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3:51:49 PM
抗日戰爭剛剛結束沒多久,全國上下還沒有徹底消停下來,解放戰爭就又在這樣的情況下爆發瞭,全國上下再次進入戰爭的漩渦中。
對於這場戰爭,共産黨最初是極力反對的,在
重慶談判
的過程中,毛主席也盡瞭自己的努力去避免戰爭爆發,可國民黨依舊不依不饒,打響瞭第一槍。
對於這場戰爭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必多說瞭,國民黨各部死的死傷的傷,還有一大批俘虜,
當年讓蔣介石信心滿滿的黃埔一期名將,也有5人做瞭俘虜,後拉,他們的結局都如何?
大名鼎鼎的宋希濂
咱們先從
宋希濂
的幾個瞬間來係統地瞭解一下這個人。
宋希濂
在
“西安事變”
爆發以後,宋希濂忠心耿耿,當即就率部進入西安,打算用武力將蔣介石從
張學良
的手裏給拉迴來,好在雙方都沒有過於衝動,蔣介石平安無事。
可能是由於宋希濂的赤忱之心感動瞭蔣介石,從1937年2月開始,他便擔任西安警備司令。
自然而然,蔣介石有什麼硬仗要打,這個宋希濂都得頂上,在
淞滬會戰
打響的時候,宋希濂僅僅用瞭兩天的時間便從西安一路狂奔到上海,抵達戰場。
由於在當時國民黨也沒有和日寇有過很多的交手經驗,宋希濂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場仗好像不是人多就能打贏的。
不過,宋師還是發動瞭猛攻,人人都錶現齣報國光榮的態度,把來犯的日寇一路從匯山碼頭打到黃浦江的軍艦上,此事直接轟動全國。
年底,國民黨從戰場上敗退,退居南京保留生命力,倉皇組織起瞭
南京保衛戰
,宋希濂更是親自督戰,當時黃埔同學
孫元良
的十八師想要先行逃跑保存力量,被宋希濂用槍頂住瞭腦袋,並且說:
“誰敢跑,我就掃倒!”
不過,由於三十六師的一些不近人情的做法,也讓宋希濂的名聲並不好,在南京保衛戰後,國民黨高層肯定要追責,所以宋希濂也在這種情況下被免職瞭。
不過,蔣介石纔捨不得真扒瞭他的烏紗帽,隨後不久,宋希濂便又重新登上舞台。
1938年的
富金山一戰
,宋希濂和日軍打瞭十天,重創瞭日軍3個精銳師團,自己的部隊傷亡已經超過瞭一萬五,可他依舊擊傷瞭一萬多日軍,極大提升瞭軍民的抗戰熱情。
他的軍事成就,也就此達到瞭巔峰時刻。
1949年,對於宋希濂來說就相當黯淡瞭,那年解放軍一路高歌,打的國民黨無處可逃,
宋希濂也被蔣介石安排在西南地區,在老頭子心目當中,這就是“反撲”唯一有希望的地區。
結果,解放軍的運兵速度遠遠超乎宋希濂的想象,當年11月,解放軍就成功進軍西南,宋部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給徹底打濛瞭,18萬人馬齣徵,結果打到最後僅僅隻剩下瞭2萬多。
當他逃到川康交界大渡河畔的時候,已經睏到瞭極點,可他依舊堅持著,帶人渡瞭河。
韆算萬算,沒有算到解放軍二野五兵團的四十七師一三九團會突然殺過來,此時他們已經徹底陷入瞭包圍圈,想逃跑估計也不太現實瞭。
宋希濂心灰意冷,掏齣手槍準備自盡,可他的警衛排長突然衝上前去奪走手槍,宋希濂因此被俘。
念在他抗日有功,戰犯改造所對他也不錯,宋希濂其實也並不是“愚忠”,
他接受進步思想的速度比大多數戰犯都要快,所以,1959年,他成為首批獲準特赦的國民黨高級將領。
齣來後的宋希濂錶現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先後擔任瞭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和全國政協委員等多個職務,為祖國和平統一事業做瞭很多事情。
特彆是在1984年2月,他還和其他幾人成立瞭一個黃埔同學及其傢屬聯誼會,成立宣言便能看齣,他們已經將國傢和民族放在心中的首位。
有些事情能改變,有些事卻永遠改變不瞭,令他遺憾終身的是,蔣介石下令處決
瞿鞦白
,而宋希濂本人對他更是有過很高的敬佩之情,可蔣介石的命令不可違背,他最終下達瞭開槍的命令,這也讓他一生都活在無盡的悔恨之中。
從1980年開始,宋希濂去美國探親並定居,最終於1993年2月13日因腎衰竭逝世,享年86歲。
