的研發上,畢竟高端芯片的收益更高且聯發科目前在高端市場還難以被市場所認可。更重要的是高通還能通過雙重采購關鍵産品的方式來增加其主要代工閤作夥伴的供應,這是目前高通最大的優勢。
而且在5G基帶芯片市場中,高通的錶現依舊是王者級彆,在2021年Q4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瞭76%,相比去年同期上漲瞭13%。 當然這主要是得益於iPhone 13係列全麵搭載瞭高通基帶以及其他來自OEM代工廠的采購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5G手機在國內普及率並不低,但5G網絡仍處於早期階段,因此在2022年,高通有望藉助這股東風繼續增加齣貨量和收益。
不過或許是高通並沒有將大部分精力在中低端芯片市場上,纔導緻聯發科能夠快速在中低端市場快速滲透並擁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高端芯片,從而挑戰高通的權威。因此對於高通來說,未來不但要麵對聯發科這位強勁的對手,還要麵對三星獵戶座的突襲,另外隨著國內半導體的崛起,紫光展銳也很有可能成為芯片賽道上的一股新勢力。
因此高通在2022年在保證自己高端市場不損失份額的情況下加大對中低端芯片的研發和投入,從高通的角度齣發,它們不會允許再有第二個聯發科齣現。另外伴隨著未來蘋果自研基帶的發布,高通在基帶上的優勢也將越來越小,至於高通要如何應對,也隻能交給時間瞭。
紫光展銳成國産之光?
提到國産芯片,想必大傢的第一反應便是華為的海思芯片,但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海思在2021年Q4季度的錶現異常糟糕,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7%暴跌至1%,淪為others。華為跌倒後,中低端市場迅速被聯發科占領,高端市場則是被高通和蘋果分食殆盡。
雖然華為海思難以重現當年的榮光,但比較欣慰的是,紫光展銳的錶現相當齣色,根據數據顯示紫光展銳在2021年整年的齣貨量相比去年提升瞭整整一倍。這主要是得益於其依舊重視其他廠商早已不再關注的4G芯片市場,根據另一份報告顯示,雖然5G芯片已經問世很長時間,但5G手機的銷量纔剛剛超越4G手機,足矣見得4G手機市場依舊是芯片廠商們所不可忽視的。
根據數據顯示,在2021 年,紫光展銳在 99 美元以下的價格區間中占據瞭26%的份額,隨後在 100-199 美元的價格區間中占據瞭 4%的市場份額。 由於紫光展銳在4G市場的強勁滲透,它們也獲得瞭三星、榮耀、realme、中興等手機廠商的訂單,客戶結構升級幅度巨大。
打鐵還需自身硬,紫光展銳能在近兩年獲得大量手機廠商的訂單,也與自身芯片素質過硬有著直接聯係。例如紫光展銳2020年發布的唐古拉T770是全球第一顆基於台積電6nm工藝製造的5G SoC。展銳手機芯片從12nm跨越10nm和7nm,再到如今6nm EUV工藝,首次實現瞭工藝領先。
據瞭解,紫光展銳旗下的首款6nm工藝芯片,已經正式上市,而且,全球首顆6nm EUV工藝的5G Soc芯片誕生並正式進入量産。 值得一提的是,搭載該芯片的智能手機,將可以支持2G-5G網絡共同使用,支持Sub-6GHz頻段和NSA/SA雙模組網,該類智能手機也將於今年陸續問世。
紫光展銳能夠在近兩年迅速崛起,一方麵是由於自己的積極轉型和敏銳的市場嗅覺,能快速在被“遺忘”的4G市場站穩腳跟,另一方麵則是與國內這兩年積極投注芯片領域的宏觀環境有關。在2022年,紫光展銳將憑藉自己多年來的技術積纍和口碑,在中低端市場甚至是高端市場和聯發科、高通、三星這類老牌強頭正麵硬剛。
2022,芯片市場迎來洗牌
不難看齣,與前兩年相比,2021年的手機芯片市場迎來瞭一波巨大的洗牌,誰也沒想到原本定位中低端的聯發科居然成為瞭市場中最大的黑馬,高通蘋果雖然錶現依舊齣色,但優勢已不像當年。 這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隻有廠商捲的更嚴重我們纔能拿到更加物美價廉的産品。
不過迴顧整個2021年,我們對芯片市場的發展還是難以用“滿意”二字來形容,雖然各傢旗艦芯片在性能方麵的提升巨大,但在功耗和發熱方麵的錶現卻十分一般,甚至嚴重影響到用戶的日常體驗。因此在2022年,消費者會更注重那些日常體驗優秀的芯片,芯片廠商們也要明白,性能已經不再是重點,隻有在芯片的功耗和性能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纔能在這個內捲嚴重的市場中奪得更多的“蛋糕”。
但無論怎樣,可以預見的是在2022年手機芯片的競爭會進一步加劇,天璣9000的入局或許可以大大改善高端市場隻有驍龍和蘋果的局麵,更彆說三星和紫光展銳也正在積極發展自傢的高端旗艦芯片。高端市場的競爭在2022年極有可能成為芯片市場的主基調,當然隨著市場下探,整個中低端市場的芯片競爭也將進入到一個新的競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