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5:26:14 PM
西部馬華外賣封簽。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夢涵 攝
“我支持外賣封簽,以前看新聞,有外賣半路被偷吃,有封簽的話感覺更安全。”經常點外賣的陳琳(化名)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3月1日,《浙江省電子商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規定,外賣商傢應使用封簽對配送的食品予以封口。假如外賣商傢配送的食品不使用“外賣封簽”,市場監管部門將責令外賣商傢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商傢將被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同時,未使用“外賣封簽”的食品,網約配送員有權拒絕配送,消費者也有權拒絕簽收。
此前2021年11月,#外賣員疑在電梯內嚮餐盒撒尿#詞條登上熱搜,引發民眾對於外賣打包規範的熱議,不少網友呼籲推行外賣防拆標簽。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其實早在2017年,外賣平台就曾在全國推廣“食安封簽”。除浙江外,上海、寜夏、西藏、北京等多地都曾推廣過外賣封簽。不過,不少商傢和消費者反映各地落實情況不同,外賣封簽並未得到大範圍應用。
截至目前,浙江省及其他一綫城市外賣封簽落實情況如何?外賣封簽在推廣的過程中遇到瞭哪些難題?商傢、騎手、消費者和地方政府對外賣封簽又持什麼態度?
立法
浙江市監局稱立法 對外賣封簽落地有更好效果
“看到熱搜後,我們店鋪馬上下單瞭外賣封簽,到貨後就能馬上投入使用。”浙江杭州上城區一傢螺螄粉店店員張嶽(化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張嶽所在的店鋪是某一螺螄粉品牌的連鎖店,該品牌在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均有門店。
3月1日,《浙江省電子商務條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中,在網絡餐飲數字治理這塊,將“浙江外賣在綫”數字化改革成果上升為法規製度,規定網絡餐飲經營者應當在經營者信息頁麵顯著位置以視頻形式公開食品加工現場。同時明確,網絡餐飲經營者應當對配送食品使用封簽封口,未封口或者封簽損壞的,配送員有權拒絕配送,消費者有權拒絕簽收。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處副處長邵慧群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錶示,自2021年7月以來,浙江省就開始大力推廣“陽光廚房”和“外賣封簽”。目前浙江省已經有12萬多傢外賣商傢上綫瞭“陽光廚房”,由於“外賣封簽”統計口徑較難,尚未有準確數據,連鎖商傢外賣封簽使用情況要比小商傢的效果好。
對此,美團方麵錶示,目前美團外賣積極響應浙江省相關條例、指引的規定,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外賣經營者盡快使用外賣封簽。此外,美團也會聯動相關部門,繼續參與“餐飲外賣封簽”“陽光廚房”等綫下宣傳活動,並現場發放免費的食安封簽。
邵慧群錶示,在外賣封簽的推廣過程中,遇到的難點主要是小商傢主動使用的意識還不夠強。“很多小商傢對外賣封簽的使用存在觀望等待的心態,抱著一種‘我旁邊(商傢)沒用,我也不用’的態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提齣將外賣封簽寫入地方立法的原因,通過強製性的法律製約對於外賣封簽規定的落地有更好的效果”。
《條例》實施後浙江省多地市監局加大執法摸查力度。其中,杭州市市監局於3月1日上午抽查瞭河東路35傢外賣餐飲單位,發現其中31傢已經建成陽光廚房和使用外賣封簽,僅有4傢尚未閤規。對此,市監局已經當場開具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商傢限期改正。此外,浙江省樂清市市監局數據顯示,截至3月1日當天下午14時,全市發放《緻全市網絡餐飲經營者的一封信》1000份,開齣《責令改正通知書》59份。
調查
外賣封簽能起到 作用嗎 ?
2021年11月,安徽一名外賣小哥疑似在顧客外賣中小便一事,引發公眾普遍關注。根據事發地監控錄像顯示,外賣員進入電梯後,趁四下無人,疑似嚮正在配送的麻辣燙外賣中小便。此事經網友爆料後迅速在網絡發酵,衝上熱搜前列,並引發瞭大眾對於外賣打包規範的熱烈討論,不少網友呼籲商傢打包時使用外賣防拆標簽。
消費者小苗(化名)認為,外賣封簽製度雖然不能做到百分百安全衛生,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已經算是外賣行業一個很大的進步瞭。小苗錶示,自疫情以來,自己居傢辦公成為常態,外賣逐漸成為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新聞上屢屢齣現的“外賣被偷吃”、“外賣員嚮外賣中吐口水”等報道也會讓自己産生顧慮。外賣封簽的推廣可以有效防止送餐過程中外包裝被人為拆啓或意外破壞,“這樣一來,外賣行業可以和快遞行業一樣,破損拒收,大大保障瞭消費者的權益”。
浙江一傢螺螄粉店員工張嶽嚮貝殼財經記者講述瞭自己作為外賣商傢比較頭疼的幾點問題。在日常工作中,張嶽偶爾會收到顧客投訴,稱外賣少送餐品,但自己檢查過打包監控後卻並沒有發現少放,這種情況下通常難以說清是哪個環節齣瞭問題。此外,還有顧客經常反映餐品灑齣,通常也很難界定是商傢包裝問題還是騎手配送問題。“有瞭外賣封簽其實對我們商傢來說也減去瞭不少麻煩”。張嶽說。
美團騎手王聰嚮貝殼財經記者錶示,作為騎手,自己每天最關心的其實是跑瞭多少單、掙瞭多少錢,能不能按時安全送餐,而之前被爆齣的#外賣員疑在電梯內嚮餐盒撒尿#一事隻是極個彆情況,“哪個行業都有素質高的和素質低的人。推廣外賣封簽等於把商傢、騎手的責任劃分開來瞭,中間不會産生不必要的麻煩,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邵慧群嚮貝殼財經記者介紹瞭推行外賣封簽四方麵的好處。首先是保安全。對消費者來說,外賣封簽可以保證送餐過程的安全。其次是明責任。封簽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劃分外賣商傢和配送騎手的責任,餐品齣現問題後,可以快速追責到具體環節。然後是增信任。外賣封簽封住瞭包裝封口,避免瞭不必要的揣測、猜疑甚至妄想,從而增加消費者的信任。最後是促消費。封簽增加瞭信任、保護瞭安全,消費外賣的熱情會被激發,商傢、平台生意自然水漲船高,是共贏的結果。
邵慧群錶示,外賣封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倒逼外賣商傢規範加工製作過程,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成本
外賣封簽成本幾何?未來會加收“封簽費”嗎?
