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點擊上圖 即可進入新刊目錄鏈接導讀:陳忠實是如何成為陳忠實的?本文依據大量第一手材料 阮潔、邢小利:陳忠實在八十年代(上)|新刊 - 趣味新聞網


點擊上圖 即可進入新刊目錄鏈接導讀:陳忠實是如何成為陳忠實的?本文依據大量第一手材料 阮潔、邢小利:陳忠實在八十年代(上)|新刊


發表日期 3/31/2022, 3:08:20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點擊上圖,即可進入新刊目錄鏈接導讀:陳忠實是如何成為陳忠實的?本文依據大量第一手材料,引領讀者重返八十年代,解讀“《白鹿原》之前的陳忠實”,如何覺醒、剝離、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世界。陳忠實在八十年代… .....


    

點擊上圖,即可進入新刊目錄鏈接

導讀:

陳忠實是如何成為陳忠實的?本文依據大量第一手材料,引領讀者重返八十年代,解讀“《白鹿原》之前的陳忠實”,如何覺醒、剝離、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世界。

陳忠實在八十年代

阮潔、邢小利

作為一位作傢的陳忠實,他的“自我”的覺醒,當在1978年。這一年,他的工作麵臨一個難題。

1976年3月,他在剛復刊不久的《人民文學》發錶瞭短篇小說《無畏》,這篇小說給三十四歲的陳忠實帶來瞭短暫的榮耀,但是緊接著,中國的曆史發生瞭巨變,“四人幫”覆滅,政治形勢也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樣因為這篇小說,陳忠實受到追查。盡管事後經多方查明,這篇小說的寫作與“四人幫”毫無瓜葛,但因為事情在一段時間內被炒得沸沸揚揚,陳忠實還是受到瞭嚴重影響,被免掉瞭毛西公社黨委副書記,公社副主任的職務也搖搖欲墜。

辭職,還是被免,這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選擇題。

1978年,陳忠實三十六歲,人生差不多過半。顧後瞻前,來路艱難,去路茫茫。他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進行瞭分析和謀劃,再三地審視自己、判斷自己,決定還是離開基層行政部門,放棄仕途,轉入文化單位,去讀書,去反省,從而皈依文學,真正全身心地進入文學領域。6月,他這個毛西公社灞河河堤水利會戰工程的主管副總指揮,在基本搞完灞河八裏長的河堤工程之後,覺得已給傢鄉留瞭一份紀念物,7月他就申請調動工作。組織上經研究,安排他擔任西安市郊區文化館副館長。

對陳忠實來說,這是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抉擇。從此,他告彆仕途,轉身成為作傢,並且一步一步邁嚮他的文學遠方。沒有這次多少有點無奈的選擇,陳忠實也許仍然蹣跚而行於那個荊棘之途,遼闊的《白鹿原》未必能進入他的視野。

算起來,到這一年,陳忠實已經在文學的道路上摸索前行瞭二十載。從1958年他十六歲時第一次在《西安日報》發錶短詩《鋼、糧頌》,到1965、1966年間在《西安晚報》發錶快闆詞、散文和小故事,再到1973年至1976年間每年發錶一篇短篇小說,其間既有處女作麵世的快樂與憧憬,也有忽然不能寫作、不敢寫作的驚魂與疑問,還有短篇處女作《接班以後》被改編成電影、《無畏》登上國傢大刊頭條的春風得意與其後忽然麵臨的審查、撤職,陳忠實悲欣交集,文學、時代與個人命運之間的關係以及種種疑問也纏繞著陳忠實,曆經少年、青年,如今迫近中年,他必須重新思考,也必須選擇。

仕途與文學,何去何從?

陳忠實齣身於貧寒的農傢,此前一直在農村的泥土中摸爬滾打,農民是最講究實際的,仕途也是最實際的,而文學,多少有些虛幻,作為業餘愛好,作為生活的點綴,倒也不失風雅,但要以之安身立命,不能不說有些冒險。更何況,最近的一次,陳忠實就是因為小說《無畏》而栽瞭跟頭。文學可以“無畏”,現實令人生畏。

1978年,是一個曆史悄然轉變的年頭。乍暖還寒,陰晴不定,欲罷不能,欲說還休。

灞河落日,長夜寒星,陳忠實徘徊於灞河長堤,遊走於白鹿原畔,南眺群山,西望長安,對自己的後半生重新丈量。

其實,1977年末,他就已敏銳地感受到新時代即將到來或者說已經到來的氣息。這一年鼕天,陳忠實被任命為毛西公社灞河河堤水利會戰工程的主管副總指揮,組織公社的人力在灞河修築河堤,住在距河水不過五十米的河岸邊的工房裏。這個工房是河岸邊土崖下的一座孤零零的瓦房,他和指揮部的同誌就住在這裏,生著大火爐,睡著麥秸做墊子的集體床鋪。大會戰緊張而繁忙,陳忠實一天到晚奔忙在工地上。鼕去春來,1978年到來瞭。站在灞河河堤會戰工地四望,川原積雪融化,河麵寒冰解凍,春汛洶洶。緊張的施工之餘,陳忠實在麥秸鋪上讀瞭《人民文學》雜誌上的兩篇短篇小說。第一篇是《窗口》,刊於《人民文學》1978年第1期,作者莫伸,陝西業餘作者,時為西安鐵路局寶雞東站裝卸工人;第二篇是《班主任》,刊於《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小說欄頭條,作者劉心武,北京業餘作者,時為中學教師。莫伸比陳忠實年輕,劉心武與陳忠實同齡,兩人都是當時嶄露頭角的文學新人。這兩篇小說影響都很大,陳忠實讀瞭,有三重心理感受:一是小說都很優美;二是不由得聯想到自己的寫作,更深地陷入羞愧之中;三是感到很振奮。特彆是讀瞭《班主任》,他的感受更復雜,也想得更多。當他閱讀這篇萬把字的小說時,竟然産生心驚肉跳的感覺。“每一次心驚肉跳發生的時候,心裏都湧齣一句話,小說敢這樣寫瞭!”陳忠實作為一個業餘作者,盡管遠離文學圈,卻早已深切地感知到文學的巨大風險。但他是真愛文學的,他對真正的文學也有感知力,真正的文學在錶現生活和寫人的過程中,那種對於現實和生活的思想穿透力量和強大的藝術感動力量,他也是有深切體會的。他本來是在麥秸鋪上躺著閱讀的,讀罷卻再也躺不住瞭。他在初春的河堤上走來走去,心中如春潮翻騰。他敏銳地感覺到:文學創作可以當作事業來乾的時候終於到來瞭!在陳忠實看來,《班主任》猶如春天的第一隻燕子,銜來瞭文學從“極左”文藝政策下解放齣來的春的消息,寒冰開始“解凍”,預示著一個新的時代開始瞭。陳忠實望著灞河奔湧嚮前的春潮,明確地意識到,他的人生之路也應該重新調整瞭。

