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18:02 AM
在上世紀,新中國的軍隊曾舉行過兩次規模盛大的授銜儀式,第一次是1955年,這也確立瞭我軍軍銜製度的規範化,而第二次則是1988年,這次代錶的則是我軍恢復瞭軍銜製度。
第二次授銜儀式是在“百萬大裁軍”之後,其中有兩大軍區的情況比較特殊,一般來說,司令員的職務通常要比政委高,可這兩個軍區卻是例外。
這兩大軍區,分彆是北京軍區和成都軍區,他們的司令員被授予中將軍銜,但政委卻是上將。
北京軍區
北京軍區的前身就是華北軍區,再往前追溯,那麼曆史就非常久遠瞭。
在1955年,國務院決定重新劃分軍區範圍,按照這樣的決策,華北軍區也正式更名為北京軍區,此軍區還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衛戍北京、天津一帶。
而北京軍區首任司令員,便是大名鼎鼎的楊成武上將。
隨著多年的發展,我國的軍隊建設也越來越完善,到瞭1985年,軍區內的所有陸軍都被改編為陸軍集團軍。
1988年的授銜儀式中,在北京軍區擔任總司令職務的是周衣冰。
周衣冰是於抗日年間參加革命的,並且在當年加入瞭共産黨,經曆瞭抗日、解放戰爭,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
不過那個年代英雄輩齣,有很多都是從大革命時期開始奮鬥的,跟他們比起來,周衣冰的履曆就略顯單薄,在建國之前擔任瞭軍分區副參謀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以後,周衣冰積極努力,還參加瞭抗美援朝作戰,從旅參謀長到師參謀長,後來又升到瞭北京軍區軍參謀長、副軍長等職務,就這樣成為瞭我軍的高級將領。
1985年“百萬大裁軍”,對軍隊的影響很大,很多軍隊被撤銷,一些老領導都離開瞭軍隊,居於二綫。
此時的周衣冰晉升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並且在1987年成為瞭北京軍區司令員。
第二年,則正好趕上瞭授銜儀式,如果單純看職務,周衣冰以“北京軍區司令員”的身份是可以被授予上將軍銜的。
不過,軍銜的評定標準並非隻是一個職務能決定的,還要綜閤考慮被評定人的資曆和戰功,尤其是1955年那一次的軍銜。
因為那之後,中國幾乎沒有幾場戰事,所以很多將軍“無用武之地”。
1955年的時候,周衣冰的軍銜並不高,資曆也不算很深,所以在1988年的時候,周衣冰僅被授予瞭中將軍銜。
有趣的是,周衣冰是中將軍銜,而他身邊的政委劉振華卻是上將軍銜。
這是因為,劉振華將軍的資曆很深,這位將軍從抗日初期便開始參加革命。
在抗日年間,劉振華便已經擔任瞭山東省縱隊4支隊2營分支書記,在
攻打萊蕪
的戰鬥中,他率領著自己赫赫有名的“鋼八連”為全營打開瞭前進的道路,消滅瞭上百名鬼子和僞軍。
經此一役,劉振華的名聲是徹底響瞭,後來他還齣色地指揮瞭多場戰鬥,因此獲得瞭“能打仗的政工乾部”的雅號。
解放戰爭中,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中,都齣現瞭劉振華將軍的身影。
在整個解放戰爭中,最能讓劉振華突齣的戰役,莫過於
解放海南島
。
戰役開始,劉振華的部隊便擔起瞭“先頭部隊”的重任,搶先登陸,奠定瞭整場戰爭的勝利基礎。
海南島剛剛解放後不久,抗美援朝戰爭又打響瞭,劉振華所在的118師又成為瞭先頭部隊,從第一次戰役到第五次戰役,劉振華也是一個都沒有落下,總是打先鋒,衝在最前麵。
光劉振華自己便三次率部越過瞭“三八綫”,還殲滅兩位李承晚的第八師。
劉振華不僅是一員武將,還能是一個文官,當年我國為瞭支援阿爾巴尼亞耗費瞭很多努力,劉振華也在這此期間擔任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
在外交活動中任職的時候,劉振華還曾作為代錶和希臘談建交,一直到1976年,他纔終於奉命迴國,主管外交部的政治、後勤工作。
三年後,劉振華重新迴到瞭軍隊之中,由於前麵的履曆過於精彩,他的晉升之路走得也非常順暢,先是擔任瀋陽軍區的副政委、政委,後來又在1987年調任北京軍區擔任政委的職務,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司令員周衣冰。
在1988年授銜評定的時候,組織上考慮到劉振華的赫赫戰功弄,再加上他原本在1964年就已經被授予瞭少將軍銜,最終將他評定為上將軍銜。
隨後,年事已高的劉振華開始瞭退休生活,上將軍銜,對他來說是一份特殊的榮譽。
之所以說劉振華還是一名文官,是他在退休後還寫瞭一本名為
《解放海南島》
的迴憶錄,後來還被改編為電視劇。
成都軍區
成都軍區也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軍區,主管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多地。
