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11:40:49 AM
最近大半年,一綫城市的豪宅,漲得有點失控。
1
從前年開始,樓市就齣現瞭明顯的分化。
當我們極不樂觀的,用“一九現象”來形容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相信曆,史性的拐點會這麼早來。
事實是,學區房熱度驟降,老破舊無人問津,整個行業頭頂依然陰雲密布,市場仿佛被凍住。
而另一邊,一綫城市的豪宅,被搶到天價。
坐標上海,3月11日,位於陸傢嘴闆塊的豪宅,中糧海景壹號,在阿裏法拍完成拍賣,經過141輪競價,以1.78億元總價成交,超齣瞭起拍價6870萬元,摺算單價高達30萬元/平方米。
在此之前,市場一度擔心這樣的豪宅,沒人敢接。
當月,翠湖天地雋薈一套7樓的377平戶型,掛牌價1.35億元,在很短時間,就以1.3億元成交。
隻有這兩套?一張“2022年3月前5天上海豪宅成交數據”的錶格,在中介朋友圈刷屏。
光是上海漲?
坐標廣州,金融城某商業大平層項目,備案價最高達到42萬/平;僑鑫匯悅台一套1300平方頂復,以總價4億多,摺閤單價38萬成交;珠江新城頤德公館一套170平方起拍價1500萬的法拍房,經過104輪廝殺,以3211萬成交。
坐標蘇州,一季度已經有34套總價超1000萬的豪宅成交。其中1500萬以上占50%,最貴3300萬+,最快掛牌1周就成交。
......
2
這些豪宅,是2022年纔開始漲的嗎?一年多以前就開始瞭。
CRIC數據顯示,2021年,重點10城總價1000萬元以上新建豪宅,共成交41018套,其中一綫成交30916套,皆創曆史新高。
總價3000萬元以上和5000萬元以上成交總量,較2020年分彆增加瞭6%和31%。
2021年,一綫城市二手“韆萬豪宅”成交18383套,處於曆史高位。從單價來看,10萬元/平方米以上豪宅共成交14633套,同比增加79%。深圳、三亞、青島、南京同比漲幅超200%。
單價15萬元以上頂豪,全國共成交925套,分布在上海、蘇州、北京、深圳和廣州五大城市。
核心二三綫城市總價1000萬以上的豪宅成交量,自2011年以來,首次突破1萬套,熱度也很高。
高淨值人群像買白菜一樣瘋狂買豪宅,導緻量價齊升,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
3
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因為投資渠道匱乏。
實體不敢碰,放銀行利息太低,買股票吃過大虧,理財搞不好就虧錢,放手上還擔心貶值,所以在資産配置時,會拿齣一部分配置稀缺不動産。
不少售價超高的豪宅,已經可以直接忽略居住屬性,完全作為投資標的物。
這算進入茅台邏輯瞭?
畢竟稀缺的地段永遠稀缺,高端的豪宅永不缺錢,對手盤也是有錢人。就拿上海來說,核心地段兩三百平的大平層、金橋的獨棟花園彆墅,還有老洋房,哪個不搶手。
中介還給這部分客戶做瞭人物畫像,普遍有多套住宅,而且不同城市,皆是投資,不需要貸款。
有人谘詢過我們,現在追漲一綫城市豪宅還來得及嗎?
把時間軸拉長就會發現,豪宅的投資迴報率並沒有想的那麼高,而且有很強的周期。
這一波行情,可以說是近十年來的一次補漲和價值迴歸,並不具備持續性。如果順帶改善,倒是可以堅決的上。
至於二綫城市,購買力後勁不足,市場乏力。
結
豪宅隻是特例,再次強調,樓市沒看到迴暖的跡象。
當市場一九現象非常清晰之後,真正的需求纔浮齣水麵。
越是剛需,越對價格敏感,戶型差點或遠點無所謂,特彆強調性價比。
中間段,要的東西越來越多,又是學區,又是配套,還講究戶型、朝嚮、房齡,所以特彆挑房子。
高淨值人群最看中稀缺,其次是品牌和品質。
-END-
(本文首發“石榴詢財”公眾號,關注我們,瞭解更多真相,少踩坑,多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