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壬寅三迴應——父親、姨外婆和“最老的讀者” - 趣味新聞網


壬寅三迴應——父親、姨外婆和“最老的讀者”


發表日期 5/13/2022, 2:42:54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薛憶溈“文學三十年” 精選集非虛構作品捲 《大地的迴報》 後浪・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2019年8月薛憶溈“文學三十年” 精選集虛構作品捲 《被選中的攝影師》 後浪・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2019年8月薛憶… .....


    

薛憶溈“文學三十年” 精選集非虛構作品捲 《大地的迴報》 後浪・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2019年8月

薛憶溈“文學三十年” 精選集虛構作品捲 《被選中的攝影師》 後浪・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2019年8月

薛憶溈

請允許我好像是跑題一樣,先從“壬辰”說起。

2012年5月20日是農曆壬辰年四月的最後一天。當天下午,在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會議室舉行的《與馬可・波羅同行》讀者見麵會拉開瞭我在北上廣深等地一係列新書推廣活動的序幕。那是我一生之中的第一場讀者見麵會。因為上海三傢齣版社同時推齣我的五部作品正在成為全國各地媒體關注的文化熱點,我這個長年徘徊於邊緣的寫作者突然被推嚮瞭舞台的中心,第一場讀者見麵會的氣氛就已經非常熱烈,與當天低調的節氣名稱(小滿)顯然有點不太協調。

1

我在讀者見麵會上做瞭一個簡短又激情的主題發言,題目是《隻有語言和想象能夠將我們帶到的地方》。發言稿後來(6月13日)在深圳《晶報》的“人文正刊”上全文刊齣,成為我“與馬可・波羅同行”的文學旅途中一個重要路標。

十年之後的今天,迴望那個激動人心的下午,我首先看到的卻並不是那熱烈的氣氛,也不是到場的少數舊友和眾多新朋,而是這一場讀者見麵會上最關鍵的缺席者,足以決定它“文學史價值”的缺席者。或者換一種說法,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在當時看來完美無缺的讀者見麵會其實存在著根本的“缺”點。

藉用時髦的詞匯,這位缺席者的學名應該叫“前瞻性”。具體地說,整場讀者見麵會關注的隻是“現在”,也就是那本剛走齣印刷廠的所謂“奇書”,而沒有去放眼“未來”,也就是沒有去關注那本奇書到底能夠在這個世界上走多久,走多遠……更具體地說,當天在場的所有人(包括作者本人)都完全沒有意識到(更不要說清楚地預見到)那三個小時的“同行”將會在隨後的一年,再後的一年,以及接下去的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甚至未來的十年對中國文學産生怎樣的影響。現在,當時的未來已經即將成為曆史,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已經沒有任何懸念。

2

“與馬可・波羅同行”的十年是高潮迭起和碩果纍纍的十年。它不僅成就瞭作者的25部母語書籍,還讓作者收獲瞭三個英語譯本、一個法語譯本以及一個瑞典語譯本。而且這些原作和譯本大都引起瞭很多的關注,受到瞭來自學者和讀者兩方的稱贊,也為作者本人贏得瞭形形色色的虛榮……而在壬辰年四月最後的那個下午,沒有任何人預料到這樣的結果,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預料到這樣的結果。

壬寅年春節過後不久,舊金山一傢文學雜誌的主編發來郵件,約我圍繞自己這個“富足”的十年為雜誌恭賀虎年的特刊撰稿。這讓我首先想到一個基本的問題:已經到來的這個農曆虎年與即將過去的這個文學年代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關係?我一邊點數著春節前後繼續湧現的種種與文學相關的吉兆,一邊迴想起過去十年曾經體驗的種種與文學相關的奇跡……

突然,我意識到自己的第一場讀者見麵會本身就是一個吉兆和一個奇跡,因為壬辰年是氣象殊異的龍年,就如同我齣生的甲辰年(而且我的生日還鎖定在那個龍年裏的陽曆四月)。這“本命”的天機頓時令我對自己過去十年贏得的實績和虛榮恍然大悟,也為我正準備撰寫的賀歲文章貢獻瞭一個生龍活虎的標題。《從“龍騰”到“虎躍”》既浪漫又現實,既誇張又質樸,不僅精準地概括瞭一個文學年代的精彩,也充分地展現瞭傳統文化的神奇和現代漢語的美妙。

在這個從“龍騰”到“虎躍”的文學年代裏,我以“人”為中心的非虛構作品(大都首發於《文匯報》“筆會”)扮演瞭極為特殊的角色。這些作品的內容很接地氣,題目又很搶眼球,再加上“微信”這種現代傳播技術的推動,讀者的數量早已經喧賓奪主,大大超過我那些在文學界享有盛譽的虛構作品。比如《爸爸八十八》,比如《最老的“魔方”》,比如《剋娜蒂婭的青春百歲》……直到今天,距離它們各自首發的日子已經過去很久,我還是經常會聽到讀者關於這些作品的迴應,也經常會麵對讀者關於作品主人公近況的詢問。在我現有的全部作品裏,如果按讀者“追捧”的熱烈程度排名,以上的三篇無疑會依次名列前三位,而這三篇作品主人公的近況也最受讀者的關注和關心。因此我決定寫下這篇短文,嚮遍布世界的讀者做如下統一的迴應。

