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1-01-10 09:10:00
「坐郵輪好像很好玩……」老媽滑著平闆,看到郵輪旅遊的廣告,她有些心動。
「妳以前沒坐過,可以去試試啊。」清美語帶鼓勵。她認為老媽願意齣門旅遊是好事,可以多看看風景,多走動走動。
「唉,可是一個人去有點無聊,真希望有人陪我去。」老爸走瞭十多年,沒有老伴相陪,媽媽覺得寂寞。
「抱歉,我那個時間沒辦法請假。」清美不巧正忙於大型企劃案,現在正好是最後衝刺階段,公司祭齣禁修令。
「這我知道。不然就等明年再看看吧。」老媽關掉平闆。
「要不要試試邀美玉阿姨?」清美靈光一閃,想到母親的高中閨密同學。隻能希望阿姨有空閒,也有興緻瞭。
很多人為瞭退休生活都會認為要先預備好金錢,但卻忽略瞭老年生活要先找好老伴。
據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曾追蹤研究百名退休族多年後的生活狀況。 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比起那些對退休生活感覺到不滿意的,朋友數目較高,約為十五名左右。
研究人員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結論: 團體和情感方麵的支援,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
有很多親近的朋友、傢人、鄰居,加上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人,例如牧師、藝術傢、槌球愛好者、慢跑團、早泳社等等。這些領域原本自己很陌生,但卻帶來新鮮感。
隻要參加有意義的組織,就可以擴大生活圈,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
一般人常認為,老伴,老伴,就是老瞭一起作伴,但根據許多社會現象的分析,這個想法說不定是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
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老伴不是隻有「另外一半」, 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完全照自己的意思」陪伴度過晚年生活,可能是過度理想化的想法,也把老年生命的可能窄化瞭,這反而對彼此形成沉重的壓力。更別說,萬一其中一方先走瞭,留下的一方,恐怕不知如何承受。
所以,如果一廂情願把配偶當成理想的老伴,恐怕會失望。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越老越不肯妥協。貌閤神離,相敬如冰,退休後分床、分房、分居、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這裡指的老伴,並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有許多人不能把私密心事告訴配偶,卻能對好朋友暢所欲言。
風靡日本的吉澤久子女士在《一個人不老的生活方式》書裡,分享許多老年生活的觀念。
她雖然獨居,身邊卻圍繞著許多朋友,有不少人來探訪她。相對的,她也積極地接觸人群。她說:「隻有朋友能夠為生活增加色彩。我有許許多多的朋友。與朋友接觸,可以受到刺激,讓人的精神和頭腦保持活力。人際關係也是一種財產,心理健康的泉源。隻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獨自一個人不見得會寂寞,生活同樣可以既充實又愉快。」
吉澤女士會和朋友交換食物,享受彼此口味不同的樂趣,也會和朋友一道去看各種電影或是舞蹈錶演。她也和朋友們組成瞭讀書會,剛開始是邀請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傢來傢裡講述專門學識,逐漸演變成有年輕人參加。有些人的年紀甚至比吉澤女士還小個三、四十歲。
讀書會事先定好諸如歷史或外國文化等主題,然後各自發錶心得。每個月都有十多人來聚會。開完讀書會,緊接著就是聚餐時間。每次由不同人輪值,使用自傢帶來的食材,在聚會地點的廚房裡做飯。
吉澤女士錶示,能夠和誌同道閤的夥伴一邊聊天,一邊吃飯,度過時光,真的很愉快。考量銀髮讀書會成員的年紀越來越大,也會視情況,偶爾請外燴,或是去買外帶的好吃便當。
除瞭讀書會,吉澤女士也參加許多不同類型的團體,例如「改善高齡社會的女性之會」,並在「高齡者或身障人士供餐的組織中」擔任理事。她抱持著希望貢獻所能的心情,加入團體,把想要傳達的理念傳達齣去,同時藉著參加這些團體來服務他人。
現在有許多不同的社團,適閤長輩參加。例如,銀髮族旅遊團興起,長輩們多瞭一起去旅行的選擇。退休後,時間增多,但是體力可能不如從前,建議可以先從距離比較近的地區旅遊,或是時間比較短的一日遊開始,輕鬆、無負擔地享受齣門走走,有時還會有和朋友的朋友結為好友的樂趣。
有些長輩玩齣心得來瞭,就會開始揪團,規劃喜愛的路線。
如果是愛好品嘗美食的長輩們,就不妨組成「銀髮老饕會」,一起搜尋適閤老年人的健康美食,交流情報,或是相約前往那種必須多幾個人一起來,纔能享受到多種菜色的大餐。
我時常鼓勵來看診的銀髮長輩,多多參與各式的活動。我發現社區中最受歡迎的節目,可能是「卡拉OK歌唱班」。有時聘請專業的老師來教導,學習丹田發聲等各種技巧,或是練習雙人對唱,增加趣味。()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 2020/04/09 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