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10:59:09 PM
We see. We pass through. We create.
這是我為數不多同時開兩篇草稿的更新――在上次的分段更新還沒徹底完工的時候,由於提前找到某些新聞,我決定先開草稿把新聞內容提前保存。
羅列事實固然好做,但“Eddie的小站”既要羅列事實,又要盡量有理有據――親自到達的,我們保證真實;不能親自到達與迴憶的,我們保證盡量有理有據和準確。
或許,這纔是這裏值得各位的喜愛,甚至厚愛的原因――廢話到此結束,直接上主菜。
上次文章的最後,是以下麵的這張照片作為結尾:
2021.6.18
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正是潮匯5樓靠近中華路的位置――就是在拍這張照片時,我發現腳下十分危險,纔有瞭上次的結論:進入未開放區域有危險,切勿模仿。
圖中最核心的建築,自然就是瀋陽印象城。上次說過,印象城從潮匯手中挖走瞭海底撈和優衣庫,而它本身又進行瞭一番招商,如今是太原街商圈不可忽視的力量。
它左邊的建築是百盛太原街店,是瀋陽唯一的一間百盛百貨,上次受人矚目應該還是開齣瞭瀋陽第一傢巴黎貝甜;右邊的則是沃爾瑪太原街店,是沃爾瑪進駐瀋陽的第二間分店,已經開業接近20年――這兩棟建築的物業管理也都由印象城負責,停車場也相互通用,而三棟樓的物業管理部就位於沃爾瑪的西側。
但如果去過這三棟建築之中的任何一個,你會發現一個好玩的事情:印象城和百盛的地下部分沒辦法停車,它們的B1層欄杆對麵是太原街萬達廣場的範圍;
而真正的印象城停車場齣入口卻位於沃爾瑪西側,地下又與新加坡眼鏡城相連。
如果我說目前由三個不同公司管理的這5棟建築,其實最初都是一傢人,很多人可能並不相信,但這片建築群背後的故事又可以說十分精彩――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單獨把這裏列為一篇的開頭。
隨便去搜一下王健林,你會發現:這個以“小目標”走紅網絡,在全國擁有數百間萬達廣場綜閤體的男人,為數不多承認過的失敗之一就是太原街萬達廣場,他多次在公開場閤將太原街萬達廣場先運營失敗再拆除重建的過程講齣來――確實,這是瀋陽所有萬達廣場裏建設最早,也是經曆最坎坷的一座。
如果你是一位232路公交車的常客,你會發現:這條綫路每台車的車頭雖然都顯示“三台子 空調232 瀋陽站”,但車內的電子綫路圖卻將瀋陽站一端的終點站標示為“萬達商業廣場”。
一台232路深圳五洲龍油電混動客車即將到達“萬達商業廣場”始發站,車頭電牌顯示“瀋陽站”字樣。
2017.5.10
嚴格來說,萬達商業廣場這個名字早已消失,因為如今迴購之後重建的太原街萬達廣場室內步行街+後方的萬達新天地已經不是萬達最初進駐時的模樣。但為瞭還原這個片區最初的樣子,我們需要引述一下當年的新聞報道。
先讓我們看一下2003年平安夜的《時代商報》上,一篇標題為《太原街迎來新商業時代―――萬達“商業航母”聖誕前起航》的文章:
“12月23日,曆時一年開發建設的瀋陽萬達商業廣場正式對外宣布,在聖誕節前,全新裝修的包括沃爾瑪、燦坤數碼、大食代廣場等主力店和百餘傢萬達名店的萬達商業廣場一期將全麵對外營業。
此舉標誌著有著百年曆史的‘關外第一街’―――太原街經過近兩年的改造,終於煥發青春,迎來新商業時代。”
“從2002年5月開始進駐太原街,投資14億元人民幣,開發建設18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廣場,刷新瞭國內商業開發項目的規模紀錄。據悉,萬達商業廣場將以大規模、大容量、大品牌一舉打破瀋陽市沉悶的商業格局...
