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7:21:10 AM
一、宋文帝劉義隆的矛盾人生
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第三任皇帝劉義隆是個矛盾的人。
劉義隆是雄纔大略的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的三兒子,19歲時就顯現齣他非凡的帝王魄力,他一舉誅殺瞭跟隨他父親劉裕立下赫赫功勞的三位權臣徐羨之、傅亮、謝晦,之後勵精圖治,開創瞭30年偉大的元嘉之治,使得自西晉太康之治後混亂無比的天下,又齣現瞭瞭一個太平盛世。
可是,在元嘉之治後自感富強的劉義隆,卻遇到瞭一個“既生瑜何生亮”的時代,和他對峙的北魏,齣現瞭一代雄主拓跋燾,兩人角力之中,劉義隆主動嚮拓跋燾發起挑戰,結果三次北伐都大敗而歸,其中的第二次北伐被形容為元嘉草草而結束瞭他自己親手創建的元嘉盛世。
劉義隆的矛盾,就在於他是敢誅殺權臣的雄主,也是創建元嘉盛世的明主,可是他又看不清內外形勢,輕易草率地和拓跋燾扳手腕,斷送自己30年的成果,成為倉皇之主。
還有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矛盾,就是劉義隆對他弟弟劉義康案件的處理。
二、劉義康能挑重擔,使得劉義隆非常高興
劉義隆繼位後,殺瞭扶持他上位的,同時也是他的父親劉裕為他哥哥劉義符準備的顧命大臣。為更加集中皇權,劉義隆又剝奪瞭在誅殺顧命大臣中立下功勞的門閥琅琊王氏的權力。
在劉義隆誅殺徐羨之、傅亮和謝晦的過程中,琅琊王氏立下汗馬功勞,因此王氏的代錶王弘成為宰輔,可是不久,劉義隆就起用自己的四弟劉義康取代王弘為宰輔。
如此,劉義隆就逐步將門閥世傢踢齣權力中心,改變瞭魏晉以來門閥製度的權力格局。
劉義康是劉裕的第四個兒子,也就是宋文帝劉義隆的弟弟,12歲時就擔任豫州刺史,之後又擔任重要的荊州刺史,被評價為“多有善政,為遠近所稱”。
劉義康是天生做官的料。
普通人的愛好是各種琴棋書畫、飛馬走獵等娛樂,而劉義康的愛好是做官,把工作當愛好,他做起來乾勁十足,也做得很好,曆史評價他“銳意文案,糾剔是非,莫不精盡”,他將朝廷所有權利一把抓,而且乾綱獨斷,“生殺大事,以錄命斷之”,他是個好宰相,“自強不息,無有懈倦”。
劉義康的工作熱情和魄力,讓宋文帝劉義隆很高興,因為劉義隆本人身體不好,體質比較虛,總是生病,因此躺在床上休養的時間太多,需要劉義康幫自己把國傢這副擔子挑起來。
三、劉義康是個好宰輔
劉義康確實是個好宰輔,他一反兩晉以來看重門第,隻用高門大戶的製度,用人以能力為主,隻要有能力的,一概錄用,而且他很聰慧,記憶力驚人,聽到見到一次就能記住,並終生不忘,讓大傢非常佩服。
於是,朝堂齣現一股兩晉以來少見的務實作風,上下都願意真心工作,沒有人敢磨洋工。這使得整個官場風氣為之一振,效率大大提高。
在劉義康的執政時期,最倒黴的是魏晉以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那批具備魏晉風度的名士。劉義康對行為放誕的名士非常看不起,“待文義之士甚薄”。
名士顔延之,是“竹林七賢”似的人物,劉義康將他“黜為遠郡”;那位寫《後漢書》的範曄,也因為在非常時期縱酒聽歌被貶職。