《白鹿原》首版封麵

人民文學齣版社1993年6月版

1978年10月,陳忠實開始到西安市郊區文化館上班。這個時期的西安郊區含西安市城三區之外東南西北所有轄區,郊區政府所在地在西安南郊的小寨。郊區文化館駐地也在小寨,其中一處辦公地全是平房,在後來的陝西曆史博物館近旁,院子裏長滿荒草。陳忠實圖清靜,就選擇瞭這裏。他從圖書館藉來剛剛解禁的各種中外小說,從書店也買瞭一些剛剛翻譯齣版的外國小說,其中一些是諾貝爾文學奬獲奬作品。他在破屋裏從早讀到晚,讀到後來,興趣集中到莫泊桑和契訶夫身上。這是陳忠實一生中最專注最集中的一次閱讀,曆時三個月,他為此提前做瞭時間上的精心規劃和安排。這也是他在認識到“創作可以當作一項事業來乾”之後,對自己進行的一次必要的藝術提高。陳忠實從《班主任》發錶後得到的熱烈反響中,清晰地感知到瞭文學創作復歸藝術自身規律的趨勢。他在這個時期冷靜地反思自己,清醒地認識到,從喜歡文學的少年時期到能發錶習作的青年時期,他整個都浸泡在“十七年文學”的影響之中,而“十七年文學”及其經驗,此刻亟須認真反思瞭。盡管趙樹理、劉紹棠、柳青等他喜歡的作傢及其作品都有迷人之處,但文學要跟上時代,特彆是要走在時代的前沿甚至超越時代,寫作者就得在思想上和藝術上剝一層皮甚至幾層皮。他認為,自己關於文學、關於創作的理解,也應該完成一個“撥亂反正”的過程,而這個反思和提高的過程,最為得力的手段莫過於閱讀。閱讀對象很明確,那就是外國作傢作品。與世界文學大師和名著直接見麵,感受真正的藝術,這樣纔有可能排除意識裏潛存的非文學因素,假李逵隻能靠真李逵來逼其消遁。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深化、自我提升,是一個作傢更新蝶變最為有效的途徑。陳忠實後來把這個過程稱為“剝離”。剝腐離舊,“剝離”而後“尋找”,“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

自1976年4月寫成《無畏》(5月20日在《人民文學》第3期刊齣),到1978年10月寫齣短篇小說《南北寨》,兩年又半,除去三篇應景之作,陳忠實沒有進入真正的寫作狀態,一直處在痛苦和深刻的反省之中。與同時代從生活底層走齣來的作傢,如路遙、鄒誌安等人一樣,陳忠實盡管當時還未踏入真正的文學之門,但他內心視文學為神聖事業;他對文學的追求左衝右突,因為時代的局限不得其門而入,但他卻有聖徒的精神和意誌。因此,當八十年代的精神曙光照亮古老的中國大地,他看到瞭光明,也看到瞭希望,他奮力嚮前,追趕時代,一方麵要跟上時代,另一方麵還要超越時代,走在時代的前列。

不必諱言,陳忠實齣身普通農傢,隻讀瞭高中,早年受那個時代文學觀念的影響頗深,就真正的文學創作而言,可以說他先天有所不足。陳忠實當年同時具有三個社會角色:農民,農村基層乾部,作傢/業餘作者。陳忠實說他時常陷於三種角色的“糾纏”中。分田到戶後,他有疑慮,直至親眼看到自傢地裏打下瞭多得齣乎意料的麥子,這一夜他睡在打麥場上,卻睡不著瞭,聽著鄉親們麵對豐收喜悅的說笑聲,“我已經忘記或者說不再糾纏自己是乾部,是作傢,還是一個農民的角色瞭”。(《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創作手記》,上海文藝齣版社2009年版,第99頁)三種角色對待生活的態度和視角不同:農民,是生活者;農村基層乾部,是政策的執行者;作傢/業餘作者,則要對生活進行冷靜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更要有思想的穿透性和前瞻性。坦率地說,八十年代以前的陳忠實,思想者素質還相當薄弱。正因為如此,他後來纔對作傢的思想者素質極其看重。對照陳忠實自述的在八十年代引起他産生“剝離”意識的生活現象,諸如原本看不順眼的穿西服、著喇叭褲等世相,他當年要“剝離”的,第一是狹隘的農民的精神視野,或者說,不能僅僅以傳統農業文明的意識看取生活,一個現代作傢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都市視角和現代文明意識;第二要“剝離”的是政策執行者角色,這個角色是被動的和被支配的,容不得有自己的個性,特彆是有自己的思考;第三,要“剝離”非文學的和僞文學的“文學觀念”;第四,還要“剝離”諸如“思想,文化,革命,傳統與現代”等方麵幾十年來因襲下來的觀念,這些是比生活世相“更復雜也更嚴峻的課題”,舊觀念可謂根深蒂固,不是說“剝離”就能“剝離”淨盡的。無論如何,應該說陳忠實還是比較早地意識到“剝離”這個問題,而且“自覺”到瞭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是非常瞭不起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所謂“剝離”就是自己“否定”自己,“覺今是而昨非”,這對很多人特彆是作傢來說是很難的。

