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16:52 AM
相信大傢都知道,1945年1949年,中國進入瞭共産黨與國民黨內戰時期,他們為瞭不同的理念,處於不同的環境當中,直到民族危難之際,這兩個相互對立的勢力,做齣瞭相同的決定。抵禦外敵,維護國傢統一,保護領土完整。
而一段段傳奇曆史,也在此時展開……
1.傳奇女子王化琴
在抵禦外敵期間,和國民黨默契的一緻對外,相互配閤,其中不乏一些為之努力的,隱藏的地下工作者,而王化琴就是其中一位。
王化琴齣生在一個條件優渥的傢庭,其父親是四川知名的民族企業傢王連川,名下有多傢製造廠,還為軍閥提供大量軍需物品。
在如此動蕩的時局之下,王連川又是做的軍需生意,處於對女兒的安全和教育考慮,王連川將女兒托付給瞭好友康餘山。
從那天起,七歲的王化琴便一直寄宿在康傢,並與康傢兩兄弟康乃爾和弟弟康科相識,康餘山叮囑兩兄弟要好好照顧比他們小的王化琴,於是三人便在一起上學,形影不離。
因為康乃爾是其中最大的,一直對王化琴細心照顧,王化琴一直對這位體貼入微的大哥頗有好感,少時朦朧的情懷也隨著長大之後愈發顯現,但是震蕩的時局卻將這一現實打敗。
王化琴在康傢待到中學畢業,因為其成績優異,考上瞭上海國立大學,還被政府派往日本留學,
然而在日本留學的王化琴卻怎麼也無法平靜下來,從小就接受過先進思想的她身在國外,卻又心係祖國。
直到在日本留學期間,她的內心更是有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她同樣心係祖國的中國人並不在少數,隨著國傢日益危難,他們在日本奔走呼號,試圖喚醒當地華人的熱血,這些人也因此遭到瞭非人的待遇,被殘酷的鎮壓。
這時的王化琴便下定瞭決心,一定要迴國!
2.遣返迴國,崎嶇的“革命”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此時的王化琴隻有23歲,她和其餘留學生被遣送迴國,這時的她躊躇滿誌,一心為祖國效力。
迴國之後,王化琴在政府安排下進入成都公民訓練班工作,她在這裏竟偶然遇到瞭多年不見的大哥康乃爾,彼時的他已經是一名員瞭,他的身份是教書先生,實際上卻在秘密進行著地下黨工作。
心中十分悸動的王化琴與這位少時一直悉心照顧她的大哥十分親近,聽他講述瞭共産黨的思想,便十分嚮往,希望自己也能夠加入。
王化琴一路跟隨康乃爾,積極參與抗日宣傳活動,甚至在康乃爾的幫助下,前往革命聖地延安進行深度學習。
然而,革命道路的人生總是會齣現許許多多的岔路口。
1938年徐州會戰台兒莊戰役取得大型勝利,這鼓舞瞭抗日工作者和全國人民的信心,這次戰役勝利後,為瞭保存實力,上級要求軍隊緊急撤離,王化琴也在其中。
可是在戰亂時期,王化琴與同誌們走散,當時在西安的辦事處也隨遷瞭,王化琴一人找不到組織,隻能流落街頭,這對於從小就養尊處優的王化琴來說,十分的艱難。
就在她走投無路時,她看到瞭國民黨發布的會戰工作乾部訓練團的招募信息,招募有誌的抗日青年。
當時國共已然形成瞭統一戰綫,王化琴認為隻要能夠貢獻自己的抗日力量就可以,便決定加入國民黨組織,繼續抗日道路,也正是這一決定,在機緣巧閤下,讓王化琴救瞭自己一直牽掛的人一命。
當時,加入國民黨組織之後的王化琴非常後悔這次決定,因為培訓團的學員大部分都成為瞭軍統的特工,不光如此,國共雖然統一抗日,但還是有一部分暗地裏阻撓共産黨的行動,這與王化琴對共産黨的熱愛完全相反。
在抗日期間,共産黨的生存可謂是舉步維艱,四麵楚歌,不光要抵抗日本侵襲,還要預防國民黨暗手,時時刻刻都需要警惕。
3.陰錯陽差,王化琴“險”救康乃爾
直到在一次抓捕行動中,王化琴意外的在抓捕名單中看到瞭康乃爾的名字,1941年時,兩人曾在重慶相遇,當時康乃爾的對外身份已經更迭為瞭商人,兩個人雖然站在瞭不同的對立麵噓唏不已,但還是一直保持著聯係。
看到這張名單,王化琴便立即做齣瞭決定,她要救康乃爾。當時的報信地點是在一傢茶館內,王化琴藉病沒有參加活動,卻提前感到那傢茶館內,當時正在茶館裏和其他革命工作者在一起的康乃爾看到她感到十分詫異,同時也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王化琴衝他皺起眉毛,下巴輕輕朝後門的方嚮點瞭點,康乃爾瞬間領會,帶領著同伴起身從後門迅速離開。
就在他們離開沒多久,大批軍統特工來到茶樓,卻無功而返。這些人正是去茶樓抓捕正在此地開會的地下黨員的,而康乃爾等人也因王化琴的幫助,逃過一劫。
4.命運的“輪迴”
康乃爾地下黨的身份暴露,便離開瞭重慶,而兩人也因此失去瞭聯係,王化琴也因為此事離開瞭軍統,時光如梭,王化琴嫁給瞭他人,過著普通的生活。
直到1951年,抗戰勝利後的新中國在全國進行肅清活動,王化琴因其背景經曆,再加上她曾進入軍統組織,被列入肅清名單。
得知消息的康乃爾連夜給組織寫信,將她這一經曆詳細寫清,並講述她如何在1941年冒著生命危險對他們的幫助,請求組織“槍下留人”,組織上經過考察,免除王化琴死刑,改判3年刑期。
小結:
1982年,王化琴在齣獄後享受瞭中學教師的退休待遇,不得不說,這其中充滿的麯摺艱難令人唏噓,在時代的動蕩背景下,他們也能夠守住本心,正是有這充滿瞭赤子之心的前輩們帶路,纔能夠迎來新中國的今天。
麵對這一生,王化琴曾坦言,她始終相信組織,相信國傢能夠給予她最公平的審判,這一生她都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