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7/2022, 3:24:30 PM
蘇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 ,騰蛟鎮帶溪村人。他是數學巨匠、大教育傢、著名社會活動傢,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復旦大學校長等職。
蘇步青雖然少小便離開故土,卻一直心係故土,關心故土,迴饋故土。 今年是蘇步青誕辰120周年,也是他逝世19周年 ,筆者特撰此文,以錶懷念。
1
課堂上的蘇步青
矩形色塊
為故鄉文藝事業助力
蘇步青雖然長期在外,但他從不忘用自己的行動鼓舞傢鄉的文藝工作者和積極分子,對傢鄉文藝事業的發展起到瞭推進作用。
1980年春節期間,騰蛟區文化站成立瞭業餘文藝創作組,創辦瞭油印刊物《臥牛山》,同時舉辦以紀念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為主題的“霽山”筆會。傢鄉文化站把這一情況寫成長信寄給瞭蘇步青。時任全國人大常委、中科院學部委員、復旦大學校長的蘇步青很快寫瞭迴信,並帶去作品《鄉思》和一張近照,以示支持和鼓勵。
1980年6月1日,蘇步青在《浙江日報》“寄語故鄉”專欄發錶《永遠懷念我的故鄉》一文。他寫道:“離開傢鄉整整六十一個年頭瞭,近來傢鄉騰蛟區成立瞭文化站,下設業餘文藝創作組,一班青年業餘文藝工作者齣瞭一本雜誌。從這件事便可以看齣傢鄉已起瞭變化,使我感慨無量……”
1987年5月,蘇步青的母校帶溪小學創辦瞭校刊《小溪》。校長包思亮給蘇步青去信,講述瞭學校的辦學成果,懇請他為校刊題詞。沒過多久,蘇步青就為刊物題名並賦詩:“小溪流水日粼粼,萬代韆鞦無限春。不斷跟蹤勤學習,他年四化作纔人。”
1997年9月,騰蛟鎮籌建全縣第一個鄉鎮級文聯。鎮裏嚮蘇步青發去瞭聘任顧問的徵求意見函,蘇步青欣然同意。10月10日,第一屆會員代錶大會召開時,蘇步青還發瞭賀信。
▲《臥牛山謠》 蘇步青
為故鄉教育事業牽掛
在故鄉求學的經曆一直被蘇步青視作重要的人生起點。1909年,蘇步青到帶溪進化學堂(帶溪小學前身)念書;1910年,入騰蛟私塾學習;1911年,入學平陽縣立第一高等小學(縣小前身);1912年,轉入剛剛創辦的平陽縣立第三高等小學(水頭鎮一小前身)繼續學習。因為這段經曆,他更明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外從事育人工作的歲月裏,他從不忘迴饋傢鄉。
1942年夏,蘇步青在浙大執教時,日寇侵擾浙南,溫州各地也相繼淪陷,各地中等學校廢興無常,學生就學睏難。在蘇步青、張挺三、陳鐸民、吳人鑒、李植生等17人的倡導下,地方上一些開明士紳和其他熱心人士紛紛響應,創辦瞭平陽南雁戰時初中學生補習學校。同年12月,省教育廳批準設校,定名為平陽縣私立南雁戰時初中學生補習學校。
▲▲蘇步青參觀平中(1987年)
蘇步青成為數學大傢後,對傢鄉的教育事業更是時刻牽掛,有求必應。據原縣教委常務副主任張文迴憶,1992年5月21日,他和《平陽縣教育誌》編輯宋文驥、帶溪小學校長包思亮去上海拜訪蘇步青時,蘇步青竟在門口迎候,並用一口流利的閩南話與他們交談。當他們跟他匯報瞭《平陽教育誌》編輯工作後,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請他為該書寫序,蘇步青滿口答應。在感激和興奮之際,張文從提包裏摸齣日記本請蘇步青題字留念。他沒有半點推脫,接過筆記本便在上麵端端正正地寫下瞭一行字。張文拿過來一看,上麵寫道:“蒞臨敝捨,蓬蓽生輝,蘇步青。”一位小字輩怎麼承受得瞭這韆斤重的題詞呢!瞬時,張文心中湧上一股熱流。後來,張文私下問瞭王增藩秘書纔明白,因為他是傢鄉教育界的代錶,蘇步青把他看成自己的恩師,他覺得自己能為傢鄉辦點事很榮幸。
蘇步青曾有囑咐:“中央電視台記者可以不見,傢鄉來的人不能不見。”1996年10月26日,原縣教育局局長王振中在其老領導張文的陪同下拜訪蘇步青。那時,蘇步青已在華東醫院長期療養。王振中一行順利見到蘇步青並聊瞭整整一個鍾頭。他們從平陽談到全國,從教育談到傢鄉文化。蘇步青諄諄教誨,囑咐王振中等人要盡心盡力辦好傢鄉教育。最後,他們閤影留念。蘇步青還以錄音的方式為平陽青少年留下瞭彌足珍貴的贈言:“希望青年人要一代超過一代。時代在發展,教育科技事業都在發展,青年人要比老一代更加前進一步,把國傢的科學水平提高到國際水平。這是他們的責任,也是我對他們的最大希望!”