一般的作傢似乎隻有“尋找”的過程,沒有也不需要經曆這個“剝離”過程。陳忠實為什麼要“剝離”?從背景和經曆看,陳忠實走上文學道路,先是因為自己的課餘、業餘愛好,後是因為當時政治的需要,有關文藝機構扶持“工農兵業餘作者”,而他受當時文學實踐和文學思潮的影響,早期創作大體上是沿著“講話”的方嚮和“政策”的指導往前走的。這種創作,在當時的陳忠實看來,是因為喜愛文學而過一把“文字癮”。他從模仿自己喜愛的作傢,自覺不自覺地成為政策的傳聲筒,要一變而成為具有獨立思想和藝術個性的作傢,不經過“剝離”就不能脫胎換骨。“剝離”是一種思想上的“脫胎換骨”,某種程度也是情感上的“洗心革麵”。陳忠實說:“我相信我對鄉村生活的熟悉和儲存的故事,起碼不差柳青多少。我以為差彆是在對鄉村社會生活的理解和開掘的深度上,還有藝術錶述的能力。”(《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創作手記》,上海文藝齣版社2009年版,第9頁)“藝術錶述的能力”與文學稟賦和藝術經驗的積纍有關,而“對鄉村社會生活的理解和開掘的深度”則無疑與作傢的思想素質和思想能力有關。而這思想素質和思想能力的培育,對陳忠實個人來說,就非得經曆“剝離”這個“脫胎換骨”的過程不可。陳忠實反思,他從1973年到1976年四年裏寫瞭四篇小說,這幾篇小說都演繹階級鬥爭,卻也有較為濃厚和生動的鄉村生活氣息,當時頗得好評,《接班以後》還被改編為電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幾篇小說緻命的問題就暴露齣來瞭,不用彆人評價,陳忠實自己都看得很清楚――問題在思想,那是彆人的思想、時代的思想,而不是自己的思想,自己隻不過做瞭一迴傳聲筒。

《白鹿原》手稿

站在曆史的角度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確實是一個曆史發生大轉摺的時代。從過去的時代一路走過來的作傢,精神和心理上“剝離”與不“剝離”,對其後來創作格局與發展的作用,效果還真是不一樣的。有的老作傢,在五十年代寫過一些頗獲好評的歌頌“閤作化”“人民公社化”的文學作品,到瞭八十年代,麵對時移世變,思想認識和感情態度還停留在當時的基點上,而且對新的東西一時還不習慣,接受不瞭,對現實失語,也就對曆史和未來失語,很難再進行新的創作,隻好寫一寫藝術技巧談之類的文章。這說明,不是任誰都能“剝離”的,也不是任誰都願意“剝離”的,更不是任誰都有這個必須“剝離”的思想自覺的。當然,“剝離”不“剝離”,完全是作傢個人的一種自覺和自願選擇,絕對不是所有作傢都必須要走的一條必由之路。筆者和陳忠實閑談得知,陳忠實對於有的作傢在新時代麵前不能適應和無法適應、思想和創作陷入進退兩難,看得很清楚,他以這些作傢為鏡,反思,自審,再一次確認自己的“剝離”很有必要。

“剝離”不是完全放棄,而是堅持中有所更新,類似於哲學上的一個概念:“揚棄”。比如對待現實主義創作方法。1984年,陳忠實參加中國作協在河北涿縣召開的“全國農村題材創作座談會”,會上關於現實主義和現代派的討論和爭論,就對他極有啓示――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可以堅持,但現實主義必須豐富和更新,要尋找到包容量更大也更鮮活的現實主義。此後,陳忠實開始自覺地反思自己的現實主義寫作曆程。他想到瞭柳青和王汶石,這兩位陝西作傢是他的文學前輩,當年寫農村題材獲得全國聲譽而且影響甚大,陳忠實視二人為自己創作上的老師。但是到瞭1984年,當他自覺地迴顧甚至檢討以往寫作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必須擺脫柳青和王汶石的影響。但他又接著說:“但有一點我還捨棄不瞭,這就是柳青以‘人物角度’去寫作人物的方法。”(《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創作手記》,上海文藝齣版社2009年版,第44頁)

對陳忠實來說,“剝離”之後的“尋找”,主要的就是重新尋求意義世界,重構自己的審美判斷。舊的精神世界被逐漸“剝離”瞭,必然需要新的意義世界來“豐富”。“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既是尋找屬於自己的藝術錶現方式,更是尋找屬於自己的意義世界和美學世界。小說,特彆是長篇小說,最重要的還是寫人。陳忠實在小說藝術上尋找的結果,最終問題的歸結點,還是集中在人物描寫上。之前的很多文學作品寫人物,簡單地按階級劃分成兩大類,一是剝削者、壓迫者,一是被剝削者和被壓迫者,然後就是按“剝削壓迫,反抗鬥爭”的模式結構情節,設計人物衝突。陳忠實在“尋找”之後認識到,寫人,要從多重角度探索人物真實而豐富的心靈曆程,要避免重蹈單一的“剝削壓迫,反抗鬥爭”的老路,要從過去的主要刻畫人物性格變換為著重描寫“人的文化心理”,從寫“典型性格”轉變為寫人物的“文化心理結構”。性格不是不要寫瞭,“典型性格”也不是不要寫瞭,還是要寫的,但已不是自己創作的著眼點。過去的小說是以塑造性格為目的,他現在要以挖掘和錶現人物的文化心理為鵠的,在挖掘和錶現人物的文化心理的同時塑造人物性格,這樣纔能寫齣真實、完整而且豐富的人。

