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11:14:58 PM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兩黨協商國傢安定大事,無奈的是1946年蔣介石單方麵撕破雙十協定,解放戰爭全麵爆發,從1946年到1949年持續瞭三年之久。
在解放戰爭中幾大戰役如雷貫耳,其中就包含淮海戰役,而在淮海戰役裏戰死的國民黨將領中,有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就是黃百韜。
黃百韜不是蔣介石的嫡係部隊,卻憑藉著赫赫戰功逐步被蔣介石賞識,與其說他是一個國民黨將領,不如說他是一個職業軍人。抗日戰爭結束後,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信仰,誓死追隨蔣介石毫不動搖,最終成為瞭解放戰爭的犧牲品。
戰死沙場
黃百韜生於1900年,祖上都是軍人齣生,祖父曾是清政府的山東曹州總兵,父親也曾擔任淮軍將領,因此黃百韜骨子裏就有一種軍人的傳承,彷佛就是為軍隊而生的。
少時的黃百韜在北洋軍閥中曾經當過兵,由於作戰勇猛被當時的首領賞識,將身邊的婢女許配給黃百韜做妻子,而這位妻子也知恩圖報,為黃百韜求得金陵軍官學習機會。
後來的人生幾乎是黃百韜幾易其主的過程,在北洋軍閥以後,他又投靠瞭江蘇軍閥,在江蘇軍閥戰敗以後又投靠瞭山東軍閥張宗昌,後來張宗昌被蔣介石打敗,黃百韜又投靠瞭蔣介石,至此軍閥之禍肅清,黃百韜也忠心跟隨蔣介石從軍。
從黃百韜的曆程來看,黃百韜是名副其實的雜牌軍,他自身也知道自己的弱項,比不得蔣介石的嫡係王牌,隻能靠赫赫戰功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因此黃百韜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始終保持著衝鋒在前,退卻在後的風格,成為蔣係雜牌軍中的王牌將星,得到瞭蔣介石的賞識,因多次獲得戰功,曾獲授光華寶鼎勛章、青天白日勛章等勛章。
淮海戰役中黃百韜被任命為中將,盡管他內心知道國民黨打不過共産黨,但仍堅守自己最後的崗位,在紙片上寫“黃百韜盡忠報國”,讓自己的副軍長楊廷宴轉交給蔣介石,不久在碾莊戰役中黃百韜被流彈擊中,自知活不瞭的他選擇瞭開槍自殺。
黃百韜死後,楊廷宴不願意看到自己的戰友曝屍荒野,於是想瞭一個辦法。在碾莊戰役中為瞭方便逃脫,他們兩個人換上瞭普通士兵的衣服,此時恰好可以利用,於是楊廷宴找到一個老伯告訴他,這是自己的同鄉,請他幫忙掩埋一下,自己一定會來接他。老伯被楊廷宴感動,於是應允瞭這個要求,埋葬瞭黃百韜之後還特意做瞭個標記。
掩埋完黃百韜之後,楊廷宴也被抓捕,因為他穿著普通士兵的衣服所以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當時共産黨的政策是國民黨俘虜中傷兵願意迴傢就給予放行,於是楊廷宴拖著受傷的身體嚮押解他的解放軍戰士求情,一番哄騙之後楊廷宴脫身瞭,而楊廷宴脫身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迴到南京通知黃百韜的妻子以及國民黨內部黃百韜犧牲的消息。
一日夫妻百日恩
黃百韜的妻子柳碧雲跟隨瞭黃百韜多年,輾轉多年最終還是迎來瞭黃百韜戰死沙場的消息,悲痛之餘強烈要求召迴黃百韜的遺體,這是她作為妻子應該做的,哪怕是黃百韜埋葬地已經是解放軍的管轄範圍內,也要想辦法將他的遺體運齣來。
在柳碧雲的苦苦哀求下,國民黨國防部派遣瞭多名便衣戰士迴到楊廷宴告知的地方,迎接黃百韜的遺體。
在士兵們找到當時的老伯之後,老伯並沒有懷疑,而是讓自己的兒子帶路,將黃百韜的遺體挖齣來,並看著他們裝殮入棺。
老伯的兒子在看到接棺的地方停著一輛軍車,並且有十多名戰士護衛時,纔知道這個士兵並不是普通的士兵,應該是高級將領。
黃百韜的遺體好不容易運到南京以後,公祭的儀式很大,蔣介石追封黃百韜為陸軍上將。
然而當時正處於蔣介石引退階段,自顧不暇,在公祭儀式舉辦完之後,並沒有給黃百韜選擇墓地,
官員們忙著逃往台灣,柳碧雲隻好自食其力,親自尋找黃百韜的墓地,最終她找到瞭南京蔣王廟明代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墓地旁邊的小樹林,有李文忠墓地的掩護黃百韜可以說非常的安全,故黃百韜被安置在此,直到今天都安然無恙。
柳碧雲為丈夫的身後事可謂是煞費苦心,在當時所有人都顧及自己的時候,柳碧雲沒有逃之夭夭,盡可能安置好丈夫後,帶著兒子和女兒匆忙逃往台灣。
免死金牌
黃百韜與柳碧雲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叫黃麗珍,在台灣長大成人後成為一名記者,兒子黃效
先成年以後被國民黨照顧,高官俸祿一樣不缺,但還是不省心地鬧齣瞭命案。
1960年黃效先在軍中求愛不成,惱羞成怒將對方槍殺,事情傳到蔣介石那,蔣介石覺得黃效先違反瞭軍中紀律,身上也沒有父親黃百韜軍人的樣子,十分失望,遂下達瞭死刑命令。
為瞭保存黃百韜唯一的血脈,柳碧雲拿著黃百韜生前的青天白日勛章嚮蔣介石求情,請他看在黃百韜的麵子上繞過黃效先一命。
蔣介石感慨萬韆,隻說瞭一句虎父犬子評價,免去瞭黃效先的死刑,但活罪難逃,被關押瞭瞭9年之後纔假釋齣獄。
齣獄後的黃效先良心發現洗心革麵,離開瞭軍隊成為一名貿易商人,並娶妻生子安穩生活,後來全傢都移居美國。
2006年清明節已經白頭蒼蒼的黃效先來到南京給黃百韜掃墓,老淚縱橫的他既感恩於父親死後的庇護,也心酸於母親後半生隻能在台灣守著父親的衣冠塚老去,時間倉皇過去半個世紀,徒留黃百韜安安靜靜的在李文忠的墓旁。
小結:
新中國成立馬上就71周年瞭,每次迴顧解放戰爭國共兩黨之間的戰事總是讓人唏噓不已,也由衷地希望兩岸能夠盡快完成統一,瞭結當初國共兩黨對戰留下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