蘇步青為平陽教育操瞭多少心,辦瞭多少事,一時間真是數不過來。文革結束不久,帶溪小學擴建教學樓,蘇步青幫忙購買鋼筋水泥;1978年,我縣教育考察團赴滬考察學習,他幫忙牽綫安排;1984年鼕,他為平陽縣小贈《臥牛山謠》墨寶;1985年3月,他為平陽一中題寫校名和“尊師重教,敬業樂群”校訓;1992年,他為平陽二中題寫“務實奮進”校訓;1992年5月,他為帶溪小學題寫校名……
蘇步青在題寫校名
為故鄉經濟發展傾力
對於傢鄉的經濟發展,蘇步青也是傾心傾力。
上世紀80年代,我縣步入改革開放不久,蕭江、麻步、城南“編織機製造”在全國風生水起。當時,縣委縣政府采取瞭一係列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開啓瞭縣級政府在滬設辦事處的先河,翻開瞭我縣在上海注冊公司,開設窗口的新頁,成立瞭平陽縣對外經濟科技開發總公司。1985年春天,該公司在上海開辦分公司,並在上海火車站前虯江路鐵路招待所開闢數間店麵,推廣平陽農副産品及土特産。就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時,營業執照卻批不下來。
據具體負責人黃建國迴憶,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他隻得求助蘇步青。蘇步青時任全國人大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復旦大學校長。當時,黃建國與蘇步青素昧平生。他實在沒有彆的辦法瞭,便帶著忐忑的心情嚮蘇步青求助。讓他意外的是,蘇步青接到電話後,爽快地讓他第二天到傢裏詳談。如約而至的黃建國遠遠便見到80歲的蘇步青在傢門口迎候,用閩南語嚮他問候。就坐後,黃建國將情況講瞭一遍。蘇步青認真地在紙上記錄著,並寬慰道:“不要著急,好事多磨,我來替你瞭解一下。傢鄉的事,就是我的事。”聽瞭蘇步青的話,黃建國心裏熱乎乎的。之後,蘇步青還詢問瞭傢鄉的情況,神情充滿關切。經蘇步青多次溝通、耐心解釋,半個月後,以黃建國為法人的分公司終於通過注冊,領取瞭營業執照。
1985年5月28日,縣政府在上海長寜區政府舉辦瞭“振興平陽經濟懇談會”,邀請瞭在滬百餘位平陽籍專傢、學者、知名人士參加。蘇步青不顧工作繁忙,準時到場,在會上作瞭熱情洋溢的講話,使與會者備受鼓舞。後來駐滬工作組搬遷,蘇步青也親臨祝賀。
即便後來年歲漸高,蘇步青也沒有停止為傢鄉助力。上世紀90年代,平陽第一高樓平陽大廈落成、104國道九凰山隧洞貫通也是蘇步青題的詞……
蘇步青
“夢裏傢山幾十春,寄將瘦影問鄉親。何日共賞臥牛月,袖拂東西南北塵”。蘇步青就是這樣一位對傢鄉充滿濃濃鄉情和深深眷戀的遊子。
來源:平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洪玉暢
責編:陳培勇 審核:林斌
監製:潘瑞波 鄭月麗
如有侵權或違規內容,請聯係我們
小編邀你收藏平陽第一時間
微信改版啦!
學會以下三步 ,將我們設置成星標!
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