從1978年10月到1988年2月,陳忠實動筆寫《白鹿原》(1988年4月1日開筆)之前,一共寫瞭四十九篇短篇小說,九部中篇小說,還有一些散文和報告文學,這些都可以看作是陳忠實迤邐而行的藝術探索之履痕。仔細研讀這些作品,可以看齣,在八十年代前期,陳忠實前進的腳步並不整齊,或前或後,或左或右,但他是緊緊追隨時代大潮的,也一直義無反顧地走在“剝離”與“尋找”的道路上。而當時思想解放、改革開放的時代春風,也確實給陳忠實打開瞭一扇又一扇激動人心的精神之門,展示齣一道又一道前所未見的藝術風景,從而激發齣他無盡的創造活力和勇攀文學高峰的豪氣。最後通過《白鹿原》的創作,陳忠實完成瞭自己的文學使命。蝴蝶一生發育要經過幾個階段的完全變態,纔能由蛹變蝶。大人虎變,君子豹變,作為作傢的陳忠實,在其精神進化的過程中,大約也經曆瞭幾個階段的艱難蛻變。雖有種種先天不足,但陳忠實以聖徒精神追尋文學之門,雖九死而不悔,一方麵具有可貴的反思精神,另一方麵具有頑強的求索精神,這就使他能由最初的聽命和順隨式的寫作,轉為自身的懷疑和內心的惶惑,進而不斷地開闊視野並尋找自己,在不斷蛻變中最終完成瞭作為一個作傢的自我。聽命與順隨,反思與尋找,蛻變與完成,三級跳躍,陳忠實走過瞭從沒有自我到尋找自我,最後完成並確立自我這樣一個過程,成為一個時代有標誌性和代錶性的大作傢。

陳忠實後來有一些詩詞,抒發他在創作《白鹿原》過程中的懷抱,“拭目捫心史為鑒,破禁放足不做囚”(《和寜夏張其瑋先生》)。特彆是《青玉案・滋水》這首詞,藉那條從南麵的秦嶺山中奔湧而齣,再由白鹿原東麵摺嚮西來,流經他傢門前再嚮西去,然後北摺匯入渭河的灞河(古稱“滋水”),抒發瞭他在創作的道路上無所畏懼,另闢蹊徑,堅持走自己道路的決心和豪邁:

湧齣石門歸無路,反嚮西,倒著流。楊柳列岸風香透。鹿原峙左,驪山踞右,夾得一綫瘦。倒著走便倒著走,獨開水道也風流。自古青山遮不住。過瞭灞橋,昂然掉頭,東去一拂袖。

……

精彩全文請見《當代》2022年2期

作者簡介:

阮潔,西安音樂學院人文學院藝術哲學碩士。

邢小利,曾任陝西省作傢協會《小說評論》雜誌副主編、文學創作研究室主任。現任陝西白鹿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書院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柳青文學研究會會長,陝西省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文藝評論集《長安夜雨》《文學與文壇的邊上》《陝西作傢與陝西文學》,散文隨筆集《迴傢的路有多遠》《種豆南山》《義無再辱》《長路風語》《獨嚮陌生》,長篇小說《午後》,以及《陳忠實傳》《陳忠實年譜》《陳忠實畫傳》《陳忠實研究》《柳青年譜》《陝西文學大事記1936―2016》等。

本期微信編輯:劉玉階

圖片來源於網絡

點擊上方圖片,即可購買《白鹿原》復刻版

掃描上方二維碼,可訂閱刊物

訂閱《當代》:

1.《當代》郵發代號/2-161

2.《當代長篇小說選刊》郵發代號/80-194

點擊“閱讀原文”訂購《當代》新刊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美院原來是這樣“臨帖”的,確實有效!

美院原來是這樣“臨帖”的,確實有效!

    圍繞書法“入門”教學,從基礎臨摹入手進行“精確臨摹”、“分析臨摹”、“印象臨摹”訓練"分析臨摹"――為什麼?如何進行? 一、《蘭亭序》分析臨摹 主講教師:林 如 【提示】為什麼?講齣它為什麼是這樣的理由依據 分析性的臨摹是在精確臨摹的前提要求下,將一些精確臨摹的要素進行分析性地歸類、組閤理解,是對普通精確臨摹的一種深化。 比如《蘭亭序》中的綫條技法的變化: 1、以七個“一”字為例,第一個“一”字起筆收筆都帶有勾頓筆,綫條最提處在四分之三處,第二個“一”字起筆是斜尖頓筆,收筆為圓頓筆。 第四個完.......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3月31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剋亞剋庫都剋烽燧遺址、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入選。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 皮洛遺址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平均海拔超過3750米,地處金沙江二級支流傍河的三級階地上。遺址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約500米,總麵積約100萬平方米。遺址建立瞭科學的地錶采集係統,詳細記.......


守土有為,“疫”路同心,寶山區文化館抗疫在行動

守土有為,“疫”路同心,寶山區文化館抗疫在行動

    “安時能文,戰時能武。”上海正處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一批寶山區文化館的群文工作者也聞令而動,為守護上海貢獻力量。他們有的發揮專長組織文藝創作,做好綫上服務,有的變身“大白”,投身戰“疫”一綫…… 圖說:陳難奇成為誌願者 原創力量 以藝戰“疫” 麵對疫情造成的綫下工作停擺,寶山群文人以抗疫為題,積極開展美術、音樂、攝影、文學等各種類型的群文創作,用原創作品的方式溫暖人心,用文藝的力量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每天都會在你的身旁,請相信雨後天空一定晴朗;寒鼕黑夜不會太過漫長,希望一定會.......


原財政部部長張勁夫,筆力堅挺古拙老辣,書法造詣可與書傢媲美

原財政部部長張勁夫,筆力堅挺古拙老辣,書法造詣可與書傢媲美

    張勁夫 張勁夫同誌的書法是簡約而不失奢華,嚴肅而不乏飄逸。從他的字裏行間可以領略齣即興發揮得不拘一格,作品創作中的法度嚴謹。這些書法上的特徵被網友盛贊為字如其人,沒錯,他同誌曾是我國科學和財經領域的傑齣領導人,並且擔任過財政部的部長,2015年仙逝,享年101歲。今天我們就分享勁夫部長的書法給大傢,並藉此談一談書畫同源。 書法是書法,繪畫是繪畫,不能閤二為一。自己畫著玩也可以,不能作為標準提齣。隻要有漢字在,瞎寫亂劃,是不能登堂入室的。我見到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車拉的油漆,油漆桶漏瞭,騎.......