據介紹,瀋陽萬達商業廣場所擁有九大主力店全部是跨國性商業企業,包括瞭沃爾瑪、歐倍德、百盛百貨、燦坤數碼、大食代等一批不同業態的商界巨子,而像時代華納影城這樣的項目更是第一次走進中國的商業廣場之中,堪稱瀋陽商業‘黃金業態組閤’。”(時代商報,2003)
當年的瀋陽萬達商業廣場是萬達內部分類的所謂“第二代萬達廣場”,這批萬達廣場並不采用如今的單體建築主力店模式,而是建設多棟建築,其中包括步行街、百貨、電器賣場、超市和建築賣場,這些建築以地下通道或連廊方式相互連接。
太原街的這一座萬達,就是這一理念的體現:除瞭萬達售賣給各種業戶的步行街部分外,主力百貨百盛、三個主力的專業賣場沃爾瑪超市、歐倍德建材賣場和燦坤數碼各占據一棟建築,五棟建築之間以地下停車場相連接,而燦坤/百盛及步行街之間則以步行街動綫相連――2004年的萬達就已經做著多棟建築相連的規劃,並且還基本成功實施。
看起來很美好的計劃,卻在一年之後的《華商晨報》上以《萬達商業廣場瀋陽觸礁》的標題呈現:
“昨日(2004.2.10),當記者來到瀋陽市太原街萬達商業廣場時,其精品街上的絕大部分商鋪已經大門緊鎖,有的在門外還貼著招租或轉讓的廣告。精品街上零星的行人也都步履匆匆,這種景象與臨近的沃爾瑪、百盛等商場人頭攢動的場麵形成強烈反差。記者經調查瞭解到,總投資十幾億元的瀋陽萬達商業廣場在2003年12月23日開業後,僅僅13天,絕大部分商鋪就已經停業。”
“當初,我們以瀋陽曆史上最高的商鋪價格購買萬達精品街的商鋪是上當受騙瞭。其實,我們也不想停業,但現在根本沒有客源,小檔口開業一天賠500,大檔口開業一天賠1000,我們實在承擔不起。”
“當初,我們以每平方米5萬~6萬元的價格購買萬達精品街商鋪,就是因為其在瀋城各大媒體上連篇纍牘的宣傳。什麼由沃爾瑪、太平洋百貨、百腦匯等世界五百強企業構成的七大主力店營造的商業氣氛如何濃鬱,如何能夠吸引人氣……但現實情況是,在開業當天隻來瞭一個沃爾瑪,太平洋百貨變成瞭百盛,歐倍德那個樓還是空的,他們這種行為簡直是‘廣告欺詐’。”
當年的新聞圖片。
這樣的衰敗景象齣現在萬達的商業項目,如今已幾乎不可能。
但2004年時的萬達初涉商業項目,還不算成熟,纔齣現瞭如此的場麵――確實,一群主力店卻隻來瞭沃爾瑪一個,僅靠一個超市加上若乾小商鋪如何與路對麵的中興相互抗衡?
而業戶們在那時的新聞中,也錶達瞭對一年後開業的五洲商業廣場的嚮往――那裏後來發生的各種風波延續至今,小商鋪的各種債權直至今天都是一筆難念的經。
2004年,百盛、歐倍德和燦坤先後開業,雖然沒有帶來最初期待般的客流,但還是為萬達項目的繼續發展奠定基礎;而由於商戶與萬達之間多次調解不成,步行街部分幾乎閑置,哪怕萬達做齣瞭多次調整都無濟於事。
而2005年,燦坤退齣瀋陽――此前,必勝客已在燦坤所在的大樓開店,而燦坤也將1樓的多個臨街位置齣租給各種小商鋪。至於接手方則是國美電器旗下的“鵬潤電器”,以高端傢電銷售和體驗為主――十分類似5年後進駐瀋陽的亞瑪達電器。
稍早之前,由於百安居並購歐倍德中國業務的成功,位於太原街萬達的歐倍德也隨之更名,間接證實瞭所謂“歐倍德退齣萬達商業廣場”的事實。
圖源:新浪
這時的步行街5個部分雖然看似是一個整體,卻又各自為戰,沒有整體的規劃――甚至,萬達在2005年就將萬達商業廣場(除步行街)之外的部分悉數賣給澳洲麥格理。
中部白色大樓為鵬潤電器,遠端為沃爾瑪。
圖源:網絡
2006年,萬達將大多數步行街部分業主手中的店鋪購迴,決定將步行街部分拆除重建,對萬達商業廣場項目徹底改造為城市綜閤體業態。由於小業戶模式的失利,當年的媒體也毫不客氣地稱萬達在“做夢”。
此後的多年,萬達太原街項目始終在默默推進。這期間,鵬潤電器經過短暫的經營,最終還是迴到母公司國美的懷抱,更名為“國美電器鵬潤店”,後期也曾使用過“西太原街店”等名稱,而百盛、沃爾瑪及百安居則一路穩定且持續營業。
直到2008年,萬達終於正式殺迴太原街,將自己的綜閤體業態成功落地,並於2009年正式建成――原本的小商鋪步行街被改為室內步行街萬達城中城,偏南側的地塊變為萬達新天地公寓樓,與此前售賣給麥格理的幾大主力店一同成為新的太原街萬達廣場。
新建的城中城與百盛和國美電器之間設有一座玻璃樣式的加蓋小步行街,顧客可以不用離開戶外就往返於三棟建築之間。
2009年時的萬達城中城
圖源:網絡
重新開業的萬達城中城由萬達旗下的萬達影城以及有著濃厚閤作關係的大玩傢超樂場和大歌星KTV領銜,同時加大餐飲娛樂業態的分布,外加多個與萬達閤作多年的品牌,很快成為太原街新貴。
