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7:55:42 AM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在持續的政策推動下,此前低迷的房地産市場正逐步迴暖。
貝殼研究院近期發布報告指齣,今年2月,50個監測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增長約4%,考慮春節假期及自然天數較少,市場的實際修復力度十分明顯。同期,50城的二手房價格環比止跌轉穩。
中指研究院發布的一組數據也指齣,百城新房和二手房環比價格均在2月由跌轉漲,漲幅分彆為0.03%和0.14%。
2月市場的升溫,反映齣樓市企穩的局麵在春節後進一步加速。這既被認為是去年市場下跌後的“技術性反彈”,也是近期政策持續推動的結果。機構統計顯示,今年已有接近50個城市發布瞭不同程度的穩定樓市政策,雖然並不意味著鬆綁,但對於市場的提振作用不可忽視。
與此同時,隨著傳統“小陽春”時點的到來,市場的樂觀情緒進一步蔓延。機構普遍認為,按照現有走勢,樓市將繼續迎來修復,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市場將齣現量升價穩的走勢。
市場判斷謹慎樂觀
經過去年下半年的低位運行後,樓市在進入2022年後齣現一定的迴暖,春節假期之後,迴暖局麵進一步確立。
根據貝殼研究院的統計,今年2月,50個監測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增長約4%。若拋開春節假期的因素,2月7日至2月28日,50個監測城市二手房日均成交較1月日均水平增長約40%,較去年12月日均水平增長約10%。
該機構指齣,超過四成的城市2月成交量環比增長。從需求結構來看,剛需是支撐這輪升溫的主力。
交易量的迴暖也帶動價格止跌,貝殼研究院指齣,今年2月,50個監測城市二手房價格指數與1月持平,結束去年8月以來連續環比下跌的走勢。其中,4個一綫城市二手房價格全部保持上漲,寜波、杭州、紹興等城市止跌轉漲。
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也顯示,百城新房和二手房環比價格均在2月由跌轉漲,漲幅分彆為0.03%和0.14%。其中,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一綫城市漲幅均為最高。
在這輪市場升溫中,部分熱點一二綫城市再度扮演瞭領跑者的角色。其中,長三角區域最早復蘇,上海、南京等城市的成交量在1月就齣現明顯升溫。2月,廣州、中山等城市交易迴暖,帶動大灣區樓市升溫。北京則一直保持著不錯的看房和交易熱度。但東北地區的市場仍然相對低迷。
信貸政策的鬆動,被認為是刺激市場升溫的主因。去年下半年的樓市降溫,即主要源於信貸政策的收緊。從去年9月末開始,監管部門連續釋放糾偏信號,政策在執行層麵纔逐漸改善。其中,信貸政策的改善較為明顯。
據貝殼研究院監測,今年2月,103個城市主流首套、二套房貸利率平均環比下降9個基點,放款周期縮短12到38天不等。
來自地方政府的穩樓市政策,同樣推動瞭市場迴暖。機構統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近50個城市瞭齣台政策,對市場帶來利好,政策主要集中在降低首付比例、放鬆落戶限製、鬆綁公積金政策、發放購房補貼等四個方麵,均對需求端有著明顯利好。
某大型上市房企相關負責人嚮21世紀經濟報道錶示,春節後,其公司旗下項目的來訪量和交易量均明顯高於春節前。雖然很難與去年上半年相比,但公司對市場的判斷逐漸轉為謹慎樂觀。
多數機構預測價格升幅有限
事實上,雖然樓市仍在迴暖通道中,但由於去年同期的高基數,今年前兩個月,多數熱點城市的交易量仍然有二成到五成的同比降幅。
這種差距的另一個體現在於,房企的銷售業績齣現明顯下滑。中指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22年1-2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03.0億元,同比下降34.0%。其中銷售額超百億房企30傢,較去年同期減少24傢。
但正如前述房企人士所言,多數開發商對於市場的復蘇持樂觀態度。
上海某大型房企相關負責人嚮21世紀經濟報道錶示,公司早先判斷,市場可能在今年二季度纔會齣現明顯好轉,但從長三角地區的市場變化來看,升溫的節奏要快於預期,說明需求潛力仍然很大。
“其他區域的迴暖速度可能會慢一些,但從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發布的政策來看,仍然有理由(對市場走勢)樂觀。”他說。
2月2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錶示,在今年的穩樓市目標中,“保障剛性住房需求,滿足閤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這也被業界視為重要利好。
針對這一提法,貝殼研究院認為,相對當前調控政策側重對首次購房的剛需的支持,預計後期地方有望齣台支持改善性需求的政策。
對於房地産市場的前景,中原地産研究院認為,隨著信貸政策的持續寬鬆,預計市場很可能在3-4月份齣現一次“小陽春”。其中,一二綫城市的熱度可能會比較明顯。
貝殼研究院也指齣,在信貸、調控的持續激勵下,市場預期將轉嚮平穩,在3月和4月,更多城市的新房銷售量將築底後迴升。二手房方麵,從掛牌、帶看等指標來看,預計3月交易量也將有明顯迴升。
但多數機構認為,在此過程中,價格的升幅仍然較為有限。一方麵,當前的市場升溫幅度不大,並不能對房價形成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麵,今年仍是房企的償債大年,開發商更傾嚮於獲取銷售現金流,而非通過提價的方式謀求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