日本書法,值得我們學點什麼?

日本書法,值得我們學點什麼?

    我們常說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書法對日本、朝鮮半島、越南東南亞等地區影響至深,但至今真正傳承書法文化的,除瞭大中華以外,唯有日本值得稱道、值得學習。那我們來簡單的瞭解一下日本書法。 日本有獨立的書法史 日本書道史裏就記載瞭日本嚮中國不斷學習書法的過程。 大約在公元3世紀,漢人渡日,將漢字傳入日本。後隨著儒學和佛教在日本的流傳,漢字在日本逐漸普及,書法也隨之得到發展。公元754年,中國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帶去王羲之、王獻之書法真跡,使“二王”書法在日本盛行。 特彆是平安時代,這是一個承上啓下,繼往開來.......


著名書法傢於良君,精選行草書法作品欣賞,筆走龍蛇真書法!

著名書法傢於良君,精選行草書法作品欣賞,筆走龍蛇真書法!

    於良君窺得王法門,可惜瞭的是,差瞭一點點最後的堅持,沒進入。已經是趙孟�之後最接近正法的人物,比很多大師牛很多很多。“正法典藏佛印三寶”。常說文如其人。一個有風骨,有品位的書法傢,即尊重傳統,運筆,間架有法度。同時,一筆一畫有自己百味人生,一筆一畫抒發自己情感,情懷,喜怒哀樂在筆畫之中。書法就活瞭,就美瞭。古有顔真卿,近代有毛主席。所以,書法也是有生命的。書法不僅僅是個性的外露,更是觀眾認識和學習的風嚮標!一個藝術傢的胸襟情懷,學識素養通過筆墨的交融變化,赤裸裸地展現在讀者或是觀眾的眼中和心中.......


可遠觀還可把玩?南京博物院手把手帶你“拆”鎮館之寶

可遠觀還可把玩?南京博物院手把手帶你“拆”鎮館之寶

    央廣網南京3月31日消息(記者王锡斐 見習記者王姝姝)你距離文物最近的一次有多近?是不是貼著玻璃窗細細觀摩?近日,仍在閉館期間的南京博物院(下文簡稱“南博”)推齣瞭“指尖上的三維文物”,通過手機,將文物放在手心,甚至可以看到部件拆開的樣子。 南京博物院(央廣網見習記者 王姝姝 攝) 據悉,南博共有18件鎮院之寶,而閉館前在鎮院之寶展廳展齣的是一件構造精巧、工藝精湛、紋飾精美的錯銀銅牛燈。這盞燈製於東漢,燈身采用錯銀工藝裝飾瞭流雲紋、三角紋、螺鏇紋以及龍、鳳、虎、鹿等神禽異獸圖案。通過南博官.......


今日好展覽|“現代的脈動:寶龍藝術大展”

今日好展覽|“現代的脈動:寶龍藝術大展”

    疫情當下,寶龍美術館公眾號推齣雲看展,帶你到該館建館四周年大展――“現代的脈動:寶龍藝術大展”上去看一看。 我曾經說過,寶龍美術館的這個“現代的脈動”展可能是目前上海灘最被低估的展覽。因為在這個展覽上,近百年來的中外最傑齣藝術傢共聚一堂,6000個平方米、6大展廳、150件作品,從齊白石到KWAS,內容包羅萬象,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你從哪個角度打量,都可以在展覽上找到你心儀的作品,獲得自己的感悟。 展廳現場 如今,通過雲看展,我們一邊迴顧當時現場看展的心情,一邊獲.......


西安江村大墓入選“2021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西安江村大墓入選“2021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3月31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陝西西安江村大墓入選“十大”。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3月30日至31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以“綫上+綫下”結閤的會議形式在北京舉行。經項目匯報、綜閤評議,評委投票選齣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國傢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宣布瞭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按時代早晚順序): 1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 2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 3 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 4 山東滕州崗上遺址 5 .......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3月31日在京揭曉,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剋亞剋庫都剋烽燧遺址、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成為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來源:新華視點 .......


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3月31日訊(記者萬建輝)3月31日上午,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入選。 央視直播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點評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說,雲夢鄭傢湖墓地的考古成果是秦大一統的真實例證。 鄭傢湖墓地考古項目現場負責人趙軍介紹齣土木觚的274號墓。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攝 始於1990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中國考古界最高奬項。32年來,湖北獲此殊榮的考古項目共有13個。 鄭傢湖墓地木闆畫。 3月30.......


山東唯一!滕州崗上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山東唯一!滕州崗上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3月31日上午10點,“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揭曉,國傢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發布會上公布瞭“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山東滕州崗上遺址重磅入選。 崗上遺址齣土陶器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包括: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剋亞剋庫都剋烽燧遺址、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 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評選素.......


從三星堆到江村大墓:2021十大考古新發現揭示隱秘曆史

從三星堆到江村大墓:2021十大考古新發現揭示隱秘曆史

    3月31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齣爐,分彆為: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剋亞剋庫都剋烽燧遺址、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3月30日至31日,終評會以網絡會議形式在京舉行。國傢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瞭今年的評選結果。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按時代早晚順.......


丁金玉:字裏行間透著人生 章法布局洋溢心境

丁金玉:字裏行間透著人生 章法布局洋溢心境

    心有所依,方能自律,超級自律者纔能獨秀,看到丁金玉的草書、隸書,仿佛透過跌宕起伏的綫條、氣勢磅礴的書風看到可畏又可敬的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過程,因為,那裏孕育著因喜歡晉升為酷愛並沉浸其中的執著,孕育著百煉成鋼的汗水和心血,也孕育著酸甜苦辣的人生感悟和技道閤一的處事態度。 草書《霽雪・韓捨人書窗殘雪》唐・戎昱詩 觀丁金玉的書法,不管是鴻篇巨製,還是盈尺小品,哪怕是草隸融閤的榜書,無不給觀者一種超級的震撼力,似若帶著無以倫比的穿透力,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衝擊著眼球,叩擊著潛意識的審美本能,進而.......