3

迴應之一:《爸爸八十八》的第一句話就已經讓壬寅年成為一個懸念,因為如果我生活已經不能自理的父親能夠完成兒子在他八十八歲生日那天給他下達的“死命令”,他就“必須”至少活到滿九十歲生日的那一天,也就是到距離壬寅年正月初一隻差六天的2022年1月25日。我現在要告訴讀者的是,我父親已經頂住巨大的壓力,實現瞭自己保證完成任務的承諾,並且已經走上“超額”完成的徵程。我希望他能夠繼續堅持下去,直到我再一次迴到深圳,實現父子兩人現在看來還依然好像是遙遙無期的相見。這裏還需要特彆告訴新舊讀者的是,網絡上流傳的《爸爸八十八》隻是一個打六摺的版本。作品的完整版本我在父親完成任務的當天投交給《作傢》雜誌,後來在雜誌的第三期上刊齣。

迴應之二:《最老的“魔方”》的第一句話記錄瞭我自己的一個承諾。那是對我姨外婆的承諾。我承諾說“再過10個月”會再去看她,陪她過102歲的生日。我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承諾,因為整個2019年,我都處在緊張的寫作狀態,禁閉於萬裏之遙的鬥室,睏陷於長篇小說(《“李爾王”與1979》)的迷宮。姨外婆102歲生日那天,我讓傢人嚮她轉達我更新的承諾,說我一定會去陪她過103歲的生日。而由於疫情的肆虐,我當然不僅無法實現這新的承諾,也不敢再做更新的保證,也果然沒有能夠在2021年的初鞦去陪老人傢過104歲的生日。現在我要告訴讀者的是,在離壬寅年還差四天的那個夜晚,性格高貴又經曆坎坷的姨外婆不慎在傢裏摔倒。她在自己的床上平靜地彌留瞭兩個半星期,然後安詳地離開瞭這個她其實早已經有點厭倦的世界。

迴應之三:我一共寫過三篇關於剋娜蒂婭的文章。最早的一篇發錶於她九十五歲那一年,最近一篇就是前麵提到的《剋娜蒂婭的青春百歲》,發錶於她九十八歲生日之後不久。這兩年來,同樣是由於疫情的肆虐,我沒有再去登門拜訪過剋娜蒂婭。

其實,剋娜蒂婭一直都處之泰然,哪怕在情況幾乎失控的時段。我想這與她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經受的磨難(詳情見我最早的那篇文章《晚安,剋娜蒂婭》)肯定關係密切。剋娜蒂婭的淡定讓我更加謹慎。這兩年裏,我給她去電話問候的次數都明顯減少,因為每次接通電話,她都會發齣去傢裏坐坐的邀請,就像“此一時”仍是“彼一時”,我不得不編齣各種理由來推脫。現在我要告訴讀者的是,剋娜蒂婭已經在3月19日毫無懸念地走齣瞭自己人生的第一個世紀。她的精神依然非常陽光,她的狀態依然非常青春。我在關於她“青春百歲”的文章裏曾經提及我們一起跟蹤2018年世界杯足球賽的趣事。在文章的最後也承諾四年之後要繼續與她一起領略“卡塔爾”的風雲。我相信這是一個能夠實現的承諾。也希望在即將上演的賽事中,我們共同支持的球隊能夠堅持到最後,堅持到勝利。

4

這裏我想補充一個關於剋娜蒂婭百歲生日的細節。剛進入壬寅年,我就在開始為這個特彆的日子而苦惱:我希望能夠給它送上一份最特彆的禮物,卻始終無法找到稱心的創意。沒有想到,在離這日子不到七十二小時的時候,一個來自多倫多的紙箱齣現在我的門口。那是齣版社寄來的《希拉裏、密和、我》英譯本的樣書。在自己“最老的讀者”的百歲生日,還有什麼比自己剛上市的新書更特彆的禮物呢?

3月19日清晨,我悄悄來到剋娜蒂婭的門口,將簽好名的禮物從信報口塞瞭進去。過瞭大約兩個小時,剋娜蒂婭打來電話感謝我帶給她的驚喜。她說這些天忙著處理生日的事情,要過一陣纔會開始讀我的新書。她接著又告訴我,她收到瞭世界各地親友們的祝賀,房間裏現在有無數的鮮花和氣球。接著,她希望我“馬上”去她那裏一趟,去欣賞五彩繽紛的盛況。我還是堅持不隨便去老人傢裏串門的原則,說等再過一段時間,等疫情緩解之後,再過去看她。我能夠感覺到剋娜蒂婭有點失望。但是,她一點都沒有讓我失望。4月19日的上午,我意外地接到她的電話。她說她剛讀完瞭我的新書。她說她非常喜歡,將來肯定還會要讀第二遍。接著,她熱情地說齣瞭一個我聽不懂的詞:“卡裏卡裏!”她說這是她的母語(愛沙尼亞語)裏與英語的“hug”(熱烈擁抱)相當的詞。

她用這淩空的熱情錶達對文學的感激。放下電話,我突然意識到,一百年前的這一天正好是剋娜蒂婭“滿月”的日子。接著我想,人類曆史上有幾個人能夠體驗到自己“滿月”一百年之後的健在?更不要說還是陶醉於中國文學的健在!我感覺特彆幸運:自己“最老的讀者”在“滿月”一百年的時候讀完瞭我的新書,而且還非常喜歡,而且還準備讀第二遍!這是一個寫作者能夠獲得的最特彆的幸運。

作品是生命的延續,而閱讀又延續作品的生命。正是因為這神奇的延續,這篇關於壬寅年的文章先從“壬辰年”說起顯然並沒有跑題。也正是因為這神奇的延續,我要藉此機會感謝我那些隨筆作品遍布世界的讀者,也代錶那些作品裏的各位人物感謝遍布世界的讀者:感謝你們的閱讀,感謝你們的迴應,感謝你們的關心,感謝你們的同行……讓我們在以“虎躍”為起點的下一個文學年代裏繼續與閱讀同行!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萬封情書、巡迴展覽、顔色與光……藝術傢教你如何示愛

萬封情書、巡迴展覽、顔色與光……藝術傢教你如何示愛

    本月音樂圈的一大驚喜,便是 Taylor Swift 終於發行瞭自己重錄計劃中,最讓歌迷們期待的《1989》裏的歌麯《This Love》(Taylor’s Version)。 這首娓娓道來的慢闆情歌,其實最早在原專輯發行時,並沒有拿來打單,派送電颱。 但卻憑藉優美動人的鏇律、夢幻浪漫的氛圍,成為瞭不少歌迷的“白月光”,可謂是一首隱藏的神麯。 這次特地作為重錄專輯的先行麯單獨發行,足以看齣 Taylor 本人也是十分鍾情這首歌麯。並且還在 Instagram上麵說,自己一直都很為這首作.......


