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7:57:27 PM
每經記者: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李明會 每經編輯:文多
外界猜測已久的紫光展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展銳)高層變動終於落地。
2月28日,紫光展銳官網披露,經公司董事會一緻同意,委派任奇偉代理公司首席執行官,楚慶不再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展銳三年脫睏,已經步入強烈上揚的發展軌道。”楚慶在收到紫光展銳董事會決議後,嚮展銳的董事過去三年給予的支持與幫助錶示瞭感謝。
作為紫光展銳在任時間最長的CEO,楚慶有著大唐、華為等知名企業任職的履曆。2018年底“臨危受命”以來,楚慶一直努力嚮外界展示一個“新展銳”。公司也開啓瞭大刀闊斧的變革,發展勢頭迅猛。
紫光展銳正處於衝刺IPO和5G芯片起勢的節點,此番高管更迭對其有何影響?
楚慶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早有風聲:紫光集團重整牽動展銳
對於楚慶的離開,關注“紫光係”的人似乎並不意外。
去年年底,北京智路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閤體接盤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集團)等七傢企業實質閤並重整。
此後,業界一度猜測,作為紫光集團旗下的核心公司之一,紫光展銳管理層動蕩或將不可避免。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就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錶達瞭他的擔憂:“年關過後,展銳、長存等或有大規模人纔流失。已經有此苗頭瞭。”
今年1月17日晚間,紫光集團管理人通過公司官方微信披露,當日,紫光集團管理人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2021)京01破128號之二《民事裁定書》。根據《民事裁定書》,北京一中院裁定批準紫光集團等七傢企業實質閤並重整案重整計劃,並終止紫光集團等七傢企業重整程序。
這意味著紫光集團韆億重整計劃獲得法院批準。重整計劃落地沒多久,紫光集團高層也迎來調整。
2月中旬,紫光展銳法定代錶人發生變更,由趙偉國變更為吳勝武,同時吳勝武也接替瞭趙偉國的紫光展銳董事長一職。
這也意味著趙偉國時代下的紫光集團徹底落幕。而趙偉國的退齣,也為紫光展銳CEO楚慶的離開埋下伏筆。
身為紫光集團掌門人,趙偉國可謂半導體界一大傳奇,素有“芯片狂人”的稱號。2013年,在趙偉國擔任紫光集團總經理期間,紫光集團以162億元從美股私有化兩傢國內芯片廠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和銳迪科微電子,將兩者閤並為中國大陸最大的獨立芯片廠商紫光展銳。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功臣楚慶:臨危受命構建新展銳
在通信和芯片行業,楚慶的知名度頗高。
2018年加入紫光展銳前,他在通信、半導體和投資領域已經從業二十餘載,曆任華為無綫預研部總經理、大唐移動副總經理、海思無綫産品綫總監,華為創新孵化中心主任、華為公司戰略與技術副總裁兼海思半導體首席戰略官。
楚慶也曾坦言自己是“臨危受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楚慶曾透露,當時離開華為,他的目標是去張江實驗室,計劃著與張旭院士(著名神經解剖學傢)等一些技術大牛共事。但在趙偉國的盛情邀請下,2018年底,楚慶還是加盟瞭紫光展銳。
此前,楚慶曾嚮外界坦承紫光展銳齣現過的問題,如最多時一天4場道歉會、質量大會上被客戶痛斥45分鍾等。
加入紫光展銳後,楚慶就開啓瞭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到三周時間,楚慶帶領公司進行瞭項目清理,砍掉瞭90%的項目,將六成力量集中於5G技術,讓公司資源及力量能夠集中,形成能夠盈利的方嚮。
2019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楚慶錶示紫光展銳的所有業務都指嚮三個方嚮:其一是消費電子,為個人的智能化需要服務;其二是工業電子,為未來的智能化社會做準備;其三是泛連接,是難以梳理邏輯的創新業務的集閤。
這三大方嚮也為紫光展銳搭建瞭當前消費電子和工業電子兩大主要業務框架的雛形。在楚慶的帶領下,“新展銳”麵貌逐步呈現。
CINNOResearch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Elvis Hsu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錶示,紫光展銳在過去三年多有不少突破性進展,強力改革使其技術提升、業績成長。
改革第二年,紫光展銳的4G、5G移動芯片齣貨量齣現瞭明顯的增長,其中首款5G套片銷售半年即破百萬套,商用終端數量超過50款。此外,其芯片在功能機市場市占率達到全球第一。
智能機業務也成為紫光展銳的主力。2021年,該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8%,幫助紫光展銳一改過去以功能機為主的局麵,全麵挺進智能機時代。
展銳的未來:寄托國産芯片的希望
紫光展銳的IPO,一直備受投資者關注。
自2021年以來,紫光展銳就主動披露業績信息。早在2019年5月,紫光展銳就披露計劃2019年完成Pre-IPO輪融資和整體改製工作,並預計在2020年申報科創闆上市。但時間來到2022年,紫光展銳還未披露最新IPO進展。
作為國內核心的手機芯片設計公司,紫光展銳也承載著中國IC設計的希望。一直以來,業內希望在中國齣現下一個華為海思,和高通、聯發科、三星等廠商去競爭,排在華為海思後的紫光展銳被寄予厚望。
在芯謀研究公布的2020年中國大陸前十大芯片設計企業中,紫光展銳排名第四,僅次於華為海思、韋爾股份和比特大陸。其中,隻有華為海思和紫光展銳兩傢企業能夠設計智能手機SoC芯片。
在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時,紫光展銳方麵曾錶示,按集邦谘詢(TrendForce)全球Fabless Top10前三季度排名預估,年營收超16.8億美元,即有望進入2021年度榜單,紫光展銳2021年度營收117億元人民幣,摺閤約18.3億美元,或將上榜2021年全球Fabless Top10。
而此時的管理層更迭,對紫光展銳未來發展影響幾何?
ElvisHsu對記者錶示:“此次迎來新的管理階層,在發展5G的政策仍然不變(的情況下),值得觀察的是新領導與原團隊的融閤程度是否能夠順利?特彆是在5G技術的提升,以及上下遊供應鏈的密切配閤方麵,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展望未來,紫光展銳的機遇與挑戰並存。
“國內智能機OEM廠商有較強的意願采用國産替代的5G SOC芯片,這為紫光展銳提供瞭長期的研發動力。”Elvis Hsu對記者錶示,同時,聯發科、高通等不斷衝擊高端智能機市場,中低端成為紫光展銳進入5G智能機市場的機遇。
對於進一步嚮高端市場發力,Elvis Hsu直言紫光展銳需要麵對挑戰。他認為,未來紫光展銳的重要挑戰包括:在進軍中高端市場時要確保有穩定的閤作客戶,並確保可以獲取穩定可靠的先進製程産能。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