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柳葉刀-兒童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近日發錶兩項關於兒童和青少年新冠長期癥狀的研究 兩項研究均發現對照組的癥狀負擔很重 大流行對兒童和青少年新冠長期癥狀的影響|柳葉刀 - 趣味新聞網


《柳葉刀-兒童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近日發錶兩項關於兒童和青少年新冠長期癥狀的研究 兩項研究均發現對照組的癥狀負擔很重 大流行對兒童和青少年新冠長期癥狀的影響|柳葉刀


發表日期 3/5/2022, 3:23:00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柳葉刀-兒童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近日發錶兩項關於兒童和青少年新冠長期癥狀的研究,兩項研究均發現對照組的癥狀負擔很重,包括…… .....


    

兒童和青少年的急性SARS-CoV-2感染通常沒有癥狀(65%的病例)[1]或癥狀輕微[2]。兒童是否會齣現COVID-19後綜閤徵(post-COVID-19 syndrome)[3](也稱新冠長期癥狀[4]),以及該綜閤徵的臨床特徵和自然史,都是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柳葉刀-兒童青少年健康》近日發錶瞭Terence Stephenson及其同事[1]基於CLoCk隊列的研究結果。該項隊列研究以11至17歲的非住院SARS-CoV-2陽性青少年為病例組,按照檢測月份、年齡、性彆和地理位置匹配符閤要求的SARS-CoV-2陰性青少年(對照組)。所有數據均來自英國公共衛生數據庫。兩組的檢測原因並不相同(例如,26%的病例組和71%的對照組是齣於學校疫情監測需要)。檢測後3個月,參與者自行完成綫上問捲,包括迴憶檢測時間和當前癥狀。病例組(13.3%)和對照組(13.5%)的應答率相似。

我們的發現顯示齣瞭COVID-19後綜閤徵相關癥狀的高流行率,從接受新冠檢測到檢測後三個月,兩組的癥狀流行相關數據都明顯增加(病例組從35.4%增長到66.5%,對照組從8.3%增長到53.3%)[1]。 總體而言,病例組相關癥狀的流行率高於對照組,但如果按癥狀負擔來分析,這一差異隻在同時齣現5種以上癥狀的組彆中有統計學意義。個彆癥狀在病例組中更常見,包括頭痛、疲倦(被評估為一種特定癥狀)和嗅覺缺失。 然而,兩組在心理健康評分、健康狀況或疲勞(由包含11個項目的Chalder疲勞量錶測定)方麵沒有差異。在3個月時,兩組都存在一個明顯的癥候群,包括疲倦、頭痛、呼吸睏難和頭暈。相較於對照組,這一癥候群在病例組中更為常見。在女孩、年齡較大的兒童和基綫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人中也是如此,無論新冠檢測結果如何。

Selina Kikkenborg Berg及其同事[5]在《柳葉刀-兒童青少年健康》發錶基於LongCOVIDKidsDK數據的一項迴顧性橫斷麵研究,病例組是丹麥在過去一年中SARS-CoV-2檢測陽性的15至18歲的青少年,對照組則是按照性彆和年齡在一個完整的國傢衛生數據庫中匹配而來(檢測結果為陰性或未檢測)。研究使用有效的問捲對癥狀(可能是12個月前就已經存在)進行瞭評估,同時還有輔助問題,包括23個可能的新冠長期癥狀。病例組(27.3%)和對照組(22.3%)的應答率不同,且女性參與者(57.6%)多於男性(42.4%)。

LongCOVIDKidsDK[5]也在所有青少年中發現持續2個月以上的癥狀的高流行率(61.9%的病例組和57.0%的對照組都報告瞭至少一種癥狀)。在兩組中,報告癥狀持續2個月以上的女性多於男性。有幾個癥狀在病例組中更常見,包括呼吸睏難、咳嗽和喉嚨痛(但不包括疲勞)。 然而,新癥狀的負擔很低(可能與最初的疾病嚴重程度有關),並且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輕。病例組的癥狀評分比對照組低,並且通過多個方麵(身體、情緒、社會和學校功能)顯示齣更高的生活質量。

這些數據與其他研究,包括我們自己的研究,形成瞭鮮明的對比[2]。我們做瞭一個前瞻性的、實時的、公眾科學的研究,采用瞭1,734名檢測陽性的學齡兒童數據,以年齡、性彆和測試周數匹配瞭1,734名檢測陰性的兒童為對照組,評估瞭19個研究人員已經確定的癥狀(來自成人數據)以及其他自由上報的內容。這些癥狀持續4周或更長時間並不常見(4.4%),持續8周或更長時間更為罕見(1.8%)。與成人[4]和LongCOVIDKidsDK研究一樣[5],與沒有持續癥狀性疾病的兒童相比,癥狀持續4周或更長時間的兒童在急性期的癥狀負擔較重,其中的女孩和年紀較大兒童更多[2]。我們的數據與英國國傢統計局(ONS)在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進行的大規模隨機選擇的人口調查數據一緻,該調查對12種癥狀(包括發燒、頭痛、疲勞、呼吸睏難和嗅覺缺失)進行瞭評估。ONS報告稱,感染後4至8周,小學學齡兒童的癥狀流行率為3.3%(對照組為3.6%),中學學齡兒童的癥狀流行率為4.6%(對照組為2.9%)[6]。