塔可夫斯基:“他不僅僅是他自己”

塔可夫斯基:“他不僅僅是他自己”

    2022年4月,為紀念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1932-1986)誕辰90周年,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推齣瞭“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作品迴顧展”活動,共放映瞭他的七部影片。 “世界現代藝術電影聖三位一體”之一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詩人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讀於音樂學校、美術學校與東方語言學院,1961年畢業於蘇聯電影學院。首部電影長片《伊萬的童年》獲得1962年威尼斯影展金獅奬,1966年放映的《安德烈・盧布廖夫》獲得費比西奬;接下來的《飛嚮太空》(1973)、《鏡子》(197.......


青未瞭|記憶中的滕老師

青未瞭|記憶中的滕老師

    記憶中的滕老師 文|方明纔 滕老師,是我上初中時的一位語文老師。 老師中等個,體態碩,麵圓潤,眼似銅鈴,笑時聲朗和藹,怒時眼瞪臉青。春鞦鼕,幾件款式如一、新舊色彩略同的中山裝,始終在老師身上輪流更迭著。就是在炎熱的季節,也是幾件灰和藍同樣顔色,天天更新的翻領薄夏裝。雖然這都是幾件不起眼的衣服,但滕老師卻穿戴非常整潔,紐扣係得嚴謹,衣身熨得整齊,能看到袖衣和褲上的綫條,棱角分明,格外醒目。 老師令人過目不忘的最大一個特徵,就是一年四季都戴著的帽子,春夏鞦鼕的帽子基本與身上的衣服相協調。我是從.......


第三屆膠東散文年選優秀作品奬係列()薑海

第三屆膠東散文年選優秀作品奬係列()薑海

    第三屆膠東散文年選 優秀作品奬 書事之一《馬語者》 文/薑海 一 說的是書,寫的是事。 人到中年,早已在生活的壓力下將純真滌蕩的一覽無存。大浪淘沙,淘去地是年輕純真無畏的激情歲月,留下地卻是釋重難負的庸俗的身軀。 還好,我們曾經愛好閱讀的習慣不曾丟失。 隻有在深夜,妻和孩子沉沉熟睡,她們平穩勻稱的輕鼾,將一個深夜坐在書桌前的男人包圍在一種沉寂靜謐的氣氛中。 那一刻,我忘記瞭翻閱書頁,那一刻我靈魂齣竅,不知所處。 二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的心衰老地隻剩下瞭殘缺不全的記憶,剩下瞭倆三不成行.......


青未瞭|我們的八十年代

青未瞭|我們的八十年代

    我們的八十年代 文|周緒維 青春是懵懂的、苦澀的、彎麯的、乖戾的、叛逆的……,趟過青春的那條河流,迴溯一路無悔的坎坷青蔥歲月,纔能領略歲月之河的深淺,風吹過青春的發梢,纔能感知風吹來的方嚮,青春裏沒有重復的年輪,青春裏沒有對錯,因為青春的臂膀裏鎸刻著豐滿的詩和遠方,因為青春的骨子裏寫滿瞭放飛夢想、張揚思想、釋放靈魂、追光逐月、粗獷不羈、敢愛敢恨的代名詞,唯有如此青春纔是青春原本的模樣,觀看《我們的八十年代》有感--題記 時光如流,歲月不居。彈指一揮間,八十年代已悄然從我們指尖、腳底溜走,時.......


從抗戰老兵到“新中國粵劇的幕後推手”,粵劇泰鬥林榆逝世,享年103歲

從抗戰老兵到“新中國粵劇的幕後推手”,粵劇泰鬥林榆逝世,享年103歲

    2022年5月12日,粵劇藝術傢林榆在佛山逝世,享年103歲。其傢屬發布訃告稱:“父親林榆於淩晨(5月12日)3時於陳村醫院睡夢中駕鶴西去,享年103歲。” 林榆舊照 羊城晚報記者鄭迅攝 作為廣東粵劇院的前任領導者,林榆不僅是個粵劇工作的組織者,而且是個參加粵劇藝術改革實踐的藝術傢。他曾導演瞭近四十個粵劇,其中有《山鄉風雲》《屈原》《秦香蓮》等一批具有相當藝術質量的戲。他編寫瞭演齣過上百場的《寶鏡奇緣》和《金雞嶺》等一批頗受觀眾歡迎的劇目。 多年來,《羊城晚報》長期跟蹤報道瞭這位粵劇泰鬥,.......


蘇軾的楊花詞,“壓倒今古”,被王國維譽為“最工”的詠物詞

蘇軾的楊花詞,“壓倒今古”,被王國維譽為“最工”的詠物詞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他認為曆史上寫得最好的詠物詞,就是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首詞。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傢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睏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首詞寫於元豐四年(1081),此時,蘇軾因為“.......


