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9:12:37 AM
撰文/趙烈文
電視劇《大明劫》 圍繞明代中後期孫傳庭帶領軍師為挽救大明展開的各種救贖進行演繹,最終以悲劇收場。透過曆史,真正的孫傳庭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孫傳庭畫像
孫傳庭,字伯雅,山西代州人。萬曆四十七年,學而優則仕的他考中進士, 不久外放知縣曆練。天啓初年被朝廷調迴吏部擔任主事級彆中層官員,彼時正是魏忠賢把持朝政時期,眼見滿目烏煙瘴氣索性以迴鄉奉養母親為由辭歸鄉裏。直到崇禎做瞭八年皇帝後,他纔再度齣山,從吏部又調到順天府丞。麵對大明王朝齣現的種種危機,孫傳庭做齣瞭許多清醒的預判,他多次對軍事戰略進行研究,希望有一天能夠有用武之地。不久,崇禎免去在地方聲名狼藉的陝西巡撫甘學闊,提升孫傳庭做陝西巡撫,正是這種君臣知遇之恩讓孫傳庭決心為崇禎肝腦塗地,以報答君臣之誼。
對於孫傳庭在陝西的良好口碑,崇禎硃由檢非常感興趣,特意將他召迴北京進行一次麵談。君臣見麵後,孫傳庭毫不隱晦地將陝西齣現嚴重的“流寇”問題進行瞭匯報。並圍繞陝西軍隊缺員問題和軍餉問題嚮崇禎說明,希望給予支持。崇禎聽瞭不無為難地皺眉說:“籌措軍隊難,籌措軍餉更難,朕給你今年餉銀六萬兩,以後由你單獨設法自行籌措,朝廷不加乾預。”《孫傳庭集》
影視畫麵
孫傳庭迴到陝西後開始放開手腳恢復軍隊屯田,每年開始有瞭大量物資供應,其治下的人馬已經訓練成一直勁旅。
在陝西的闖王高迎祥成瞭孫傳庭最大的對手。
早在崇禎九年時,闖王高迎祥所嚮披靡,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當時的兵部官員嚮崇禎匯報情況就說:“流寇渠魁數十,最強無過闖王。”以至於洪承疇和盧象升對高占祥望而生畏。
此時孫傳庭士氣正旺,他訓練軍隊,嚴肅軍紀,徵發期會一律按軍法從事,上任不到一個月,就指揮副將羅尚文奇襲屯聚於商�S的整齊王,陣斬整齊王。六月十九日他把這一消息用塘報飛送兵部,思宗獲悉捷報後,立即下旨嘉奬:“據報設伏齣奇,殲渠斬級,具見該撫調度,將士用命,有功員役及傷亡官兵,查明敘恤。餘黨乞撫是否確情?還著詳察誠僞,相機操縱,並彆股既稱勢孤黨渙.亟宜鼓銳殲掃,以底成績"。思宗所說的“彆股”,其實有大小十幾部,其中以闖王高迎祥最強,蠍子塊拓養坤人馬最多。
得到皇上調度有方的嘉奬,以及要他乘勝鼓銳殲掃彆股的旨意,孫傳庭信心十足地在黑水峪擺開瞭決戰的架勢,選擇諸部中實力最強的闖王作為對手,以求一舉取勝後 其餘各部可不戰而降。
果然一切都按照孫傳庭的布局發展,七月中旬,闖王高迎祥果然齣現,進入瞭孫傳庭早已布局的伏擊圈,經過四天激戰,被孫傳庭全部俘獲。
在北京收到戰報的崇禎興奮異常,這是數年來帝國最大的一份戰報,他迅速對戰局進行瞭指示,要求“賊勢已潰,餘孽尚在”,應該趁熱打鐵對周邊進行全麵排查清剿。最後強調,把闖王高迎祥押解北京,確保萬無一失。《孫忠靖公遺集》孫承宗因此而獲得崇禎颳目相看,這些年崇禎收到的奏摺無非是全麵潰退,仿佛大明軍隊如同泥塑木雕不堪一擊,而孫承宗無疑成瞭崇禎大明戰鬥力的關鍵人物。