盡管有多種報道稱兒童和青少年在感染SARS-CoV-2後齣現癥狀,但大多數研究都是小規模和無對照的。正如最近強調的那樣[7],整閤COVID-19後持續癥狀的數據是十分睏難的,因為納入標準、疾病定義、評估方法和隨訪時間都存在異質性。一項包含5個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發現[8],在19歲及以下確診或疑似感染SARS-CoV-2且癥狀持續超過4周的個體中,少數癥狀在病例組中比對照組更常見,在認知睏難(3%)、頭痛(5%)、嗅覺缺失(8%)、喉嚨痛(2%)和眼睛痛(2%)方麵存在較小的絕對差異,但在疲勞方麵沒有差異。這些數據不應該被解讀為顯示瞭感染瞭SARS-CoV-2的兒童沒有上述或其他長期癥狀;相反,這些癥狀並不局限於SARS-CoV-2感染。事實上,疲勞這一癥狀的流行率(17項研究的薈萃分析,包括有對照數據和無對照數據)為47%[8]。

我們能得齣什麼結論?首先,CLoCK[1]和LongCOVIDKidsDK[5]都發現對照組的癥狀負擔很重,包括心理健康問題。很少有全麵的研究以兒科人群為對象,評估COVID-19疫情前頭痛、疲勞和其他癥狀的流行情況;盡管如此,在CLoCK中觀察到新冠檢測陰性兒童的癥狀增加錶明瞭疫情對所有兒童都有影響,無論是否感染。

第二,沒有一項研究是完美的。除瞭上文詳述的研究設計問題外,我們自己的研究[2]沒有評估基綫心理健康或功能狀態,也不能完全代錶大眾;CLoCK[1]和LongCOVIDKidsDK[5]的應答率較低,招募人數不同,性彆不平衡,而且要求青少年迴憶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癥狀。一個主要且無法解決的問題是,兒童和青少年知道他們的SARS-CoV-2狀況,而且媒體對長期COVID的報道也非常廣泛。特彆是對於迴顧性研究來說,如果不存在一些對持續較長的、未解決的問題進行自我選擇、迴憶偏倚以及由於社會措施(例如,學校重新開放)而産生的係統偏倚,這將會是令人驚訝的。對照研究是區分SARS-CoV-2感染本身與泛人群社會心理壓力因素影響的關鍵,但奧密剋戎變異株(B.1.1.529)的流行意味著從未感染新冠的兒童數量正在迅速減少,影響瞭未來對照組的招募。同樣,兒童在疫情期間生活經曆的社會建構是獨特的,我們可能永遠不會有比這些更能提供有用信息的研究。

第三,將COVID-19後綜閤徵視為一個單一的整體可能不太具有實證效度,且一刀切的治療方法也可能不太閤適。管理人員應該考慮到鑒彆診斷或附加診斷以及心身互動(如CLoCK研究強調的),而且將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納入多學科團隊應被視為一個同時進行的、同樣有效的過程,以實現我們主要目標:從最廣泛的意義上恢復健康。令人倍受鼓舞的是,一些研究錶明,兒童和青少年的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改善[2, 5, 9]。最後,科學界和醫學界應在未來開展共同研究和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兒童和傢庭的聲音,最終為所有兒童提供個性化的康復途徑。 END

References

1.Stephenson T Pinto Pereira SM Shafran R et al.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3 months after SARS-CoV-2 infection (long COVID) among adolescents in England (CLoCk): a national matched cohort study.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2; (published online Feb 7.)https://doi.org/10.1016/S2352-4642(22)00022-0

2.Molteni E Sudre CH Canas LS et al.Illness duration and symptom profile in symptomatic UK school-aged children tested for SARS-CoV-2.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1; 5: 708-718

3.WHO A clinical case definition of post COVID-19 condition by a Delphi consensus.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45824/WHO-2019-nCoV-Post-COVID-19-condition-Clinical-case-definition-2021.1-eng.pdf

4.Sudre CH Murray B Varsavsky T et al.Attributes and predictors of long COVID.

Nat Med. 2021; 27: 626-631

5.Kikkenborg Berg S Dam Nielsen S Nygaard U et al.Long COVID symptoms in SARS-CoV-2-positive adolescents and matched controls (LongCOVIDKids-DK):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2; (published online Feb 7.)

6.UK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Updated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post-acute symptoms among people with coronavirus (COVID-19) in the UK: April 26, 2020, to August 1, 2021.

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healthandsocialcare/conditionsanddiseases/articles/technicalarticleupdatedestimatesoftheprevalenceofpostacutesymptomsamongpeoplewithcoronaviruscovid19intheuk/26april2020to1august2021

Date accessed: January 28, 2022

7.Zimmermann P Pittet LF Curtis N

How common is long COVI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Pediatr Infect Dis J. 2021; 40: e482-e487

8.Behnood SA Shafran R Bennett SD et al.

