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2:03:57 PM
確實,費�t的死很有很多綫索都指嚮薑維,因為當時蜀漢政權中最具實力的二人就是費�t和薑維,而且在蜀漢戰略上有著不同的見解,那為瞭除掉自己的政敵,薑維是有動機的。
更重要的是刺殺費�t的人名叫郭循,此人原本是魏國將領,在薑維第五次北伐中被俘虜,之後歸順瞭蜀漢。
既然是薑維的俘虜,那麼說服郭循歸順蜀漢的也肯定就是薑維,那麼也就算是他薑維的人瞭,那麼薑維也就有瞭作案的能力。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薑維影視劇形象
是薑維乾的嗎?
我們先來看這事背後的主謀是薑維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不管是薑維還是費�t,那都是諸葛亮為瞭蜀漢培養的接班人,唯一的區彆在於薑維堅決貫徹諸葛亮以攻為守,主張北伐曹魏。
而費�t則考慮到蜀漢本來根基就薄弱,常年北伐給蜀漢帶瞭巨大的負擔,但又不敢對北伐這個諸葛亮生前就定下的戰略方針提齣質疑,所以費�t對北伐這事是很矛盾的,大概就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對。
薑維數次北伐綫路
這也是為什麼在費�t當權的這個階段,薑維依舊發動瞭五次北伐的原因,雖然每次給薑維的兵馬都在一個蜀漢能夠承受的範圍內,也就是說費�t的想法應該是北伐可以,但戰爭必須控製在一定範圍內,不能擴大。
既然費�t並沒有明麵上直接反對薑維北伐,那麼二人在蜀漢戰略方針上的政見不閤自然也就不存在,薑維也就沒有瞭刺殺費�t的動機。
其次,雖然費�t在北伐這事上很矛盾,但諸葛亮對隴右這個戰略要衝的執念卻被費�t很好地繼承瞭。
隴右地區
隻不過費�t是希望通過拉攏當地門閥士族的方式來實現對隴右的控製,因此他非常重視對隴右望族的關係。
說巧不巧,郭循傢就是隴右的望族。這也是為什麼薑維會在郭循歸順蜀漢後就第一時間把郭循推薦給費�t的原因,也是後來郭循能刺殺成功的關鍵。
從這裏可以看齣,拉攏隴右望族這事在薑維那至少也是不反對的,不然也不會把郭循推薦給費�t。
如果硬要說薑維在這事上是有所圖謀的,那麼就說明費�t和薑維的關係並不好,就算費�t迫切希望拉攏隴右望族也肯定會提防著薑維介紹過來的人。
費�t
可事實上呢?費�t不僅沒有提防,還破格提拔郭循為左將軍,直接成為瞭費�t的心腹,可見其對郭循的信任到達瞭什麼程度,也說明瞭費�t和薑維的關係可能不好,但絕對沒有到水火不容的程度。
而且在當時,費�t破格提拔郭循這事並非沒人提齣質疑,張嶷就曾勸過費�t,說他身係蜀漢社稷,做事要小心謹慎一些,還特彆例舉瞭岑彭、來歙都是被刺而亡的案例來提醒費�t,費�t對此卻一笑置之,由此同樣可以看齣費�t和薑維的關係並沒有到那種需要相互提防的程度。
最後,費�t作為薑維的直屬上司,其實已經非常支持薑維的工作瞭,就算薑維對支持力度有所不滿,那最多也就是私底下發發牢騷,絕對不敢也沒必要以下犯上。
張嶷影視劇形象
因為薑維自己知道帶兵打仗他可以,但要他治理一個國傢,和要瞭他的命也差不多,從後麵薑維掌權後除瞭幾次北伐把蜀漢打瞭個一乾二淨外彆的啥也沒有就能看得齣來。
而他薑維作為一個傑齣的軍事將領,不可能不知道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對他前綫的重要性,所以他怎麼可能做齣自斷一臂的事呢?
既然薑維沒有作案動機,也沒有作案的必要,那麼他還殺費�t乾嘛?
薑維影視劇形象
不是薑維,是曹魏嗎?
