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8:18:23 PM
孫臏刖膝尚酣戰,幼輿摺齒迴高歌。――李東陽
在古代之時,一個傑齣的傢往往可以決定一個時代,此時必定要提起一個姓氏,孫。先有孫武撰寫“孫子兵法”,被譽“百世兵傢之師”;後有孫臏寫“孫臏兵法”,馬陵之戰名震天下。
孫臏,他的一生充滿瞭傳奇與坎坷,他曾經受人迫害,逃到齊國之後得到重用大顯身手,一戰名震天下,也成就瞭田忌在齊國的地位。
然而,孫臏獻給田忌的最後一計,田忌沒有采納,孫臏就神秘失蹤瞭,連史書中都沒有記載,這是為什麼呢?
田忌賽馬贏得重用
孫臏是我國戰國時期的傑齣軍事傢,他是“兵聖”孫武的後人。早些時候,他跟龐涓拜在同一個老師門下,二人是同窗好友。
後來龐涓在魏國走馬上任,他知道自己的纔能不如孫臏,如果孫臏也來魏國任職,可能會對自己形成極大的威脅,於是就派人將孫臏騙到瞭魏國。
孫臏被騙到魏國之後,龐涓捏造瞭一個罪名,對孫臏嚴刑處罰,砍去瞭他的雙足,還在他的臉上刺字,為的就是讓他無顔見人,讓他的纔華埋沒在塵世裏。
就在他遭到迫害的時候,齊國的一個使者仰慕孫臏的纔華,將他偷偷帶迴瞭齊國。
在來到齊國之後,齊國的將軍田忌非常喜歡他,把他奉為上賓。田忌平日裏有一個愛好,那就是跟齊國的眾公子賽馬,賭注甚大。
孫臏發現他們幾個人的馬都差不多,於是就給田忌齣瞭一招,那就是“用下等馬對上等馬,用上等馬對中等馬,用中等馬對下等馬”,果然,田忌以一勝兩敗的成績贏得瞭賭注。這就是著名的“田忌賽馬”。
這一件事情,讓田忌更加看重孫臏,將他引薦給瞭齊威王,得到齊威王的重用,成為瞭齊國的軍師。
鄒忌難題成就田忌
在戰國初期,魏國曾一度是實力最強的國傢,這就是因為魏國魏文侯先後使用李哩跟吳起變法,因為變法,魏國成為瞭當時的第一強國。
有瞭魏國這個例子,其他國傢也紛紛效仿,比如著名的秦國“商鞅變法”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韓國也任用申不害變法。而齊國,早些時候被譽為“春鞦第一霸”,但此時已經淪為瞭二流國傢,所以齊國也需要變法。
這個時候鄒忌自薦,他用“鼓琴”的節奏來說明治國的道理,齊威王很賞識他,就任命他主持變法,鄒忌也成為瞭齊國的相國。因為鄒忌的變法,齊國國力不斷增強,已經達到瞭可以跟魏國抗衡的地步。
鄒忌雖然很有纔華,但心胸狹窄,一直忌憚田忌的威名,擔心自己相國的位置不保。
公元前343年,魏國對韓國發動瞭進攻,韓國不敵,嚮齊國求救,鄒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建議大王派田忌齣戰,田忌打贏瞭,鄒忌舉薦有功;田忌輸瞭,受罰是田忌的事情。
不曾想,田忌手下有孫臏這位軍事,在孫臏的幫助之下,田忌在跟魏國的戰鬥之中大放光彩,一舉殲滅瞭魏國十多萬人,擊殺瞭魏國主將龐涓,俘虜瞭魏國太子,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一戰之後,魏國淪為瞭二流國傢,而田忌也達到瞭個人將軍生涯的巔峰。
沒被采納的最後一計
孫臏的一生隻齣過五計,第一計是為瞭自保,在龐涓的麵前“裝瘋之計”;
第二計是著名的“田忌賽馬”;
第三計是著名的“圍魏救趙”,不僅成功援救趙國,而且大挫魏國銳氣;
第四計就是馬陵之戰,用“增兵減竈”的戰術大破魏軍,也是這一戰,讓孫臏名滿天下,成為瞭七國人人皆知的軍神。
那麼第五計呢?
前麵說到瞭鄒忌妒忌田忌在齊國的地位,擔心會影響到自己相國的位置,於是就建議齊威王讓田忌齣戰,沒想到,反而成就瞭田忌在齊國的威名,鄒忌對他更加忌恨不已。
當時孫臏料到鄒忌會到田忌下手,於是就建議田忌主動布置,隨時準備讓兵馬衝進齊國的城門,這樣齊國的大權在握。然而這一次,田忌並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田忌迴來之後,鄒忌就齣手瞭。他讓自己手下的一個謀士找人演戲,謀士帶著重金在鬧市裏拋頭露麵,然後找到一個算命的人蔔瞭一卦。
還跟人說,“我是田忌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欲圖大事,不知道吉凶如何?”算完卦之後,鄒忌就派人逮捕瞭此人,將他帶到齊威王麵前,將這件事情說給齊威王聽。
田忌聽說這件事情之後,後悔沒有聽從軍事孫臏的建議,恐慌不已,倉皇齣逃楚國。
同時,孫臏神秘失蹤,消失在瞭史料的記載之中。
小結:
有的時候必須要佩服,古時候的這些軍師謀士,都有未雨綢繆的遠見,孫臏也是如此,他的計謀讓田忌成為瞭名震天下的名將,最後一計也可以讓田忌躲過鄒忌的迫害,而且還可以反製鄒忌,可惜的是,田忌沒有采納。
不知道是不是連番勝利讓田忌有些自滿,他不相信鄒忌會對戰功赫赫的自己下手,認為孫臏小題大做瞭。卻不曾想,鄒忌會使齣這等手段,試想一下,如果田忌采納瞭孫臏的建議,還會落得這麼一個下場嗎?
再來說說孫臏為什麼消失瞭。按理來說,鄒忌一直都在針對田忌,看起來跟孫臏無關,但是要知道,孫臏是得到瞭田忌的重用纔成為瞭名震七國的軍神,也是他成就瞭田忌,早就被貼上瞭田忌一派的標簽,如果齊威王受蠱惑真的對田忌齣手,他會幸免嗎?當然是不會的。
孫臏是什麼時候失蹤的呢?史料上關於孫臏的記載,在馬陵之戰後就找不到瞭,再結閤一下孫臏的最後一計。
應該是在馬陵之戰勝利後。孫臏提齣自己的第五計,卻沒有被田忌采納,這個時候孫臏就知道瞭田忌的下場,於是在返迴齊國都城的途中就辭官迴鄉瞭,從而躲過瞭這一場勾心鬥角。
說到底,還是信任的問題,如果田忌一直對孫臏的話深信不疑,恐怕未來的成就遠比史書的記載要大,而孫臏也可以繼續發揮自己的纔能,可惜啊,一次失誤的判斷,結束瞭兩個人可能無比輝煌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