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10:06:07 AM
我們接著上期來聊,丹麥雖然堅持瞭中立國的地位,可是往往事情就是事與願違。因為在歐洲這塊巴掌大的地方,時時刻刻都充斥著戰爭,戰爭不是你想避免就可以避免的。因為當時的歐洲發生瞭幾件大事,讓這些衰落的國傢不得不再次捲入其中。
首先就是在法國發生瞭大革命,這次革命給歐洲國傢帶來瞭很大的衝擊,使得皇室人員紛紛開始鎮壓法國革命軍。如果把這股浪潮席捲到周圍國傢,那麼貴族的統治也可能煙消雲散。尤其是路易十六送上斷頭台,這極大地震動瞭歐洲皇室,紛紛開始攻擊法國的起義軍隊。在這樣的背景下,丹麥自然是趕緊保存勢力,避免自己捲入到這場戰爭當中。
在1767年丹麥宣布同俄國、瑞典組成“武裝中立同盟”,當時這些國傢主要就是想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獨善其身。當時的北美殖民地正在進行反英獨立戰爭,俄國聯閤丹麥、瑞典結成以武裝保護中立國船隻在交戰國海岸自由航行進行貿易的同盟。
1778年 2月法國同美國簽訂同盟條約,次年法國又同西班牙締結聯盟,共同反對英國。英國在同 3國(後增加荷蘭)作戰時,實行海上封鎖,攔截中立國船隻。1780年 2月,俄國為保護戰時與交戰國進行貿易,嚮英、法、西等國宣布如下原則:中立國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戰國港口之間及其沿岸航行。除戰時禁運物資如武器、彈藥、造船器材等外,交戰國不得奪取中立國船舶上的敵貨。
同年7月和8月,俄國先後同丹麥、瑞典訂立條約,約定裝備若乾戰艦,用以保證上述原則的實施,形成以武力保護中立權利的同盟。後來其他中立國荷蘭、普魯士、奧地利、葡萄牙等也陸續加盟。
這個同盟的作用其實就是為瞭遏製英國而誕生的,因為此時的英國非常強大,號稱日不落帝國,誰也不想看著他如日中天,於是紛紛下瞭黑手。同時對於俄國來說是非常好的政治手段,大大提高瞭沙俄的國際影響力。
美國對於英國的戰爭歐洲國傢還是非常樂於煽風點火的,尤其是法國,自己國傢都快不行瞭還要去支持美國一下,可以說英法的矛盾也是非常尖銳。
丹麥這時候也要齣來瞭,為什麼呢?因為要發財,沒什麼事情比發戰爭財更掙錢。在這次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丹麥這種國力衰弱的時期可謂是久旱逢甘露。大量的物資運往美國,包括武器、紡織類、存儲食品等。這次中立的原則讓丹麥更加篤定自己一定要保持中立,於是在拿破侖時期,丹麥也是老老實實地躲在一旁。
這個聯盟一直到1783年美英締結《凡爾賽和約》纔解體,因為1783年美國正式獨立瞭,中立國也不需要再進行戰爭貿易瞭,這著實讓丹麥遺憾瞭很久。
可惜彆人忙活著參戰,你一個人偷偷發育,這下英國佬就不樂意瞭。在1800年,當時發生瞭相當大的事情, 那就是法國大革命,幾乎都要把皇室急瘋瞭,於是紛紛聯閤起來成立瞭反法同盟。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拿破侖橫空齣世,這傢夥實在是太猛瞭,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代錶瞭資産階級!這對於君主國傢來說,是不可能接受的。
可是這時候,俄國與英國關係破裂,大傢都在抗擊法國的同時,英國卻偷偷搶占俄國的勢力範圍,馬耳他島。這讓俄國非常氣憤,號召組建新的武裝同盟反對英國。
丹麥與英國也是積怨已久。英國不僅要求丹麥的船隻隻能停在法國港口,限製它的海上航綫,甚至還隨意搜查丹麥的商船。這嚴重影響丹麥的對外貿易。
於是,丹麥積極響應俄國的號召,加入瞭反對英國的“武裝中立同盟”,並提齣“自由通航”的口號。想想就有點無語,自己統治權力都快被人傢打沒瞭,還要相互內鬥,打不過拿破侖其實是有原因的,相互內耗也嚴重。
丹麥這一下可激怒瞭英國人。英國人雖然拿龐大的俄羅斯帝國沒辦法,收拾臨近的丹麥還是綽綽有餘的。1801年,英國派齣海軍上將帕剋和納爾遜,率領一支艦隊開進丹麥的領海。在厄耳息諾耳,英國軍艦無禮地炮轟這座城市,挑起瞭戰爭。
到瞭1801年4月由於丹麥海軍軍隊都在休整,打瞭個措手不及,最後隻能投降被迫退齣武裝中立同盟。這時候丹麥對於英國佬那真是懷恨在心,於是導緻後麵戰爭中加入瞭拿破侖一方。
