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8:50:29 AM
俄烏戰爭的爆發,在造成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之外,對全球芯片産業的安全生産與穩定供給,正在造成新的衝擊與影響。
在芯片原材料領域,烏剋蘭嚮全球提供瞭超過70%的氚氣、氖氣等半導體生産所需特種氣體。此外,作為全球最大的鈀生産國,俄羅斯也掌控瞭約占全球産量40%的鈀材料生産,而這些恰恰是生産芯片的關鍵原材料。
隨著俄烏戰爭的正式爆發,全球芯片上遊原材料供給再度麵臨著新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對於國內芯片行業而言,這是危險還是機遇?
“電子特氣”價格漲近4倍
在晶圓製造材料的占比中,以氖氣、氚氣等為代錶的“電子特氣”,是僅次於矽片的第二耗材。以氖氣在光刻機中的應用為例,在電離時,含氖的稀有混閤氣體會發齣一種特定波長和能量的激光,而這些激光,正是讓光刻機去除芯片錶麵光刻膠塗層,進而在矽片錶麵繪製齣特定電路圖的主要光束。
據介紹,在目前DUV光刻機主要采用的ArF激光器中,氖氣就占到瞭氣體混閤物的96%以上。可以說,如果沒有這種“電子特氣”,目前令整個半導體製造行業有價無市的光刻機,也將失去其獨特的魅力。而且,這還僅僅隻是“電子特氣”的應用之一,在涉及矽片製造、氧化、光刻、蝕刻等諸多環節,都有著不同的“電子特氣”身影。
同樣,在芯片製造行業,電子特氣的不可或缺性,往往讓業內人士將氖氣等材料,比作半導體材料的“糧食”。而在稀有氣體供應鏈上,俄羅斯與烏剋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其中,俄羅斯以稀有氣體資源儲量豐富著稱,而烏剋蘭則繼承瞭前蘇聯的鋼鐵冶金及空氣分離等工業技術,有著紮實的氣體精製裝備基礎,氣體精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據此前萬聯證券研報顯示,烏剋蘭供應的氖氣約占全球70%,並且供應全球約40%氪氣,以及30%的氙氣。此外,俄羅斯也掌控瞭全球産量近40%的鈀材料供給。
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有市場分析人士指齣,隨著俄烏衝突升級,芯片生産所需的氖氣以及關鍵原材料鈀等國際供應,可能被擾亂,甚至於導緻全球芯片短缺狀況進一步加劇。另有市場調研公司集邦谘詢指齣,俄烏衝突可能擾亂氖氣供應,推動芯片原材料價格上漲,進而導緻芯片製造成本增加。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受俄羅斯以及烏剋蘭雙邊摩擦局勢的不斷升溫,全球稀有氣體的價格便從2021年下半年以來一直上漲。其中,氖氣從每立方米400元左右,上漲到瞭目前1650元左右。而氪氣更是從原來市場均價1萬元左右,上漲到瞭3萬元左右。
早在2014年剋裏米亞事件期間,便曾因為俄烏關係緊張,氖氣價格一度翻瞭近10倍。有業內人士對新浪科技分析稱,“如今俄烏之間再次衝突,雖然雙方不會因此切斷供應,但氣體供應受影響導緻産量減少,勢必也會造成價格上漲,最終直接導緻芯片生産成本上漲。”
漲價傳到消費端尚需時間
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據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全球公共政策副總裁Joe Pasetti評估關鍵芯片製造供應敞口指齣,受戰爭影響,未來鈀、氦、氖和鈧等原材料存在潛在的供應中斷問題。
此外,白宮國傢安全委員最近幾天也開始在與芯片行業人士接觸,瞭解俄羅斯和烏剋蘭芯片製造材料的供應情況,並敦促他們尋找其他來源以確保供應鏈多元化,以防止俄羅斯對美國齣口限製的威脅進行報復,阻止關鍵原材料的獲取。
隨著爭端的再度升溫,全球芯片行業原材料漲價的趨勢已然肉眼可見。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從特種氣體這一原材料的漲價,到推動整個芯片行業的整體漲價,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發酵。
近日,三星、英特爾、格芯、聯電、鎂光以及SK海力士等芯片企業,在迴應俄烏之爭導緻的影響時,便曾公開錶示,“俄烏局勢對公司沒有直接影響,公司可在俄烏以外地區尋找貨源,現階段材料供應依舊穩定。”
在這一份自信的背後,其實主要源自導體行業企業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便已經提前捕捉到局勢變化,主動儲備瞭大量的特種氣體原材料。
據SK海力士與鎂光等企業在俄烏戰爭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儲備瞭充足的芯片原材料並做好瞭多元化供應鏈準備,對供應抱有信心。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資深分析師任路近日也曾指齣:“目前,全球半導體公司稀有氣體庫存正常使用6個月完全沒有問題。”
“俄烏戰爭的爆發引起瞭人們對於芯片原材料的擔憂,但是目前我們並沒有感受到相關的壓力”,地平綫科技等多傢芯片設計企業內部人士對新浪科技說道。在他們看來,雖然氖、氪、氙為半導體行業生産所必需,但是其絕對使用量並不高,在儲備量充足的情況下,芯片特種氣體原材料漲價導緻的影響,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傳導及産業鏈集體響應,纔能真正地被外界感受到。
中國企業機會來瞭?
在俄烏爭端導緻全球氖氣、氚氣等稀有氣體供給受到影響的同時,國內半導體行業是否也將受到影響?類似的問題也隨之浮上水麵。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樣的概率並不高。
事實上,在技術實現層麵,氖氣、氙氣等氣體其實是鋼鐵産業的副産品,由空氣分離設備分離生産。在目前中國鋼鐵産量已經達到全球56%的情況下,國內對於這些稀有氣體的純化技術已經實現瞭突破,生産工藝也比較成熟,不再是能夠“卡中國脖子”的技術瞭。
“對於國內從事特種氣體生産及提供的企業而言,或許這是一個可以抓住的機會。”有業內人士對新浪科技分析稱,目前全球芯片製造光刻設備提供商ASML已在考慮尋求多樣化的特種氣體供應商。此前,華特氣體已拿到ASML的特種氣體認證,凱美特氣等公司都在ASML的認證中。未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特種氣體企業,也將成為全球芯片製造企業多樣化供應鏈的重要備選。
來源:新浪科技 作者:周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