1978年蘇州,幾個孩子掏鳥蛋發現韆年國寶,專傢:趕緊上交

1978年蘇州,幾個孩子掏鳥蛋發現韆年國寶,專傢:趕緊上交

    文物的發現有很多種方式,有不少文物是人們偶然發現的,比如陝西一個小夥子篩沙子的時候發現瞭戰國時期的青銅劍,華縣農民殷思義在種地的時候發現的陶鷹鼎等等,正可謂是無巧不成書,1978年,蘇州幾個孩子掏鳥蛋,也發現瞭件珍貴的文物。 蘇州有座瑞光塔,盡管過瞭幾韆年,依舊屹立在山上。這座古塔於247年建立,由於年代太長,宋朝時期也復建過一次,有著幾韆年的曆史。 在那個年代,人們也不知道這是一座韆年古塔,也沒有刻意地去保護他。 1978年某一天下午,幾個孩子放學後在瑞光塔附近玩耍。孩子的好奇心很強.......


今晚放送,餘隆攜上海交響在太廟嚮世界奏響中國強音

今晚放送,餘隆攜上海交響在太廟嚮世界奏響中國強音

    明晚19:30,上海交響【周末綫上音樂會】與您準時相約! 上海交響樂團視頻號預約入口 同步播齣平颱 澎湃新聞、看看新聞 5月13日晚19:30,上海交響【周末綫上音樂會】將放送“德意誌留聲機120周年慶典――上海交響樂團太廟音樂會”。這場音樂會堪稱2018年的一樁文化事件。這一年,指揮傢餘隆和上海交響樂團簽約世界知名古典廠牌DG。 在DG迎來120周年之際,有著近600年曆史的紫禁城太廟被選為全球慶典的首站,而有著近140年曆史的上海交響樂團則被盛邀為慶典做揭幕演齣。入夜的紫禁城,流光溢彩.......


流年淺墨,淡若雲煙

流年淺墨,淡若雲煙

    輕剪一段流年,讓時光在荏苒中柔軟,淺蘸一指芳華,讓歲月在流淌中怡情。閑韻素箋,筆尖暈染墨香。笛音清揚,蕩滌心靜若水。未覺,已是流年轉瞬,四季輪迴,歲末年初,在這無雪的鼕季裏,好似心也少瞭詩意的浸潤,在黯然中靜默許多。 久已淡瞭的心境,又被這清音絲竹染耳,輕轉迴眸,仿佛,那一岸淩波幽蓮,依舊瀲灧在水光山色中,搖曳齣一份恬淡的禪意,亭靜超然。韶光飛逝, 道是尋常卻無常,夢裏飛花數過往。 憶起,在落英之前,明月之下,將心暢遊於山水雲深處,共執手拈花,清寒凝蘊,留彌香久長,素顔風骨,將塵囂遠逝.......


濱海:農傢書屋“小角落” 全民閱讀“大空間”

濱海:農傢書屋“小角落” 全民閱讀“大空間”

    央廣網鹽城5月13日消息 走進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天場鎮海峰村的農傢書屋,濃鬱的閱讀氛圍撲麵而來,隻見村民們捧著各自喜愛的書籍圍坐在桌邊,安靜而認真地翻閱著。 連日來,濱海縣充分發揮農傢書屋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廣泛開展讀書閱讀活動,培育全民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多讀書、常讀書的良好新風尚,營造多元化的書香閱讀文化環境。 農傢書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村民張金華平日閑暇時,就喜歡到農傢書屋裏看有關農業方麵的書籍,一看就是一整天,他說:“我是一個老農民,種瞭大半輩子田,農忙時在地裏乾活,農.......


裴亞莉和她的《穿越麥地》:一個“鄉村女兒”的人性理想

裴亞莉和她的《穿越麥地》:一個“鄉村女兒”的人性理想

    裴亞莉是一個寫散文的學者,但讀她的散文,你常常會忘記她是個學者。她隻對鮮活的生活本身充滿興趣,隻想讓日常生活經驗和情感細節在文字中獲得生機。因此,一顆西紅柿、一塊菜地、一次旅行、一個記憶片段、一些有趣味或有故事的人,都是她鍾情的對象,是她願意輕言細語去講述、不厭其詳去描繪的。但是,當你想起她是學者時,又會不斷在她的散文裏發現這個身份的蛛絲馬跡。因為在大量被她定格的瞬間、放大的情緒、隱藏的理想的背後,存在一個來自見識的自然形成的理性格局。因為作者從未以此格局為重,甚至似乎有意遮蔽它,她的散文便呈.......


乾坤四季不停歇,人間正道昂首越——關永權詩詞十五首

乾坤四季不停歇,人間正道昂首越——關永權詩詞十五首

    關永權原創詩詞十五首 一、清平樂・江山頌 江山溢美, 美在山和水; 水光山色嬌南北, 南北韆古競偉! . 南國山重水復, 北疆冰雪嬌圖; 圖中藏龍臥虎, 虎躍龍騰嶽廬。 ――白馬朽翁視頻觀後有感而發拙筆盛贊我神州大地大好河山!壬寅虎年三月廿九(公元2022年4月29日周五)零點十分許即時叩拜天地。 二、清平樂・興邦吟 興邦迎難, 國人真好漢! 抖擻精神除病患, 捨得流血流汗! . 古往今來江山, 傲然挺立東寰; 試看天下誰敢, 與我鬥狠必殘! ――白馬朽翁視頻觀後速記速評速填傾情贊頌民族團.......


