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4:50:30 PM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病例[1]。
病史
患兒,男,10歲,入院前3d患兒無明顯誘因齣現茶色尿,入院前2d齣現鞏膜黃染,未予重視,入院前1d齣現皮膚黃染,尿色較前加深,呈濃茶色,無尿頻、尿急、尿痛,無發熱、寒戰、腰痛,無皮膚黃染及瘀斑、瘀點,無皮膚瘙癢。
既往史及傢族史
患兒係足月順産,齣生重量3.5kg。既往無特殊病史。無服用特殊藥物病史。有一哥,15歲時因肝豆狀核變性死亡,有一弟,體健。
入院體格檢查
體溫38.9℃,脈搏92次/min,呼吸21次/min,血壓128/61mmHg,血氧飽和度99%。神誌清楚,顔麵、軀乾、四肢及掌心黃染,鞏膜黃染,口唇蒼白,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音,心音有力,律齊,未聞及雜音,腹軟,肝髒、脾髒未觸及,肌張力正常,神經係統檢查無陽性體徵,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2s。
輔助檢查
診療經過
予吸氧、維生素K1肌內注射、還原型榖胱甘肽及熊去氧膽酸保肝利膽,反復輸注新鮮冰凍血漿糾正凝血功能,反復輸注紅細胞懸液糾正貧血、血漿置換3次,查 銅藍蛋白42mg/L (正常值150~300mg/L),予青黴胺口服祛銅等積極治療,病情無好轉。
患兒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膽紅素進行性上升,凝血功能持續異常,漸齣現尿少、全身水腫,傢屬自動要求齣院,患兒於齣院後不久病死。
肝豆狀核變性
WD是一種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病,研究錶明, WD的患病率約為1/30000,攜帶者頻率為1/90[2],該結果源於確診病例,但並非所有患者都能確診。有研究認為,通過基因檢測預估的患病率高於臨床和診斷的3-4倍,實際患病率可能被低估。
與很多遺傳性代謝疾病不同,WD可以在疾病的早期得到非常有效的治療。以上病例中,患兒的哥哥15歲死於WD,即使如此,傢屬仍未重視,未進行早期篩查乾預,等齣現明顯癥狀纔送往醫院,導緻治療不及時發生急性肝衰竭而死亡。
WD的診斷
目前,關於WD的檢查方法包括銅藍蛋白(CER)、血銅、24h尿銅、肝銅、K-F環和基因檢測等,然部分患者K-F環呈陰性,而基因檢查費用高,不適用大範圍篩查,因此 血清學檢測指標更為可行 。
2012《歐洲肝髒研究會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診治指南》 [3]提齣:任何伴有不明原因肝髒疾病、神經係統和精神方麵異常的患者,都應該考慮可能患有WD,血清CER水平降低是診斷為WD的有力證據。
不明原因肝病銅代謝異常診斷思路[4]
《中國肝豆狀核變性診治指南2021》 [5]指齣: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的CER一般<200mg/L,<120mg/L應引起高度重視,<80mg/L是診斷WD的強烈證據。
大部分兒童在1歲後CER的水平已接近正常成人標準,有不少學者認為,3歲是通過CER進行WD篩查的最佳年齡[6,7]。
我國是人口大國,WD並不少見,齣現臨床癥狀後再就診往往會導緻診斷和治療延遲,此時患者常已發生肝硬化,後期可能需要肝移植,甚至齣現死亡。因此 在兒童時期早期篩查CER尤為重要,可及早發現和治療WD,從而不影響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 。
國賽Omlipo和Aristo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均可以檢測銅藍蛋白(CER),儀器自動化程度高,可批量檢測,采用特定蛋白檢測經典方法學――免疫散射比濁法,準確性高,為臨床篩查和診斷WD提供可靠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 熊復,蒯鈺,謝雙宇,等. 從2例患兒的不同結局探討兒童肝豆狀核變性篩查的必要性[J].中國肝髒病雜誌. 2021,13(2):69-72.
[2] BANDMANN O, WEISS K H, KALER S G. Wilson ’s disease and other neurological copper disorders[J]. Lancet Neurol,2015,14(1):103-113.
[3]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Study of Liver.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Wilson's disease[J].J Hepatol,2012,56 ( 3) :671-685.
[4] 陳淑如,崇雨田,李新華. 遺傳性銅代謝異常的緻病機製及臨床診斷[J].臨床肝膽病雜誌.2019,35(8):1667-1672.
[5]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遺傳學組. 中國肝豆狀核變性診治指南2021[J]. 中華神經科雜誌,2021,54(04):310-319.
[6] YAMAGUCHI Y, AOKI T, ARASHIMA S, et al. Mass screening for Wilson’s disease: results and recommendations[J]. Pediatr Int,1999,41(4):405-408.
[7] OHURA T, ABUKAWA D, SHIRAISHI H, et al. Pilot study of screening for Wilson disease using dried blood spots obtained from children seen at outpatient clinics[J]. J Inherit Metab Dis,1999,22(1):74-80.
編輯:yeah 審校: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