我們話說迴來,英國佬打瞭丹麥一頓揚長而去,丹麥可就慘瞭,國內那是一片哀嚎,叫苦不迭。丹麥人那是十分憋屈,可惜無辜的丹麥人再一次受到瞭無妄之災。
到瞭1807年,英國與丹麥談判聯盟不成,再次派齣艦隊炮轟哥本哈根,給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壞。不僅如此,英國人還擄走瞭丹麥全部的艦船,丹麥海軍全軍覆沒。
為什麼這樣做呢,主要是兩點:第一就是英國當時看到丹麥處於中立國的地位,十分想拉他下水,於是英國、丹麥、瑞典來一個三國聯盟:英國派遣海軍,駐守大貝爾特海峽,阻止法國對丹麥的侵擾,即使以後丹麥淪陷,西蘭島也可以保住。
丹麥直接拒絕瞭這樣的決議,他們認為這隻是保住瞭丹麥的部分領土,僅僅局限於西蘭島和波羅的海,英國的目的,就是不想讓丹麥的海軍,落入法國之手,並不是真正的為瞭丹麥的領土安全。
按道理傻子纔能同意,丟失大部分領土,保留一部分領土,哪個國傢能接受,於是兩者不歡而散。
第二點就是1807年英國對丹麥下達,不允許中立國和法國進行貿易的決定。丹麥最大的經濟支柱,就是海外貿易,這個決定極大地損害的丹麥的利益。
第三點就更離譜,為瞭能夠抵抗法國,希望丹麥能把艦隊,交給英國使用,一直到戰爭結束。這三點下來丹麥怎麼可能答應,於是協約破裂,英國一怒之下就再次炮轟哥本哈根。
而此時法國與俄國秘密達成協議,要求丹麥站在法國一方,封鎖英國。本來還猶猶豫豫的腓特烈六世,直接都不用想瞭就加入拿破侖陣營。即使國王不想加入但是國人受不瞭瞭,三番兩次過來侮辱,兔子急瞭也咬人。
從此1807年丹麥義無反顧地加入瞭拿破侖一方,自1807到1814年,丹麥采用炮艦戰爭的形式,不斷打擊英國的航運業。可惜丹麥老哥的命實在不怎麼樣,這次丹麥再一次輸瞭・・・・・・
雖然前期的拿破侖很猛,但是後期由於拿破侖失敗,瑞典趁機從丹麥手中奪取瞭挪威的治理權。於是1814年因為拿破侖失敗而丹麥王國站在拿破侖一邊的緣故,丹麥王國跟瑞典簽訂瞭《基爾條約》將挪威正式割讓給瑞典。
從此丹麥就剩下瞭一點可憐的海外殖民地,可惜就連這些殖民地也是好景不長。在接連失敗的情況下,丹麥國內經濟一塌糊塗。政府不得不進行改革,限製地主貴族的特權。丹麥本土在1799年、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在1804年先後將農民的義務勞役製改變為佃賦製,從而結束瞭中世紀以來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為瞭緩解財政睏難,丹麥將西印度和幾內亞的殖民地齣售。直到19世紀中葉,財政狀況纔有所好轉。
在1848年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爆發起義,要求脫離丹麥並入德意誌聯邦。丹麥與這兩個公國進行瞭近3年的戰爭,最後在普魯士停止嚮石勒蘇益格進軍的情況下勉強取得勝利,保住瞭這兩個公國。
但是到瞭1864年丹麥宣布將石勒蘇益格並入丹麥並使它和荷爾斯泰因分離,防止再次被其他國傢分離。可惜這次普魯士聯閤奧地利齣兵乾涉。丹麥失敗後簽署瞭《維也納和約》,將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割讓給普魯士和奧地利。可以說至此丹麥的領土就沒有多大的變化,由一個地區大國一步步變成這樣的小國,不得不讓人唏噓。
由於1848年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傢民主運動的影響,丹麥頒布瞭憲法,廢除君主專製政體,改行君主立憲製,並實行有財産限製的普選製。1870年代錶富農階級利益的左翼黨成立。1871年丹麥社會民主黨成立,並在全國各地建立起工會組織。
19世紀末葉,丹麥工業化迅速發展,造船、電信和製造工業開始具有一定規模。農村村社製為閤作社製所取代,農業嚮專業化方嚮發展,成為世界主要農業國之一。
至此丹麥一戰之前的曆史已經完全講解,我們看看後麵的丹麥又有什麼騷操作呢?畢竟丹麥也是妥妥的發達國傢啊,這麼可能少瞭他的場麵?下期我們講下一戰二戰的丹麥,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