亞鋒原創詩歌丨陋室拾零之三(三首)

亞鋒原創詩歌丨陋室拾零之三(三首)

    陋室拾零之三(三首) 文/亞鋒 (一)擁抱春天 燕子的呢喃 我聽到瞭春天 染綠的柳絲 我看到瞭春天 拂麵的微風 我感受到瞭春天 廣袤農田裏機聲隆隆 我走進瞭春天 . 溪流的潺潺流水 我聽到瞭春天 無名野花的綻放 我看到瞭春天 下意識脫掉鼕裝 我感受到瞭春天 人們歡快地忙碌 我走進春天 . 春天 漫長鼕日的企盼 人們心中難解的情緣 春天 大自然被你喚醒 人們的激情被你點燃 滿懷希望 擁抱春天 (二)小河 我徜徉在無名小河旁 靜靜地聽著河水嘩嘩地流淌 沒有寬闊的河床 河底亦不平坦通暢 像個瘦弱.......


《姑蘇繁華圖》特種郵票5月18日發行

《姑蘇繁華圖》特種郵票5月18日發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5月13日訊(記者 馬文文 通訊員 崔鵬森)中國郵政定於2022年5月18日發行《姑蘇繁華圖》特種郵票一套6枚。全套郵票麵值為7.40元。另發行長捲郵票摺,計劃發行數量20萬本。 《姑蘇繁華圖》,原名《盛世滋生圖》,清徐揚繪,紙本,設色,縱36.5厘米,橫1241厘米,現藏於遼寜省博物館。徐揚(生卒年不詳),字雲亭,江蘇蘇州人,清代宮廷畫傢,擅長人物、界畫、花鳥草蟲。《姑蘇繁華圖》完成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以長捲形式和散點透視技法,描繪瞭盛清時期蘇州“商賈輻輳,百貨.......


福州“非遺”版畫藝術傢用雕刻刀記錄抗疫感人瞬間

福州“非遺”版畫藝術傢用雕刻刀記錄抗疫感人瞬間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5月13日電 (陳曉靜)刻刀在闆材上一下一下地刻上去,長長短短的綫條很快堆積成瞭一幅畫,日夜奮戰的抗疫“大白”和張嘴配閤的市民在刻闆上定格。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這一幕幕成為藝術傢心中,應該被記錄下來“反復印燙”的感人瞬間。 日前,福州市馬尾區版畫藝術傢,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檀俊竈拿起手中的雕刻刀,讓這感人的瞬間成為永恒。 圖為《防疫――全民核酸》係列版畫作品。陳曉靜 攝 “不久前福州也經曆瞭幾輪全民核酸檢測。黨員,醫務人員,交警,誌願者等,不顧自身安危,時刻準備.......


廖航原創詩歌三首:無眠丨流星丨永恒

廖航原創詩歌三首:無眠丨流星丨永恒

    原創詩歌三首 一 無眠 作者:廖航 獨倚窗前 數繁星點點 春風拂袖 隔銀河相望 攜彩帶共舞 天為傢 地為棧 月為亭颱 星為盞 何慮天涯與海角 與天地一宿 環宇一傢 共枕蒼穹無眠 二 流星 作者:廖航 蕓蕓眾生 幾多同床共枕 幾多同床異夢 幾多天涯海角 幾多咫尺相守 一道流星劃過 照亮瞭星辰 迷失瞭自己 長河夜空 不知瞭去嚮 隻留下無盡的浩渺 也趕不上逝去的腳步 三 永恒 作者:廖航 永恒 或許很近 或許很遠 或許隻在轉瞬之間 鬥轉星移 亙古三韆 星星,還是那顆星星 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原來.......


這個盛會落戶武漢!係列活動等你來

這個盛會落戶武漢!係列活動等你來

    湖北省博物館新館。 記者何曉剛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3日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曹巧紅)5月13日中午,國傢文物局官微發布消息,由國傢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武漢市人民政府承辦,湖北省博物館協會、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相關博物館聯閤協辦的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即將在湖北武漢舉辦。活動將聚焦“博物館的力量”主題,立足我國國情和新發展階段,集中展示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最新成果,從國際、國傢、社會、公眾四個層麵闡發博物.......


“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城市為什麼選武漢?

“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城市為什麼選武漢?

    湖北省博物館。 國傢文物局剛剛正式發布,202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設在湖北武漢,主會場活動由國傢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武漢市人民政府承辦,湖北省博物館協會、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相關博物館協辦,主會場設在湖北省博物館。中國・武漢主會場,將圍繞今年活動主題“博物館的力量”,舉辦綫上綫下係列精彩活動,與公眾共度這一博物館界盛會。 江漢關博物館(姚品攝) “5・18國際博物館日”前後 重點活動精彩紛呈 一、主會場開幕式:1.......


鄂爾多斯市國防教育館揭牌開館

鄂爾多斯市國防教育館揭牌開館

    “很多革命故事之前聽說過,但對細節不是很清楚,這個展覽內容翔實,真不錯!”“沒想到英烈背後有這麼多感人的故事”……不少群眾在參觀後說瞭自己的感受,字裏行間透露齣濃濃的愛國情。 近日,鄂爾多斯市國防教育館正式揭牌開館,參觀的群眾和青少年學生絡繹不絕。展廳主體形象牆上,一隊威武雄壯的濛古騎兵高舉旌旗,跨馬揮刀,寓意鄂爾多斯武裝開天闢地,為民族解放浴血奮戰,展館包括序廳、“革命薪火,草原壯歌”、“盛世狼煙,大國憂患”、“領航強軍砥礪奮進”等5個闆塊,采用油畫雕塑、實景還原等多種展示手段,生動展現.......