一代悍將杜聿明
很多國民黨高級將領能夠成長起來,無外乎兩個條件:黃埔軍校齣來的,並且在抗日戰場上錶現突齣。
從1939年11月開始,
杜聿明
就齣任瞭第五軍軍長,率部參與瞭
桂南會戰
,把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打得喘不上來氣。
杜聿明
零零散散的小仗,杜聿明也打瞭不少,蔣介石也非常看重他的軍事能力。
抗日戰爭結束後,杜聿明也被委以重任,國內和國際上都有關於和平問題的輿論,蔣介石可不希望就這麼放棄自己堅持已久的事情,將密令傳給杜聿明,讓他趕在停戰命令正式下達以前,搶占平泉等重要城市。
到瞭1948年,杜聿明已經是徐州“剿總”副司令兼任第二兵團司令官瞭。
不過,在聲勢浩大的解放軍麵前,此時的杜聿明已經無力迴天瞭。
第二年,杜聿明已經感覺到,和平纔是國民黨唯一的齣路,可蔣介石那邊一再命令杜聿明做著各種各樣的行動,杜聿明也沒辦法違抗命令,隻好乖乖就範,可沒想到,
杜聿明在陳官莊準備集閤殘部突圍的時候,被解放軍戰士俘虜在張老莊村。
從這個時候開始,杜聿明開啓瞭戰俘生涯。
杜聿明被編在第一學習組,裏麵還有宋希濂、陳長捷等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改造的相當不錯,而且對很多問題,還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因此,1959年,杜聿明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也被放瞭齣來。
國傢對他也相當不錯,當年英國的
濛哥馬利元帥
來的時候,杜聿明還作陪在一旁。
由於他對一些曆史非常瞭解,所以他也被安排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把自己過去經曆的一切全都原原本本的記錄下來,現在很多曆史能夠顯現齣本來的麵貌,跟這些曾經的國民黨高級官員分不開關係。
濛哥馬利元帥
在此後的日子裏,他也為社會主義建設之路盡瞭不少力,除此以外,他還寫下瞭一篇文章,呼籲當年的老朋友、老戰友共同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
此外,他還寫下瞭
《淮海戰役始末》、《遼瀋戰役概述》
等多本書籍,還原瞭一段段真實的曆史,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
在他病重的時候,有朋友去看他,還會給他帶去
《華僑日報》
,杜聿明對其中的一些事件非常感興趣。
1981年,77歲的杜聿明因病逝世。
老將範漢傑
範漢傑
於1896年齣生,從1915年開始便進入
陳炯明
的部隊,論資曆,真的是一位老戰士瞭。
後來,從
黃埔軍校
畢業以後,他又來到粵軍第一師
鄧仲元
處擔任參謀,一路乾到瞭連長,在北伐戰爭期間,他已經是戰功赫赫。
在
九一八事變
後,他擔任十九路軍參謀長,他早已感覺到,日本人的野心很大,絕不會僅僅占據一個東北就會滿足,若說貢獻,
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培養瞭大量的抗日人纔。
範漢傑
全麵抗戰開始以前,範漢傑就開始召訓將校軍官,先後培養瞭五百多人,這些人在抗日的戰場上同樣立下瞭赫赫功勞。
後來,日軍在晉南大“掃蕩”的過程中,將27軍團團圍住,在這種危難關頭,範漢傑主動從兩側齣動,痛擊高平日軍,給日軍重創。
軍部在戰鬥過程中全被敵人給衝散瞭,可範漢傑依舊率領部隊殺齣重圍,最終在黃河南岸匯閤,退守洛陽。
這件事,日本當時都有過報道,還稱對方的指揮為“大膽將軍”。
這種過人的膽識,確實令人敬佩,在極大的危險中依舊能夠沉著應對,這樣的將領著實不多。
1948年9月,
錦州戰役
當中,這位常年打勝仗的將軍遇到瞭大麻煩,他希望蔣介石派齣部隊增援,蔣介石也感到事態不妙,希望範漢傑將部隊撤到錦西一帶突圍。
可範漢傑還想要“主場作戰”,在負隅頑抗的過程中被解放軍在陳傢屯俘獲。
東北國民黨三巨頭,完全落敗,這裏麵也就範漢傑在戰場上最為執迷不悟。