軍區所屬的13集團軍,也是一個從50年代到21世紀中,唯一一個從未有過間斷軍事行動的軍級單位,無論是在前期的解放西南的戰略行動,亦或是在中國執行維和任務中,成都軍區總是在不斷戰鬥。
成都軍區也是在1955年建立的,以四川軍區為基礎改編而來的,首任司令員為赫赫有名的賀炳炎,當時的政委為李井泉。
軍區除瞭要應對戰爭外,還有很多抗洪救災的任務,其中,發生於1981年的特大洪災,成都軍區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便讓人深受感動。
這個一路發展的軍區,無論是在什麼時代,始終都在發生著重要的作用。
到瞭1988年,擔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人為傅全有。
傅全有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投身於革命,並加入瞭共産黨, 可是這個時候他的資曆和級彆都不是很高,年紀也比較小,未來還有無限的可能。
隨後的他,便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齣來的,特彆是在建國以後,從連長的職務一直走到瞭陸軍軍長。
裁軍也帶給瞭傅全有極大的影響,很多年輕的乾部走上瞭台前,結閤改革開放的總政策搞軍隊的政治工作建設,他也在1985年被提拔為成都軍區的司令員。
在1988年的授銜儀式上,他同樣因為資曆的原因僅僅被授予瞭中將軍銜。
不過,關於傅全有的奮鬥故事並沒有到這裏便結束,他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實,後來還擔任瞭總參謀長的職務,並於
1993年晉升為上將
。
而當時的政委萬海峰,資曆就非常深厚瞭。
他在1933年7月便加入瞭紅軍,土地革命時期,他便參加瞭保衛鄂豫皖蘇區的鬥爭,還參加瞭三年的遊擊戰爭,而且當時就是班長。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組織上已經交給予萬海峰充分的信任,讓他擔任四支隊司令部的警衛員。
後來,他進入皖南教導總隊學習,畢業以後,他便先後來到新四軍的江南、蘇北指揮部擔任參謀的職務。
他還參加瞭黃橋決戰、蘇中反“掃蕩”等重大軍事鬥爭。
在解放戰爭時期,他便擔任起瞭第六縱隊司令部作戰科的科長,後來成為三野二十四軍七十二師二一六團的團長,率部參加瞭蘇中“七戰七捷”。
換句話說,戰場是最好的老師,而萬海峰的老師便是粟裕。
隨後,他又跟隨部隊參加瞭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等多場戰役。
新中國成立以後抗美援朝爆發,萬海峰率部來到朝鮮,擔任二十四軍炮兵師的主任,開始指揮瞭誌願軍的夏季反擊作戰。
在這段過程中,萬海峰的軍事思維得到瞭充分體現, 指揮炮兵采用“遊動炮群”的模式,這種方式說白瞭就是突襲的一種,通常能把敵人在一瞬間打得暈頭轉嚮。
若在敵人反應過來瞭以後,立馬開始打“遊擊戰”,這種策略在朝鮮戰場上也收獲瞭巨大的效果。
在一次攻擊美軍無名高地的的戰鬥中,這種作戰模式再次被萬海峰使用,他突然發動瞭一場15分鍾的襲擊,有效壓製住瞭敵人的火力,第二天,敵軍以30輛汽車的兵力集結之後,萬海峰再次指揮炮兵發動瞭3分鍾的襲擊,敵人的大部隊瞬間被殲滅在一片火海之中。
朝鮮戰場上的萬海峰,已經吸收到瞭粟裕軍事思想的精華,這也為後來的升遷之路做瞭充分的準備。
迴國以後,他更是前往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深造,隨後逐漸走上瞭高層領導崗位。
1972年的時候,他開始擔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的職務,三年以後的1975年擔任開始北京軍區副政委,在唐山大地震發生的時候,萬海峰主動請纓前往震區。
那會,萬海峰提齣的首要任務,便是韆方百計搶救幸存者,和時間賽跑,這樣纔是對廣大老百姓負責,在中華民族陷入新的苦難之際,作為從百姓中走齣的乾部,必須要挺身而齣。
當戰士們跋山涉水趕到唐山市區的時候,已經是7月29日淩晨瞭,所有戰士都飢腸轆轆,不過萬海峰所帶領的部隊炊事班煮瞭粥,先分給瞭當地的孩子,又分給瞭群眾,第三鍋還沒有熟,戰士們又來不及吃飯,跑去一綫搶救傷員。
這些,都充分體現齣萬海峰部隊的優良傳統。
除瞭抗震救災外,唐山大地震後的救援工作中,還有防疫的重要任務,在廣大人民子弟兵的努力下,重建後的唐山沒有發生重大流行疾病,萬海峰也非常欣慰。
到1982年,萬海峰開始擔任成都軍區的政委,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至此,成都軍區司令員和政委二人的在資曆上進行對比,中將和上將的問題也就馬上能夠想通瞭。
1998年,因為年事已高,萬海峰將軍離休。
值得一提的是,年過百歲的萬海峰老人如今依舊是精神矍鑠,他依舊在看著新中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