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0:27:06 PM
總有刁民想害朕!
| 作者:鄭敖天
| 編輯:於冰
| 編審:蘇睿 淩雲
一覺醒來,小貓咪被製裁瞭……
當地時間3月1日,在法國巴黎創立的“國際愛貓聯盟”(FIFe)對俄羅斯貓齣手瞭。
其官網宣布,任何在俄羅斯飼養的貓,都不得在俄羅斯境外的FIFe官方血統書上進行登記。同時,俄羅斯的寵物參展商不得參加任何俄羅斯境外的FIFe寵物展。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平時沒啥存在感的“國際愛貓聯盟”,竟靠著“製裁”衝上多國網絡熱搜。
或許,在俄羅斯貓眼中,這熱點蹭得忒不地道。有俄羅斯網友笑稱,截至目前,尚無俄羅斯貓對該項製裁做齣迴應。
擼貓也有國界瞭喵?
為啥俄羅斯貓這次會被點名,全因它們太齣名。
多年來,俄羅斯的“人均擁貓量”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這也促使俄羅斯人馴化並培育齣多個傢貓品種,成為貓咪齣口大國。
其中,最齣圈的貓品種要屬西伯利亞貓和俄羅斯藍貓。
西伯利亞貓活躍善跳,熱愛社交。
俄羅斯藍貓則文靜害羞,喜歡獨處,被人們愛稱為“藍胖子”。
但對歐洲的鏟屎官來說,他們可能要暫時和俄羅斯貓“說拜拜”瞭。因為在歐洲,貓咪進口時要有“國際愛貓聯盟”的認證,這恐怕也會讓歐洲齣現“一俄羅斯貓難求”的情況。
“國際愛貓聯盟”成立於1949年。起初,這隻是一個愛貓人士俱樂部。
隨著其影響力的擴大,組織者藉由舉辦貓展銷會,為貓進行品種認證來獲利。據其官網介紹,“國際愛貓聯盟”在歐洲寵物貓貿易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並在全球41個國傢和地區有聯絡機構。
“國際愛貓聯盟”在製裁聲明中稱,對俄烏衝突感到“震驚和恐懼”,並決定通過製裁俄羅斯貓來錶達自身的立場。
製裁聲明發齣沒多久,一些持反對意見的網友高呼:“擼貓無國界!”
但更多的網友對此感到莫名其妙。
一名海外網友納悶地錶示,“這聽起來像個假新聞。俄羅斯貓和那些衝突有什麼關係?難不成,他們下一步要製裁俄羅斯方塊嗎?”
另一位網友則為俄羅斯人“齣謀劃策”,建議他們率先展開“反製裁”,禁止俄羅斯藍貓和西伯利亞貓嚮歐美國傢齣口,“讓他們體會一下擼不到藍胖子的絕望”。
而這場“製裁”的主角,俄羅斯貓顯然不關心“愚蠢的人類”們在鼓噪什麼,仍是太陽照曬,貓糧照吃,享受貓主子的快樂時光,仿佛在說“就喜歡瞅你看不慣我又乾不掉我的樣子”。
俄羅斯的“心靈動物”
在西方社會,俄羅斯往往被描述為凶猛龐大的“北方巨熊”。但在俄羅斯人看來,貓纔是距離他們心靈最近的生物。
根據數據網站Statista的統計,截至2020年,俄羅斯共有約2275萬隻傢貓,平均每三個俄羅斯傢庭就養有一隻寵物貓。
這也讓貓成為瞭俄羅斯文學中的“常駐角色”之一。
俄羅斯最著名的貓,非普希金所著敘事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中的“智者貓”莫屬。在其筆下,貓以“講述者”身份齣現,還“學識淵博”。
・ 俄羅斯畫傢筆下的與“智者貓”一起寫作的普希金。
那隻貓,奠定瞭俄羅斯近現代文學中貓的角色基調。
這些小傢夥們,往往以忠誠守護者的形象齣現在小說中。
在俄羅斯童話中,貓經常扮演少年英雄的引路人和謀士。在現實主義作品中,貓也會成為親情的象徵,是傢人之間的粘閤劑。有趣的是,俄羅斯獨有的西伯利亞貓,也是少數有“傢庭意識”、喜歡群居生活的貓科動物。
有時,文學世界裏的貓也會成為神秘莫測的生物。
在蘇聯作傢布爾加科夫所著的魔幻小說《大師與瑪格麗特》中,就有一隻叫“彆哥摩特”(意為巨怪)的巨大黑貓。
彆哥摩特時常左爪一杯伏特加,右爪拿醋蘑菇,它一方麵熱愛享樂,常齣沒於人類的酒會;另一方麵又非常毒舌,喜歡譏諷人類,和被惹惱的人大打齣手。
去世的也不肯放過?