除瞭薑維,還有一個嫌疑人,那就是曹魏,這個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蜀漢和曹魏是站在絕對的對立麵上的,那麼曹魏自然就有作案動機。
凶手郭循又曾是曹魏舊將,假意投降來個“身在漢營心在曹”也不是沒有可能。而且還有一種說法是郭循原本是想要刺殺劉禪的,但由於每次想要靠近劉禪都會被近侍擋下,一直沒有找到機會,所以纔對蜀漢另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費�t下手。
劉禪影視劇形象
更重要的是,在得知郭循在蜀漢乾齣“捨生取義”這等壯舉後,曹魏的反應也是對郭循的事跡進行瞭大肆的宣揚,同時還封郭循為樂鄉侯,食邑韆戶,子孫承襲爵位。
這不管怎麼看都應該是曹魏在背後指使郭循這麼乾的瞭。但事實上也沒有那麼簡單。
一來,郭循在戰爭中被俘這事是偶然事件,曹魏事先不可能預料到這種事情的發生,自然也就不可能提前安排好郭循到蜀漢後的工作。
那麼是不是曹魏在蜀漢陣營中有臥底給他帶話呢?這個可能性也不高,雖然戰時雙方相互安插個間諜什麼的是常態,但這樣的間諜一定是長期潛伏的那種,且不說郭循不可能知道這個間諜是誰,而這個間諜就算知道郭循這麼個人,他也不好判斷郭循的態度到底是什麼。
這事隻存在於影視作品當中
再者說,這樣的間諜一般都是有更重要的任務的,根本沒必要為瞭刺殺一個人而冒著暴露的風險去和曹魏通訊往來,或者過分接觸一個曹魏降將。
況且曹魏在蜀漢那是不是有這樣一個間諜都兩說,如果有,鄧艾也不用那麼狼狽的偷渡陰平瞭,蜀漢估計早就滅亡瞭。
二來,曹魏事後對郭循進行錶彰很大程度是為瞭愛國主義教育,希望手下那幫子人都學學人傢郭循。
而且如果郭循連命都豁齣去瞭乾這事,曹魏方麵都不錶示一下的話豈不是要寒瞭手下人的心,所以這事不管曹魏齣於什麼目的都是必須要做的,並不能直接成為其作案的證據。
實力相差實在過於懸殊
三來,其實不管是刺殺劉禪也好,費�t也罷,劉禪是個什麼主曹魏政權比我們可清楚得多,而費�t雖然有點能力,但那也隻是局限在守土,對曹魏的威脅可以說還不如薑維,對於這樣的人曹魏根本沒必要急於處理。
如果有,那諸葛亮估計都被刺殺瞭不知道多少迴瞭,可事實上諸葛亮都沒經過這麼驚心動魄的場麵,他費�t何德何能?
諸葛亮影視劇形象
那究竟是誰呢?
會不是是司馬懿呢?因為網上還流傳著一種說法,當年司馬懿不是在外麵養瞭3000死士嗎?而郭循就是那3000死士中的一個,這事就是司馬懿讓郭循乾的。
事實上這個說法是真的純屬瞎掰,且不說司馬懿養死士是為瞭將來某一天的謀劃,蜀漢自諸葛亮死後根本就沒在被司馬懿重視過。
這要是讓司馬懿知道,他肯定會說“你們這些人一天天沒事就盯著我不放,殊不知你們眼中隻有我,而我的眼中卻是天下。”
彆啥屎盆子都往我頭上扣
而且郭循身為隴右望族之後,要吃喝有吃喝,要地位有地位的,身為曹魏將領,乾嘛非得去當司馬懿的死士。
是司馬懿人格魅力太突齣,還是司馬懿許給瞭郭循什麼好處?顯然都不切實際,雖然司馬懿在公元249年就發動政變控製瞭曹魏,而郭循也是第二年被俘的,時間能對上。
但司馬懿沒多久就嗝屁瞭!給他郭循的好處,在司馬昭和司馬師那還作數嗎?這個已經身在漢營的郭循可不得而知。
所以這事大概率也不是司馬傢乾的。
來告訴我誰是郭循
我個人倒是有個猜測,郭循降蜀後,又得到瞭身為丞相的費�t的重用,一開始應該是想在蜀漢一展拳腳的。
這個時候他並不擔心傢人在曹魏的安全問題,畢竟降來降去這事在三國並不罕見,黃權在在夷陵之戰後降瞭曹魏,他的傢人同樣都還在蜀漢,劉備不僅沒有因此發難,反而善待瞭黃權的傢人,所以當時大傢都知道世道亂,有些事也是身不由己的,一般都不會對傢人怎麼樣。
但司馬懿那一傢子就不一樣瞭,齣瞭名的疑心重和陰狠手辣,本來就曾是曹魏將領的郭循肯定也知道,於是司馬懿掌權後他就開始惴惴不安起來,開始瞭一連串的心理活動,什麼自己在蜀漢這邊為什麼能這麼快就得到重用,是不是齣賣瞭曹魏什麼重要的情報雲雲。於是最終做瞭個決定,以身犯險刺殺蜀漢重要人物來立投名狀,以此換來傢人在曹魏的幸福生活。
我不答應
結語
顯然費�t被郭循刺殺這事的背後並沒有什麼所謂的主謀,就是他自己心理活動上的一個變化,其實司馬懿一傢未必會對他的傢人下手,說實話,他郭循也不是什麼大人物,要不是乾瞭刺殺費�t這事,估計都沒人認識,而且就郭循的齣身而言,不僅蜀漢想要拉攏,曹魏同樣要拉攏,司馬懿一傢更是要拉攏,所以根本不可能為難郭循的傢人,這完全就是郭循自己想多瞭,最終走上瞭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