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8:31:13 PM
張學良是著名的愛國將領,在西安事變中同另一名愛國將領楊虎城起瞭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這次兵諫,他也遭到瞭蔣介石的軟禁。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雖然跟著國民政府的張學良走上瞭較為遺憾的結局,但他有一名叫做張學思的兄弟,加入瞭,跟隨我黨開展瞭如火如荼的革命行動,並建立瞭一番功績。
愛國主義精神熏陶
張學良是北洋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他的父親張作霖同時也是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元首。
張作霖總是在百忙之中抽空關心張學良,一次直奉戰爭奉係軍閥發生敗退,因為戰場復雜,有人誤傳瞭張學良因摔下戰馬而生死不明的消息,本該尊貴無比的張作霖為求得兒子的消息,竟不惜嚮算卦的“半仙”下跪,其對親情的重視程度由此亦可見一斑。
有這樣一個愛子心切的父親,張學良的童年無疑是幸福的,他的另外幾名兄弟同樣也是幸福的。
盡管後來張作霖被炸死在皇姑屯,政治權利都傳給瞭長子張學良,但其他幾名子嗣也都繼承瞭張作霖一部分的政治影響力,張作霖的四子張學思自然同樣也不例外。
張學思的母親許氏是鐵匠傢族齣生,因為許氏從小就吃瞭不少苦頭,自然是懂得如何正確地引導他的價值觀成長。
對於張學思而言,母親對他可謂影響深遠,因為許氏自小就要他學會“自食其力”,在他8歲那年就將他送到瞭省立小學,這在當年那些高乾子女中也是罕見的。
恐怕也正是因為從小被送到瞭學堂,和其他平民子弟一同接受平等的教育,這纔讓張學思後來覺醒瞭無産階級革命者的光榮意誌。他不穿綾羅綢緞,更不搞什麼特權思想,一切與周圍人無異,也是很快地和同齡人打成瞭一片。
那個年代,雖然日本人沒有展露齣自己的全部獠牙,但政治野心已經是鋒芒畢露,尤其是東北地區存在不少積極反日的聲音。受其影響,包含張學思在內的學生們也都培養瞭不俗的愛國主義情結,並對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産生瞭一定的抵觸。
思想上的分道揚鑣
後來父親張作霖被日本人害死在瞭皇姑屯,可想而知張學思對日本人的痛恨也是到瞭一個絕無僅有的最高點。
而918事變爆發以後,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變得昭然若揭,張學思自然是極力反戰的,不過受國民政府的影響,握有實權的哥哥張學良並沒有産生什麼抵抗意識,為此張學思決定脫離傢庭,另尋一條能夠完成理想中革命事業的道路。
張學思在中學更加勤奮瞭,他與王金鏡等人創辦瞭進學會、開展學生運動,言行間也是有瞭一個革命者的雛形。
不過當時的國民政府對這一類的學生運動十分不感冒,所以張學思的活動也就屢屢受到打壓,但由於這所學校的主辦者就是張學良,所以張學思但也沒有受到太多的批評。
但總而言之,張學思的思想早已掙脫瞭這所學校的束縛,1931年,他就和自己的革命啓濛老師王西徵一起去到瞭北平,並最終加入瞭。
這段期間,張學良也是終於因為自己的畏縮不前而付齣瞭代價,東北三省淪陷瞭,事情發生以後,張學思激動地闖入瞭張學良所在之處嚮其質問,一時間將兄長問得啞口無言。
張學良也是自知理虧,其實他本性不壞,隻是沒料到會有這樣的結局,也是因為張學思的這番質問,讓張學良陷入瞭良久的自我質疑中,最終率性而為,完成瞭一場革命史上的壯舉。
不管後來的張學良如何痛改前非,總而言之,在918事變以後,原本和睦一傢的兄弟倆也算是在思想層麵上分道揚鑣瞭,但為瞭繼續深造,且找不到組織的去嚮,張學思還是接受瞭一次來自於張學良的資助,加入南京中央軍校進行學習期間,也是以齣眾的成績引來瞭張學良的側目。
繼續未完成的革命
兩年以後,張學思收到瞭一份來自於張學良下屬所傳達的消息,原來張學良準備和進行閤作瞭,畢竟此時的蔣介石已經公然和共産黨撕破瞭臉皮,張學良的這一決定毫無疑問是十分令人震驚的,也不知張學思在接到消息以後,心中湧現瞭如何復雜的情緒。
但總而言之,不齣數月張學良的決心就會展現在世人的麵前,撼動整個曆史進程的西安事變爆發瞭。
然而,西安事變結束以後,張學思還是沒能等到張學良如願以償的閤作,這名本有些優柔寡斷的兄長,後來又成瞭蔣介石的階下囚,極少齣現在大眾麵前。張學思也在學業完成以後,馬不停蹄地離開瞭南京,追尋起瞭組織的下落。
西安事變終究還是比較成功的,蔣介石迫於各方麵的壓力,選擇瞭和共産黨閤作以抵禦日本人的侵略,又過瞭幾個月,張學思也就得到瞭一個同張學良見麵的機會。
這次會麵是在國民黨的嚴密監視下進行的,二人隻被允許進行筆談,以便留下證據,但即使是這樣毫無隱私的環境,張學良還是嚮弟弟張學思毫無保留地交托瞭自己最真摯的情感。
張學良雖然是一名軍閥,同時也是一名國民黨人士,沒想到卻告訴張學思:“你一定要跟著共産黨鬥爭到底”。看來張學良也是終於看透瞭一切,並將自己本該具有的一切革命想法寄托給瞭弟弟。
二人交談瞭很久,但恐怕誰都沒有預料到,這一次已經是他們今生最後一次相會,這一番話也就近乎成為瞭張學良的遺囑。
所幸後來的張學思並沒有辜負張學良的期待,他相繼參與瞭我軍的各大作戰,也在延安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不管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張學思均作瞭一定的功績,等到建國以後,就因這一係列的戰果被授予瞭開國少將的軍銜。
他以報效祖國為己任,積極創辦瞭海軍學校,為建國後的新中國輸送瞭大量的海軍人纔,也因此受到過周總理的高度稱贊。
小結:
張學思與張學良雖然是倆兄弟,甚至擁有幾分相似的政治思想,但卻陰錯陽差地走到瞭對立麵,也是相當遺憾瞭。
所幸後來張學思接受瞭張學良的囑托,將革命事業成功地延續瞭下去,盡管張學良因為種種原因,下半生生活在軟禁之中,但有瞭弟弟張學思對其思想的踐行,這也可以算得上是兄弟二人革命事業的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