Persistent symptoms following SARS-CoV-2 infection amongst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studies.J Infect. 2021; (published online Nov 20.)

https://doi.org/10.1016/j.jinf.2021.11.011

9.Magnusson K Skyrud KD Suren P et al.

Healthcare use in 700 000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or six months after COVID-19: before and after register based cohort study.BMJ. 2022; 376e066809

Copyright 2022 BrianAJackson/iStock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所有內容以英文原文為準。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驚蟄以後,春季養生措施,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驚蟄以後,春季養生措施,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3月5日,農曆二月初三,是24節氣中的驚蟄,來臨的日子。驚蟄之後,萬物復蘇,春暖花開。這人節氣,病毒和細菌等病原體,也會恢復活力,咱們人類的免疫力,就要開始麵對新的挑戰。俗話說,春捂鞦凍,那麼,隨著氣溫的迴升,春捂的措施怎樣落實?春季養生,應該注意哪些要點呢?咱們現在就為大傢解疑釋惑。 依照傳統文化中的說法,春季可以分為3個階段,孟春,對應24節氣中的立春和雨水;仲春,對應著驚蟄和春分;季春,對應著清明和榖雨。孟春,陽氣初升,乍暖還寒,需要預防倒春寒,養生重點是保暖,春捂措施,顯得非常重要.......


春季不養肝,身體徒傷悲?多吃4種“養肝菜”,身體整年少生病

春季不養肝,身體徒傷悲?多吃4種“養肝菜”,身體整年少生病

    春季,萬物復蘇的季節。 春雷尚未叩響大地,春雨遍早就如絲映入山巒之間,沉睡一個鼕季的大地也逐漸蘇醒。 此時,大地迴暖,陽氣上升,而在吃的這方麵,“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也早早就有自己的”春日計劃,經曆瞭瞭蕭條寒鼕,開春後的冉冉綠意又怎能錯過? 春日養肝,這些春菜不容錯過 要知道,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髒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 因此,春季是肝旺之時,此時肝氣旺盛而升發,在養生這件事上也需要順應陽氣自然生發舒暢的特點,以養肝為要務。 那麼,春日養肝要從生活當中各方麵入手調理,除瞭.......


“過午不食”真的養生?醫生:不但不養生,還易導緻這一危害!

“過午不食”真的養生?醫生:不但不養生,還易導緻這一危害!

    在身體保養過程中,可能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過午不食”這一俗語。那麼“過午不食”真的是養生行為嗎? 事實上並不是。因為“過午不食”其實最早來源於佛教,其真實目的主要是為瞭清除雜念、增強意誌力。 因此,韆萬不要將“過午不食”中所錶達的過瞭午後就不再進食等同為養生瘦身過程中的小妙招,這種錯誤做法一定要及時改正。 因為長時間“過午不食”所導緻的過度飢餓是很容易對胃黏膜造成嚴重損害的。久而久之,各類胃病的發病率都將齣現大幅上漲,這對於身體保養其實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韆萬不要再因“過午不食”而選擇長期不.......


驚蟄時節,怎樣養生?春捂措施,如何落實?

驚蟄時節,怎樣養生?春捂措施,如何落實?

    3月5日,農曆二月初三,是24節氣中的驚蟄,來臨的日子。驚蟄之後,萬物復蘇,春暖花開。這個節氣,病毒和細菌等病原體,也會恢復活力,咱們人類的免疫力,就要開始麵對新的挑戰。俗話說,春捂鞦凍,那麼,隨著氣溫的迴升,春捂的措施怎樣落實?春季養生,應該注意哪些要點呢?咱們現在就為大傢解疑釋惑。 依照傳統文化中的說法,春季可以分為3個階段,孟春,對應24節氣中的立春和雨水;仲春,對應著驚蟄和春分;季春,對應著清明和榖雨。孟春,陽氣初升,乍暖還寒,需要預防倒春寒,養生重點是保暖,春捂措施,顯得非常重要.......


兩會湘聲丨劉慶峰:利用人工智能加強青少年抑鬱癥全量篩查

兩會湘聲丨劉慶峰:利用人工智能加強青少年抑鬱癥全量篩查

    全國人大代錶、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紅網時刻記者 劉誌雄 長沙報道 近年來,我國抑鬱癥呈低齡化趨勢。根據2021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研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我國青少年的抑鬱癥檢齣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鬱為7.4%。 “人們總說‘少年不知愁滋味’,但煩惱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全國人大代錶、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建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強青少年抑鬱癥全量篩查,並將其納入全民醫保,以利於青少年精神健康。” “當前我國專科醫生缺口較大.......


用公共馬桶不利於身體健康?提醒:做好這些細節可有效減輕風險!

用公共馬桶不利於身體健康?提醒:做好這些細節可有效減輕風險!

    使用公共馬桶不利於身體健康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一句話。而之所以會齣現這一言論,主要是因為公共馬桶的清潔衛生往往無法得到有效保證,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很可能會對私處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在外齣時如果存在排便需求的話都是必須使用公共馬桶的。那麼如果想要盡量降低因使用公共馬桶而對私處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可以做些什麼呢? 1、盡量選擇蹲便器 眾所周知,排便器是可以分為蹲便器和坐便器兩大類型的。而在使用公共衛生間的過程中,為瞭私處健康考慮,建議大傢盡量選擇使用蹲便器而非坐便器。因.......


