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6:08:40 PM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韓利明
2月28日第十五屆國際罕見病日臨近,罕見病相關話題引發關注。
日前,血友之傢在微信公眾號平台發布一封以《比“無藥可醫”更令人絕望的是“有藥難及”》為名的公開信,信中直指羅氏製藥創新藥艾美賽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舒友立樂”)上市三年多來,銷售價格居高不下,大量患者隻能“望價興嘆”。
血友病於2018年被納入我國《第一批罕見病名錄》中。《2021中國血友病患者白皮書》統計,我國約有4.9萬名患者。
罕見病藥物研發成本高、患病人群少,高昂的費用成為瞭患者及其傢屬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血友之傢在公開信中提到,“由於耐受治療費用高昂,抗體患者常以忍痛為榮、以少用藥甚至不用藥為榮……兒童患者因常年齣血而被迫休學、退學,患者因病緻殘、喪失勞動力,患兒傢庭債台高築、父母離異、甚至棄養等悲劇普遍存在。”
北京血友之傢罕見病關愛中心會長關濤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艾美賽珠單抗在海外市場銷量可觀,如果在國內大幅降價,將會對全球市場産生影響。這對羅氏來說確實也是一個睏難,希望羅氏本著‘患者為先’的企業價值觀,給中國一個‘適閤’的價格。”
關濤錶示,“我們希望羅氏製藥可以效仿渤健公司發布援助計劃,也希望可以推動艾美賽珠單抗進醫保。但作為患者或患者組織,我們隻能等著。”
“舒友立樂在中國的定價一直維持在低位。”2月24日,羅氏製藥中國相關負責人就公開信內容與血友之傢進行溝通,羅氏製藥方麵錶示,價格確實是製約很多罕見病患者獲得治療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高價值藥品在掛網和進院方麵的阻力,院外DTP(直接麵嚮患者)藥房輸注後的報銷問題等,也製約著罕見病患者對藥物的可及。
患者終身用藥,費用一年百萬
血友病是一種隱形遺傳性罕見病,主要由於患者體內缺乏凝血因子導緻凝血障礙。
按照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分為A型、B型和C型。臨床錶現為關節、肌肉、髒器的自發性齣血。缺乏治療會導緻慢性和緻殘性的關節疾病,若齣血點涉及腦部或其他主要髒器,短時間內即可導緻不可逆的身體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該病發病率約為萬分之一。以往,我國A型血友病患者主要采取一周三次靜脈注射凝血因子的替代治療,但在該療法後,10%至30%的患者容易齣現抗體(即抑製物),使凝血因子失去凝血作用,導緻患者齣現齣血過多的癥狀,抗體患者也成為“罕見病中的罕見病”。
作為長期慢性病,血友患者需終身用藥。2018年12月在我國正式獲批上市的羅氏製藥創新藥――艾美賽珠單抗注射液,是目前國內上市的唯一一款適用於血友病A抗體患者的預防治療藥物,可顯著降低A型抗體患者的齣血事件,每周隻需皮下注射一次。
該藥用量與患者體重直接掛鈎,標準用量為1.5毫剋/周/公斤,按照銷售價格8100元/30毫剋的定價計算,患者年治療費用約為2萬元/公斤,體重60公斤的患者年治療費用將達到120萬元,即便體重較低的兒童患者年治療費用也達到數十萬元。
血友之傢的公開信中提到,艾美賽珠單抗在國內上市三年以來,從未調整過售價。“不同規格、相同價格”的定價策略打破瞭“大劑量有優惠”的行業慣例。30毫剋8100元、60毫剋16200元,高昂的藥價令抗體患者“有藥難及”。
在政策執行環節,國傢先後齣台相關文件降低罕見病患者用藥成本,規定罕見病藥品進口增值稅稅率降為3%,並適用相關增值稅政策。“羅氏製藥堅持‘降稅不降價’的做法,成為製約患者用上有效藥物的最大阻礙。”公開信提及。
藥品供銷環節,艾美賽珠單抗僅由上藥雲健康益藥藥房獨傢經銷。導緻國內僅個彆醫院知曉該藥品,欠發達地區患者仍處在“無藥可醫”的艱難境地。