特赦後,範漢傑還經常參加勞動鍛煉,錶現都還算不錯,而在見到周總理後,他的人生似乎重新又找到瞭全新的方嚮。
當時周總理接見瞭範漢傑、李仙洲等人,範漢傑看到周總理,頓時有點難過,站起來對周總理說:
“我們走錯瞭路,對不起老師,給人民加重瞭苦難。”
可周總理卻說:“是老師沒有教好你們,是老師的過錯。”
總理的接見,也讓這些曾經的戰犯們不再垂頭喪氣,範漢傑更是說:“令人終生難忘。”
範漢傑也同樣從事著文史工作,十四年的過程中盡職盡責,中間還擔任瞭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委。
1976年初,這位悍將也走完瞭自己的人生道路,去世在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全國政協還為他舉辦瞭一場隆重的追悼大會。
國民黨中將李仙洲
李仙洲
在抗日的過程中同樣能夠身先士卒,當時在
忻口戰役
中,日軍的狙擊手直接一槍打穿瞭他的胸口,士兵們看到長官受傷,趕緊將他從前綫上給抬瞭迴來,緊急送到醫院救治,還好李仙洲的命大,這纔重新活瞭過來。
由於抗戰有功,李仙洲得到瞭蔣介石不少錶揚。
李仙洲
所以,在解放戰爭中,他同樣被蔣介石委以重任,前去打“硬仗”。
不過,在1947年初,華野黨委已經開會討論瞭,要將李仙洲的部隊消滅在萊蕪和新泰一帶。
拋開兩黨的主觀因素來說,國民黨在武器和技術上真的要領先一大截,那會,
王耀武
的前沿空軍觀察哨部隊就發現瞭解放軍大部隊衝著李仙洲來瞭,他還特意下令,讓李仙洲部隊撤退,不過李仙洲還是將行動推遲瞭一天,這樣一來,他們便被解放軍包圍瞭。
蔣介石若當時就知道李仙洲和韓練成磨磨唧唧,估計要當場氣死。
李仙洲的對手是大名鼎鼎的
“陳粟組閤”
,部隊被逼到口袋陣當中亂瞭陣腳,
到瞭中午,華東野戰軍正式打下瞭萊蕪城,六萬多人說沒就沒瞭,李仙洲本人也做瞭俘虜。
這在當時,估計他腸子都悔青瞭,可要放到以後迴憶,那這就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瞭。
正是因為改造的很好,所以李仙洲本人更是第二批被特殊的罪犯,特赦後的李仙洲日子過得還是非常滋潤的,先後擔任瞭山東政協秘書處專員、省政協委員、常務委員等多個重要職務。
1988年,李仙洲因病治療無效逝世。
“不死心”的黃維
同樣是在抗戰期間立下戰功的國民黨將領,可
黃維
的改造過程似乎並沒有前麵四位順利。
淮海戰役中,黃維在雙堆集被俘。
黃維
其實,黃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甘心於自己的失敗,認為戰局最終被定下是有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因為他一直把蔣介石和
陳誠
當作是自己此生的恩人,覺得自己手握重兵最終卻這樣戰敗瞭,非常對不起他們。
可長時間的改造生涯,還是將黃維徹底扭轉瞭迴來。
戰犯管理所給予黃維的照顧也非常好,他的餐桌上,總是會齣現牛奶和肉類食物,即使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這些供應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而且他剛來到功德林的時候,身上還有多處結核病,醫護人員對他精心照顧,這纔讓他的這些病得到瞭根治。
1975年12月,黃維纔被釋放齣來。
當他齣來後,纔瞭解到過去國傢竟然如此睏難,那種難過的情緒瞬間湧上心頭,隨後,
國傢安排他前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工作,他非常關心傢鄉的建設事業,還多次返迴傢中探親。
後來,黃維更是用實際行動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在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到來之際,他還專門寫瞭迴憶文章,希望國傢能夠早日完成統一大業。
最終,黃維於1989年逝世瞭。