總感覺喉嚨有痰?這7種食物清熱祛痰,生活中不妨常吃!

總感覺喉嚨有痰?這7種食物清熱祛痰,生活中不妨常吃!

    喉嚨有痰是很多人都齣現過的咽喉不適,有時通過咳嗽可以將痰液及時咳齣,而有時則無論怎樣用力咳嗽或吞咽都無法真正解除痰液存在的不適感。 那麼麵對喉嚨有痰問題,是否可以通過食用止咳化痰類食物來進行有效緩解呢?事實上確實是可以的。下麵就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 1、雪梨 雪梨具有非常有效的清火潤肺和止咳化痰功效。因而對於喉嚨有痰的朋友而言,多吃雪梨是非常理想的一種食療選擇。而且無論是選擇直接食用雪梨亦或是泡雪梨水喝,都是非常不錯的化痰小妙招。 2、白蘿蔔 提到白蘿蔔的功效,很多人聯想到的都隻有調理腸胃.......


想知道“肺部”健康狀況如何?醫生:這個動作可自測,不妨試試!

想知道“肺部”健康狀況如何?醫生:這個動作可自測,不妨試試!

    肺部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隻有當肺部功能保持良好時,人體纔能順利完成氧氣吸入以及二氧化碳呼齣。因此,對於肺部健康,大傢一定要給予充分關注。 那麼想要有效獲知肺部功能是否維持正常,是否有什麼小妙招可以供大傢進行初步測試呢? 眾所周知,在呼吸過程中,肺部功能所發揮的作用一直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想要簡單辨彆肺部功能是否保持良好,隻要及時進行一次憋氣測量即可。 通常情況下,憋氣時長隻要能維持在30秒以上,那麼便不必太過緊張。反之,憋氣時長若短於30秒的話,則一定要提高重視,及時確定肺部功能是否已經齣.......


這種癌癥為重慶女性第二高發 90%可預防

這種癌癥為重慶女性第二高發 90%可預防

    3月5日,由國際乳頭瘤病毒學會發起,北京協和醫學院教育基金會、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聯閤主辦的第五個“國際HPV知曉日”係列活動啓動儀式在重慶醫科大學舉行,3月4日是“國際HPV知曉日”,今年的主題為“讓世界少一份憂慮”。 根據2020年重慶市新發腫瘤登記報告顯示,女性癌癥中,宮頸癌的發病率為20.58/10萬,僅次於乳腺癌。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新發宮頸癌56萬例,因宮頸癌死亡人數高達31萬人。如果不及時采取行動,到2030年宮頸癌死亡人數預計將增加50%。 女子體檢發現陽性不在意.......


彆讓它毀瞭你整個春天!春天越近,這類病越高發

彆讓它毀瞭你整個春天!春天越近,這類病越高發

    點 擊 邵 逸 夫 醫 院 星 標 我 們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 短暫而又浪漫的春天又迴來啦~ 周末趁著晴天 是不是打算齣門玩耍啦? 然而過敏也最愛在春天如期而至 …… 過敏癥狀有些很明顯 有些卻不易察覺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過敏人士呢? 怎麼纔算有效預防? 彆讓過敏毀瞭你的整個春天 這份自救指南趕緊get一下! 據WAO(世界變態反應組織)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30%~40%的人受到過敏的睏擾。過敏性疾病,如今已成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打噴嚏、流鼻涕、起疹子、皮膚瘙癢、臉鼻腫脹等都是常見的過敏反應.......


華東師大科研成果登Cell封麵:局部熱療燃燒脂肪減輕肥胖

華東師大科研成果登Cell封麵:局部熱療燃燒脂肪減輕肥胖

    華東師範大學科研團隊在肥胖與代謝性疾病領域獲重要突破,該團隊發現,人類的米色脂肪(Beige fat)通過局部熱療激活産熱,可大大減輕肥胖癥狀並改善代謝紊亂。國際頂級期刊《細胞》(Cell)雜誌3月4日在綫刊發這一成果,並選為封麵文章。 Cell封麵論文設計圖:局部熱療促進白色脂肪棕色化,改善代謝健康。封麵創意取自Pheonix故事(希臘神話的不死鳥和鳳凰涅��傳說)。白色脂肪(White fat)經曆熱療(Hyperthermia)後發生棕色化轉變(Browning),迸發齣能量(Phe.......


“趁熱吃”真的好?醫生:不開玩笑,長期這樣易患這種癌!

“趁熱吃”真的好?醫生:不開玩笑,長期這樣易患這種癌!

    你一定要多喝熱水、一定要趁熱吃呀! 這樣關切的話語,想必大傢在日常生活中都應該聽說過不少! 然而,趁熱吃真的就是關心你嗎?錯!他也可能是想讓你患上癌癥! 臨床對癌癥的研究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有關於癌癥齣現的具體原因,仍然沒有得到完全明確。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病發原因和機製都不相同。而與“趁熱吃”三個字相關的惡性腫瘤,就是我國較為高發的消化道癌變:食道癌! 那麼問題來瞭,明明吃熱的食物會讓人通體舒暢,為什麼它還可能會緻癌呢? 首先,大傢應該都知道,在人的食道、胃內部錶麵.......


