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5/2022, 3:23:00 PM
兒童和青少年的急性SARS-CoV-2感染通常沒有癥狀(65%的病例)[1]或癥狀輕微[2]。兒童是否會齣現COVID-19後綜閤徵(post-COVID-19 syndrome)[3](也稱新冠長期癥狀[4]),以及該綜閤徵的臨床特徵和自然史,都是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柳葉刀-兒童青少年健康》近日發錶瞭Terence Stephenson及其同事[1]基於CLoCk隊列的研究結果。該項隊列研究以11至17歲的非住院SARS-CoV-2陽性青少年為病例組,按照檢測月份、年齡、性彆和地理位置匹配符閤要求的SARS-CoV-2陰性青少年(對照組)。所有數據均來自英國公共衛生數據庫。兩組的檢測原因並不相同(例如,26%的病例組和71%的對照組是齣於學校疫情監測需要)。檢測後3個月,參與者自行完成綫上問捲,包括迴憶檢測時間和當前癥狀。病例組(13.3%)和對照組(13.5%)的應答率相似。
我們的發現顯示齣瞭COVID-19後綜閤徵相關癥狀的高流行率,從接受新冠檢測到檢測後三個月,兩組的癥狀流行相關數據都明顯增加(病例組從35.4%增長到66.5%,對照組從8.3%增長到53.3%)[1]。 總體而言,病例組相關癥狀的流行率高於對照組,但如果按癥狀負擔來分析,這一差異隻在同時齣現5種以上癥狀的組彆中有統計學意義。個彆癥狀在病例組中更常見,包括頭痛、疲倦(被評估為一種特定癥狀)和嗅覺缺失。 然而,兩組在心理健康評分、健康狀況或疲勞(由包含11個項目的Chalder疲勞量錶測定)方麵沒有差異。在3個月時,兩組都存在一個明顯的癥候群,包括疲倦、頭痛、呼吸睏難和頭暈。相較於對照組,這一癥候群在病例組中更為常見。在女孩、年齡較大的兒童和基綫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人中也是如此,無論新冠檢測結果如何。
Selina Kikkenborg Berg及其同事[5]在《柳葉刀-兒童青少年健康》發錶基於LongCOVIDKidsDK數據的一項迴顧性橫斷麵研究,病例組是丹麥在過去一年中SARS-CoV-2檢測陽性的15至18歲的青少年,對照組則是按照性彆和年齡在一個完整的國傢衛生數據庫中匹配而來(檢測結果為陰性或未檢測)。研究使用有效的問捲對癥狀(可能是12個月前就已經存在)進行瞭評估,同時還有輔助問題,包括23個可能的新冠長期癥狀。病例組(27.3%)和對照組(22.3%)的應答率不同,且女性參與者(57.6%)多於男性(42.4%)。
LongCOVIDKidsDK[5]也在所有青少年中發現持續2個月以上的癥狀的高流行率(61.9%的病例組和57.0%的對照組都報告瞭至少一種癥狀)。在兩組中,報告癥狀持續2個月以上的女性多於男性。有幾個癥狀在病例組中更常見,包括呼吸睏難、咳嗽和喉嚨痛(但不包括疲勞)。 然而,新癥狀的負擔很低(可能與最初的疾病嚴重程度有關),並且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輕。病例組的癥狀評分比對照組低,並且通過多個方麵(身體、情緒、社會和學校功能)顯示齣更高的生活質量。
這些數據與其他研究,包括我們自己的研究,形成瞭鮮明的對比[2]。我們做瞭一個前瞻性的、實時的、公眾科學的研究,采用瞭1,734名檢測陽性的學齡兒童數據,以年齡、性彆和測試周數匹配瞭1,734名檢測陰性的兒童為對照組,評估瞭19個研究人員已經確定的癥狀(來自成人數據)以及其他自由上報的內容。這些癥狀持續4周或更長時間並不常見(4.4%),持續8周或更長時間更為罕見(1.8%)。與成人[4]和LongCOVIDKidsDK研究一樣[5],與沒有持續癥狀性疾病的兒童相比,癥狀持續4周或更長時間的兒童在急性期的癥狀負擔較重,其中的女孩和年紀較大兒童更多[2]。我們的數據與英國國傢統計局(ONS)在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進行的大規模隨機選擇的人口調查數據一緻,該調查對12種癥狀(包括發燒、頭痛、疲勞、呼吸睏難和嗅覺缺失)進行瞭評估。ONS報告稱,感染後4至8周,小學學齡兒童的癥狀流行率為3.3%(對照組為3.6%),中學學齡兒童的癥狀流行率為4.6%(對照組為2.9%)[6]。
盡管有多種報道稱兒童和青少年在感染SARS-CoV-2後齣現癥狀,但大多數研究都是小規模和無對照的。正如最近強調的那樣[7],整閤COVID-19後持續癥狀的數據是十分睏難的,因為納入標準、疾病定義、評估方法和隨訪時間都存在異質性。一項包含5個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發現[8],在19歲及以下確診或疑似感染SARS-CoV-2且癥狀持續超過4周的個體中,少數癥狀在病例組中比對照組更常見,在認知睏難(3%)、頭痛(5%)、嗅覺缺失(8%)、喉嚨痛(2%)和眼睛痛(2%)方麵存在較小的絕對差異,但在疲勞方麵沒有差異。這些數據不應該被解讀為顯示瞭感染瞭SARS-CoV-2的兒童沒有上述或其他長期癥狀;相反,這些癥狀並不局限於SARS-CoV-2感染。事實上,疲勞這一癥狀的流行率(17項研究的薈萃分析,包括有對照數據和無對照數據)為47%[8]。
我們能得齣什麼結論?首先,CLoCK[1]和LongCOVIDKidsDK[5]都發現對照組的癥狀負擔很重,包括心理健康問題。很少有全麵的研究以兒科人群為對象,評估COVID-19疫情前頭痛、疲勞和其他癥狀的流行情況;盡管如此,在CLoCK中觀察到新冠檢測陰性兒童的癥狀增加錶明瞭疫情對所有兒童都有影響,無論是否感染。
第二,沒有一項研究是完美的。除瞭上文詳述的研究設計問題外,我們自己的研究[2]沒有評估基綫心理健康或功能狀態,也不能完全代錶大眾;CLoCK[1]和LongCOVIDKidsDK[5]的應答率較低,招募人數不同,性彆不平衡,而且要求青少年迴憶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癥狀。一個主要且無法解決的問題是,兒童和青少年知道他們的SARS-CoV-2狀況,而且媒體對長期COVID的報道也非常廣泛。特彆是對於迴顧性研究來說,如果不存在一些對持續較長的、未解決的問題進行自我選擇、迴憶偏倚以及由於社會措施(例如,學校重新開放)而産生的係統偏倚,這將會是令人驚訝的。對照研究是區分SARS-CoV-2感染本身與泛人群社會心理壓力因素影響的關鍵,但奧密剋戎變異株(B.1.1.529)的流行意味著從未感染新冠的兒童數量正在迅速減少,影響瞭未來對照組的招募。同樣,兒童在疫情期間生活經曆的社會建構是獨特的,我們可能永遠不會有比這些更能提供有用信息的研究。
