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4:45:14 PM
公元1578年,15歲的萬曆皇帝正在讀書,張居正突然怒斥一聲。如此大逆不道,萬曆不僅沒有懲戒反而對他十分客氣。事實證明,萬曆隻是虛情假意,張居正纔是真心付齣。
張居正是明代三朝元老,萬曆年間推行“一條鞭法”改革,有效遏製瞭官員貪汙,減輕瞭百姓負擔,提高瞭國庫收入,他以一己之力幫助明朝延續瞭數十年的壽命,
但即使這樣張居正在死後仍遭到瞭清算,落得傢破人亡、挫骨揚灰的下場。
而清算他的人,竟是張居正一手培養齣來的,他最引以為傲的學生---萬曆皇帝。
萬曆登基時隻有十歲,其生母也就是後來的李太後當時還隻是貴妃,
孤兒寡母,皇帝又小,朝廷上下大事小事都仰仗張居正處理,張居正也公開宣稱自己是在替皇上行使職權。(“我非相,乃攝也”,即我不是宰相,而是攝政。)
而張居正之所以如此自大,除瞭朝廷離不開他外,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萬曆登基後,前內閣首輔高拱曾說“十歲孩童,如何做天子”,這裸裸的挑釁讓萬曆皇帝和李太後萬分驚恐。
在緊急關頭幫助他們最終解決高拱、除掉後顧之憂的正是張居正,
所以,萬曆和李太後對於張居正除瞭信任還有感激。
就這樣張居正不僅掌管朝政,教育皇帝讀書的重任也順其自然的交給瞭他。
一天,萬曆正在讀《論語》,讀到“色勃如也”的時候,錯把“勃”讀成瞭“背”音,不認識也好、思想開小差也好,小孩子讀錯一個字原本很正常,
可站在一旁的張居正一聲大吼“這字應該讀勃!”。
如果換成其他皇帝,把張居正拉齣去砍頭的可能都有,即便你再有本事,大明還是姓硃,你憑什麼在這吆五喝六。
可萬曆不僅沒生氣,反而認真的改正讀法,依舊尊稱張居正為張先生。
如果你認為萬曆謙虛,那就錯瞭,他隻是不敢發火而已,
就在這樣一次次的壓製中,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瞭。
反觀張居正的行為,在其他人看來就是恃寵而驕,仗著自己掌控朝政,把皇帝都不放在眼裏,
然而,這樣的想法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瞭。
張居正這樣做絕不是為瞭耍威風,恰恰相反他是為瞭萬曆皇帝和大明江山。
張居正深知皇帝還小,自己也終將死去,之後皇帝必須獨立治理天下,那麼他就必須快速成長起來。
他要做的是培養一個閤格的接班人,要將自己畢生所學傳授給他,成就一個韆古明君。
所以,張居正對萬曆的嚴格是有著深刻的考量的,
遺憾的是,最重要的當事人萬曆卻不懂此意。
後來萬曆皇帝因醉酒再次犯錯,李太後痛斥之餘,給萬曆看瞭一篇《霍光傳》,這也成為瞭張居正悲慘結局的開始。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他的事跡或許比哥哥更齣名,因為他曾廢過皇帝。
漢武帝的孫子劉賀登基後為人荒唐,不是個明君,最終在霍光的一番運作下,劉賀被廢。
萬曆當然知道李太後給他看這篇文章的目的,因為在他身邊就有一個“霍光”。
此時的萬曆終於感受到瞭比訓斥、約束更加嚴重的東西,那就是皇位。
從此,在萬曆心裏便沒有瞭朋友、老師、張先生,取而代之的隻有仇人。
但他畢竟纔十八歲,且一直以來對朝政不甚關心,所以一時還不能把張居正怎麼樣。
兩年後,張居正去世,萬曆十分悲痛。
但也僅限於此,對於張居正的恨絲毫沒有減少。
短暫的悲痛之後,萬曆開始瞭對張居正的長期清算。
因為改革,張居正觸動瞭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在他死後開始不斷有人彈劾張居正,這給瞭萬曆最好的機會和理由。
萬曆順水推舟,他剝奪瞭張居正生前職務和死後謚號,然後開始抄傢。
抄傢過程中,張居正的傢丁僕人先後被餓死、打死數十人,直到一個人的死,纔結束瞭這場轟轟烈烈的抄傢運動。
那個人就是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他因忍受不瞭屈打而自殺。
萬曆得知此事,自覺做得太過瞭,於是下令不再追究。
【悉格格讀書時間】
在張居正看來,教育萬曆成纔、輔佐萬曆成事,是自己的目標和追求,
他要將萬曆培養成與漢武帝、唐太宗並列的韆古明君,
毋庸置疑,張居正是偉大的、忠誠的,
但他的這份忠心在萬曆眼裏卻是約束、是威脅,是他極其討厭的,
所以,也在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講究方式方法,
要充分考慮對方的心理感受,
否則,好心辦壞事不僅得不到相應的感激,反而讓對方埋怨甚至記恨。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