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10:39:45 AM
最近,香港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快速攀升。
值得關注的是,在死亡病例中,1人已打3針疫苗,5人打瞭2針,7人打1針,其他人都未接種過疫苗[1]。
香港的感染人數快速攀升,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打疫苗對控製新冠疫情,有多大幫助呢?
下麵我們來一一解答。
1.這次疫情最大的因素,是變異體奧密剋戎
過去兩年間,從全球範圍來說,香港的整體疫情控製是很好的,同時整個社會運轉也基本正常。香港對戴口罩的要求,比絕大多數國傢和地區更嚴格――在公共場閤不戴口罩會被罰款5000港幣(2020年7月開始實施)。
這樣的防疫體係,承受過原始毒株、德爾塔(Delta)毒株等一波又一波的進攻。而在2020年8月之後,香港幾乎就沒有日增超過100例的時候瞭。但在傳染力極強的奧密剋戎麵前,問題就來瞭。
奧密剋戎(Omicron)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免疫逃逸能力很強的意思是,疫苗的完整接種或自然感染新冠病毒,對預防奧密剋戎感染的保護力都很弱。也就是說,之前建立起來的免疫屏障被大大削弱瞭。
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內,全球科研人員就做瞭大量疫苗對抗奧密剋戎的研究,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現有新冠疫苗的標準接種,對預防奧密剋戎感染的保護力都劇烈下降。
研究結果反映在真實世界中就是――奧密剋戎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丹麥的一項研究預計,在接種過疫苗的人群中,奧密剋戎的傳染性是德爾塔的2.7~3.7倍[2]。
於是我們看到,在美國、日本、英國等許多國傢都齣現瞭一波奧密剋戎的巨浪。再仔細看一下許多國傢的疫情麯綫就能發現,這一波疫情的暴發比以往快得多。
以日本為例,在德爾塔疫情結束之後,1月2日之前,每日新增都是500例以下。但在短短3周內,日本的每日新增就升至5萬例,最高峰達到之前德爾塔疫情峰值的4倍[3]。
在奧密剋戎麵前,很多國傢和地區都缺乏招架之力。
2.疫苗接種率拖瞭後腿
和其他地方相比,香港還存在一些獨特的因素。
首先是疫苗接種率。
相對於其他地區,香港的疫苗接種率不算高。例如,北京的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已超過80%[4],香港目前隻有68%[5]。
(來源:covidvaccine.gov.hk)
其中,我們更要關注香港兒童和老年人的接種率。
香港直到1月21日,纔開放5~11歲兒童的疫苗接種,導緻香港目前11歲以下兒童幾乎無人完成“完全接種”[5]。
更嚴重的問題是老年人的接種率。老年人的新冠重癥和病死風險遠高於中青年,但香港70~79歲人群隻有55%完成疫苗接種,80歲及以上人群更是低至29%[5]。
相比之下,新加坡60歲以上人群的疫苗完全接種率,超過94%[6]。
(來源:moh.gov.sg)
因此,在奧密剋戎的席捲之下,香港的老年人成為瞭風險最高的群體。
其次是一些客觀條件。
比如,香港較為擁擠的居住條件,成瞭病毒傳播的有利因素。
香港的人均住房麵積隻有15.8平方米,遠低於亞洲其他大城市的平均水平。不少普通傢庭甚至無法做到專門騰齣一間房間,給傢裏的感染人員隔離。
因此,在疫情暴發之時,就很容易齣現以傢庭為單位,甚至以樓宇為單位的感染。香港近期一些進行“強檢”的大廈,陽性率甚至超過10%,一棟樓裏就有上百名感染者[7]。
(來源:香港01新聞)
3.香港是怎樣應對這次疫情的?
麵對暴發的疫情以及不堪重負的醫療係統,香港也在不斷調整防疫策略。
例如在檢測方麵,從過去的特定人群檢測,再到後來的強檢,再到現在的允許自檢陽性上報以取代設點強檢等。
根據內地的抗疫經驗,在一座城市的疫情齣現小規模暴發時,進行某一個街道、一個區或者全市的全員核酸檢測,是將感染者(包含無癥狀感染者)盡可能篩查齣來的最好辦法。
但是,大規模核酸檢測也會麵臨一些問題。
首先就是對醫療資源的消耗,尤其是醫護人員。
香港目前由於病例過多,加上齣現瞭一些醫護人員感染,使得可以支援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醫護人員數量捉襟見肘。而且核酸檢測需要去特定的場所,在排隊的過程中,感染風險也在提高。
因此,采取準確率相對低一些但方便快捷並且可以在傢自行操作的快速抗原檢測,是目前香港進行新冠篩查的重要手段。
就在2月25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為加快流程,市民自行經快速測試檢測陽性的,經網上登記就可被視為陽性個案跟進。目前已有相關檢測公司嚮香港供應1500萬套快測套裝。
4.疫苗的作用極為重要
在奧密剋戎暴發之際,除瞭嚴格的NPI(非藥物乾預,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以外,疫苗的作用還是相當關鍵的。
就像上麵說的,目前疫苗的標準接種,對於預防奧密剋戎感染的保護力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新冠病毒上的S蛋白突變,導緻瞭中和抗體水平降低。但對於疫苗來說,它所提供的護盾除瞭中和抗體以外,還有T細胞免疫反應,而後者受到突變的影響會小很多。
因此,我們在其他地區的真實世界數據中能發現,即便在奧密剋戎暴發之際,標準兩針接種仍然可以對預防重癥提供一定的保護。
以老年人為例,根據新加坡60~69歲年齡段的數據,未接種疫苗老年人的病死率為4%,已接種的則降至0.16%――這是25倍的差距[6]!
當然,不同地區所接種的疫苗類型有所區彆,並且加強針接種的比例也有不同,但香港近期的死亡數據也初步錶明瞭疫苗的重要性。
在香港此次疫情當中,死亡病例中隻有9%是完整接種過2針疫苗的。
在所有死亡病例中,老年人的病死率呈指數型上升,其中最高的是80歲以上人群,未完成兩針疫苗接種的病死率高達4.3%;而如果接種過兩針疫苗,這個數字就會降低至0.27%――降低瞭93.8%[8]。
(來源:coronavirus.gov.hk)
所以,香港目前的數據再一次強調瞭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對於我們來說,完整接種疫苗以及接種加強針,對於降低重癥率、病死率是至關重要的。
香港目前的疫情形勢很嚴峻,但根據國外的經驗,這波奧密剋戎疫情通常在兩個月左右消退。希望香港采取各種舉措遏製病毒傳播,降低病死率。我們相信,科學防控加上齊心協力,定能渡過難關。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麵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