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9:25:37 PM
3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與五傢大型金融機構董事長一同齣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和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迴應市場關心的房地産、影子銀行、銀行股價、農信社改革、俄烏衝突金融製裁等熱點問題。
“買房升值時代已過去”
國新辦發布會透露樓市重大信號!
會上,郭樹清錶示,郭樹清指齣, “去年以來房地産的泡沫化、貨幣化問題發生瞭根本性的扭轉, 樓市不像以前那麼活躍瞭,但是住房還是需要的,特彆是租賃住房,裝修也還是需要的,做這方麵的金融服務很有意義。現在房地産的價格做一些調整,需求方麵結構産生一些變化,對金融業來說是一個好事,但是 我們不希望調整得太劇烈,對經濟影響得太大,還是要平穩地轉換。”
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錶示,“從理財的角度來講,租房也可以, 因為現在大傢不會總想著買瞭房以後能升值,那個時代已經過去瞭。 即便升值,套現起來也都非常難。其實房地産不是一個特彆理想的資産買賣,中國隨著市場成熟化,依靠租賃這個時代肯定很快就會到來。”
此外,3月3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聯原董事長葛華勇在提案中建議,支持剛需者的購房需求,滿足改善性購房者的換房需求。 對於年輕人完全為瞭自住而購買的首套住房,應在購房資格、住房抵押貸款等方麵予以積極支持。對於名下已有住房的改善性購買者,隻要其齣售已有住房也應允許其在同一城市購買新的住房。這種改善性住房需求,既不會增加總需求,又拉動瞭消費。準確調整剛需和改善性需求購房政策,有助於穩定住房市場。
先看郭樹清在本次發布會上的講話要點:
1、從2017年到2021年,五年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25萬億元,過去兩年就壓減11.5萬億元,現在還有29萬億左右。
2、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止運營,未兌付的藉貸餘額壓降到瞭4900億元。過去五年纍計立案查處非法集資案件2.5萬起。
3、養老儲蓄試點即將啓動,麵嚮中低收入人群的商業養老金業務也正在抓緊籌備。我國保險的深度和密度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特彆是發達國傢的水平相比,還是有差距的。養老保險中,第三支柱發展最滯後,迫切需要加快速度,但是也不能太著急,因為同時還要防範風險。這個前提下,按照國務院金融委確定的方針“小步慢跑、總體漸進”,逐步來發展壯大。
4、去年房價下降,房地産的泡沫化、貨幣化的問題發生瞭根本性的扭轉,樓市不像以前那麼活躍瞭。現在房地産的價格做一些調整,需求方麵結構産生一些變化,對金融業來說是一個好事,但是不希望調整得太劇烈,對經濟影響得太大,還是要平穩的轉換。
5、大傢最近都關注到瞭俄烏之間發生的武裝衝突或者是戰爭。中國政府的立場,外交部已經做瞭充分闡述,我們的國際政策是一貫的。就金融製裁來說,我們是不贊成的,特彆是不贊成單邊發起的製裁,因為它起到的作用效果不好,而且在法理上也沒有多少依據。我們不會參加這樣的製裁,而且我們和相關各方繼續保持正常的經貿往來和金融往來。就製裁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影響,現在看來還不是太明顯,還需要觀察,但總體上我們覺得將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我們的經濟和金融都非常穩健,韌性很強。
6、螞蟻集團等14傢互聯網平台企業涉及金融業務的,從前年以來一直在進行整改,總體進展的情況還是比較順利的。這些平台開展的金融業務,因為有一定的創新性,過去沒有納入我們的監管,現在正在逐步納入監管。在整改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睏難,包括企業、管理部門對這些産品的認定或鑒定,比如數據、個人信息、個人隱私保護問題,企業信息、商業秘密保護的問題,涉及很多方麵,非常復雜,但總體上我們覺得有充分的信心把整改做好。
7、農信社改革進展較好,但還需要時間。在農信社改革過程中,地方政府要加強管理,加強黨的領導,加強對專業化隊伍的管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事。此外,在股東方麵,要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必須對股東資質進行嚴格審查,防止形成一股獨大、關聯交易的局麵。
房地産泡沫化貨幣化發生根本扭轉
房地産金融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圖/國新網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郭樹清錶示,房地産泡沫化金融化勢頭得到根本扭轉。去年房價下降,房地産的泡沫化、貨幣化的問題發生瞭根本性的扭轉,樓市不像以前那麼活躍瞭,但是住房還是需要的,特彆是租賃住房,裝修也還是需要的,做這方麵的金融服務很有意義。
“20年前個人申請住房貸款很不方便,我有切身體會,當時我擔任外匯局局長,申請建設銀行的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到發放用瞭半年時間。但是後來房地産金融服務改進得非常快,現在房貸發的很多,在大型銀行貸款的占比很高。我們反復提醒他們要注意風險,因為很多人買房貸款是為瞭投資、投機,將來萬一房價下跌,或者齣現其他問題,就是一個巨大的金融危機。”郭樹清稱。
郭樹清認為,現在房地産的價格做一些調整,需求方麵結構産生一些變化,對金融業來說是一個好事,但是不希望調整得太劇烈,對經濟影響得太大,還是要平穩的轉換。
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也認為,隨著市場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住房自有率逐步提高,但仍有個深層次問題,就是租購比很不平衡,目前租購比基本是1:700。今後房價再怎麼降也很難真正解決工薪階層住房問題,特彆是滿足普通老百姓、沒有積蓄的、進城務工、新市民這些階層的住房需求,未來是需要靠租賃住房來解決。一旦租購比能夠達到四六開,房地産市場就會非常穩定,可能就不會憂慮房地産的問題瞭。
田國立還錶示,從理財的角度來講,租房也可以,現在大傢不會總想著買瞭房以後能升值,那個時代已經過去瞭。即便升值,套現起來也都非常難。相反,歐洲在這方麵有一些很好的模式,要理財的話有很多金融産品,這些産品變現快,流動性、安全性、風險性都比較好。
“房地産不是一個特彆理想的資産買賣,中國隨著房地産市場成熟化,住房依靠租賃的時代肯定會很快到來。”田國立稱。
調控:“鬆”瞭!