深圳版二十四節氣|驚蟄:飲食多甘少酸,晨起多伸懶腰

深圳版二十四節氣|驚蟄:飲食多甘少酸,晨起多伸懶腰

    驚蟄,又名“啓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春雷始鳴,氣溫迴升,昆蟲萌動。“九九”已盡,“九盡桃花開,春耕不能歇”。 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齣現萌化生長的現象,驚蟄過後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 驚蟄,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唐詩有雲:“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傢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瞭驚蟄節,春耕不能歇”。 早春宜養肝,不要發火,多伸懶腰 隨著萬物復蘇,病毒、細菌同時均會復活,因此驚蟄時期氣溫變化幅度很大,是一段疾病多發的日子。春季多風,風.......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突破300例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突破300例

    馬艷及其團隊閤影。 紅網時刻3月5日訊(記者 張盟 通訊員 楊娜)2020年8月7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馬艷主任帶領其團隊順利為一名子宮肌瘤患者完成衡陽首例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腹腔鏡全子宮和雙側輸卵管切除術,開啓瞭婦科精準微創手術治療的新紀元。截止2022年2月24日共完成達芬奇機器人手術300例,其中2021年10月上榜全國第六名。 據瞭解,機器人手術擁有極好的視覺效果,鏡頭為醫生提供3D畫麵、15倍的影像放大效果,視野更清晰,操作更精準,損傷更微小;同時,擁有極靈活的機械操作臂.......


(圖錶·漫畫)【醫衛】早期篩查

(圖錶·漫畫)【醫衛】早期篩查

    新華社圖錶,北京,2022年3月5日 漫畫:早期篩查 乳腺健康是女性身心健康的一部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如何嗬護乳腺健康?專傢提醒,早期乳腺癌是可以被治愈的,嗬護乳腺健康,要從早期篩查開始。 新華社發 王鵬 作 .......


(圖錶·漫畫)【醫衛】專傢建議

(圖錶·漫畫)【醫衛】專傢建議

    新華社圖錶,北京,2022年3月5日 漫畫:專傢建議 乳腺健康是女性身心健康的一部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如何嗬護乳腺健康?中日友好醫院普外科乳甲外科主任楊猛提醒,早期乳腺癌是可以被治愈的,嗬護乳腺健康,要從早期篩查開始。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


(圖錶·漫畫)【體育】健康提示

(圖錶·漫畫)【體育】健康提示

    新華社圖錶,北京,2022年3月5日 漫畫:健康提示 春季是適閤運動的好時節,氣溫迴升,和風暖暖,戶外健身的人也多起來。記者從湖南一些醫院瞭解到,近期,春季運動熱潮來臨,醫院接診的因為過度運動而患上橫紋肌溶解綜閤徵的患者激增。專傢提醒,春季運動養生的原則是“小運動、漸進式”,循序漸進,避免運動損傷。 新華社發 王鵬 作 .......


(圖錶·漫畫)【體育】春季運動需謹慎

(圖錶·漫畫)【體育】春季運動需謹慎

    新華社圖錶,北京,2022年3月5日 漫畫:春季運動需謹慎 春季是適閤運動的好時節,氣溫迴升,和風暖暖,戶外健身的人也多起來。記者從湖南一些醫院瞭解到,近期,春季運動熱潮來臨,醫院接診的因為過度運動而患上橫紋肌溶解綜閤徵的患者激增。專傢提醒,春季運動養生的原則是“小運動、漸進式”,循序漸進,避免運動損傷。 新華社發 程碩 作 .......


科畫|“驚蟄”節氣:這是春天的聲音,你聽到瞭嗎?

科畫|“驚蟄”節氣:這是春天的聲音,你聽到瞭嗎?

    北京時間3月5日22時44分將迎來“驚蟄”節氣。此時“九九”已盡,大地春迴,萬象更新,風和日麗,草木初萌。曆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進入“驚蟄”節氣,是為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春季第三個節氣,也是仲春開始的標誌。 “驚蟄”一到,氣溫迅速迴升,日照明顯增加,但冷暖空氣時有交替,此時節公眾應如何保健養生? 統籌:鞠曉燕 編輯:張寶亢、張�F曦、吳怡霖(實習) 記者:周潤健 配音:劉玉婷 新華社音視頻部.......


顱內拆“彈”遭遇緘默癥,2歲小寶奇跡“髓”愈而安

顱內拆“彈”遭遇緘默癥,2歲小寶奇跡“髓”愈而安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欣宇 通訊員 王葳 圖/醫院提供 這是一個讓人心痛的畫麵:一位神情憔悴的母親推著嬰兒車,奔波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和廣醫五院兒童腫瘤病區,而車內坐著的曉豪(化名)卻隻有眼睛會動、全身其他部位均不能動且毫無知覺。這究竟是怎麼迴事? 2歲小寶寶術後再遇“沉默”的小腦 原來1年多前,2歲的曉豪齣現瞭嘔吐、行走不穩的癥狀,被母親送往老傢的醫院就診後,檢查發現小腦蚓部腫物凸嚮第四腦室,很可能為髓母細胞瘤。當年曉豪就進行瞭“顱內拆彈”,術後病例顯示,曉豪確實是典型的髓母細胞.......


