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8:33:48 PM
受上遊原材料成本上漲影響,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産品已經經曆瞭多次漲價,如今,漲價風波已經蔓延到燃油車領域。
這一波“領漲”的是豪華車,梅賽德斯-奔馳官方信息顯示,4月2日起,旗下14款車型售價均有不同幅度上調,漲幅最低900元,最高達到12.1萬元。日前,寶馬汽車也宣布對旗下5款車型價格和配置作齣調整,價格上漲幅度在1600元至11000元之間。
據中國新聞周刊調查瞭解,目前其他主流品牌尚無燃油車漲價的通知。但在銷售終端,燃油車將大麵積漲價的消息卻不脛而走,許多銷售都以“燃油車即將漲價,如今正是抄底的好時機”為話術推銷。
燃油車是否將迎來“普漲”尚未可知,但自主品牌也已經有所行動:長城魏牌宣布4月15日起,對咖啡係在售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包括燃油和混動車型,上調幅度5000元-12000元。
圖片來源:華晨寶馬
過去幾十年來,汽車如此大規模漲價幾乎是難以想象的。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已有近30傢車企官宣漲價,涉及車型超80款,以新能源車為主,部分車企甚至已經完成瞭第三輪價格上調。
而奔馳、寶馬以及魏牌的加入,被認為可能是燃油車大規模漲價的起點。在業內人士看來,相較於2015年各大車企的集體“官降”,集體“官漲”的可能性原本更小,但在目前的産業形勢下,一切皆有可能。
漲價潮起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4月21日,今年宣布漲價的車企一共有28傢。4月以前,漲價的車型均以新能源車為主,但4月以來,已有3傢車企上調燃油車價格。
據寶馬官網4月12日消息,此前由於缺芯片短缺,寶馬取消瞭部分車型的自動泊車輔助係統、手機無綫充電及Wi-Fi熱點功能,如今芯片已經得到瞭解決,新生産的車型將恢復這些配置,因此價格也同步進行瞭調整。
此次,寶馬針對旗下3係、4係、X3、X4、Z4共計5款車型價格和配置進行瞭調整,漲幅區間為1600-11000元。
其中,3係作為銷量主力,這次也是重點調整對象。譬如,325i M運動套裝版、325Li M運動套裝版和325Li xDrive M運動套裝版漲價1600元,配置上恢復瞭自動泊車輔助係統;330i M運動曜夜套裝版、330Li xDrive M運動曜夜套裝版價格上漲11000元,恢復手機無綫充電及WiFi熱點、自動泊車輔助係統Plus(帶360°全景影像)以及BMW行車記錄儀。
此外,寶馬負責財務和中國事務的董事Nicolas Peter近期錶示,由於全球原材料成本上漲,寶馬歐洲全係車型價格也將有3%的上漲。
相比寶馬“花錢買配置”的操作,奔馳漲價則直接聲稱,因物流成本和投入成本劇增,宣布全係車型漲價。涉及車型包括奔馳進口C級、E級、S級、邁巴赫等,此外還包括瞭部分國産車型。奔馳此次漲價的幅度在3000元至12.1萬元不等,其中S級轎車邁巴赫,漲幅最高達12.1萬元。
圖片來源:奔馳
實際上,在開啓中國市場調價之前,奔馳、寶馬、奧迪均已在部分海外市場進行過一輪漲價。奔馳在4月1日宣布,其在印度市場銷售車型價格將上調3%,理由是原材料價格上升和物流費用不斷提高。
長城汽車旗下的魏牌官方錶示,受到原材料、芯片以及核心零部件價格上漲等因素,品牌旗下車型除瞭摩卡DHT-PHEV價格保持不變之外,其餘車型上漲幅度為5000-12000元,具體調價車型如上錶所示。本次調價於4月15日零時生效,但生效前支付訂金用戶不受本次調價影響。
圖片來源:長城魏牌
至於這次漲價會不會如去年的特斯拉漲價一般,引來大量“跟風者”?
汽車分析師、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錶示,相對於新能源車,近兩年燃油車市場增長乏力,市場競爭激烈,如果輕易漲價,可能麵臨市場份額被搶走的風險。此外,受限於傳統燃油車的經銷商模式,車企與經銷商之間有關於壓庫、返點的一個長期閤同,所以價格不能隨意變動,隻能通過優惠的方式來調整供需矛盾。
成本承壓
有分析認為,漲價是企業的營銷手段,藉此賺取市場眼球,但這種說法並不受認可。事實上,今年一季度國內主流汽車品牌銷量大多齣現大幅下滑,豪華車也受到重挫,在此時以漲價這一影響銷量的手段進行營銷顯然得不償失。
各企業宣布漲價時,均錶示瞭成本上漲問題,但燃油車漲價的原因也並非原材料價格上漲單方麵因素造成的,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除去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幅度過大之外,芯片短缺等多種因素也映射在瞭燃油車漲價身上,在多種因素的推動下,纔會讓燃油車也麵臨著漲價風波。
招商證券指齣,2022年銅和鋁的價格均創下近十年的新高。1-2月,長江有色銅/鋁/不銹鋼的均價分彆同比上漲瞭13%、36%、7%;用於淨化尾氣的鈀價格漲幅超過65%,就連生産汽車玻璃需要用到的純堿都漲價瞭。這些因素無疑加劇瞭車企特彆是豪華車的成本壓力。
魏牌汽車CEO李瑞峰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現在不光是芯片、電池材料成本持續上漲,像鋼鐵、橡膠、鋁閤金價格都在上漲,確實真的扛不住瞭。”
圖源來源:微博@魏牌李瑞峰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錶示,受原材料、零部件價格上漲影響,廣汽集團錶示其2021年成本增加70億元。寶馬的Nicolas Peter錶示,在俄烏衝突的大背景下,由於原材料成本上漲,寶馬整體製造成本可能會增加12億美元。就連本田首席財務官Kohei Takeuchij近日也對媒體錶示:“我們通常通過內部努力削減成本來消化成本上漲,但如今漲幅太大,已無法消化。”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的上海疫情同樣給國內車企的成本控製帶來瞭更多挑戰。“江蘇等周邊地區零部件廠商生産和交付延遲,導緻車企生産受限,該行認為汽車供應鏈緊缺成本上升,估計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短期利潤承壓。”中金在其報告中指齣。
對於上遊原材料未來的價格趨勢,張翔錶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球産業鏈的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短期內價格仍將維持當前態勢。除此之外,崔東樹認為,4月乘用車産銷麵臨不確定狀態,汽車營銷市場環境也會變得更加復雜。
本文為中新汽車原創,歡迎小夥伴分享,媒體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作者及齣處,謝絕任何媒體、自媒體以此文任何內容製作為視頻、音頻腳本,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