但在城中城開業之前不久的2009年6月,百安居宣布閉店,撤齣瀋陽――此前他們已經關閉位於長客西站附近的門店(疑為現十裏河燈飾城地塊)。此後,該建築空置多年也無人問津。
而在2012年,萬達與麥格理之間達成協議,萬達不再管理9座萬達廣場,項目也陸續更名為麥格理旗下的“悅薈Mosaic”,這其中就有瀋陽太原街萬達廣場――但請注意,這裏的悅薈隻有百盛、國美電器和沃爾瑪三棟建築而已,不含步行街和原百安居大樓。
悅薈時期,麥格理並未實際進行管理,隻對三棟建築做冠名處理。
圖源:網絡
2014年,原百安居大樓也迎來新主人,兄弟地産(長白新加坡城的開發商)租下該建築地麵部分,開設綜閤類商品銷售商場“新加坡廣場”,一年後商場又改變業態,變為如今的新加坡眼鏡城。
也是在同一年,麥格理手中的9傢早期萬達廣場再度轉手,這一次則是被印力集團收購。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悅薈的三棟建築也將物業管理交由印力負責。2015年左右,國美西太原街店租約到期,印力正式接手該建築,並著手將其改造為瀋陽印象城。而當年的計劃中也這樣說:“百盛、沃爾瑪、眼鏡城的項目位置在將來逐步到期後,也會陸續納入印力集團項目的統一規劃。”
2017年,印象城正式開業,此時的印力集團已經成收歸萬科旗下,成為萬科商業地産闆塊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樓麵麵積較小,但印象城憑藉“小而精”的業態引進及改造,將原本人氣不火的國美電器部分改造為潮流聚集地――而從潮匯手中搶來的優衣庫旗艦店及海底撈火鍋,以及自身引入的“奈雪的茶”(也是太原街商圈唯一一間奈雪)等店的開業,還有後期調整之中引入的影城、KTV及運動商品摺扣店等進一步使印象城在太原街站穩腳跟。
2022.2.17
值得玩味的是,雖然地麵建築經曆瞭多輪變遷,但印象城始終握有除萬達廣場步行街外,地下停車場其它部分的管理權。而在印力接手後的指示牌之中,印象城卻一直標注為“印象城C座”。
至於AB兩座都是什麼?這還是未知數。不過,隨著沃爾瑪在國內的關店潮到來,同樣掛著印象城標誌的沃爾瑪太原街店未來命運如何?這是個無法給齣完美迴答的問題。
沃爾瑪太原街店正門,上方有“印象城”標誌
2022.2.17
(“X察樓市”,你就真的不知道這個印象城標誌?不知道這位置原來還掛過“悅薈Mosaic瀋陽”?)
百盛在幾輪改造之後,倒是一直不溫不火。除瞭一樓的化妝品和上麵幾層的服裝之外,還有頂樓的一傢影城以及一樓的幾個熱門店鋪占位,尤其是“巴黎貝甜”的進駐更是讓百盛也有瞭臨街的賣點。
至於萬達步行街的部分,每隔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後,大歌星KTV早已不見,但大玩傢和萬達影城延續至今,同時再加上由新瑪特花季店遷來的MUJI,由伊勢丹遷來的英龍華辰Apple授權店以及其它一些多業態店鋪的加持,為太原街“南熱北冷”的格局立下汗馬功勞。
,2022.2.17
至於新加坡眼鏡城?樓內部分除瞭眼鏡城和樓頂的服飾批發之外沒什麼新意,也差不多是太原街最早下班的商業項目。
但外鋪部分有後門處的“紅番區”迪廳,瀋陽第一批慶豐包子鋪,甚至2021年還迎來瞭中國羅森的第4000間分店瀋陽民族南街店――雖然整棟建築不至於像它曾經的兄弟們一般大紅大紫,但也不至於陷入一片死寂。
位於新加坡眼鏡城的羅森民族南街分店,中國羅森第4000店所在地
2022.2.17
多年過去,這裏也看不齣與萬達或者與印象城有過任何的關係。批發市場的畫風,與周邊商場的氛圍格格不入,卻又能與後麵的中國小商品城和五金機電城融為一體。
2022.2.17
而也隻有後麵一側,能夠看齣這裏距離萬達廣場的距離有多近......
2022.2.17
如果從萬達開始規劃萬達商業廣場開始計算,今年正好是這個大型地塊的第20年。
20年的故事,僅僅簡略概括就已經有這麼多。
那在未來,這裏又會有什麼故事?
我無法預測――但我卻隱約感覺,下一個關於這裏的故事,也許就是沃爾瑪......
那就讓時間來驗證,我的這個感覺是否準確吧。
至於下一次,這個係列該寫到哪裏瞭?
它不會按照最初的計劃與走嚮進行瞭。
至於是什麼,到時自然會知道。
(未完待續)
Eddie's Site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