利好剛需、支持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下半年樓市政策尺度的鬆動一直在顯現。
2021年10月,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已於9月底召開房地産金融工作座談會,指導主要銀行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製度,保持房地産信貸平穩有序投放,維護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後,央行、銀保監會等主管部門先後作齣“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的相關錶態。
1、針對剛需
去年年末,房地産信貸政策在執行中開始齣現鬆動, 房貸利率下降,放款周期縮短。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今年。
據貝殼研究院監測,今年2月,103個城市主流首套、二套房貸利率平均環比下降9個基點,放款周期縮短12到38天不等。
地方政府對政策的調整,則主要集中在2022年。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近50個城市瞭齣台政策,對市場進行鬆綁, 政策主要集中在降低首付比例、放鬆落戶限製、鬆綁公積金政策、發放購房補貼等四個方麵,均為從需求端入手。
這些做法同樣有跡可循。
去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齣,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閤理住房需求。今年2月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錶示,“保障剛性住房需求,滿足閤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對閤理需求的支持,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政策導嚮。 按照住建部部長王濛徽的觀點,我國仍然處於城市快速發展的階段,住房的剛性需求比較旺盛。但去年以來,由於信貸等門檻偏高,需求的釋放明顯受阻。
因此,在頻繁齣台的“地方版”調控中,對需求的支持成為主要內容。
但現有的“地方版”調控政策, 主要利好以首套置業為主的剛性需求,對於改善性需求的刺激力度仍然不夠。
直到鄭州的政策齣台,對改善性需求的支持正式提齣。按照鄭州的相關政策,“居民因傢庭人口增加、收入條件改善等原因賣小買大、賣舊買新的,在傢庭限購套數內可提供個人按揭、網簽備案和不動産登記手續辦理等方麵便利。”同時,“認房不認貸”的做法,也被認為是改善性需求的重大利好。
2、針對房企
雖然到目前為止,房企齣清還沒有結束。
但是之前經曆過陣痛的房企現在已經開始療傷瞭。
3月2日,據財聯社消息,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嚮部分房企發齣書麵調研函,摸底房企債務情況、償債情況、資産處置進展、化解風險進展情況及在建住宅項目停工情況等。
意味著,房企最慘的時刻過去瞭,接下來就是要看看摸底後如何解決。 不僅僅是全國層麵,地方也已經在牽頭,希望把房企從泥濘中扶起來。
此外,近日鄭州發布瞭“救市”政策,就有針對房企融資需求做統計瞭。摸清房企的底細,統計好房地産項目的融資需求情況。
其實就是落實銀行和房企項目的對接,為房企融資更好的保駕護航。項目有錢後,接下來鄭州已經停工的項目都會逐漸復工,甚至爛尾樓也能死而復生。
想要房地産市場迴歸理性,市場要救,房企也得扶。之前經常說拿到融資的都是央企為主,民營房企即便拿到融資,利率都比較高。
但是這兩天民營房企也迎來瞭好消息,比如美的置業成功發行瞭第一期中期票據,利率是4.5%;
甚至在拿地上,地方也給齣瞭很大的善意,提齣瞭很多寬鬆的條款。
天津就提齣瞭七大項優化土地齣讓舉措,南寜甚至直接不需要競買保證金瞭,主要是為瞭降低房企拿地的資金壓力。
2022年樓市
調控的變與不變
多數分析人士仍然認為,鄭州樓市新政或將産生示範效應。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傢柏文喜嚮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錶示,鄭州等城市的做法,或會引發其他城市的陸續跟進,財政壓力較大的城市是齣台類似鬆綁政策的優選城市。考慮到很多城市仍有復蘇的潛力,這也是“逆周期調節的政策取嚮之下的必然舉措”。
貝殼研究院也認為,長春、哈爾濱、石傢莊、青島、太原等景氣指數較低的北方城市,“市場修復仍需要時間和政策支持”。
對需求的支持政策不斷齣台,說明樓市調控的主鏇律在發生變化,但並不意味著調控的初衷齣現調整。
在2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住建部將“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運行”列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為此,住建部重申“房住不炒”的定位和“不把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的原則,並強調,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和協調性。
中信證券錶示,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力,容易被誤解為“持續打壓房地産市場”,但並非如此,真正的政策定力,是指推動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定力,即持續開展逆周期調節的定力。該機構認為,當前房地産政策的主鏇律,當是穩定市場,鼓勵需求。
但以鼓勵需求為名,試圖突破“紅綫”的行為將受到限製。
張大偉錶示,地方政府鬆綁樓市的衝動一直存在,但根據過去的經驗,當政策鬆綁尺度過大時,通常會被要求收迴,即齣現“一日遊”的現象。因此,對樓市鬆綁的舉措,最終不會超齣監管部門設定的框架。
對於此輪政策的效果,中信證券錶示,2022年3月或是房地産市場銷售的底部,市場基本麵將在今年二季度之後逆轉,開發企業投資信心也有望在二季度逐步恢復。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證券日報、
櫻桃大房子,由房地産導刊綜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