江門鶴山“80後”書畫裝裱修復師:讓書畫延續生命

江門鶴山“80後”書畫裝裱修復師:讓書畫延續生命

    觀看視頻 書畫裝裱修復師嶽硯鬆祖籍河北,婚後在廣東鶴山定居,是桃源女婿,算是一個“新”鶴山人,能說上幾句不鹹不淡的鶴山本地話。嶽硯鬆自小受親叔父影響,選擇瞭裝裱修復這一行當,一乾就是20多年。 新湖路在鶴山是一條並不熱鬧的街道,嶽硯鬆工作的書畫裝裱修復工作室置身於較安靜的街頭。走進工作室,一股淡淡的漿糊味夾雜著木材香氣撲鼻而來。 嶽硯鬆在修復一張殘舊的書畫作品 嶽硯鬆師傅神情專注地俯身在工作颱上,正為一張殘舊的書畫作品進行著修復工作。“心力不剛,多中道沮廢,行世過柔,則逆來順受。為柔,月缺.......


“程派五老”最後一人辭世,京劇錶演藝術傢李薔華享年93歲

“程派五老”最後一人辭世,京劇錶演藝術傢李薔華享年93歲

    5月13日淩晨,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在社交媒體發布訃告,著名京劇錶演藝術傢、程派青衣傳承人李薔華12日深夜在上海去世,享年93歲。李薔華與新艷鞦、王吟鞦、趙榮琛、李世濟均為程派京劇藝術的傳承人,被閤稱為“程派五老”,為程派創始人程硯鞦的入室弟子或私淑。隨著李薔華的辭世,“程派五老”已全部駕鶴西去。 李薔華齣生於1929年,9歲起便開始學習京劇,老生、花旦等多個行當均有涉獵。1940年,荀派京劇錶演藝術傢收瞭李薔華、李薇華兩姐妹做弟子,李薇華正是基於此機緣,日後成為瞭荀派京劇錶演大傢。李薔華則受.......


散文:胭脂記

散文:胭脂記

    作者:王玉 籬笆外那一牆盛放的薔薇,在淺夏中搖曳生姿,於是忍不住停下瞭腳步。 它們攀附著籬笆,密密稠稠的花朵墜滿瞭枝頭,似乎連綠葉也沒有瞭生存的空間。朵朵繁花爭先恐後,好像要傾盡全部的力量,做最美的盛放,微微一笑亦傾城。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凋謝的花瓣落瞭滿地,撿拾這些飄落的生命,頗有些“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淒美與惆悵,不由得想起瞭《紅樓夢》,想起瞭黛玉葬花的心有韆韆結。 《紅樓夢》裏的女子大都是愛花之人,愛的也大都是花開時的絢麗,唯有黛玉,葬花悲花,她比彆人.......


喬峰有一絕技無人能及,要是能配上獨孤九劍,掃地僧都打不過喬峰

喬峰有一絕技無人能及,要是能配上獨孤九劍,掃地僧都打不過喬峰

    金庸筆下的主角都很強,或許他們一開始菜似弱雞,在金庸的一番安排下,主角們無一不成長為頂級高手,張無忌、郭靖、段譽、虛竹、狄雲、令狐衝等等,他們都在短時間內練就瞭絕世武功,成為江湖上數一數二的人物。而一般的江湖兒女要經過漫長的修煉纔能到達這一地步,就比如說華山五絕,他們登頂武林時都是年近五旬的大叔瞭。當然,主角們的成長時間雖然短,但畢竟還是有跡可循的,即便金庸安排的奇跡巧遇概率很低,但也未見得就不會發生,這大概就叫主角光環吧。 眾多主角中,喬峰是個例外,他齣場即巔峰,天龍開篇喬峰的實力相當炸裂,.......


百城百藝 非遺名錄|關公信俗

百城百藝 非遺名錄|關公信俗

    關公信俗是以崇拜中國武聖關羽(160―220)“忠仁義勇”精神品格為核心內容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關羽因勇猛善戰,被尊崇為“武聖”,與“文聖”的孔子齊名,對中國傳統文化産生著深遠的影響。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逐漸被神話為集戰神、驅邪神、保護神、武財神為一體的全能神,其信眾包括社會各階層和大多數行業的相關人群。 運城地區關公信俗有廟祭、傢祭、臨時性祭祀、行業和會館祭祀等錶現形式。比如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關帝生辰、四月初八佛誕日及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行3次大規模的關公廟祭活動。四月初八的.......


紅樓夢:林黛玉死後,她的善後之事是怎麼處理的?

紅樓夢:林黛玉死後,她的善後之事是怎麼處理的?

    《紅樓夢》第九十八迴,林黛玉死後,王熙鳳婉轉地將此事告知,並阻止賈母前往。 賈母聽到消息後病倒,林黛玉的後事由王夫人齣麵張羅,最終草草瞭事。 這種結局與賈府已有的兩場葬事有所不同。 秦可卿死後,寜國府的賈珍大操大辦,辦齣瞭一場豪華葬禮。不僅四王八公紛紛齣麵,北靜王親自齣麵錄祭,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件。 賈敬死後葬禮也比較奢華,皇帝下旨,追賜五品之職,雖然宮裏的老太妃需要眾人入朝隨祭,但皇帝開恩,任由賈傢子孫盡喪禮畢扶柩迴籍,並允許王公以下官員前祭吊。 齣殯當日,喪儀昆耀,賓客如雲,自鐵檻寺至.......


李薔華、任德川兩位京劇錶演藝術傢先後去世

李薔華、任德川兩位京劇錶演藝術傢先後去世

    在著名京劇錶演藝術傢袁少海去世後,京劇界又傳來噩耗:李薔華和任德川兩位著名京劇錶演藝術傢先後去世。 李薔華 “一代程派藝術大傢李薔華老師畢生追求程派藝術,並為傳播程派藝術殫精竭慮……祈願薔華老師一路走好!”5月12日,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在微博發文,悼念李薔華老師。據瞭解,93歲的著名京劇錶演藝術傢、程派青衣李薔華去世。李薔華私淑程硯鞦,與新艷鞦、王吟鞦、趙榮琛、李世濟一起曾被人稱為“程派五老”。她也是五人中最後一位去世的藝術傢。她曾是武漢京劇團十大主演之一。她是著名昆麯、京劇錶演藝術傢俞振飛.......


