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11:15:08 AM
01
三國時期,蜀國“五虎上將”知名度很高,年紀最大的,自然是黃忠。
本來黃忠傢庭美滿,有妻有子,雖然不富裕,但是幸福。
生逢東漢末年那樣的亂世,黃忠也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
為瞭躲避戰亂,黃忠攜妻帶子,跑到瞭還算平靜的荊州。
那時荊州老大是劉錶,黃忠一個外來戶,好在有些本領,還是被提拔為中郎將,跟著劉錶的侄子劉磐駐守長沙攸縣。
以黃忠的能力,當個劉錶的左膀右臂,絕對沒問題,一縣之地,實在有些屈纔。
可惜生不逢明主,耽誤瞭一身纔華。
公元208年,劉錶撒手人寰。麵對曹操的進攻,劉錶之子無力招架,隻能開城投降。
黃忠也因此歸順曹操,並繼續駐守攸縣,受長沙太守韓玄節製,依然不被重用。
公元209年,赤壁之戰曹操敗退,劉備趁機進攻荊州。
長沙之戰後,黃忠再次易主,成瞭劉備手下大將。
黃忠劇照
02
無論是劉錶,還是曹操,都沒有重用黃忠。
而黃忠投靠劉備時,已過六十歲。如果隻看年紀的話,黃忠應該養老去瞭。
可是關羽對他倍加贊賞,劉備也處於用人之際,自然委以重任。
黃忠身懷絕技,一直沒有施展的機會,受到劉備重用,按理來說應該是好事。
黃忠六十多歲終於等來機會,本來就特彆感激劉備。
一個男人,一生能有幾次機會,來證明自己,立下赫赫戰功。
所以黃忠想要牢牢把握住這一次的機會,證明自己年紀雖然大,但老當益壯。
歸順劉備之後,隻要有仗打,黃忠總是身先士卒,三國誌中記載到“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
由此可見,黃忠建功立業之心,多麼急迫,生怕讓彆人搶先瞭。作為大將,還是衝鋒在最前麵。
無論武藝如何瞭,就是黃忠這樣一往無前的精神,已經勝過太多人瞭。
當然,黃忠並不是不怕死,但他更不敢服老。年輕將領們,一仗打不好,機會多的是,以後還能證明自己。
可是黃忠等不瞭,如果真的打不動瞭,也許就此不被重用瞭。
所以不用彆人督促,黃忠自己就時刻做好準備拼命。
諸葛亮劇照
03
劉備和諸葛亮,也深知黃忠戰力依舊,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可是這兩人,對黃忠的用法,實在有點不地道。
公元219年,劉備進攻漢中,曹軍西綫主帥是夏侯淵。
黃忠在天蕩山,擊殺韓浩,敗退張�A,立下赫赫戰功。這邊元氣還沒恢復呢,諸葛亮就找上門來瞭。
諸葛亮吹捧到,黃老將軍勇冠三軍,立下一大功。如果能把定軍山再打下來,漢中無憂瞭。
還沒等黃忠答復,諸葛亮又添瞭一把火。
定軍山守軍乃是曹軍大將夏侯淵,這人不簡單,比張�A強多瞭。以我來看,還是去荊州,把關羽調過來,方能勝利。
黃忠最怕被人瞧不起,立馬拍著胸脯錶決心:我還在這呢,你叫關羽乾什麼,給我三韆兵,絕對拿下夏侯淵的人頭。
定軍山一戰,黃忠再次衝在最前麵,打得夏侯淵措手不及。剛一交手,就是拼命的架勢,一招之下,既分勝負,也決生死。
夏侯淵還沒緩過神來,就被砍成兩段。
黃忠勝瞭,但是勝的險、勝的僥幸。
夏侯淵作為早已成名的戰將,那時正逢壯年。如果黃忠不是突然襲擊,抱著拼命勁頭來的,他絕不會喪命。
諸葛亮為何偏偏選黃忠來參加定軍山一戰呢?
他深知夏侯淵之強,年輕將領們來對戰,很大可能會送人頭。
而黃忠雖然老瞭,但還有一戰之力。
即使失敗瞭,陣亡於定軍山,也沒什麼。畢竟相比於年邁的黃忠來說,年輕的將領,更有價值。
諸葛亮“激將法”成功,這一次黃忠拼贏瞭。
劉備劇照
04
公元220年,關羽敗走麥城,落地身亡的結局。
劉備為瞭報仇,舉兵伐吳,黃忠也隨軍參戰。
那一年,黃忠已經七十五歲瞭。
彆說是三國時期瞭,就算是現在,75歲的人,還有幾個能長途跋涉,更彆提參軍打仗瞭。
劉備在對陣吳國時,對黃忠的使用,完全藉鑒瞭諸葛亮的辦法,那就是激將法。
不過劉備這一套玩起來,不如諸葛亮靈活。
張苞、關興剛打瞭一些勝仗,劉備當著黃忠的麵,感嘆道:果然英雄自古齣少年啊,當年跟隨我的將領們,如今都老邁無用瞭。
黃忠自從跟瞭劉備,就怕被人瞧不起,所以一直不服老。
一聽劉備這樣說,自然要證明自己。他隻帶瞭五六個人,就去瞭前綫。
連斬兩位吳國將領,黃忠依然不退,追著逃跑的吳軍,一路亂殺。可惜中瞭敵人埋伏,身中數箭。
雖然黃忠拼死殺齣重圍,可是由於失血過多,生命卻無可挽迴瞭。
在蜀軍帳營,眼看著奄奄一息的黃忠,劉備纔終於承認,自己學的是諸葛丞相的激將法,沒想到葬送瞭老將軍的性命,都是朕的錯啊。
劉備假惺惺地哭瞭一番,早知如此,何必激將呢。
如果關羽、張飛沒死,年老之際,劉備還會用激將法,逼著他倆衝鋒陷陣嗎?
黃忠徵戰多年,已經七十五歲瞭,早就過瞭衝鋒的年紀。他隨軍而行,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經驗,當個參謀,做齣貢獻。
而劉備卻偏偏激他上前綫,難道劉備真的糊塗瞭嗎?
在我看來,劉備隻不過,想榨乾黃忠最後一點剩餘價值罷瞭。
一個老將,死瞭也就死瞭,能殺幾個敵人,完全夠本瞭。
劇照
《三國誌》中記載,黃忠是病死的。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卻給黃忠設計瞭如此結局,也算是為黃忠的遭遇打抱不平瞭。
黃忠雖勇,但也不能利用一個老將的好勝之心,用激將法榨乾他的價值。
在對待黃忠的用法上,劉備和諸葛亮實在不地道,甚至可以說,透露齣瞭人性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