《陳壽著三國》升級歸來

《陳壽著三國》升級歸來

    2020年南充演齣現場(資料圖)2020年南充演齣現場(資料圖) 南充新聞網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羅虹/文 梁洪源/圖)3月30日,記者從南充歌舞劇院獲悉,2021年度四川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由南充歌舞劇院創排及演齣的大型民族歌劇《陳壽著三國》完成升級改造。 “嘉陵滔滔兮水調歌頭,萬捲藏書兮風雲滿樓,日月如梭兮竹筒如稠,一部三國兮史誌不朽。”日前,在南充大劇院內,南充歌舞劇院的演員們正進行緊張地閤成排練。排練的同時,還對舞美燈光設計進行瞭調試。 據瞭解,《陳壽著三國》最早名為.......


成都市溫江區啓動“城市閱讀計劃·24h現場”活動

成都市溫江區啓動“城市閱讀計劃·24h現場”活動

    3月30日,“城市閱讀計劃・24h現場――對話/過去與未來”活動在溫江區“異己”留燈書屋啓動。 “異己”留燈書屋 春夜雨兮、屋前微光,“溫江離省近,民俗嚮稱饒,處處是流水,時時當度橋……”溫江區朗誦藝術協會錶演的《詩韻溫江》拉開瞭活動帷幕。 成都籍文化學者、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張隆溪教授通過視頻圍繞“什麼是閱讀”“閱讀什麼”“閱讀與思考”分享瞭自己的閱讀心得。張隆溪錶示,“城市閱讀計劃・24h現場”活動不光要閱讀重要著作,還要展開討論,幫助我們培養分析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相信溫江通過推廣城市.......


又要被拍賣的文物,它最好的歸宿應該是迴流博物館,讓所有人欣賞吧!

又要被拍賣的文物,它最好的歸宿應該是迴流博物館,讓所有人欣賞吧!

    我就納悶瞭,這麼好的東西怎麼都在外麵呢?我們做吃瓜群眾就好瞭!劉鑾雄這個名字在亞洲和全球的許多收藏傢中引起瞭強烈的共鳴,這是一個代錶“卓越”的名字。在劉鑾雄所探索的每一個收藏領域,無論是現代藝術、葡萄酒、寶石還是中國藝術,他都隻追求最稀有、最美麗的作品。 劉鑾雄非常私人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在該領域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收藏中占有一席之地,並將令中國瓷器鑒賞傢感到高興。下個月29號這些物件要上富蘇比拍賣瞭,又是一筆巨款!(這個劉是不是那個風流土豪,老泡香港明星的那個啊?)文物最好能迴流入博物館,讓所有人欣.......


古人沒暖氣沒羽絨服,要怎樣度過鼕天呢?其實比你想象​的​更舒適

古人沒暖氣沒羽絨服,要怎樣度過鼕天呢?其實比你想象​的​更舒適

    近幾年來的氣候問題受到瞭很多人的關注,忽冷忽熱的溫度讓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該穿什麼纔閤適,在前不久,上海這樣一座位於祖國南端的城市竟然下起瞭雪,很多市民朋友從沒見過這樣的場景,歡喜之餘也趕緊網購下單羽絨服禦寒。 這時很多人好奇,古人沒有羽絨服,那寒冷的鼕天他們是怎麼度過的呢?說齣來可能會令很多人驚訝,因為他們的禦寒方式比我們想象的要舒適得多。 古代人的禦寒方式 現代人在鼕天外齣時會選擇穿上羽絨服或者棉服,再加上齣門一般不會步行,都會乘坐交通工具,所以鼕天並不是很難度過。在傢裏如果覺得冷,就.......


西安江村大墓入選2021考古十大發現

西安江村大墓入選2021考古十大發現

    3月30日至31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以網絡會議形式在京舉行。 3月31日上午,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正式揭曉。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陝西西安江村大墓、四川稻城皮洛遺址等十個項目入選。 陝西西安江村大墓位於西安市東郊白鹿原西端,是霸陵陵區範圍內的重要墓葬遺存。 本次考古工作否定瞭“鳳凰嘴”為漢文帝霸陵的傳統認識,確定瞭漢文帝霸陵的準確位置,解決瞭西漢十一陵的名位問題,為西漢帝陵製度形成、發展、演.......


洛陽“三彩小鎮”地標擺放7000餘件三彩藝術品 打造網紅打卡地

洛陽“三彩小鎮”地標擺放7000餘件三彩藝術品 打造網紅打卡地

    南石山村地標處擺放的許多三彩藝術品 “在南石山村的地標處擺放三彩藝術品,打造成網紅打卡地,三彩小鎮更加引人注目,更加名副其實。”30日,洛陽市孟津區朝陽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南石山村唐三彩協會會長閆迎曉說。 30日,記者在新310國道和三彩大道交叉口南側的南石山村看到,該村的地標處擺滿瞭三彩馬、三彩駱駝、三彩人物、三彩十二生肖、三彩壁畫等藝術品,錯落有緻,路過的行人紛紛拍照留念。 張毅鵬介紹“三彩小鎮”地標 “這是我們村今年3月初開始擺放的三彩藝術品,村裏數十傢三彩企業,自願捐齣總計700.......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3月31日在京揭曉,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剋亞剋庫都剋烽燧遺址、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入選。 據介紹,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是我國早期人類起源、史前文化與中華文明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傢曆史進程的生動詮釋,展現瞭絢麗多彩、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風采。 國傢.......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2年3月31日,備受矚目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在北京揭曉,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不負眾望,入選此次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此次鳳陽明中都遺址的入選,是安徽時隔12年後再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至此,我省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數量增至八處。 明中都遺址 (圖片源自網絡)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位於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境內,明中都是明初首個按京師規製營建的都城,占地麵積為50多平方公裏,規模十分宏大,但在建設6年後即將完工時,又以耗費為由,停止修建。六百多年,明中都飽經風雨侵蝕,.......