淺談對宋元時期山水畫的臨摹感悟

淺談對宋元時期山水畫的臨摹感悟

    張大韆先生曾經說過:“學畫應是一臨摹二寫生三創作。”即是說通過臨摹可以掌握一門畫科諸多方麵的基礎知識,而對於不同畫科的臨摹也是要分步驟和階段的。就中國山水畫而言,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山水畫所呈現的麵貌也是有所差異的。中國山水畫主要是以自然風景為描繪對象的傳統畫科,它起源於魏晉時期,最初是作為人物畫的配景而齣現的,周隋開始逐漸發展成為獨立的畫種,它作為一個完整的藝術體係,其發展自然經曆瞭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在“師傳統”時,以宋元時期的山水畫為對象,從中可以感悟良多。 宋元時期在中國曆史中上承隋唐,下.......


一起欣賞校園中的漢服之美

一起欣賞校園中的漢服之美

    漢服全稱是 “漢民族傳統服飾”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現在 來跟小雅一起 找尋女院的漢服之美吧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嚮臉兩邊開 竹子樹影間 她把小扇輕輕揮 湖邊撫發間 觀院內小景 憶畫中佳人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迴時 月滿西樓 小亭外 翹首以盼歸人矣 春風把柳葉輕揚 青絲輕挽 手握詩捲 纔子佳人對詩 我們夢迴宋代 穿越韆年 對話“韆古第一纔女”李清照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滿園佳人 共著漢服 齊賞美景 豈不樂也 小雅與佳人一起 琴聲起 共沉.......


“天下第一簾”:梁平竹簾

“天下第一簾”:梁平竹簾

    來源:《科學之友》202203期傳承 文:解瑩 薄如蟬翼淡如煙, 萬縷韆絲總相連。 藉得七仙靈巧手, 換來天下第一簾。 梁平竹簾,又稱梁山竹簾,是中國民間手工藝品――竹簾畫的一種,也是流傳韆年的曆史文化遺産,已被列入中國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史料記載,早在北宋年間,梁平竹簾就被列為皇傢貢品,飲譽四方,享有“天下第一簾”的美稱。 梁平區百裏竹海 01 “天下第一簾”養成記 據記載,早在北宋太宗年間,有一位名叫燕洪順的人,用手工破竹取絲,以針縫綫連的方法將竹絲編織成薄如羅絹、潔淨透明.......


古尤的4本武俠小說,瞪大眼睛看清楚,不是古龍的小說!

古尤的4本武俠小說,瞪大眼睛看清楚,不是古龍的小說!

    武俠小說曾經風靡天下,金庸古龍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武俠小說現在涼瞭,可是老書蟲心中還是留有武俠情。 迴想當年,各種冒充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滿天飛。我印象最深刻的,冒充金庸的有“金庸新”,冒充古龍的有“古尤”。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23年的老武俠迷,大傢一定要關注我呀。 今天我和大傢聊聊古尤的4本武俠小說,瞪大眼睛看清楚,不是古龍的小說! 尤和龍一筆之差,但是大不相同!雖然這些書都是冒充古龍的小說,讓武俠迷上瞭當。但是當年看這些小說,也彆有風味,令人難忘。 喜歡老武俠小說的朋友,.......


紅樓夢中一心隻想搞事業的丫頭,太過超前,所以注定悲劇?

紅樓夢中一心隻想搞事業的丫頭,太過超前,所以注定悲劇?

    《紅樓夢》中最執著一心一意搞事業的“大女主”,或許就是鴛鴦。 林黛玉的人生主綫是情,她雖熱愛詩歌,但並不是職業詩人,對於賈府少奶奶的行政管理路綫、也毫無興趣。 換句話說,她有興趣愛好、但無職業企圖心。 王熙鳳、薛寶釵兩位,都很有事業心,但她們拼事業的前提都大大受製於時代,首先要謀求通過婚姻獲取少奶奶身份、下一步纔是進入婆傢的行政管理係統。 其餘人等,比如襲人,一心往上爬,機關算盡、手段用盡,拼命想獲取一個姨太太的身份。 她的工作主場,就是“如何成為姨太太”,而不是割捨婚姻關係的純粹事業.......


93歲程派京劇藝術傢李薔華去世

93歲程派京劇藝術傢李薔華去世

    著名京劇錶演藝術傢、程派藝術傳人李薔華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去世,享年93歲。 李薔華,1929年齣生,第五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代錶性傳承人。她是第二代“程派”私淑弟子中的佼佼者,與新艷鞦、王吟鞦、趙榮琛、李世濟一起曾被人稱為“程派五老”。她也是五人中最後一位去世的藝術傢。李薔華曾是武漢京劇團十大主演之一,她的代錶劇目有《春閨夢》《亡蜀鑒》《硃痕記》等。 上世紀70年代末,李薔華與京昆大師俞振飛先生結為伉儷。在生活中,他們相互照顧、相濡以沫;在藝術上,兩個人也是相互切磋.......


紅樓夢:寶玉探病,寶釵連喊三次讓鶯兒倒茶,鶯兒為什麼沒動身?

紅樓夢:寶玉探病,寶釵連喊三次讓鶯兒倒茶,鶯兒為什麼沒動身?

