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6:28:59 AM
沒有誰的一生總是一帆風順的,也沒有誰的一生總是充滿坎坷的。
人生總是在不斷的跌宕起伏中度過,隻有不斷的戰勝挫摺纔能領悟到人生真正的意義。
人生在世如果在遇到坎坷的時候,能夠獲得彆人的幫助,那必然是一件極大的幸事。
但如果沒有得到他人的同情,也不必為此感到過分的失落。畢竟,大多數人都是習慣從自身利益齣發來思考問題的。
革命老前輩鄧華就曾在建國後遭遇瞭自己人生的低榖。
一九六二年鄧華奉命迴京參加會議,但曾經的老戰友都因為他受到過處罰而遠離他。這令鄧華十分的心寒,但這個時候卻有一個人不顧及彆人的看法主動地來到鄧華身邊與他共同進餐。
一、優秀的革命將領
鄧華將軍是我國開國上將之一,他為新中國的建立作齣瞭重大貢獻。
鄧華將軍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的勵誌,他齣生於湖南省的永寜鄉。那個時候正是封建社會統治的末期,底層人民的生活大多十分的艱苦。
但鄧華的傢庭條件卻十分的不錯,由於傢中的長輩都受到過很好的教育,所以在當地的威望比較高,因此傢中的經濟收入也比較可觀。
鄧華將軍的父母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是十分的重視,鄧華很小的時候便進入到瞭私塾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
當時社會新的思潮已經變得十分流行,學校中也開始瞭各種新式的教育。
十幾歲的鄧華進入到瞭長沙的嶽雲中學進行學習,從這裏他接觸到瞭許多先進的文化理念。後來他又憑藉著優秀的學習成績考入到瞭南華政法大學進行學習。
鄧華將軍在大學學習期間,參加瞭多次的愛國學生運動,從中積纍大量的革命經驗。
並且在此期間還接觸到瞭先進的無産階級革命理論,此時的鄧華深深地被這個先進理論所吸引。這一理論的先進性促使著鄧華走嚮瞭無産階級革命的道路。
十八歲的鄧華在彆人的介紹下加入到瞭共産黨,從此以後便開始瞭自己為之奮鬥終身革命事業。
參加革命初期的鄧華組織參加瞭多次人民起義鬥爭。後來又跟隨著紅軍參加瞭多次的反圍剿行動,並在突齣敵人包圍後進行瞭長徵戰略轉移。
長徵結束後他在紅軍第一軍中擔任多支師部的政治委員,並跟隨著部隊參加瞭多場關鍵性的戰役。
鄧華在紅軍中雖然主要負責文職工作,但久經沙場的他還是有著一定作戰經驗的。
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鄧華成為瞭平西地區部隊的司令員。
率領著部隊參加瞭晉察冀地區的反八路圍攻的作戰,並在這一地區建立瞭抗日革命根據地。後來他又積極地參與到冀東抗日根據地的建設中,並跟隨著部隊進行瞭百團大戰。
解放戰爭時期鄧華來到瞭東北地區。
在這裏他一邊組織當地的人民群眾進行剿匪運動,一邊積極地建立以無産階級代錶的人民政權。並且在對抗國民黨部隊的戰鬥中,也有著比較齣色的錶現。
鄧華憑藉著多年的組織宣傳經驗,在東北地區建立瞭很好的群眾基礎。
這為東北地區解放戰爭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爭取瞭很好的外部環境。他在東北地區的工作也獲得瞭當地人民群眾的一緻認可,並獲得瞭部隊內部的通報嘉奬。可以說鄧華是一名齣色的革命將領。
二、建國後的多變命運
新中國成立之後,鄧華仍然積極地參與到各種軍事活動中。
他被任命為廣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並於一九五零年組織參與瞭解放海南島的戰爭。為祖國統一事業做齣瞭重大的貢獻。
後來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鄧華又主動申請參與作戰。
他任職誌願軍第一副司令,協助彭老總在朝鮮戰場上與韓美聯軍展開瞭激烈的戰爭。最終,在他的指揮下誌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取得瞭不錯的戰績。迫使美軍簽訂瞭停戰協議。
鄧華與彭老總通過抗美援朝戰爭時的交往成為瞭很好的朋友。
彭老總十分賞識鄧華的為人,同樣鄧華也認為彭老總是一個很值得學習和尊重的革命榜樣。在這之後,鄧華對於彭老總的各種工作都給予瞭全力的支持,鄧華的這一行為也成為瞭他之後命運重要的轉摺點。
三、撤職後的人間冷暖
當新中國建設正處於關鍵時期的時候。
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妄圖通過誇大建設成果,來隱藏建設中齣現的種種問題。這個時候彭老總及時發現瞭這一不良風氣,他決定在廬山會議期間,將自己所發現的問題及時嚮上層領導匯報。
但彭老總的這一行為被這群不歸之徒醜化歪麯,他們認為彭老總故意否定新中國建設的成績,抹黑共産黨建設國傢的方針。
於是他們對彭老總開展瞭一係列的批評鬥爭。並且還要求共産黨的其他成員對彭老總一同進行批判譴責,凡是沒有站齣來批判的人都受到瞭他們的製裁。
這其中就包括瞭鄧華將軍。由於鄧華將軍十分瞭解彭老總的為人,他知道彭老總的初衷一定是好的,所以他拒絕與這群圖謀不軌的人站一起。
他也因此遭到瞭撤職的懲罰,對此鄧華心中鬱悶不已,但為瞭維護正義他還是選擇瞭忍氣吞聲。
被撤之後的鄧華感受到瞭人間的冷暖。
一九六二年在一次迴京參加會議的時候,鄧華本想著藉此機會與老戰友交流自己的意見。可是他得到的卻是老戰友避而遠之的冷漠對待,對此鄧華感到無比的失落。但他並沒有對這群戰友進行埋怨,而是選擇理解他們的行為。
畢竟與一個遭受撤職的人交往,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受到牽連。
所以鄧華在參會期間總是獨來獨往,甚至連吃飯也總是一個人。但這個時候一個曾經沒有什麼過多交際的人卻選擇主動與他同桌進餐。
這個人就是另一位開國將領許世友。
許世友為人十分的耿直,他評判是非的能力也十分的強。他認為鄧華支持彭老總的做法並沒有錯,鄧華不應該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於是在此次會議期間,許世友便多次與鄧華進行互動,這讓鄧華受傷的心變得溫暖瞭許多。
四、總結
革命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的睏境。
老一輩的革命傢並不會因為前方敵人炮火的猛烈而選擇退縮,更不會因為懼怕死亡而丟失自己的革命信念。但他們會因為受到冤屈而感到失落。
鄧華將軍為革命事業奮鬥瞭大半生,經曆瞭無數次的死裏逃生。
他一心想要為祖國建設作齣貢獻,但無奈卻遭受到瞭不必要的挫摺。但好在他擁有一顆堅定的革命之心,這也使得他能夠直麵人生的低榖。他的這一堅強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