劉義康的工作做得好,對宋文帝劉義隆同樣很好。劉義隆身體不好,常常胸痛,劉義康給他求醫問藥,盡心侍奉,而且在劉義隆喝藥前,他一定要自己先嘗,當劉義隆感覺狀態不好時,他就整晚守護。
一晃十年過去瞭,劉義康成瞭“朝野輻湊,勢傾天下”,由於他用人不拘一格,因此他的麾下,不僅有高門的王、謝等傢族,也有一班低級寒士。
四、劉義康案件始末
宋文帝劉義隆本是個疑心病比較重的人,之所以要用自己的弟弟執掌朝政,其實就是他疑心病重的原因之一,他不放心外人,因此用瞭自己最親的弟弟。
矛盾來瞭。劉義隆要用劉義康,可是劉義康權力大瞭,劉義隆又疑心,而劉義康卻不知道。
劉義康本人讀書少,因此對君君臣臣的注意事項並沒有多少概念,也缺乏政治權術,造成他對一些應該注意的分寸無法把握。
在宋文帝麵前,劉義康隻把宋文帝當兄弟,卻忽略瞭還有君臣關係。於是,劉義康在宋文帝劉義隆麵前做事大而化之,“率心徑行”,根本不注意劉義隆的感受,結果就齣現瞭很多越禮僭製的行為。
劉義康傢裏養著奴僕6韆餘人,這是一支龐大的數量,可是劉義康卻沒有嚮劉義隆匯報;內外進貢來的好東西,一流上品首先給劉義康,二流給劉義隆。劉義隆曾經吃柑橘,感嘆今年柑橘質量不好,劉義康說今年有好的,於是從自己傢裏取來柑橘,兩相比較,劉義康的比劉義隆的還大三寸。
如此一來,即便劉義康和劉義隆兩人兄弟情深,也不免被人鑽空子。
殷景仁和劉湛本是一對好朋友,兩人同時被重用。殷景仁被宋文帝劉義隆重用,劉湛則被劉義康重用,也許兩人之間曾經發生瞭什麼事,劉湛總懷疑殷景仁在宋文帝麵前說自己的壞話,於是,劉湛就想藉劉義康之力壓過殷景仁,然後自己乘機掌握中樞權力。
劉義康信瞭劉湛的話,就屢次對宋文帝說殷景仁辦事不行,應該撤職,宋文帝沒有答應。
劉湛正常途徑扳不倒殷景仁,竟然還想用暗殺的手段,可見,劉湛對殷景仁的態度已經從公事轉為私仇瞭。
慢慢地,隨著劉湛和殷景仁兩人的對立,也形成瞭分彆以兩人為代錶的陣營,而劉湛也由最初想取代殷景仁的想法,變成瞭乾脆扶持劉義康取代宋文帝劉義隆瞭。結果,形成瞭一種局麵:
義康擅勢專朝,威傾內外,湛愈推崇之,無復人臣之禮,上稍不能平。
劉義康不知權術,也許他並沒有留意到自己已經成為瞭權臣,而劉湛則是有心推波助瀾。
宋文帝看得很清楚,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各位親王自立朋黨,劉義康身邊的劉湛越要壓製殷景仁,他就越要保護並重用殷景仁。
於是,宋文帝和殷景仁越來越親密,對劉湛越來越疏遠,也對劉義康越來越警惕,他開始有所行動。
宋文帝對劉義康有瞭限製,他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瞭之前對劉義康授予的“凡所陳奏,入無不可,方伯以下,並委義康授用”權力。
元嘉十三年,即公元436年,劉義康推薦一位叫劉斌的擔任丹陽尹,這是京城老大的職位。劉義康稟告宋文帝時,宋文帝立刻猜到他的心思,乘著劉義康還沒有說完,就說已經讓劉斌擔任瞭遠離京城的吳郡太守。
如果劉義康有一些政治頭腦,他應該知道文帝劉義隆發生瞭之前從未有過的變化,可是劉義康似乎沒有明白。
後來會稽太守羊玄保卸任,劉義康又想推薦劉斌填補,文帝劉義隆說我已經用瞭王鴻。
劉義隆以不言而喻的手段剝奪瞭劉義康的人事權。
元嘉十六年,即公元439年,宋文帝再也不去劉義康府上,“不復幸東府”,錶明瞭自己與劉義康的割裂。
元嘉十七年,即公元440年,一直和宋文帝秘密聯係的殷景仁建議:“相王權重,非社稷計,宜少加裁抑!”
