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11:25:10 AM
算力,就是計算能力,指的是數據的處理能力。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個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每秒13000億億次浮點運算)。
有研報顯示,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彆增長3.3%和1.8%。因此在數字時代,算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也由此推齣瞭“東數西算”工程。通俗地講,就是把我國東部的數據有序地傳輸到西部進行計算和處理。
人民日報發聲
隨著數字技術嚮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麵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十分迫切,“東數西算”工程也備受市場關注。
3月1日,人民日報評論指齣,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是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的重要舉措。
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有利於提升國傢整體算力水平,促進綠色發展,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意義十分重大。麵嚮未來,充分發揮我國體製機製優勢,下好全國一盤棋,確保“東數西算”這一重大工程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必將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諾德基金高級研究員周建勝認為,這是國傢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之後的又一項國傢重大中長期的規劃,是第4個跨區域資源調配的超級工程。“政府很早已經披露過要在全國建8個算力樞紐,非常類似我們當年建設8縱8橫鐵路網,隻不過這次是從老基建換到瞭新基建。”
上市公司發力布局
“東數西算”概念火爆,上市公司也開始積極布局。
從硬件企業、軟件企業再到平台型科技企業,上市公司紛紛發力“東數西算”工程建設,意欲從中分得一杯羹。
易華錄已在四川雅安建設800Pb的數據湖,大量來自上海、杭州等東部城市的訂單已經落地。公司將攜手華為等戰略閤作夥伴,為“東數西算”工程中低碳數據中心的建設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和技術支持。
中科曙光作為核心信息基礎設施企業,積極參與“東數西算”工程。在構建傳統大型數據中心方麵,公司擁有液冷節能、高端計算、底層安全等領先技術與能力。
互聯網企業、雲計算廠商等也已經開啓數據中心前瞻布局。
阿裏巴巴、騰訊、華為、亞馬遜、字節跳動等在西部地區均有數據中心項目落地。
目前,阿裏雲規劃建設瞭5座超級數據中心,分彆位於張北、河源、杭州、南通和烏蘭察布。
騰訊雲在貴州樞紐投産瞭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在成渝樞紐中部署瞭兩個雲計算數據中心。
京東雲也在全國範圍內完成瞭數據中心布局,在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國傢算力樞紐節點均擁有數據中心。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電信運營商在西部重點算力樞紐地區也均有部署。
“東數西算”分化或已開啓
雖然“東數西算”概念依舊火爆,但在資本市場上,沒有永不過時的熱點。“東數西算”概念闆塊內部也已經呈現齣分化態勢。
3月1日,“東數西算”概念早盤再度拉升,截至發稿,首都在綫大漲逾10%,佳力圖、南興股份、美利雲等個股漲停,但此前曾一度漲停的黑牡丹、直真科技等熱股卻是大跌逾5%,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目前,券商普遍認為,“東數西算”啓動疊加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整個數據通信領域有望形成確定性機會。華泰證券指齣,“東數西算”全麵啓動,意味著數字基建迎來長期(技術)+中期(景氣)+短期(政策)三重邏輯共振。
數據中心等新基建作為主綫闆塊,反復活躍或是大概率,後續若齣現大分歧時,資金或有迴流需求從而可能刺激闆塊再走齣一波全麵爆發的修復行情。
從題材投資的角度來看,華夏基金建議,東數西算主題主要可以關注以下三個方嚮:一是IDC,第三方IDC服務商也是目前市場一緻性最高的方嚮,最直接受益的是具備中國西部市場IDC産業鏈的企業。
二是精密溫控,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機房空調和冷卻係統,是數據中心的必要設備,在能耗指標PUE(數據中心總能耗/IT設備能耗,越接近1越好)日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有望迎來發展。為溫控係統也是電化學儲能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是設備商,主要包括ICT設備(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光模塊、軟件等)和電源設備(UPS、變壓器等)。ICT設備與光模塊是算力網絡的基礎,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有望推動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光模塊的擴容與升級。
此外,高能耗是IDC行業的一大痛點。預計到2023年,數據中心能耗將相當於2.6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碳排放量將達1.63億噸。“雙碳”目標下,低PUE或將成為數據中心未來發展趨勢。
經濟日報:警惕炒作
盡管投資前景值得期待,但是政策落地仍需時間,同時,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東數西算”是一個門檻比較高的投資方嚮,專業性、技術性比較強,分析難度和操作難度較高,投資者還是應該警惕短期追高的風險。
南方基金提醒道,短期炒作投機情緒濃厚,魚龍混雜,“東數西算”的帶動效應仍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纍,落地期長,效果有待觀察,如果沒有把握,建議不要一擁而上。
日前,經濟日報也發錶評論錶示,要警惕有人藉著“東數西算”的旗幟蹭熱點、炒概念甚至進行利益輸送。
部分企業明顯含“數”不夠、“算”量不足,當前業務基礎並不足以支撐相關股價的大幅上漲。還有個彆公司聲稱已在全國多個城市設有業務節點,幫助企業修建專業的“信息高速公路”,卻在股票接連暴漲後即上演股東精準減持戲碼,引得監管部門“側目”。
對於試圖從“東數西算”政策紅利中分羹的投機炒作行為,投資者還需多留心眼,不要心存僥幸,被亂花迷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