這五傢醫院能治!胎兒先心病篩查項目細化落地

這五傢醫院能治!胎兒先心病篩查項目細化落地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林敬 “胎兒先心病篩查齣來去哪治?現在有瞭明確治療機構。”3月5日,剛參加完“先心病一體化服務工作培訓會”的北京華信醫院先心病外科李洪銀主任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月21日,北京市衛健委發布通知,將開展先心病一體化服務工作,建立先心病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乾預的連續化服務模式。具體來說,將在婚前孕前保健服務、産前篩查和産前診斷服務、新生兒先心病篩查診治服務的基礎上,建立先心病婚前孕前高危因素篩查與谘詢、産前篩查與診斷、新生兒治療乾預與隨訪指導等全鏈條一體化服務機製。.......


(圖錶·漫畫)【醫衛】提早預防

(圖錶·漫畫)【醫衛】提早預防

    新華社圖錶,北京,2022年3月5日 漫畫:提早預防 乳腺健康是女性身心健康的一部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如何嗬護乳腺健康?專傢提醒,早期乳腺癌是可以被治愈的,嗬護乳腺健康,要從早期篩查開始。 新華社發 曹一 作 .......


(圖錶·漫畫)【醫衛】專傢提醒

(圖錶·漫畫)【醫衛】專傢提醒

    新華社圖錶,北京,2022年3月5日 漫畫:專傢提醒 乳腺健康是女性身心健康的一部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如何嗬護乳腺健康?專傢提醒,早期乳腺癌是可以被治愈的,嗬護乳腺健康,要從早期篩查開始。 新華社發 硃慧卿 作 .......


麵相也能看齣病?這5種疾病,會讓你越來越醜!

麵相也能看齣病?這5種疾病,會讓你越來越醜!

    曾經在醫院見過一個女病人,長相比較“野生”:濃眉、寬鼻子、厚嘴唇、突齣的長下巴……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個披著長發的漢子。 沒想到,這位小姐姐翻齣之前的照片,卻讓周圍的人大吃一驚:照片上,分明是一個眉清目秀的女子,和她現在的麵貌大相徑庭! 她說,過去的一年,不知道為什麼,她發現自己“越長越醜”瞭。不但五官和皮膚變得粗糙,手腳肥厚,原本規律的月經也不來瞭。 一開始看的是婦科,結果做瞭一堆子宮附件B超檢查,卻查不齣任何問題。 這時,一個醫生靈光一現,想起之前有個垂體泌乳素腺瘤的女病人,建議她去看神.......


避孕套對男人有用嗎?當然!躲避這種癌癥最關鍵

避孕套對男人有用嗎?當然!躲避這種癌癥最關鍵

    審閱者: 盛璐(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血尿、排尿睏難、尿頻、尿急、尿痛和尿道周圍齣現腫塊是男性尿道癌患者最常見的癥狀。發病早期常沒有明顯癥狀,容易被患者忽略。 部分患者伴有尿路感染或梗阻病史,即使癥狀逐步顯現,也可能誤認為是舊病復發,未加以重視,錯失早期治療的時機。 一、尿道癌患者的常見癥狀包括: 排尿睏難:雖然有尿意,但需要用力纔能排齣尿液;尿綫細弱、尿流間斷、尿後滴瀝;總感覺還有尿液沒有排空。 尿頻、尿急、夜尿、尿失禁。 尿痛或尿液中帶有血色。 尿道有分泌物或血液流齣。 尿道附近部位.......


殺死精子的5種方法,男人生不齣來孩子的原因就藏在裏麵

殺死精子的5種方法,男人生不齣來孩子的原因就藏在裏麵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愛的人吧~ 審稿專傢:王桂林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Hatzimouratidis K, et al. EAU guidelines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2020. 編輯:張傑、郭倩、王鳳靈 畫師:春木 | 校對:武宜和 | 排版:李永敏 運營:韓寜寜 | 統籌:吳維 *本文內容為健.......


感染新冠病毒之後,腫瘤消退瞭?這不值得推廣,也不是醫學奇跡

感染新冠病毒之後,腫瘤消退瞭?這不值得推廣,也不是醫學奇跡

    最近,權威醫學雜誌《英國血液學雜誌》報道瞭一個神奇的病例:一名晚期癌癥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消失瞭…… 一位61歲男性無意中發現自己癌癥晚期: 他原本是一名腎衰竭患者,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2020年,他的淋巴結腫大,體重減輕,並因此入院,最後確診為霍奇金淋巴瘤。 這是一種少見的淋巴瘤,隻占所有淋巴瘤的8%~11%,但治愈率較高,5年生存率達到瞭75%[1]。 確診癌癥後,更倒黴的事情來瞭。 他因為呼吸睏難和喘息去做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他又成瞭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他在醫院接受瞭支持治.......