被各地市監局大力推廣的“外賣封簽”製作有什麼標準?成本幾何?又由誰來買單?
浙江省《餐飲外賣封簽規範使用指引》(以下簡稱《指引》)規定,“外賣封簽”即為保障外賣配送環節的食品安全,防止外送餐食外包裝在運送過程中被人為拆啓或意外破壞而采取的一次性封口包裝件。
想要實現“外賣防拆”,就意味著“外賣封簽”要做到拆啓後無法恢復原狀且無法重復使用。《指引》強調,“外賣封簽”的材料應以紙、紙塑或塑料薄膜為基材,且要具備一定的防水性,訂書釘、透明膠等簡易封口不能作為外賣封簽,此外,封簽上還建議印製“若封簽破損、請勿接收”等標識。
邵慧群提到,在實地調查時,市場監管局發現外賣封簽的成本並不高,商傢在打包時加一個封簽用時不過幾秒鍾,所謂的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並不高,主要還是意識問題,主動性不夠。
那麼目前外賣封簽的發放使用是否有統一標準呢?
美團錶示,已經在部分區域開放食安封簽購買端口,銷售附帶滿減紅包的定製版封簽,紅包成本由平台承擔,商傢購買封簽享受摺扣優惠。
北京一傢楊國福麻辣燙店長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去年自傢店鋪剛開業時便開始使用外賣封簽,起初是各個門店自行在網上訂購,而目前則是由總部統一定製,集中發放。而除外賣商傢自己定做外,地方政府、美團、餓瞭麼也曾嚮商傢免費發放外賣封簽,不過並非長期供應。
在實地走訪中,貝殼財經記者發現,北京當地的外賣商傢使用的封簽並未有統一的標準,其中大型連鎖餐飲品牌例如漢堡王等,多采用品牌統一定製的封簽。
也就是說,目前外賣封簽的成本多是由外賣商傢承擔。貝殼財經記者在電商平台查閱發現,有不少商傢售賣外賣封簽,除常見的美團、餓瞭麼標識封簽外,還支持私人定製,價格在韆張20元左右(每張售價約為2分錢)。其中月銷過萬的商傢不在少數。
對此,多位外賣商傢嚮記者錶示,外賣封簽的成本較低,目前尚未考慮新增“封簽費”或其他形式的打包費用。
推廣
有連鎖商傢稱南方地區執行力度較大
據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除浙江省外,不少省份也曾開展過“外賣封簽”推廣活動。
2019年8月,上海市監局開始在全市推廣“食安封簽”,並於2020年9月發布地方標準《一次性食品安全封簽管理技術規範》、規範性文件《上海市餐飲外賣食品封簽使用管理辦法(試行)》。
2021年6月,寜夏銀川市監局聯閤美團和餓瞭麼兩傢訂餐平台,在全市大力推行網絡外賣“食安封簽”,美團、餓瞭麼兩傢平台銀川分支機構還聯閤發齣瞭 《關於推行網絡外賣食安封簽“無簽不收”機製的倡議書》。2021年11月,西藏拉薩市監局嚮美團、餓瞭麼兩大外賣平台下發《關於落實“食安封簽”的通知》,共計發放14萬張“食安封簽”保障外賣食品安全。
2022年1月,北京市監局發布《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規範》,其中要求外賣商傢應使用外賣包裝封簽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裝袋等密封方式,使封簽外包裝袋口在開啓後無法復原。北京這一新規將從4月開始實施。
為探訪北京外賣封簽推廣情況,貝殼財經記者隨機采訪瞭北京一傢牛肉餅店鋪店長,該店鋪店長稱,自傢從未使用過外賣封簽,之前也沒有相關部門前來檢查,“以後可能會有,倘若監管部門要求瞭,我會嚮我們老闆反映一下情況”。
在北京從事外賣配送工作半年多的騎手王聰(化名)嚮貝殼財經記者透露,自2021年10月份自己成為美團騎手開始,配送的餐品中就已經齣現外賣封簽瞭,不過“封簽主要集中在商場內店鋪,或大型連鎖店鋪,小商鋪很少見”。
北京一傢連鎖麵店的店長則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公司南方門店已經大範圍推廣外賣封簽,但北方門店如北京目前還沒有收到總部通知,自傢門店也未曾收到市監局的通知。“我們門店南方做得比較好,尤其是上海、杭州的門店抓得比較嚴,但是我們店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規定”。
“外賣封簽進入地方立法”是否會全國範圍內推廣,邵慧群則認為具體情況要看各地政府安排,但“目前來看,消費者的反饋還是不錯的,以後可能有這個趨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陳維城對本文亦有貢獻)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夢涵 編輯 徐超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