    《紅樓夢》第八迴,賈寶玉去看望養病多時的寶姐姐。有意思的是,他在前往梨香院時,選擇瞭“寜可繞個遠兒”,從二門齣去,嚮東北繞過廳後,隻因要避開自己的父親。這段描寫意味悠長,似乎在暗示未來賈寶玉與薛寶釵的結閤,賈政是被避開的,也說明賈政是不贊成這門親事的。 賈寶玉剛進薛姨媽屋裏,便被其一把拉住,抱入懷中,口中稱之“我的兒”,清朝著名紅評傢“太平閑人”讀至此處,覺得丟人現眼,提筆批道:薛姨媽寫的不堪,竟有鴇母光景。 在那個時代,極其講究男女大防,錶姐弟疏離有彆,這是當時的禮儀規矩,可是作為長輩,.......


納蘭性德:幸福隻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幸福隻道是尋常

    春末夏交的溫熱,讓岸上的青蛙,都顯齣瞭睏倦的氣色,想躲到搖椅下求涼,卻不知驚擾瞭,在上麵昏昏欲睡的青年的美夢。 記得也是這個季節,她手拿團扇,從紅橋上走來,微風輕拂,羅裳揚起,柳絮飄舞,吻過臉頰,一抹淺笑掛在唇角,填滿一切空白。 淥水亭旁的石榴花開,她悉心采摘,拈雙葉在胸懷,獨坐綠藤椅上,托著腮發呆,蛾眉舒展,似在等誰來? 記得父親說,他齣生時(1655年1月19日)西風料峭,滴水成冰。碧瓦硃甍的人傢,孩兒的一聲啼哭,驅散瞭北京鼕天的所有寒意。 這是一個簪纓世族,說是天潢貴胄也不為過,祖上.......


讀《紅樓夢》:黛玉雖然得寵,但也不能坐在賈府的傢宴上?

讀《紅樓夢》:黛玉雖然得寵,但也不能坐在賈府的傢宴上?

    作者:韓雪麗 黛玉在賈府,有賈母的萬般疼愛,百般嗬護,賈母的確是黛玉的一片天,還有寶玉的相知相重,愛情有瞭,後來有瞭寶釵的友情,其實,從錶麵上看,她收獲的挺多,失瞭傢的林黛玉,在賈府,其實還是得到瞭很優厚的待遇,不能說賈府慢待瞭林傢的姑娘。 其實在很多層麵,黛玉的待遇,比三春都高的多,可是我們發現,三春有這樣那樣的性格缺陷,可是她們不自卑,不敏感,沒有寄居的感覺,就是迎春,在賈府的日子,也還是很自在。 一、黛玉在賈府錶麵上很得寵 其實黛玉的待遇,是來自賈母,如果隻是單單的二兩月錢,看看.......


詩詞丨又是一年初夏來,又是一季薔薇開

詩詞丨又是一年初夏來,又是一季薔薇開

    蘇軾有詩曰:“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 薔薇是春末夏初纔開的花, 它有自己的堅持,不與春爭艷。但它一來,就驚天動地,開齣瞭滿牆的繁華。 於是每當初夏時節,在百花衰敗之時,唯獨薔薇散發著芬芳。 古代的詩人們也發現瞭這個規律,於是每當初夏來臨,薔薇盛開之際,詩人們也都開始以薔薇為題,潑灑自己的筆墨。 今天就讓詩詞君帶大傢在詩詞中,領略古人對薔薇的熱愛,欣賞他們的初夏時光。 《薔薇花》 唐・杜牧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傢錦幛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薔薇花,骨子裏有一股倔強的.......


詩詞丨8首經典樂府詩,美過《詩經》,道盡世間真情

詩詞丨8首經典樂府詩,美過《詩經》,道盡世間真情

    “樂府”,本是秦代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負責製作樂譜,收集歌詞。後來,人們將樂府采集的詩篇稱為“樂府詩”。 它的內容題材通常貼近百姓生活,語言大多通俗易懂,唱的是先民的心聲,錶達的是最真切的情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這些傳唱韆年的天籟之音,將塵世的人間煙火,浸潤到心間。 《江南》 漢・兩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江南,又到瞭適宜采蓮的季節。 池塘裏,荷葉層層疊疊,挨挨擠擠,魚兒躲藏在葉下歡快地遊玩嬉戲。.......


一尼姑訪遍名山大川,頓悟時寫下一首詩,道盡瞭人生真諦!

一尼姑訪遍名山大川,頓悟時寫下一首詩,道盡瞭人生真諦!

    “眾裏尋他韆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話,想必大傢都很熟悉,這句詩詞齣自宋代大文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從字麵上,詩人焦急地在韆萬人中尋找愛慕的女子,卻左顧右盼不見其蹤影;在詩人感到失望時,突然眼前一亮,在一角殘燈旁惻分明看見瞭她。 深層含義是可能自己一直在大韆世界中苦苦追尋的人或物,實際上已經在自己身邊,隻是自己一直未曾留意。 今天要分享的這首詩,齣自一位修行問道的尼姑,與辛棄疾的這首詩,有異麯同工之妙,詩名叫《悟道詩》: 《悟道詩》 作者:宋代尼姑 盡日尋春不見春.......




壬寅三迴應——父親、姨外婆和“最老的讀者”

外婆的黃浦江畔 母親笑瞭

劉德華秀親筆信 喊話會耐心而堅定

中國茶日曆丨2022.2.24 茶詩薈 一天一點兒茶文化


前一篇新聞
炸場!DeepMind通用人工智能新突破:一套權重通吃視覺文本和決策
后一篇新聞
萬封情書、巡迴展覽、顔色與光……藝術傢教你如何示愛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