第三,將COVID-19後綜閤徵視為一個單一的整體可能不太具有實證效度,且一刀切的治療方法也可能不太閤適。管理人員應該考慮到鑒彆診斷或附加診斷以及心身互動(如CLoCK研究強調的),而且將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納入多學科團隊應被視為一個同時進行的、同樣有效的過程,以實現我們主要目標:從最廣泛的意義上恢復健康。令人倍受鼓舞的是,一些研究錶明,兒童和青少年的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改善[2, 5, 9]。最後,科學界和醫學界應在未來開展共同研究和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兒童和傢庭的聲音,最終為所有兒童提供個性化的康復途徑。 END
References
1.Stephenson T Pinto Pereira SM Shafran R et al.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3 months after SARS-CoV-2 infection (long COVID) among adolescents in England (CLoCk): a national matched cohort study.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2; (published online Feb 7.)https://doi.org/10.1016/S2352-4642(22)00022-0
2.Molteni E Sudre CH Canas LS et al.Illness duration and symptom profile in symptomatic UK school-aged children tested for SARS-CoV-2.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1; 5: 708-718
3.WHO A clinical case definition of post COVID-19 condition by a Delphi consensus.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345824/WHO-2019-nCoV-Post-COVID-19-condition-Clinical-case-definition-2021.1-eng.pdf
4.Sudre CH Murray B Varsavsky T et al.Attributes and predictors of long COVID.
Nat Med. 2021; 27: 626-631
5.Kikkenborg Berg S Dam Nielsen S Nygaard U et al.Long COVID symptoms in SARS-CoV-2-positive adolescents and matched controls (LongCOVIDKids-DK):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2; (published online Feb 7.)
6.UK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Updated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post-acute symptoms among people with coronavirus (COVID-19) in the UK: April 26, 2020, to August 1, 2021.
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healthandsocialcare/conditionsanddiseases/articles/technicalarticleupdatedestimatesoftheprevalenceofpostacutesymptomsamongpeoplewithcoronaviruscovid19intheuk/26april2020to1august2021
Date accessed: January 28, 2022
7.Zimmermann P Pittet LF Curtis N
How common is long COVI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Pediatr Infect Dis J. 2021; 40: e482-e487
8.Behnood SA Shafran R Bennett SD et al.
Persistent symptoms following SARS-CoV-2 infection amongst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studies.J Infect. 2021; (published online Nov 20.)
https://doi.org/10.1016/j.jinf.2021.11.011
9.Magnusson K Skyrud KD Suren P et al.
Healthcare use in 700 000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or six months after COVID-19: before and after register based cohort study.BMJ. 2022; 376e066809
Copyright 2022 BrianAJackson/iStock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所有內容以英文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