葉桂傑中短篇小說集《恍惚》:“影響的焦慮”或者“黑色幽默”

葉桂傑中短篇小說集《恍惚》:“影響的焦慮”或者“黑色幽默”

    浙江青年作傢葉桂傑從事小說創作時間盡管並不長,但其作品卻已經顯現齣不凡的氣魄,他駕馭語言文字的功力已顯老道與成熟,而且也隱隱約約地凸顯齣一種強勁遠大的“文學野心”。 小說集《恍惚》共收錄作傢的8個中短篇小說,粗略來看可大緻分為兩類:一類是比較貼近現實的作品,如《國學大師的噴嚏》《東堡山莊紀事》《火車剪影》《蜘蛛》《睏獸》;而另一類則是充滿怪誕想象的作品,如《天子駕六》《恍惚》《拋物綫公司》。倘若再細緻一些,則又可將《國學大師的噴嚏》《火車剪影》兩篇分為一類。這兩篇都意在諷刺,《國學大師的噴.......


青未瞭|馬學民:說說中國的古燈文化

青未瞭|馬學民:說說中國的古燈文化

    說說中國的古燈文化 2015年開始,參因與丹陽記憶民俗博物館籌建,下基層、到農傢,走南往北,與燈結下瞭不解之緣。 收藏古燈的門檻不高,一件兩件或許花不瞭多少錢,但把它係統化進行研究,應該是很有意義的,日積月纍,一不留神,目前,丹陽民俗博物館已經收集、收藏各類燈具、燭颱400多件瞭。 丹陽民俗博物館收集的燈具,形態各異,質地不同,有瓦質、陶質、綠釉、銅質、鐵質、木質。時間跨度從漢代至建國後。既有宮廷燈、寺廟燈、戲颱燈、也有書房燈、綉房燈;既有官傢設計的高檔銅燈,也有農傢自造的泥燈,既有單層燈,也.......


四川三星堆遺址、皮洛遺址,雙雙入選!

四川三星堆遺址、皮洛遺址,雙雙入選!

    3月31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結果正式揭曉。 包括(按時代早晚排列) 01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 皮洛遺址齣土的手斧、薄刃斧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青藏高原東南麓、稻城縣城2公裏外,金沙江二級支流傍河旁,四川稻城皮洛遺址埋藏著秘密。 遺址發掘的幾處探方,最深約兩米多,探方剖麵地層呈現黃紅交錯,黃色代錶冷期、紅色代錶暖期,每個地層均代錶上萬年時光。 多個人類活動剖麵、阿捨利手斧、薄刃斧……2021年9月,國傢文物局通報皮洛遺址的重要考古發現成果。 專傢認為,這徹底解決瞭中國、.......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

    央廣網蘭州3月31日消息(記者 邸文炯)3月31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揭曉,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上榜。 慕容智墓齣土木鎮墓獸(央廣網發 天祝藏族自治縣博物館 供圖) 武威地區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位於甘肅省武威市西南,地處祁連山北麓,主要分布於武威南山區南營水庫以西,冰溝河與大水河中下遊北岸的山崗之上。 墓道東壁龕內隨葬品(央廣網發 天祝藏族自治縣博物館 供圖) 墓內齣土大量精美的隨葬品,包括武士俑、鎮墓獸等鎮墓神煞俑;騎馬俑、風帽俑、文官俑等齣行儀仗俑群;狗.......


權威解讀: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憑什麼是它們?

權威解讀: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憑什麼是它們?

    今天(3月31日)上午,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項目匯報、綜閤評議,評委投票選齣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從最初的32個參評項目,篩選到20個終評項目,再到最終入選,這十大考古新發現,是如何過關斬將,在激烈的競爭中勝齣的呢?權威專傢們給齣瞭各自的解讀。 四川稻城皮洛遺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認為,皮洛遺址是一處在特殊時空位置、特殊環境下發現的特殊文化遺存,對於建立皮洛這個區域,以及川西高原、青藏高原甚至整.......


舊藏·老和田玉雕祥雲紋手鐲

舊藏·老和田玉雕祥雲紋手鐲

    規格:條粗1.05內徑5.6cm重52g 此鐲為和田玉料子,潤度細度一流,油性齣色,包漿漂亮,鐲麵淺浮雕祥雲圖案,刀工精湛,刀法流暢簡潔,上手效果佳,值得收藏。 .......


青年眼|上海政法學生創作“變形紙媒”

青年眼|上海政法學生創作“變形紙媒”

    上海政法大學供稿 每當用餐頗感無趣時,總會不經意地去瞅瞅餐墊紙上的廣告,談及“變形紙媒”的創作靈感,曾雨晴提到瞭食堂餐墊紙上的廣告。曾雨晴希望通過時尚流行的方式傳播中國故事,使用率高、小巧精緻、易於傳播的奶茶杯套和餐墊紙就成瞭她心中的最佳選擇。“正如從前報紙是早飯標配一般,可否將紙媒換個載體?可否將中國故事的傳播換個年輕潮流的方式?” 帶著初步的設計靈感,曾雨晴聯係瞭3位“創業夥伴”,其中兩位是曾經閤作過中國故事課題的同組成員,以及一位擁有管理學背景的同學。一款獨具特色的“變形紙媒”就在4個人.......


“著名詩人”,這個頭銜已經用爛瞭?確實有些“虛”

“著名詩人”,這個頭銜已經用爛瞭?確實有些“虛”

    我們現在的詩壇,那是“著名詩人”滿天飛。無論哪位詩人,基本前麵都掛著“著名詩人”的頭銜。至於這個“著名”到何種程度,那就不用管瞭,反正就是挺“著名”的。 也正因為如此,“著名詩人”就有瞭用爛瞭的嫌疑。隻發錶一首詩的也叫“著名詩人”,齣版瞭幾本詩集的還是叫“著名詩人”,這顯然無法錶現齣他們之間的差異啊?所以,人們還得想辦法在“著名詩人”之前,加上彆的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上圖是去年“中國長詩奬”的評委名單,清一色的“著名詩人”。大傢看看,既然都是“著名詩人”瞭,那其實寫瞭跟不寫也沒有多大區彆.......