“熬夜後運動,我差點猝死在健身房”:記住這5件事能保命!

“熬夜後運動,我差點猝死在健身房”:記住這5件事能保命!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每年,年輕人猝死的新聞時有發生,不少人生前曾有熬夜、吸煙、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但還有一種“好習慣”――運動健身,卻也是年輕人猝死的高發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圖片來源:123RF 我們先來看幾個案例。 2022年2月21日,北京一名28歲男子在健身房運動1小時突然齣現頭暈嘔吐。工作人員撥打瞭120,並進行瞭心肺復蘇,但送醫搶救後仍然無力迴天,遺憾離世。 2020年,上海一名47歲男子在健身房內沙發椅上猝死,小腿部有明顯淤血,等身邊人發現撥打急救電話時,他已經沒有.......


女子尿色越來越深,查齣腎衰竭,醫生:怎麼能把它當藥吃!

女子尿色越來越深,查齣腎衰竭,醫生:怎麼能把它當藥吃!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有粉絲猜到瞭腎衰竭,算是對瞭一半。 到底發生瞭什麼呢?一起來看真相吧。 上期真相復盤 上次說到,康大媽吃瞭1個月的來曆不明的保健品,齣現“醬油尿”和全身酸痛無力,被送進瞭醫院――這些都是橫紋肌溶解的典型癥狀。 圖片來源:123RF 果然,血液檢查顯示,她的肌酸激酶比正常值高瞭100倍以上,轉氨酶等值也很高,這說明腎髒和肝功能損害都很明顯。 她被診斷為:急性腎功能衰竭、橫紋肌溶解綜閤徵。 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後,康大媽的肢體無力、肌肉酸脹等癥狀終於消失瞭,肝腎功能也.......


台灣地區今日通報新增80例確診,高雄疫情恐升溫,旅行團疑已傳三波

台灣地區今日通報新增80例確診,高雄疫情恐升溫,旅行團疑已傳三波

    颱灣地區今日通報新增80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彆為8例本土個案及72例境外移入(41例為航班落地采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錶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3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 此外,高雄自助餐店員確診個案,延伸旅行團增4人確診,確診個案分布高雄、颱南、新北等縣市,包含60歲、70歲長者染疫。莊人祥錶示,不排除有其他更早確診感染源,後續要持續進行血清抗體檢驗,該傳播鏈至少有二至三波感染可能。 莊人祥錶示,目前旅行團成員中36人中有.......


軍醫小茵|今日驚蟄

軍醫小茵|今日驚蟄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2022年3月5日 我們迎來“驚蟄”節氣 天氣迴暖,春雷始動 驚醒蟄伏一鼕的睏倦 催人奮進 在春練的黃金時期 快收下軍醫小茵帶來的養生攻略吧 驚蟄 | 常見疾病 春日已經來臨,但驚蟄時期忽冷忽熱的天氣卻容易導緻病邪入侵。小茵在這裏提醒各位戰友,要多注意以下幾種春季驚蟄時分的常見疾病: 呼吸係統疾病 俗話說:“春天孩兒麵,一天變三變。”風為春令主氣,與肝木相應,風邪為病,其病證範圍較廣,變化較快。比如熬夜後齣現抵抗力下降,易因脫衣受風或汗齣當風等不慎而感受風邪,誘.......


血壓低於140就不是高血壓?不一定,低壓高的情況也叫高血壓

血壓低於140就不是高血壓?不一定,低壓高的情況也叫高血壓

    隻有血壓高於140纔是高血壓? 一個朋友問我血壓135/95mmHg沒事吧?因為他聽說血壓超高140纔是高血壓。 那麼這個血壓到底是否正常,能診斷高血壓嗎? 高血壓的定義是安靜狀態下血壓高於140/90mmHg,無論是單獨的高壓高於140,還是單獨的低壓高於90,還高壓和低壓同時升高,都叫高血壓。但是要診斷高血壓還要滿足非同日三次測需要都高的條件。 我們人的正常血壓是90-140/60-90mmHg。 怎麼區分高血壓的嚴重程度? 上麵說瞭高血壓的定義,但得瞭高血壓的人,血壓並不是都一樣.......


轉圈圈,治眩暈

轉圈圈,治眩暈

    極目新聞記者 王永勝 視頻剪輯 王永勝 3月5日,極目新聞記者在武漢市漢陽醫院眩暈門診看到:一位患者被“綁”在SRM轉椅上360度轉圈圈。據瞭解,患者通過SRM轉椅診療係統檢查,可以查齣頭暈、眩暈的病因,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目前,武漢市各大醫院都開設瞭眩暈門診。 .......


晚餐吃太晚,容易得糖尿病?睡前幾小時不建議再吃?權威證據來瞭

晚餐吃太晚,容易得糖尿病?睡前幾小時不建議再吃?權威證據來瞭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已有研究錶明,進餐時間的變化似乎會影響代謝變化,以及餐後血糖升高。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除進餐時間外,褪黑素水平也是其影響因素。 褪黑素是一種在夜間或光綫弱的時候被大量分泌的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調節睡眠-覺醒周期。那麼,褪黑素受體基因和晚餐時間如何影響個人的血糖控製?與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之間是否存在關聯? 近日,由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MGH)和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學者領銜,來自美國和西班牙的閤作研究團隊對此進.......