這年九月,孫承宗遵照崇禎旨意,將高迎祥押送到北京,為瞭錶彰孫承宗的功勞,特彆下發旨意,孫承宗與洪承疇各加一級。此後孫承宗在各地圍剿一時突然順風順水,他剿撫並用,在渭南又接連打瞭幾個大勝仗,使得陝西成瞭為數不多的太平地區,而孫承宗的名望幾乎要趕上總督洪承疇。然而仿佛盛極必衰,孫承宗也不例外。雖然此前連連獲勝,不料傳庭新官上任三把火,嚴格軍令軍紀,以法治軍的結果激起將領與士兵的不滿.。崇禎十年正月十八日夜半,正在商雒道中徵戰的親信將領許忠、劉應傑嘩變,占領藍田縣,搶掠倉庫釋放囚犯,與農民軍混十萬馬進忠部聯閤,與官軍大打齣手。總兵左光先、曹變蛟正在嚮西追擊滿天星,得到消息趕忙迴頭馳往鹹陽,許忠、劉應傑與混十萬取道渭南逃去。孫傳庭隻得上疏皇上自我檢討,並以兵逃伍缺為憂。思宗以為士兵嘩變事齣倉卒,不追究孫傳庭的責任,隻是責成陝西巡按查清後報告。為瞭彌補陝兵不足思宗命京師戒嚴時勤王入衛的川兵四韆劃歸孫傳庭,即使如此,孫傳庭的銳氣已經受到很大挫摺,“三勝之氣,坐此沮索”。
影視形象
迅速齣現這樣的結果著實讓所有人感到意外,仿佛這是孫承宗的命運,也是大明的氣數。
此後,孫傳庭與洪承疇按照楊昌嗣布局下的“十張大網”展開戰局。情況正是如此。近幾個月來洪承疇、孫傳庭為瞭剿滅陝西境內的“流寇”,可謂不遺餘力,取得瞭前所未有的成效。各部農民軍連遭挫摺,幾乎近於瓦解,李自成為擺脫重壓,於六月間與殘存的六隊、祁總管等部閤計三韆多人馬,由陽平關、白水江退往四川,洪承疇飛檄陝西監軍道樊一衡指揮副將馬科 、賀人龍入川追擊,力求速滅;同時又令臨鞏漢興監軍道張兆曾、預備副將趙光遠等駐西鄉南山,日夜防堵。他自己率總兵曹變蛟、王洪於八月初馳至西鄉縣,令曹變蛟往來山中,防扼其夼往太平、紫陽的通道.幾次激戰,李自成等部“大半患病死亡,逃散甚多”,又受秦兵入川搜殺,不得已盡數齣川,僅一韆多人突入漢中地區,進入深山密林之中。然而在此緊急關頭,由於皇太極對京城發動突襲,導緻崇禎急調該部迴援,錯失瞭最終擒獲李自成的最後機會。
影視形象
孫傳庭白從柿園之役慘敗後,退到陝西切軍備戰,大張旗防搞火車”之類新式武器,車上配備火器,裝載糧食弓箭,自時為“戰則驅之以拒馬,止則環之以自衛”齣。他驅使各地工匠日夜不停地趕製瞭二萬輛“火車”,耗費瞭大量人力物力,陝西百姓不堪忍受,韆方百計想把他趕齣陝西,一些頭麵人物詐於朝廷,製造倒辦輿論。
陝西的倒孫輿論與思宗的想法可謂不謀而閤。思宗急於平定中原,又苦於無兵可調,遂決定動用孫傳庭。崇禎十六年五月,思宗任命孫傳庭以兵部尚書銜,總督秦、蜀、晉、豫、楚、江、皖七省軍務,仍總製三邊,特佩七省督師之印,賜以尚方劍,全權指揮中原戰事。
影視畫麵
崇禎十六年後,大明戰局愈發被動,已經進入風雨飄搖的境地。而他也因長期處於陝西得罪瞭眾多利益集團,麵對崇禎的遙控指揮,明知貿然齣兵必敗,卻君命難違。崇禎要把他的部隊掉往河南作戰,雖然有臣下嚮崇禎進諫說:“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隻有此一付傢當,不可輕動。”然而剛愎自用的崇禎缺乏大局觀念,急躁的性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孫承宗作為大明最後的精銳部隊也如同芝麻鹽一般被他撒進深淵。在齣陝西之前,孫承宗給新任兵部尚書吐露瞭無可奈何的淒涼“雅不欲速戰,見上意及朝論趣之急,不得已誓師。”雖然知道此行必敗,卻不得不安慰自己說:“吾固知戰未必捷,然僥幸有萬一功。”
因此,孫承宗不久便走嚮瞭戰死的深淵,而大明在一年後便宣告滅亡。孫承宗與大明劫果然息息相關,獨來令人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