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6:39:32 PM
3月1日,鄭州吹響瞭“救市”的號角,直接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
全文洋洋灑灑兩韆多字,五個大項十九條,以其承載的信息量,完全配得上一個“鄭19條”的稱號。
與以往的“救市”相比,鄭州此次直擊要害,政策全麵、係統,無論是需求端,還是信貸端、房企端,全部提齣實打實的利好。
尤其是, 鄭州一舉成為全國第一個取消“認房又認貸”的大城市。
鄭州的地位,無需多言,中原第一省會、新一綫城市,全麵救市直接乾脆,肯定引起連鎖反應,可能齣現同級彆城市跟進,甚至傳導至一綫城市。
那麼, 鄭州全麵“救市”的背景是什麼?成為今年樓市風嚮標的可能性大嗎?
全麵救市,有3點力度空前
從內容上看,這份《通知》,已然是全國範圍內最全麵、最係統的“救市”政策,是過往的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
集中在需求側、供給側做文章,簡單說,就是購房者和開發商。
先是購房者,限購、限貸全放鬆,還祭齣貨幣化安置。
1. 符閤條件的大學生購買商品房按照政策給予購房補貼。
2. 鼓勵老年人來鄭投親養老,允許其投靠傢庭新購一套住房。
3. 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傢庭,重新申請貸款時按照首套房執行。
4. 加大房貸投放,下調住房利率。
5. 實施安置房建設工作三年行動,堅持以貨幣化安置為主,對未開工建設的安置房,鼓勵拆遷群眾選擇貨幣化安置。
接著是開發商,增加土地供應、降低保證金,齣讓金有緩,還能分期。
1. 去化周期大於18個月的區域,適度減少土地供應。
2. 土地競拍保證金最低比例下調至掛牌價的20%,土地齣讓金可在成交後1年內實行分期繳納。
3. 給予受睏企業項目貸款支持。
這其中,有三個關鍵點,完全拿捏樓市,可以說是整的明明白白。
其一,放鬆限購。
鼓勵老年人到鄭州投親養老,允許投靠傢庭新買一套住房。
這就把限購變相放鬆瞭, 一個傢庭多齣一個住房指標,從數量上擴大購房群體 ,直白點說,就是增加人們的購房資格,釋放購房的需求。
其二,放鬆限貸
以前的房貸,隻要結清,再買住房,按照首套房的政策執行。
由此, 鄭州徹底取消“認房又認貸”,變成“認貸不認房”。
以前,在鄭州買房,如果貸過款,即使已經還掉或者房子賣掉,再去買房,認定是二套房,首付60%;
現在, 隻要貸款還完,即便擁有一套房子,買房仍然認定是首套房,首付30%。
這瞄準的是改善群體,一些大戶型、高總價的住房,預算少的剛需夠不上,但改善又被六成的首付難住。
取消“認房又認貸”,直接降低門檻。
其三,貨幣化安置為主
堅持以貨幣化安置為主,鼓勵拆遷戶選擇貨幣化安置。
提到貨幣化安置,總是讓人似曾相識,有些浮想聯翩。
顧名思義,拆遷的時候,直接給錢,這部分人去買商品房。要知道,這種方式激活樓市非常有效,過往曾把樓市推嚮高光時刻。
2015年的貨幣化棚改,基礎貨幣定嚮樓市,最終的結果就是幾乎沒有窪地。
當然,還有人纔補貼、下調利率等,這些比較簡單粗暴,但同樣有效。
連跌4年,樓市齣現小睏難
毫無疑問,鄭州積極放鬆樓市限製,可能是目前國內最重磅的“救市”舉措。
但,為什麼是鄭州呢?
2月底,鄭州代市長對鄭州房地産的分析判斷,火爆網絡,引起坊間極大的討論,使沉寂多年的鄭州樓市,又一次齣圈。
他說:“鄭州樓市現在遇到一些小睏難,將來不會有大問題,市場需求平穩可期,供給側也在優化調整”。
遇到什麼小問題呢?
一個非常直觀的問題,樓市行情與經濟發展不匹配,簡單講: 房價,跌瞭。
橫嚮對比其他城市,杭州上升、西安上升、武漢上升,銀川也在上升……
於是,鄭州樓市有些尷尬。
根據當地住建局的一份數據,2018年7月,房價是全年最高點,均價每平13719元,之後一路穩降,直到2022年1月,全市新房成交的均價是每平11551元。
連跌四年多。
這還是全市均值,拋開主城區,單獨把一些區域拿齣來,跌幅可想而知。
郊區一些地方,跌幅在10%以上的不少,尤其是綠博闆塊,相比2017年動輒17000左右,現如今直接落到一萬大關以內。
將近四成,這個幅度不可謂不大。
與此同時,房企們的日子愈發艱難,齣現不少的爛尾樓,在2020年的一項統計中,河南的爛尾現象比較突齣,省內又是鄭州突齣。
爛尾的風險,大部分還是購房者承擔,一麵是漫長維權之路,一麵是無奈入住。
麵對爛尾,其實開發商的良心也會痛,但關鍵是沒錢。
本土房企建業,很有代錶性。
簡直在節衣縮食,調整公司架構,裁員一半以上,更是連一嚮引以為豪的足球,也不玩瞭。
牽一發而動全身,房地産的睏難,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當地經濟。
一個直觀的數據,去年鄭州的GDP增速是4.7%,比全國平均值要低,在20強城市中,排在後麵。
此外,鄭州連續四年的土地齣讓金逐年減少,這個數據是唯一的。
土地溢價率更是很低,2017年以後,價格增加不明顯,供應量又在減少,齣讓金肯定是一年比一年低。
一劑良藥,增強行業的信心
鄭州齣手“救市”,對樓市而言,無疑是一劑良藥。
這個中原省會城市,把樓市的需求、資金,充分釋放齣來,讓購房者有錢、有購房資格。
蓄勢待發,同時堅定瞭未來行業健康發展的信心,有很大的提振效果。
至於其他城市,會不會跟進,放鬆樓市的限購、限貸政策呢?
縱然未來不可預知,但當下非常清晰。
一個事實是,絕不止一個“鄭州”,有些城市還不如鄭州樂觀。要知道,鄭州起碼是新一綫、強省會,人口在大量地淨流入。
在吸引人纔這方麵,鄭州在河南罕有對手,上億的人口大省,對鄭州意味著源源不斷的人纔流入。
根據七普的數據,10年間,鄭州新增人口397萬,全國第五。
因此,其他城市的“救市”,或許已在路上,甚至比鄭州更加迫切,尤其是北方的三四綫城市,比如瀋陽、哈爾濱、太原、張傢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