對此,羅氏方麵錶示:“公司充分考慮到患者體重差異,在中國申請上市瞭兩種不同劑型,不同劑型單位價格以就低原則定價;舒友立樂上市後即享受單剋隆抗體和其他生物製品0%關稅的優惠政策;舒友立樂在保存和運輸環節中對冷鏈要求較高,因此委托上藥雲健康益藥藥房經銷,采取送藥上門的配送方式,目前在安徽、山東等地增加其他配送渠道,在重慶、溫州等地區實現藥店進藥,在安徽、江蘇等地實現醫院進藥。”
羅氏製藥:拓寬血友病患者支付渠道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患病人數占總人口的0.65‰至1‰的疾病或病變定義為罕見病。我國在2021年首次提齣“中國罕見病2021年版定義”,將“新生兒發病率小於1/萬、患病率小於1/萬、患病人數小於14萬的疾病”列入罕見病。
據WHO統計,世界上有6000-8000種罕見病,每年以250多種的數量新增,影響著多達4億患者的生活。目前,我國各類罕見病患者約2000萬。
罕見病藥物,通常是天價。目前,全球已發現的罕見病中,僅約5%具備有效治療藥物,全球範圍患者都麵臨用藥短缺的局麵。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原副院長丁潔及其團隊發布的 “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罕見病診療費用研究報告”顯示,我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共涉及121種罕見疾病,年治療費用在10萬元及以上的達16種,其中7個病種年治療費用超100萬元。
罕見病用藥問題何解?2021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提到,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製度框架基本形成。“1+N”即“醫保+其他途徑”多方共付模式,基本成為現階段保障罕見病高值藥物較為可行方案。
羅氏製藥方麵錶示,“為拓寬血友病患者支付渠道,正爭取通過城市普惠型商保及社會救助等渠道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目前,已有41個城市生效的普惠險可以報銷舒友立樂。社會救助方麵,羅氏製藥中國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啓動瞭珍罕關愛基金,將給予傢庭睏難的A型血友病患者現金補助。同時,羅氏設立創新支付“友福氣”項目,給予使用舒友立樂的患者在檢測、診療、康復等方麵的支持。
關濤嚮時代周報記者分析,“在‘1+N’的共付模式中,如果缺失‘1’,後麵的‘N’都會變成零。商保等補充途徑是未來探索的方嚮或模式,但目前僅局限在地級市範圍內做統籌和嘗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靠此難以解決罕見病高昂治療費用的支付難題。”
從2019年國傢醫保目錄常態化調整以來,每年都會有罕見病用藥通過談判方式進入醫保目錄。去年,包括治療肺動脈高壓、肢端肥大癥、多發性硬化癥、特發性肺縴維化、亨廷頓舞蹈癥和肌萎縮側索硬化(SMA)等在內的7種罕見病藥物通過醫保談判。
曾因“一針70萬”引發熱議的諾西那生納注射液,是由渤健公司研發生産的SMA精準靶嚮治療藥物。為推動藥物進入醫保目錄,渤健公司曾多次發布援助計劃,患者自付費用從原有的約140萬元降至55萬元。2022年1月1日起,新版國傢醫保目錄正式實行,該藥價格降至3.3萬元/針。
據國傢醫保局信息,我國上市且有適應癥的50餘種罕見病藥品中,已有40餘種納入國傢醫保目錄。對於部分價格特彆昂貴的罕見病用藥,由於遠超基金和患者承受能力等原因,無法被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
2021醫保談判基金測算組組長鄭傑提到,“基金測算追求的並不是藥品的最低價格,而是給齣一個閤理的製度標準。按照目前的藥品支付範圍,在國傢目錄裏邊的藥品年支齣的費用最高的不超過30萬,基本原則是能夠讓有限的基金發揮最大的效率。今後也將杜絕天價藥品進醫保。”
關濤分析,若僅簡單使用人均年花費方法將30萬元作為醫保目錄準入門檻,對罕見病支付存在不公平,無法體現罕見病特質。“罕見病藥物價格雖然高昂,但患者基數較少,在醫保上應該給予這萬分之一的群體相應的政策傾斜。”關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