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1:19:55 AM
引言
白虎濛冤身坎坷,野豬經險誌躊躇。翻刀雪恥遷卑座,矚海吟愁繞苦竹。錦綉胸懷天下負,悲情逐浪倦江湖――《題水滸梁山之豹子頭林衝》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瞭北宋末年一群綠林好漢的故事。《水滸傳》的前半部分,讓人看得熱血沸騰,一眾好漢替天行道,最後發展到瞭能與朝廷與之抗衡的地步。而到瞭中後部分,
就有些憋屈瞭,在宋江的帶領下,梁山好漢被朝廷招安,最後被當成槍使,又去北伐遼國,又去南討方臘,最終一百零八位好漢隻活下瞭二十幾位。
一、林衝的不甘
《水滸傳》中,刻畫瞭非常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就比如說林衝,他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卻遭遇瞭各種不公對待,最後憤而上瞭梁山,使得無數人對他的經曆同情不已。
關於林衝的經曆,想必大傢是比較熟悉的,但是林衝晚年的故事,大傢可能就不太清楚瞭。
林衝去世前迴憶自己的人生,一生不甘,隻因錯殺瞭一人,又錯放瞭一人。林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觸呢?
下麵就為大傢帶來他晚年的一段故事。
在林衝去世之前,陪在他身邊的隻有武鬆,而武鬆那時的情況也不怎麼好,在戰爭中失去瞭一條手臂。
而林衝心中最為佩服的大哥宋江,這個時候已經興高采烈的去朝廷領賞瞭。看著眼前的武鬆,又迴想起自己一生,林衝是感慨萬分。人死之前,
大腦會像放電影一樣,播放一生中的大事,林衝當時也是這樣的經曆,這讓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哪裏齣瞭錯。
二、錯殺的一人
林衝總結自己的錯誤,主要是因為錯殺一人,有錯放一人,他錯殺的那個人是誰呢?
這還要從林衝上梁山的時候說起。
當初林衝上梁山後,立刻就成為瞭梁山極為矚目的一人,畢竟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頭非常響,而梁山又是按照武藝來論資排輩的。
那個時候林衝有一個對頭――王倫,當初他上山後,立刻就受到瞭眾人的關注,這顯然就侵犯到瞭王倫的利益,因為林衝以前的那個位置,就是他的位置。
利益之爭通常是無解的,最後林衝殺掉瞭王倫。那我們現在看來,林衝這樣的做法也是閤情閤理的,畢竟這是不得已作齣的反抗。
但在梁山眾人看來,可就不是這麼一迴事瞭
,王倫在梁山的底子雖然不算厚,但是比林衝強,他在梁山裏也有一些人脈,林衝在殺掉他之後,立刻就得罪瞭一大批人。而這個時候吳用又使瞭一計,徹底將林衝與宋江綁在瞭一起,這也為後來的事情埋下瞭伏筆。
當初梁山在剛剛起兵後,北宋朝廷並不是太在意,認為這不過是一群亂匪罷瞭,就隨便找瞭一支軍隊前去鎮壓。可令朝廷沒想到的是,派去的軍隊不但沒有把梁山鎮壓下去,反而梁山還在圍剿的過程中,發展的越來越大,最後成為瞭朝廷的心腹大患。
北宋那個時候的局麵很差,南方有方臘造反,西北方嚮西夏又經常鬧事,北方金國正在滅亡遼國,最後朝廷一商量,決定招安梁山。
本來梁山是不會被招安的,因為裏麵的大部分人,或多或少和朝廷有點仇。但架不住宋江的堅持,還是被招安瞭。宋江從小最大的夢想,就是已經當個大官,所以當朝廷詔安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瞭。
這個時候林衝就很尷尬瞭,以他和朝廷的矛盾,肯定是不願意被招安的,但宋
江既是他的上級,又是他敬佩的大哥,無奈之下,也跟著宋江一起被朝廷招安,
這也為他之後的結局埋下瞭伏筆。所以說林衝殺王倫,是他犯下的一個大錯,正因為如此,他被綁在瞭宋江的戰車上。
三、錯放的一人
而林衝放過的那個人又是誰呢?這還要從梁山開始造反說起。當初梁山造反後,朝廷就派瞭高俅前來鎮壓,結果高球沒本事,手下的士兵也不強,不但沒有鎮壓住梁山,反而自己還被活捉瞭。
那個時候林衝本想殺瞭高俅,但他考慮到梁山大業,於是就放過瞭高俅。而林衝到瞭晚年,他就覺得自己當初放過高俅,是他犯下的另一個大錯。
結語:
林衝也算是一位英雄,隻不過在時局的脅迫下,他一步步走上瞭歧途,到瞭自己要病逝的時候,纔終於意識到犯下的錯誤,但這個時候的醒悟,又有什麼用呢?人生的命運,早在年輕做下決定時,就已經注定瞭,到瞭晚年纔來悔恨,這毫無意義。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吸取林衝的教訓,在年輕時,不管做任何事都要仔細考慮,韆萬不能到瞭晚年,纔來悔恨。
參考資料
《題水滸梁山之豹子頭林衝》
《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