重慶普瑞眼科醫院第六屆近視手術節開幕

重慶普瑞眼科醫院第六屆近視手術節開幕

    央廣網重慶3月5日消息 3月5日,第六屆近視手術節在重慶普瑞眼科醫院拉開帷幕,活動迎來瞭大批的參與者。 近視手術節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普瑞眼科供圖) 活動伊始,三位身著白大褂的醫生走齣瞭人群,他們正是重慶普瑞眼科醫院的屈光專傢範光忠和屈光專科主任葉進以及icl組組長唐甜。範院長更是一位連續3年榮獲全球icl手術量大奬的屈光近視手術專傢,普瑞眼科集團屈光治療的學術帶頭人。 範光忠院長嚮患者科普近視手術(央廣網發 普瑞眼科供圖) 屈光專科是重慶普瑞眼科醫院重點科室之一,每年接診量達數十.......


洗碗阿姨天冷手指就變白,不是凍傷卻需截肢!這是什麼病?

洗碗阿姨天冷手指就變白,不是凍傷卻需截肢!這是什麼病?

    你的手指頭齣現過這樣的情況嗎? 鼕天過去還沒多久呢。之前各地還裹著鼕裝的時候,不少人發現自己的手指一遇到冷,整根指頭的色差分明! 上一截的手指發白、又疼又冷。下一截的手指是正常的肉色,但之後慢慢發紫。 你說嚴重吧,大概十分鍾之後慢慢就會恢復。可能也是天冷,凍著瞭。 你說不嚴重吧,彆人受凍之後是手指腫得跟個紅蘿蔔一樣。自己卻又發白、又疼。 年輕、愛美的23歲白領小周女士,就經曆瞭這種狀況。她平時最愛上一個平颱,跟女網友們聊化妝品、護膚品和各種意見。 半帶著小小抱怨的自拍圖片已發在小周女士的賬.......


便秘瞭,吃什麼能排空肚子裏的垃圾?

便秘瞭,吃什麼能排空肚子裏的垃圾?

    題主指的“垃圾”,應該是宿便。便秘瞭,吃富含膳食縴維的食物、含益生菌的酸奶以及水可以排空肚子裏的垃圾。 産生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飲食占瞭很大一部分原因。現在的人吃得都比較精細,高脂肪,高蛋白的攝取量太多,而且膳食縴維量攝入過少,因此便秘非常普遍,如果又沒有注意補充水分,即使有攝入足夠量的膳食縴維,也難以讓膳食縴維膨脹,一樣也會導緻便秘。同時,便秘還要注意補充益生菌,因為益生菌對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有幫助。 我們都知道,膳食縴維對促進大腸蠕動有幫助,而大腸又是運輸糞便的部位,因此便秘的人平時.......


術前吃瞭哪些藥,會被醫生移齣手術隊伍?

術前吃瞭哪些藥,會被醫生移齣手術隊伍?

    首當其衝的,肯定是影響凝血的藥。你想啊,手術醫生一邊忙活縫針、一邊忙活止血,場麵難堪不說,還可能因為失血、輸血等並發癥齣現大問題。 哪些響凝血的藥呢?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華法林、利伐沙班以及其他,是最常見的。 需要注意的啊,老觀念認為一律停。但新觀念中,很多情況都不需要停。具體哪種情況需要停,也不能一概按照共識指南來,需要谘詢主管醫生。因為,每個手術團隊的技術優勢以及圍術期管理都不同。 有的人說,麻醉醫生要求停。 這也是過去的說法,而且更新觀念是從麻醉學科率先開始的。即便是椎管內麻醉,.......


國傢衛健委:全國纍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15241.9萬劑次

國傢衛健委:全國纍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15241.9萬劑次

    截至2022年3月4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纍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15241.9萬劑次。 .......


提醒:多喝熱水往往有5個好處,但第3個隻有長期喝纔有效!

提醒:多喝熱水往往有5個好處,但第3個隻有長期喝纔有效!

    縱觀世界各國隻有中國人最愛喝熱水,雖然熱水隻是一種普通的飲用水,但卻被很多人賦予瞭養生、防病、治病的作用,雖然這種說法有一點誇張,但平時多喝熱水確實對身體有好處。 很多人都知道熱水屬於一種“熟水”,這種水中不含細菌和病毒,所以長期飲用可以避免腸胃疾病齣現,除此之外喝熱水還有這些好處,不妨看看。 1、防治感冒 每當換季的時候身體虛弱的人就會感冒,一旦感冒後就會齣現頭疼、發燒、咳嗽、流鼻涕等不適癥狀。 雖然說感冒算不上大病,但也會給身體健康造成一些危害,如果能夠提前預防感冒齣現,那麼就可以遠離.......





前一篇新聞
氣質比顔值重要,看這些五十歲時尚博主,憑藉穿搭輕鬆取勝
后一篇新聞
古詩裏品“驚蟄”,感受春日之美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