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11:59:12 AM
無論是在實際地位上,還是在精神意義上,關羽在劉備集團的地位都僅次於關羽。
職務最高的將領
關羽、張飛,都是最早跟隨劉備的將領,一直是劉備真正的左右手。
不過,為瞭更好的吸引其他人纔進入核心團隊,劉備經常將更高的職務授予其他人。
比如,馬超來歸順時,一來就成瞭平西將軍,為四平將軍之一,而當時的關羽還隻是蕩寇將軍(雜號將軍)。
沒辦法,每個人“入夥”之前的級彆不同,社會影響力不同,劉備為瞭吸引人纔,不可能完全按照資曆、功勞來。
所以,在群臣錶走請以劉備為漢中王時,關羽隻排在瞭馬超、許靖、龐羲、射援、諸葛亮之後,僅排名第六。
當時的關羽還有一些情緒,拐彎抹角詢問諸葛亮:馬超這個人怎麼樣?(怎麼排在我前麵?)
諸葛亮等人安撫的意思也很明確:你就是最厲害的,誰也比不過你。作為創始團隊成員,先不要來比這些嘛。
當然,劉備做瞭漢中王後,“還”瞭關羽一個“公平”。
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前將軍,是當時劉備集團中級彆最高的將軍職務,位在張飛、馬超、黃忠之前,是無可爭議的第一武將。
如果說關羽在級彆排名上還因為各種原因“爬得慢”的話,那麼,他的實權則一直是僅次於劉備的二號人物。
實權最大的將領
劉備入川後,關羽就開始“董督荊州事”,也就是將荊州的事務委托給瞭關羽。
對曹操集團來說,讓人督一州軍政可能沒什麼,可是,劉備總共也纔隻有益州與這半個荊州呀。
因此,關羽軍團,是唯一一個在戰略上獨當一麵的,相對獨立的軍團。
關羽軍團的兵力,大約為3、4萬左右,而據估計,當時劉備集團的總兵力約為安10來萬,關羽一人領瞭劉備軍1/3以上的兵力。
更為難得的是,關羽對所統軍隊擁有生殺大權。
一般來說,君主委任將領時,會賦予其指揮權,但也會限製一些權利,尤其是不允許將領擅殺所屬將領,以避免將領權力過重。
關羽是例外,他“假節鉞”。
節,就是軍事指揮權;鉞,就是軍事執法權。
不聽關羽將令,嘰嘰歪歪的,關羽可以先斬後奏。
因此,關羽掌握瞭對所部的生殺大權,不需要上報劉備,就可以擁有對軍隊的絕對控製權!
以至於,孫權、呂濛都隻說“關羽強盛”、“關羽接境”,而他們決心翻臉時,也是說“何憂於操,何賴於羽”,直接把關羽(而不是劉備)與曹操放在一個維度上比較。
由此可見,關羽的實際力量,不僅在劉備軍中僅次於劉備,甚至可以單獨對曹操、孫權造成威脅!
“江湖”地位:在劉備之上
除瞭明麵地位,還有所謂“江湖”地位,也就是“綠林”中人中的地位。
“水淹七軍”後,各地“群盜”都打齣關羽的旗號,或遙受關羽印,或自為關羽支黨。
關羽是劉備手下的將領,響應關羽,其實就是響應劉備,接受關羽的印,其實就是接受劉備的印。
所以,“群盜”打著誰的旗號,就要看誰的名號更有號召力瞭。
“群盜”都打齣關羽的旗號,足見:關羽的“江湖”地位,是要高於劉備的。
最早在《三國演義》流行之前的隋唐時期,綠林中人就已有瞭拜關羽的習俗。
而早在唐代以前,關羽形象,也多是戴著一個綠帽子。
當然,關羽與綠林究竟有何聯係,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隻知道的是:關羽在當時民間的影響力,似乎還在劉備之上。
魏國的劉曄說蜀國“名將唯羽”,劉備軍團隻有關羽算是一個名將。
此言或有爭議,但毫無疑問,關羽是漢末三國時期,唯一一個有實力以一將之力攪動天下格局的將領。
孫權、呂濛說“關羽強盛”而惴惴不安。
強大的曹操在關羽的猛烈打擊下一度産生瞭遷都的念頭。
這樣的關羽,原本是劉備進一步發展的最佳幫手。
遺憾的是,劉備集團齣現瞭疏忽。
他們或許沒有估計到:關羽的強大,不僅讓敵人曹操感到吃力,更要盟友孫權感到恐慌。
結果,某種意義上說,是關羽的強大,導緻瞭曹操和孫權搞到瞭一起去・・・
曹操、孫權的聯閤打擊下,關羽敗亡瞭。
強大的關羽軍團隨著關羽的敗亡灰飛煙滅。
在許多人心目中,這或許是漢末三國時期最令人遺憾的事情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