李澤霖-為曆史留影像,嚮世界傳遞美

李澤霖-為曆史留影像,嚮世界傳遞美

    在當今藝壇流派紛繁,李澤霖教授堅定地走在現實主義道路之上,堅持從生活中發現美、錶現美,把美傳遞給世界。大量的寫生是必備的功課。他說:“一個成熟的畫傢必須是基本功夫紮實,寫生高手。很多人走‘捷徑’,實際上在藝術上走不遠。 中國人民抗日曆史紀念館裏,陳列著上百幅展現革命曆史和時代成就的畫作。順著流淌的曆史長河行走,其中有一幅作品讓人感到既震撼又悲壯,李澤霖老師的《長城魂》。 武漢春天,天高雲淡,陽光傾瀉在室外的水泥地上,一切顯得安靜極瞭。寬敞的畫室裏,李澤霖憶起往事,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


舊藏·和田玉籽料原石雕杯

舊藏·和田玉籽料原石雕杯

    規格:高3.8寬5.5內徑4.5cm重142g 和田玉料子,器型文雅,玉質油潤乾淨,整體素雅大方,包漿醇厚,刀功綫條流暢,收藏佳品,全品! .......


舊藏·和田玉籽料雕扭轉乾坤筆舔

舊藏·和田玉籽料雕扭轉乾坤筆舔

    規格:長8.9寬7.8厚2.7cm重272g 上乘和田玉,大料整雕,雅緻自然,高浮雕雙牛紋,神態逼真,雕工精湛,玉質細密,油潤度極好,裹漿厚重,帶原皮色,韻味好,文房精品,值得收藏。 .......


舊藏·和田玉籽料羊脂白雕雙獅戲球掛件

舊藏·和田玉籽料羊脂白雕雙獅戲球掛件

    規格:高6.7寬2.9厚1cm重64g 牌形精美,玉質柔潤,縝密細膩,油脂突齣,白如羊脂,雙獅形態生動,栩栩如生,綫條流暢,裹漿醇厚,味道好! .......


新聞‖張林朝《祖傳》齣版發行,一部直抵人心、尋找真善美的文學力作!

新聞‖張林朝《祖傳》齣版發行,一部直抵人心、尋找真善美的文學力作!

    齣版優秀作品,打造知名作傢 祝大傢新春快樂,文學路上碩果纍纍 張林朝《祖傳》齣版發行,一部直抵人心、尋找真善美的文學力作! 據悉,青年作傢網簽約作傢張林朝最新創作的短篇小說集《祖傳》,於近日由青年作傢網齣版策劃,天津人民齣版社正式齣版發行。這是一部直抵人心、尋找真善美的文學力作! 《祖傳》是作者張林朝近幾年利用工作之餘創作完成的短篇小說集,這是一部直抵人心的文學力作。 通過《祖傳》,讓我們知道人世間的真善美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發現真善美的過程,就是享受美好生活的過程;人性本嚮真善美;人們的.......


舊藏·和田玉籽料福豬雕件

舊藏·和田玉籽料福豬雕件

    規格:長5.8寬5.7厚2.7cm重139g 取天然和田玉質,玉質緊密,構思巧妙,塑豬形,開臉清晰,憨態可掬,皮沁漂亮,題材寓意極好,味道足,油性突齣,包漿醇厚! .......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上榜“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南南陽黃山遺址上榜“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央廣網南陽3月31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錢鑫)3月30日至31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以網絡會議形式在北京舉行。經項目匯報、綜閤評議,評委投票選齣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榜上有名。 俯瞰黃山遺址(央廣網發 通訊員 錢鑫 供圖) 黃山遺址(央廣網發 通訊員 錢鑫 供圖) 黃山遺址(央廣網發 通訊員 錢鑫 供圖) 黃山遺址考古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 錢鑫 供圖) 和南陽黃山遺址一同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


林黛玉是為情而死嗎?一次洗澡,兩次換衣,錶明她不是因情而死

林黛玉是為情而死嗎?一次洗澡,兩次換衣,錶明她不是因情而死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所終,一往而殆。 湯顯祖在《牡丹亭》中所寫的這句話,讓人們對林黛玉因情而死之事深信不疑。 林黛玉前世因得神瑛侍者的甘露澆灌,所以下凡報恩,她對警幻仙子道:“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瞭。”所以有人認為林黛玉是還盡相思淚後而死。 賈元春省親期間點過四齣戲:《豪宴》、《乞巧》、《仙緣》、《離魂》。脂硯齋在《離魂》一戲提到林黛玉的死因: 賈薔急將錦冊呈上,並十二個花名單子。少時,太監齣來,隻點瞭四齣戲:第一齣:《豪宴》;第二齣.......


精選詩歌|我眼中離經叛道的一個詞——如果

精選詩歌|我眼中離經叛道的一個詞——如果

    每日好詩 我眼中離經叛道的一個詞――如果 文/夢鏡 一個女人掛在一棵樹上的言語是有多蠱惑 這可能要問一個蘋果 那些話常常讓我在自以為無人會發現的房間裏意淫 淫完瞭彆人還要淫自己 淫完瞭自己還要去淫生活 原因隻有一個―― 爽呀 那些話在這一刻找到瞭聲音 它們講述著每次是如何用鮮血祭奠生命 我也將會被釘在十字架上或是被焚燒? 還是被裝入豬籠沉潭 都要看我膽大妄為的和床闆說瞭些什麼 說實話,我想做的悄無聲息 怎奈這房間隔音效果太差 我隻能拋下它 默默的去啃一個蘋果 麵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





前一篇新聞
婚姻中被老公輕視背叛的女人如何逆襲,讓老公重新認識,颳目相看
后一篇新聞
他是“最牛”高考學霸,分數至今無人超越,拒絕美國高薪迴國發展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