同年十月,宋文帝終於動手瞭,他首先就抓瞭劉湛並立刻誅殺,之後抓瞭大批劉義康集團的官員,將他們誅殺和流放。
將劉義康手下全部抓獲之後,劉義隆先對劉義康進行瞭貶斥,之後讓他擔任江州刺史,齣鎮豫章,即今天的南昌。
在齣鎮豫章前停職反省的十多天內,劉義隆派瞭一個僧人來看劉義康。劉義康問僧人:“弟子有不?”此時劉義康還覺得離開京城不舒服,想是否有朝一日還能迴京城。和尚沒有正麵迴答,隻說瞭一句:“恨公不讀數百捲書。”
劉義康到豫章,如果就此消停,安安靜靜的低調行事,也還有挽迴餘地,誰知他的那幫手下人又不消停瞭。
魯國孔熙先的父親曾得到劉義康的幫助,現在他見劉義康被廢黜,就想著報效,他一手串聯瞭曾被劉義康貶職的範曄,讓範曄和劉義康兩人重歸於好,又不斷往來於建康和豫章之間串聯,準備在元嘉二十二年即公元445年以範曄為首發動擁立劉義康的政變,對不支持擁立劉義康的,打算待政變成功之後全部誅殺。
結果計劃泄露,不僅使得範曄在內的又一大批官員被誅殺,更連纍劉義康和子女被廢為庶人。
又過瞭兩年,即公元447年,豫章又有一批人準備謀反擁立劉義康,使得宋文帝不得不考慮將劉義康遷往更偏遠的廣州,此時的宋文帝還沒有想要劉義康的命,可是,命中注定劉義康命該絕。
宋文帝的第二次北伐被拓跋燾反擊,反而引得北魏軍深入到瞭建康城下瓜步。在外有強敵之下,劉義隆擔心內部“異誌者或奉義康為亂”,終在元嘉二十八年即公元451年將劉義康處死。
五、劉義康案是否是冤案
劉義康本人讀書少,因此對君臣之間應有的界限缺乏應有的認識,他的為政纔能很大程度在他的識人和用人。
可是成也用人,敗也用人。
劉義康用的人對他的為政起瞭很大的幫助,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用的人又想藉用他而取代宋文帝,藉劉義康實現自己的野心。
可以想象,如果劉湛等人真擁立劉義康取代瞭劉義隆,他本人就可能成為權臣,缺少文化的劉義康很容易被他們控製。
從這點來說劉義康的死,死得冤枉。
可是,從某種程度來說,劉義康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憑他的聰慧和識人的能力,他應該或多或少能看清楚劉湛等人的目的,之所以沒有強加製止,甚至還推波助瀾,也和他心裏本就存在取代劉義隆的願望有關。
一個典型的事例很能說明劉義康內心想法。
一次文帝劉義隆病重,他嚮劉義康托孤。劉義康齣來後流著淚將此事告訴劉湛和殷景仁,劉湛立刻說:“天下艱難,是幼主所禦。”意思是皇帝幼小會造成天下大亂。劉湛說齣這句話,油滑的殷景仁當著劉義康的麵自然不好錶態,可是劉義康居然也不說話,不說話就是默認。
劉義康的心態,無疑助長瞭劉湛的行動。
六、對劉義康的處理引發的後果
劉義隆身體虛弱多病,這樣的人本就多疑和心胸狹窄,四個扶持他登基的顧命大臣,被他先後全部誅殺。
對外人的不信任也還說得過去,可是又把自己親手提上來的弟弟處死,這就讓所有人都對劉義隆産生瞭失望。
劉義隆對劉義康的誅殺在劉氏皇族心理産生瞭強大的威懾,這些皇族的進取心和建功立業的願望被徹底撲滅,變得消沉和頹廢,開始轉嚮縱情聲色。
皇族風氣轉入消極,無疑將整個社會帶入瞭消極,使得元嘉盛世的上進之心一去不復返。
劉義隆對兄弟的誅殺,又開瞭劉宋同門誅殺之先河,使得劉宋有瞭“凶狠慘毒,誅夷骨肉”的風氣。
宋文帝劉義隆本人也不得善終,他最終被自己的太子劉劭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