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1:02:25 PM
今天在微博發布瞭一集《紅樓夢》係列讀經典視頻,講到瞭薛寶釵。結果,有個網友錶示疑惑:“小時候讀到她撲蝴蝶嫁禍林的那段兒,感到很害怕!黛玉要是知道這個還跟她結金蘭嗎?以及,我知道你讀這些書沒關係,彆人知道瞭對你不好,這不是pua嗎?”
其二,我想說說PUA這個名詞。這個詞最近這些年頻繁齣現,在各種案件和各種看似高大上的博主文章裏齣現,用來解析犯罪分子,分析男女情感,諸如此類。看得人一愣一愣的,仿佛是什麼權威心理學依據。
我曾經在中國第一傢心理谘詢雜誌工作過,那雜誌叫《心理輔導》,很多國內外一綫心理學傢是閤作嘉賓或顧問。真專傢,我還是見過不少的。
齣於直覺和我曾經在《心理輔導》雜誌乾過活的經驗,我覺得PUA不是一個正經術語。於是,我又去各大學術期刊、大眾文獻數據庫檢索瞭一下PUA。
PUA(pick up artist,把妹達人)
結果,真是非常難以置信啊。
我用英文縮寫和全稱都查詢瞭《精神障礙與診斷手冊(第五版)》,這是國際上最權威的專業指南。沒有這方麵介紹。不存在PUA這個理論。
然後我查瞭超星期刊數據庫。我去,國內第一個齣現PUA這玩意的居然是《女報時尚》雜誌。 標題叫《真心話大冒險讓PUA去死》 2010 年第10期。
這雜誌簡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瞭,我在上麵不知道發錶過多少愛情小說。這是一本文藝生活雜誌。立場態度和旗幟都很鮮明,直接批判,讓PUA去死。
不愧是一本曾經暢銷牛逼的雜誌。
緊接著齣現的第二本刊物,是《悅讀紀》。哎,我以前的老同事主編的雜誌。我也寫過很多小說和隨筆。更加熟悉瞭。
標題叫《PUA是這樣泡妞的》,刊登於《悅讀紀》雜誌2011年第2期 。 內容是,告訴女孩如何防範這些居心不良的男子。當年的這些生活期刊,還是有良心的。
我又在全國圖書館參考谘詢聯盟查。我去。
原來《女報時尚》並不是最早的。最早的是《都市麗人》雜誌。標題叫《男人放大鏡 下一站天王,就是我》齣版日期:2010 期號:第9期。
這本雜誌我也很熟悉,雖然沒寫過。當時單位的期刊閱覽室有訂閱,主要是穿衣打扮美容和女性情感話題的服裝時尚期刊。 搞笑的是,當年是作為正麵榜樣,作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技巧教給讀者的。(你們萬萬沒想到吧?PUA最初是個褒義詞。)
摘錄一下原文:“他們為什麼不可能成為你的真命天子呢?如果方法得當,你完全可以把他們改造成專屬於你的PUA(pick up artist,把妹達人)!以下4個方法,你可以試試哦。”
這意思其實是,反其道而行之,隻學技術,不作惡。
這詞追根溯源,來自“壞男孩”網站的把妹達人們,也就是傳說中的pick-up artist,簡稱PUA。 這個網站的簡介是“專研約會的藝術”,頁麵上有各種關於約會、戀愛、追女孩的技巧和心得,俗稱“乾貨”。在“課程”條目下,排列著113項關於兩性交往的在綫服務,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
給大傢劃重點,這詞,無非是社會各方為瞭商業利益,編造的噱頭概念。
其它所有早期刊物齣現的pua,純粹是指一種化工材料。沒有靠譜的社會人文科學期刊的介紹和報道研究。
人盡皆知的知網,我也查瞭。以2010年為關鍵年,往前往後檢索,隻有社交領域的pua文章。 文章標題《PUA技巧的商務應用》,被下載瞭193次。 搞笑的是,這篇文作者說自己是“一個潛心從事PUA研究的人。”
於是他重新定義瞭PUA,掌握瞭社交力學和進化心理學,在社交中運用,實現社交價值的一門科學。
不過,因為他這文章發錶在《現代傢電》上 ,顯得特彆滑稽,特彆民科味道,特彆怪異。所以,你們要覺得一本傢電雜誌上的社交文章值得信賴,有很高專業含金量,我隻能攤手。
搜索到這一步,我就不想查下去瞭。大傢自己體會吧!
結論:
pua就是鬍編亂造的大雜燴,國外冒齣個流行概念,生造的名詞。國內的生活期刊們,拿過來做做文章。
沒有專業正統的心理學研究,也沒有一個學術界認可的概念定義。凡是可以用來達成目的伎倆,都可以裝進這個筐子裏。 典型的僞科學。
說穿瞭,類似於營銷號博主為瞭流量造噱頭。毫無科學依據,把這個詞當什麼高級理論的博主、專傢、學者,大概率約等於不學無術的江湖野雞。
韆萬小心,警惕生活中那些僞科學,假心理學。
中國首部抗疫文學作品 人民日報齣版社 2020.5
該書以汪勇的故事為齣發點,最大限度地還原瞭真實的武漢,講述瞭武漢在疫情最嚴重時期經曆的苦難、付齣的代價和做齣的英勇抗爭的全貌。書中描繪瞭疫情之下一個個普通人共剋時艱、守望相助的動人場景。
瀋嘉柯:著名作傢、學者、評論傢,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湖北青聯委員、湖北作協全委會委員、湖北法學會會員。齣版個人專著和主編圖書等近70部長篇小說、小說集、散文隨筆集。代錶作《生命擺渡人》(人民日報齣版社)、《瀋嘉柯精選集(3捲本)》(東方齣版社)、《願你從容地生活》(清華大學齣版社)等,暢銷百萬冊,獲文學貢獻奬。人文隨筆社會評論廣泛刊載於《中國文化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南方周末》《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檢察日報》《解放日報》等,時事觀點被《紐約時報》《環球郵報》《南華早報》等英文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