這幾天,躺槍的不僅是俄羅斯貓,還有俄羅斯藝術傢,甚至陀思妥耶夫斯基這樣的偉大作傢。
西方對俄羅斯的製裁名單越來越長,也越來越荒唐。
3月1日,聞名歐洲歌唱界的俄羅斯“國寶級”歌劇藝術傢安娜・涅特列布科取消瞭德國和美國的演齣,並宣布暫時退隱。
涅特列布科是俄羅斯當代最齣色的女歌唱傢,被譽為當今俄羅斯聲樂學派的正宗傳人。1995年,她首次在美國登台飾演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中的柳德米拉一角,用兼具渾厚與清亮的嗓音徵服瞭觀眾,也就此成為西方世界俄語歌劇的代言人。
・ 安娜・涅特列布科
2007年,她被《美國音樂》雜誌授予“年度音樂傢”榮譽稱號,2014年曾在俄羅斯索契鼕奧會開幕式上演唱奧運會會歌。
涅特列布科鮮少發錶政治觀點,但她從不掩飾對普京的尊重。在一些西方人眼中,這成瞭她的“原罪”。
一些反俄人士不斷鼓動觀眾抵製涅特列布科的演齣,並要求她做齣有利於西方的政治宣言。涅特列布科對此憤慨地迴應道,“強迫藝術傢或任何公眾人物公開錶達他們的政治觀點,並譴責他們的祖國是不對的。這應該是一個自由的選擇。我不是一個政治人物,也不是一個政治專傢。我是一名藝術傢,我的目標是跨越政治分歧(把大傢)團結起來”。
然而,涅特列布科的迴應被西方世界無視瞭。這位曾在西方藝術界收獲無數贊譽的“夜鶯”,就這樣被打入“冷宮”。
無獨有偶,擔任德國慕尼黑愛樂樂團首席指揮的俄羅斯指揮傢瓦列裏・捷傑耶夫,因拒絕就俄烏衝突錶態,被慕尼黑愛樂樂團革職,以他命名的捷傑耶夫音樂節也被取消。盡管他的閤同還有三年纔到期。
・ 瓦列裏・捷傑耶夫
作為藝術傢,涅特列布科和捷傑耶夫的藝術成就是被西方社會認可的。如今,因為他們來自俄羅斯,就成為西方政治攻擊的標靶。
俄羅斯藝術傢的遭遇很快在網上引發關注。有人質疑,這違反瞭“藝術無國界”的原則。也有人揶揄,西方國傢要不把早已去世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樂也禁播吧。
沒想到,這一揶揄很快變成瞭現實。
當地時間3月2日,意大利米蘭大學正式宣布,取消講授俄羅斯作傢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課程。該課程主講教師意大利作傢帕歐羅・諾裏在采訪中無奈地錶示:“連過世的俄羅斯人也能成為被‘抹煞’的目標瞭。”
隨著時間的推移,歐美對俄羅斯發起的“經濟製裁”,已逐漸演變成全方麵的“文化製裁”。曾經自喻“藝術無國界”的西方社會,也終於扯下自己的假麵。
貓咪、音樂藝術傢、過世的俄羅斯作傢……隻因他們來自俄羅斯,就要被安上“莫須有”的罪名,受到製裁,這樣的理由實在有些無厘頭。
在西方社會“長臂”的乾涉下,對俄羅斯的製裁或許會接踵而至。這種隨意摧毀彆人的手段,在本質上是西方社會基於意識形態的“自我感動”,將製裁手段泛化,隻會進一步加劇國際對立,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國際爭端。
貓咪這麼可愛,能有什麼壞心思?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環球人物”微信公眾號(globalpeople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